1.CIA特工从交谈中听出“弦外之音”CIA特工认为,交谈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做的一种行为,只要认真去听就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内在的信息。他们曾说:“与人交谈的过程虽然简单,但是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因而在交谈过程中的措辞也会有所差别。你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总统在公众面前讲的话会和普通民众的话语一样,普通民众可以讲的话总统未必能够讲。所以,从人们的话语中可以分析出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当听到普通民众整天把就业问题挂在嘴边的时候,他们可能遭遇了失业的困扰,内心深处也希望政府能够出台鼓励就业的措施;当总统慷慨激昂地发表全国电视演说的时候,他可能想下力度来挽救衰退的经济,他的内心也希望尽快出台一些挽救经济的政策。”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交谈的时候,只会注意对方说了什么,而没有或者很少去了解他们是如何表达的。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交谈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听对方说话的内容,还要学会能够听出话语的“弦外之音”,通过交谈方式来了解对方。CIA特工通过观察和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1)喜欢把“我”挂在嘴边的人
CIA特工认为这种人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类人。他们在与别人谈话的过程中,不会考虑别人说话的内容,更不愿意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在他们的谈话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我”,如“这件事我不会去考虑”、“我喜欢的动物是猴子”等之类的话,他们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想让自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谈话过程中,他们经常会打断别人的谈话,在别人看来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礼貌的,也是没有修养的一种表现。
(2)喜欢咬文嚼字的人
有的人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为了显示出自己深厚的内涵与修养,往往会借用一些名人或者伟人说过的话,他们还经常会用典故或名人名言作为和别人交谈的内容。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样的人有着非常高的文化修养,也是有深刻内涵的人。可是CIA特工却对此表达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无非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空虚,他们多半是一些没有文化内涵、喜欢炫耀、缺少自信的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掩饰自身的缺点,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这样的人向人们传递了一个信号:我是博学多才的,我的阅历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人都不要藐视我。这些人在与别人的交谈过程中伪装得非常成功,普通人都会被他们蒙混过关,但是一旦真相被揭穿的话,他们的处境会变得非常尴尬。
(3)交谈声音非常大的人
经常会听到一些人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声音非常大,大到从很远处就可以听到他的声音。CIA特工认为这样的人一般是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烈的人。之所以说话声音大,是因为想让对方能够听明白他说的意思,希望别人能够充分地理解他,一旦对方接受了他的观点,他说话的声音强度将会变得更大,并且充满着自信。
像这样一个喜欢大吼大叫,说话声音非常大的人,通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领导者的风范,但是却喜欢一意孤行,有着强烈的支配欲望,非常自以为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另外,这种人非常重视人际关系,擅长交际。
还有的人交谈声音大,且说话的速度很快、节奏感很强。CIA心理专家经过对这些人进行过分析与研究,认为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表达能力非常强的人,其中以演说家、谈判专家和推销员居多。研究表明,这样的人说话非常有感染力,在一些大的场合中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4)谈话时声音低的人
一个人说话声音的大小和这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个人情绪的爆发和延缓,是个人情绪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体现。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称,说话声音的大小直接体现着这个人当时的心境和真实想法。
说话声音小的人,性格比较内向,在谈话的时候,会尽量掩饰自己的感情,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这种人是不会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的。
但是,有一部分人的说话声音既有低沉的感觉,却又中气十足,在CIA看来,这种人是非常值得防范和注意的。通常这种人的性格比较稳重,不仅聪明而且充满着睿智和心机,城府很深,很多领导者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这种人浑身上下充满着成熟和自信,给人一种震慑的感觉,并且十分具有威信。然而一旦遇到比自己强大的人,则会表现得十分尊敬和热忱,为人处世十分圆滑。
(5)平常说话声音不小,但是因某种原因而突然变得很小的人
人们会因为身处在不同的环境而出现情绪上的变化,因此,说话的声音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有些人平常说话声音并不小,甚至是比较大声,但是往往会因为在某种环境下而突然变得很小。CIA特工认为,这种人比较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一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说话声音就会转变得非常迅速。这种人大多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甚至内心会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用小的声音来掩饰自己,尽量让他人不注意到自己,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内心的懦弱。CIA的特工在审问可疑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在问到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时,本来声音高亢的对方,忽然低下头,声音变得非常小,同时表现出一丝软弱,此时,特工就可以乘虚而入,得到最佳答案了。
除了上述的几种类型外,CIA特工们还对交谈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他们通过分析谈话人的地位与内心世界的变化情况,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谈话人会通过改变自身来迎合某个人的谈话。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社会地位低的人与一个社会地位高的人在一起交谈的时候,社会地位低的人会有意调整自己的谈话方式和音量,来迎合社会地位高的人。这样的方式被CIA特工称为“迎合与效仿”。CIA特工认为,人们在与其他人谈话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地位或成就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会作出让步,这种让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迎合和效仿对方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这也是讨好别人的一种表现。
2.“试探法”探测对方真意卡特是一名CIA特工,他曾在外国执行过一次秘密任务,试图获取这个国家的重要情报,为此他对自己进行了一番伪装打扮,并制造了假的身份,混进了该国的政府机构中。起初,一切都很顺利,他也通过自己的职务之便获取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但是,没过多久,他任职部门的上司——一个经验丰富、责任感很强烈的部门负责人开始注意到他了,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因而只能暗中调查。
卡特知道自己已经引起了上司的怀疑,但是不知道上司对自己的事情了解了多少,有没有证据。他很想知道上司的心意,但是自己身为嫌疑犯,却又不好直接去问。他想了很久,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去试探上司的心意。
卡特找到一位跟上司很有交情但是对自己的身份并不怀疑的人,让他帮自己前去打探这位上司的心意。那个人见了卡特的上司后,与他闲聊起来,然后顺便提出一个问题说:“我听说,你的下属卡特在工作上存在问题不久就要被解雇了,是吗?我刚好有个朋友非常适合这个职位,你可以考虑一下。”
上司摇了摇头说:“你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卡特现在做得很好,并没有任何问题!”那个人得到了答案后,并没有再说什么,便告辞走了。等到他刚刚走出上司的办公室,上司突然感到了不对劲,因为朋友刚才的表现实在是有点不正常,并没有刨根问底,也没有被拒绝的沮丧。他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看样子朋友是受卡特所托来试探自己虚实的。但如今虽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问题,但他已经输了,虽然他之前一直在盯着卡特,但却没有防备他会四处出击,从另一个角度摸清了他此时的调查情况。
在这个故事中,卡特作为一名CIA的特工,表现出了出色的阅人技巧,他通过迂回试探的方式,明白了对方此时的调查进度。因为如果上司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很显然就表示上司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但是上司并没有答应,这就说明此时上司还没有掌握任何的证据,只是还在继续调查罢了。卡特在这里所运用的,就是CIA特工们常用的“试探法”。
所谓“试探法”,就是用某种方法引起对方反应,借以了解对方的意思。试探法是一种用间谍或某种设计好的圈套、事件来探察他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说是CIA特工的一种常用而又十分实用的阅人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向被探察者灌输一定的信息,利用控制论的原理,来观察对方得到这一信息的反映,进而进行推测。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心理专家认为,当对方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时候,想要去打探对方的想法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他下意识中已经对自己产生了一种戒备心理,不会轻易透露出自己的想法和心意。但是这种戒备心理只是针对被怀疑的自己,对其他人并不会有这种戒备心理,因而委托他人前去试探会更容易探测出对方的真实想法。
基于这一点,CIA特工在从事间谍或是侦察活动的时候,经常会采用这种试探的方法,但是除了上述的这种利用他人进行试探的方法外,更多的是在与人交谈的时候采取其他的几种方式对目标进行试探,现将这几种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与现今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列举如下:
(1)“火力”侦察法
这一方法就是主动抛出一些带有挑衅的话题,故意刺激对方进行表态,然后,再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判断其虚实。
我们现在用现实中最常见的买卖来举例说明:甲买乙卖,甲向乙提出了几种不同的交易品种,并询问这些品种各自的价格。乙一时搞不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因为甲这样问,既像是在打听行情,又像是在谈交易条件;既像是个大买主,但又不敢肯定。面对甲的期待,乙心里感到很矛盾,因为万一对方真的是来摸自己底的,若是自己据实回答了,那自己岂不是陷于被动?但是自己如果敷衍应付,却有可能会错过一笔好的买卖,说不定对方还可能是位可以长期合作的伙伴呢。在情急之中,乙急中生智地说:“我的货都是货真价实,就怕你一味贪图便宜。”要知道,在商界中一直都奉行着一条准则:“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无好货”。乙的这种回答,暗含着对甲的挑衅意味。除此而外,这个回答的妙处还在于,只要甲一接话,乙就会很容易地把握甲的实力情况,如果甲在乎货的质量,就不怕出高价,回答时的口气也就大;如果甲在乎货源的紧俏,就急于成交,口气也就显得较为迫切。在此基础上,乙就会很容易确定出自己的应对方案和策略了。
(2)迂回询问法
这一方法就是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顾左右而言他,绝不谈论令对方提高警惕的敏感问题,使对方松懈,然后再乘其不备,巧妙探得对方的底牌。这一方法在双方进行谈判的时候,是最为常用的。如,在主客场谈判中,东道主往往会利用自己在主场的优势,施展这种技巧。东道方为了探得对方的时限,总是会极力表现出自己的热情好客,除了将对方的日常生活方面作周到的安排外,还会盛情地邀请客人参观本地的山水风光,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文化,接着,往往会在客人感到十分惬意之时,提出帮对方订购返程机票或车船票。这时的客方往往会随口就将自己的返程日期告诉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就落入了对方的圈套。因为这就相当于将自己的时限告诉了对方,而对方的时限,他却是一无所知,如此一来,在正式谈判的过程中,自己受制于他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3)聚焦深入法
这一方法先是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做扫描式的提问,在探知对方的隐情所在之后,再进行深入,从而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
例如,双方进行一笔交易,甲卖乙买,起初双方谈得都比较满意,但乙却总是迟迟不肯签约,这令甲感到不解,于是他就采用这种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甲证实了乙的购买意图。在此基础上,甲分别就对方对自己的信誉、对甲本人、对甲的产品质量、产品包装装潢、交货期、适销期等逐项进行了探问,而乙的回答表明,上述方面都不存在任何问题。最后,甲又问到货款的支付方面,乙表示目前的贷款利率较高。甲由此得知对方的症结所在。之后,甲立即又进行深入,他从当前市场的销势分析,指出乙照目前的进价成本,在市场上销售,即使扣除贷款利率,也还有较大的利润。甲的这一分析结果得到了乙的肯定,但是乙还在担心,由于销售期太长,利息负担可能会过重,这将会影响到自己最终的利润。针对乙的这点隐忧,甲又从风险的大小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即使那样,风险依然很小,最终促成了双方的签约。
(4)示错印证法
所谓的示错印证法就是说,探测方有意通过犯一些错误,比如念错字、用错词语,或把价格报错等种种示错的方法,来诱导对方表态,然后探测方再借题发挥,最后达到目的。
如,在销售时装的商场内,当某一位顾客在摊前驻足,并对某件商品多看上几眼时,早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摊主就会前来搭话说:“看得出你是诚心来买的,这件衣服很合你的意,是不是?”察觉到顾客无任何反对意见时,他就继续说道:“这件衣服的标价是150元,对你优惠,120元卖给你,怎么样?”如果顾客没有明确表态,他可能就会继续说:“我今天也想开个张,打本卖给你,100元,怎么样?”顾客此时可能会有些犹豫,摊主又会接着说:“好啦,你不要对别人说,我就120元卖给你了,不能再便宜了。”早已留心的顾客这个时候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说:“你刚才不是说卖100元吗?怎么又涨了?”此时,摊主通常会煞有介事地说:“是吗?我刚才说了这个价吗?不会吧,这个价我可没什么赚的,刚才应该只是口误。”稍做停顿,又说,“好吧,就算是我错了,那我也讲个信用,除了你以外,不会再有这个价了,你也不要告诉别人,100元,你拿去好了!”话说到此,绝大多数顾客都会顺利答应成交。
在这里,摊主假装口误将价涨了上去,诱使顾客作出反应,巧妙地探测并验证了顾客的购买需求,收到了引蛇出洞的效果。在此之后,摊主再将涨上来的价让出去,就会很容易地促成交易。
上述的几个方法只是特工们经常会采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引用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解说。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每一名合格的中情局特工,几乎都能够通过试探的方法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好像是小说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一样,总是能够通过试探性的语言和行为来得到他想得到的信息,而这也是他破案如神的原因之一。
3.设问引导,探察对方心理所谓“设问”,就是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突出主要论点,阐述问题,是引人注意的一种修辞方法。合理地使用设问,能给人悬念,引起关注,催人思考。但是,在这里所说的设问还是有一定讲究的,即便是明知故问,也不是瞎问的。
CIA特工认为,想要探察对方的心理,有的时候,不仅仅光是通过看,还要主动出击,例如“设问”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设问也就是向对方提出一些问题,可以说是了解对方心理的一大利器。CIA特工认为,有的时候,对于一些难以接近的人,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巧妙的问题来引发对方的兴趣,让对方多谈论自己。因为人们往往在谈论自己的时候,总是高兴而投入,甚至是兴奋的。只要调动了对方的情绪和兴趣,那么便很容易与其形成互动。所以说,多听别人说,多引导别人多说,才是有效的沟通之道。只有当对方说得越多的时候,你才会对他的心理了解得越多。
CIA特工经常说:“如果能将别人引入到自己的想法中,使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回答问题,那么就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探察他人心理的方式。”所以,有的时候,特工经常会故意引导对方进入自己所设下的“圈套”,对其发问,并以此来探察对方的心理。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别人能够按照你的意愿来回答问题时,那么很多事情也许就会变得十分简单了。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说得越多,了解得就越少,而让对方多说,你了解得也就越多。关键就在于你要怎样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要如何引导别人多说、如何“设问”呢?这里面也是有诀窍的。
首先,所设定的问题必须是对方感兴趣的。
CIA的工作人员在说到设问引导的问题时强调: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够引起对方兴趣的问题。对此,他还举了联邦自动售货机制造公司的例子来说明。
联邦自动售货机制造公司的业务部曾经要求所有的推销员在去开展业务的时候,都要带上一块两英尺宽三英尺长的厚纸板,纸板上写着:“要是我可以告诉您如何让这块地方每年收入500美元,你会感兴趣的,对吗?”等到推销员与客户见面的时候,他们就会打开纸板铺在柜台或者合适的地方,引起客户的注意与兴趣,并引导顾客去思考,从而转入正题。这个方法让该公司的市场不断扩大。
其次,设定的问题是要让对方来回答的,所以必须是和对方切身相关的。
CIA特工指出,如果你想要在生活或工作中,与需要建立关系但又很难相处的人交往,你可以巧妙地设问,让他们多谈论自己,以此来了解对方。
“有的时候,你与目标人物打交道,就如同在与一个客户谈生意,所以你必须要懂得如何设置一些问题将对方引入到你想要谈论或是想要探寻的信息上来。”一位CIA特工如是说,“比如,当你与一个虚荣心非常强的客户谈生意的时候,你便可以迎合这位客户的虚荣心理,这样既可以促成生意,又能极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虚荣心理。像高档咖啡厅或音乐茶吧等场所实际上就是引诱客户的一个‘圈套’,当客户进入到这个“圈套”以后,就可以对其展开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发问。发问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始终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然后你再从客户的回答中来对其心理进行揣摩。”
如果自己说得太多,那么对方说话的时间明显就变少了,自然就无法知道什么对他是重要的,更无法知道赢得对方好感的办法是什么。所以,CIA特工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都喜欢采取一种自己少说,而设问引导他人多说,激发别人与自己之间互动的兴趣,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来套取更多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