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自由行易踩雷
马楚新去菲律宾的时候,英文还不太灵光,于是本身就对一个充满英语的世界缺乏安全感,“但是同行的几个人中,也就我能说说英文,所以只好打肿脸充胖子了。”马楚新对马尼拉印象复杂,虽然五颜六色的风景和海风很怡情,可爱的芒果也实在醉人,可那两个插曲始终让他难忘。
“马尼拉的马路上跑着各种动力的车,从五彩的长jeep小巴,到马拉车,我们很好奇穿梭在宾利、奥迪中的辛德瑞拉马车乘坐起来是什么感觉,于是就想试试。上去之前,说好转一圈300比索,但下车的时候却一定要问我们要3000,来者看起来很不善,我们只好认宰。”
说“祸不单行”可能太重,但倒霉总是接二连三。为了体验马尼拉的马球,他们一行几人又到了一个日本人开的马球馆,说明和明细全是日文,在结账的时候,又被狠狠地宰了一刀。“在异国他乡,不想惹事,怕自己吃亏,只能认栽。”
防范提示:
完全的自由行有时容易陷入语境沟通不善、人生地不熟的状况,所以,建议最好选择国内知名可信旅行社的当地一日游产品。自由行应事先做好攻略,以免“踩雷”。对路边拉客人员要保持警惕,不能随便接受。
案例2:景点实际游览的最少时间须注明
张先生带儿子去海南旅游,行程中原本安排第三天下午在亚龙湾停留半天,游客可自由地在亚龙湾游泳。但是当天中午吃完饭后,海南地接导游却先带游客到了一个行程安排之外的潜水点潜水,等大家潜完水后到亚龙湾时已快下午4时,结果张先生一行在亚龙湾只停留了一个小时,就匆匆离开。事后,张先生有些气愤地说:“由于时间太短,在亚龙湾没有玩尽兴。”
防范提示:
在行程中,有些地接导游为了安排购物点或是自费项目,往往压缩了正常的景点游览时间,导致游客的旅游目的没有达到。而导游安排购物点或自费项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可以拿取回扣。
新版国内旅游合同中要求旅行社详细列明旅游线路,旅游行程的途经地、目的地、游览景点,以及游客在景点实际游览的最少时间都必须一一注明,从而保障游客的出游利益。根据这一规定,案例中的地接导游是违规操作,张先生在亚龙湾的半天游览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可以向旅游部门投诉。此外,新版旅游合同中,如在旅游线路介绍中出现“车览、遥望”等模棱两可的表述属违规。安排游客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事先需经游客同意,具体项目及价格要在合同中注明。
案例3:不能强制游客购物
谭小姐曾参加了泰国6日游线路,短短的几天行程中就安排了皮具店、珠宝、药品、燕窝店等八九个购物点,甚至有几天行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个购物点中“辗转”。过分的是,到景点游玩有时间限制,但购物却没有时间限制,常常花费很长时间。这种频繁购物的现象在国内某些线路也较普遍,在有些地方,如果游客没有按导游的要求购物,导游会给游客脸色,甚至在住宿等方面“刁难”游客。
防范提示: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购物占有一定的比重,绝大多数市民出游也确实有购物的需求,因此在行程中安排几个购物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购物点过多,自然就影响正常景点的游览质量,一些购物点的商品价格较高甚至有假冒伪劣商品,游客常常吃亏上当。
新版国内游合同启用后,旅游行程中每天的购物次数、全程购物次数都必须在合同中注明,购物场所名称及其主要经营品种和停留时间也须注明。重要的是,游客是否同意参加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活动,在合同中也要表述清楚。业内人士称,按照旅行社的惯例,定点购物的数量基本上为每天1个,行程紧凑时会在一天内安排进行两次购物时间,最多不超过两个。但这只是惯例,具体行程中安排多少个购物点,游客可与旅行社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如果实际行程中,购物点超过规定数目或者购物时间过长,游客可向旅游部门投诉。如果游客在行程中安排的或旅行社推荐的购物点买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旅行社应当先行赔付。
案例4:小心“便衣警察”
据说曾经有一队内地警察去考察,公安局长带队,一群人跑去当地警察局拜访。结果出门没多久,便引来2个假警察。这两个自称是“便衣”的家伙掏出工作证一晃,说“怀疑你们身上有毒品”,要求搜查。真警察以为要入乡随俗,为证清白,敞开怀抱让他们搜了个遍,结果当然什么也没搜出来。假警察离去后,大家越想越不对,果然,钱包还在,钞票少了!遭遇此等骗局,自觉羞愧不堪,一群真警察愣是没好意思去报案。一打听,才知道假警察套路不少,比如怀疑你有假钞,要你把钱包拿出来,经他一“检查”,还给你时便神不知鬼不觉少了一叠现钞。还有游客模样的人拿着美元上来请你帮忙换欧元,你刚接过钱,就有假警察出现,说是怀疑你们在进行毒品交易,当然,除了查证件,还要搜钱包。还会有假警察要带你“回局子里协助调查”,你上了他们的黑车,还指望一根毫毛不少地回来?
防范提示:
其实,这些假警察很好认。遇上所谓“便衣”,你不妨先要求看他们的证件。搞笑的是,有些假警察的证件上印的是英文,专门为了让你“看懂”,问题是,希腊的官方语言是英文么?如果你实在看不明白,没关系,要求就近找警局验明正身。骗子一看遇上高手,多半会怯步。
旅途中居心叵测的“意外”并不少。对面过来的小年轻脚踩溜冰鞋,一个“不当心”,没能及时刹车,跟你撞了个满怀,还把冰淇淋蹭到了你衣服上,然后“诚恳”道歉,动手帮你擦拭——小心钱包!三五成群的可爱小孩向你围攻过来,朝你“友善”而“天真”地笑——小心钱包!老太太“不小心”在地上撒了一地硬币,有“好心人”帮着拣——挺直腰板走过去,小心钱包!
案例5:不要和“好心人”说话?
林先生前年去法国自助游,返程时准备搭火车去戴高乐机场,只不过在自动售票机前多待了几十秒——没办法,要看说明啊,外来客都是这副“卖相”。我还没看完呢,就有个小男生走过来,对我微笑,他接过我手上的钱币,动作敏捷地投了下去,车票果然跑出来了。谁想到机场出站,把票插进自动验票机,闸门死活打不开。找了工作人员一查,天哪,那小子帮我买的票,只值1/3票价,至于剩下的钱,当然就进他腰包啦!可是,从头到尾不过几秒钟,我就在旁边盯着,愣是没看出来他怎么“坑”走那些钱的。唉,做贼做得那么“高科技”,也是本事吧!
下面小王讲述的一次埃及旅游经历:那次在埃及,当地导游很不称职,什么注意事项都没跟我们说。结果,我和先生在金字塔拍照,就遇上一个可恶的家伙。当时他笑眯眯跑过来,寒暄几句,就说要送我们两块阿拉伯人的包头白布。说实话,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也知道,但是扫了眼四周,一个同伴都没有,那人又缠着我们,死活说“No money,No money”。想想出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兴许他真是好意呢?白布包上头,也确实不要钱。我们正想走,谁想他几乎是一把夺过我先生手上的DC,说要给我们拍照!DC在人家手上,我们只得咬咬牙,让他拍了。拍完照,狐狸尾巴马上露出来,伊大手一摊:“每人5块钱,美元!”这不是抢钱嘛!还是我先生镇定,跟他讨价还价,最后谈定2埃镑。谁知刚拿出钱,他就变戏法一样把DC往我们手里一塞,一手拿过钱,另一只手趁乱在我们包里捞走一大堆龙虎牌清凉油,拔腿就跑,三转两转,踪影全无……
防范提示:
除了送上门来帮你忙的要警惕,请你帮忙的,也要小心。有人在餐馆里提醒你“是你的钱掉了吗”,低头之前先捏紧钱包;风景区有人请你帮忙拍照,千万别图方便把包包丢在脚边;有人拿着地图来问路,务必不要和他一块儿低头讨论,请他转问当地人……
案例6:观光游变成购物游
某君参加的春节三亚游,总共四天的旅程,旅行者被带到了东南亚风情园、珍珠养殖场、走私品罚没商店、海货加工场、海南特产专卖店等多处购物场所。即便如此,导游还称自己取消了旅行社规定的两个店,并信誓旦旦:“我带你们去的店,价格和外面差不多,质量却有保证。”纷纷解囊的旅客后来才知,样样东西都买贵了。
某旅行社港澳豪华品质团的行程中写:“顺道参观首饰工厂了解珠宝、黄金的制造过程,亲身感受黄金的魅力……后前往广东道DFS海港城等名店购物。”的确,有些路线上所有参观都是在指定购物点,而每个购物点都有回扣。从游览角度看,行程中完全没必要设置参观珠宝、黄金的制造等项目,旅行社这么做,可能这些购物商店和旅行社之间约定只要游客进店就可以拿回扣。
防范提示:
我们常常能看到导游把游客带到某家商店里,把标着“九折”、“八折”的“优惠卡”逐一分发到游客手里,这张卡,为的是方便统计旅游团的人数,商店就是以此来支付导游“人头费”。不可否认,大部分旅游者愿意购买一些当地的特色商品作为旅游纪念,适可而止的购物安排也是需要的,但“游”才是主要目的,如今的导游仿佛已经变成了导购,只会造成游客的不信任和反感。对此类物品,若不喜欢,坚决不买!
旅游行程中设置购物点,这在当前的旅游市场上是最为普遍性的问题。但普遍性不代表合理合法。我们在签定合同时应看清购物次数和购物时间,如果合同中未涉及购物项目,应视为行程无购物计划,如果旅行社安排购物过多引起反感,就可以投诉其违反合同规定。
另外也应看到,为了竞争拼命压价的旅行社为赚取利润,自然想出了以购代游的办法,所以我们在选择旅行社之时,也不能片面追求低价位,堤内损失堤外补,当心旅行社在别的方面算计我们的钱袋。
案例7:旅游商品假劣多
很多游客到一处旅游出于价格或者留个纪念等因素总会买一些纪念品,下次何时故地重游则往往遥遥无期。许多不法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些因素,以次充好,牟取高额利润。三年前浙江的江先生和同事去海南观光旅游时就遇上这么一件事,他们在导游指引下花2320元购买了两只戒指和两条金项链,当时经过了设在商场门口的质检处的质量确认。事后到一家大型珠宝专卖店和海南省技术监督局鉴定,发现所谓的天然猫眼石不过是人造的,金的也成了铜的。最后虽经多方努力,追回了大部分损失,但算上为此滞留海南一周的花费和鉴定费,仍是得不偿失。
防范提示:
按《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第八条规定,由导游安排到非旅游部门指定场所购物,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旅行社方面应赔偿消费者损失。所以,江先生等人应该依法获得旅行社方面的赔偿。
对于没有多少专业鉴别知识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在旅游点购买珠宝等价值高又不易鉴别真伪优劣的商品得慎之又慎。如果实在禁不住诱惑非买不可的话,务必到资信好的专卖店去购买,同时索取发票、鉴定书等。一旦不慎购买到假货、劣货,可以凭此索赔。
案例8:部分温泉卫生差堪忧
健康时报记者走访北京四家温泉洗浴场所,发现温泉度假村装修都比较豪华,服务也相对完善,但是卫生情况不尽如人意,存在室内温泉水面上漂浮物过多、缺少明显的健康警示标志等现象。
总体感觉:温泉水干净与否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记者观察发现,几大温泉场所的水质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且在同一个温泉度假村的不同项目,其水质的差别都很大,最明显的是室内温泉水质量明显不如室外。
具体表现:
温泉X:室内水疗区――水质比较清澈,有一股淡淡的氯气味;室内鱼疗池――池面上漂浮着很多肉眼可见的污物;室外露天温泉――水质很不错。
温泉Y:室内温泉――水面上有很多的漂浮物;室外五个温汤池――令人眼前一亮,看起来非常洁净。
温泉Z:室内温泉池――个别漂浮着一些絮状物,看起来不卫生。
温泉W:室内特色药浴区――水质浑浊,有大量悬浮物,甚至头发;室外温泉区――水质清澈。
防范提示:
温泉根据泡浴场地环境大致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大类型。室内型隐形旅游安全问题主要是“空气”,例如,都市水疗、SPA,一些狭小的房间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或没有专门的设备清洁空气,往往造成室内空气浑浊,甚至微生物、细菌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室外型隐形旅游安全问题主要是“水”,尤其是一些户外温泉由于本身水量不足,叠加大流量的游客,往往温泉水疏于必要的“消毒”处理,若再加上一些“不适宜”在公共温泉池泡浴者的“点缀”,安全性无疑大打折扣!
案例9:“免费”圈套等你钻
2001年五一期间周小姐一行在游览了张家界黄龙洞后,导游小姐指着旁边一座修得极其简易的二层建筑物(上书“民俗风情楼”几字)说,你们可以到那里看看民俗表演,顺便歇歇脚,并补充“那里是免费参观”。民俗风情表演不到十分钟,报幕员宣布:欢迎大家到外面参加我们土家族的婚礼表演。一个表演者走过来,邀请他们当中的三位男士扮做新郎……入洞房了,只听那位表演者宣布:我们土家族有个习惯,新郎、新娘入洞房前,新郎要给新娘50元钱做见面礼。三位“新郎官”立时愣住了,但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为了不扫大家的兴使节目继续下去,三人各掏了50元钱。进得“洞房”,表演者又宣布:按我们土家族的习惯,新郎在给新娘揭盖头时要给揭盖头钱,不过,给钱多少没有规定,你们就看着给吧。三个人顿时觉得上当了,每人扔下10元钱逃了出来。身后传来小姐依旧甜甜的声音:欢迎您下次再来。
游览完长城回来的路上,导游以完成任务为借口,带小秋他们到了一个藏药馆。药馆房间内几个“大夫”挂着老中医招牌,说可以免费为大家把脉测体质。把完脉,小秋就得到了一个药方,“大夫”建议他最好购买这种药,因为这种药是藏族名药,藏人吃了才能抵御低温和缺氧。想到藏人比汉人健壮许多,于是小秋经不住“诱惑”,半信半疑地买了一瓶。上车之后才看见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这种药,顿感上当受骗。
防范提示:
类似的免费项目还有免费参观珍珠、贝壳、植物、动物等等研究所和展览馆等,其目的在于让你掏腰包购物。还有更赤裸裸的免费陷阱:高先生听信了一家旅行社“海南游,送免费情人节活动”的口头承诺,在指定饭店进餐、下榻后,饭店一方全不认账,称不知此协议,高先生夫妇被迫付了自助晚餐和饭店服务费不说,心情被破坏殆尽。无论免费的幌子多么耀眼,终究不过是招徕游客的手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和低价的幌子背后,往往是欺诈。规避这类陷阱,一定要去除贪便宜的心理,远离“免费”的甜蜜诱惑。
案例10:购买贵重物品需要谨慎
话说Lili在旅行社安排的购物店购买“天然猫眼石”一枚,回来后,有识货的朋友认定此货非猫眼石。于是Lili去相关部门鉴定,这颗“天然猫眼石”被鉴定为和田玉。Lili大为恼火,拿着和田玉和收据,找旅行社评理,没想到,旅行社拒不退换。
防范提示:
1.出游时,尽量不要买价格高昂且自己不熟悉的商品。如果非要买,请切记,冲动是魔鬼。买之前,一定要掂量为什么要购买,不要别人一忽悠,就拦不住。
2.“强制购物”是黑导游惯用的敛财伎俩,现在很多游客都会有所戒备了,不过有擅自增加“免费”娱乐项目,却会令人防不胜防。如果遇到,你需要先火眼金睛将其识破,再毫不犹豫地say no!
3.如果在旅行社安排的购物店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您有权要求旅行社退换货。旅行社有义务提供协助,“商店拒绝退货”理由不能成立,旅行社应先行赔付给您。
4.正规旅游合同会明确标注自费和购物店的数量、名称、时间、费用包含及承担。
5.如导游擅自增加项目,或延长停留时间,要注意保留证据,按照合同约定与旅行社协商维权。
拓展阅读:游客需要什么样的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其实,所有物品的外在都是普通的,其价值的不同之处取决于物品本身的历史印痕和文化内涵。文物如此,旅游纪念品也是如此。旅游纪念品的创新不应该只是样式和品种的更换,而应该是地域特点与文化积淀的彰显和挖掘,赋予旅游纪念品更深的文化内涵是旅游纪念品的精髓。我国一些地方的旅游纪念品因其承载了当地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比如淮阳太昊陵的布老虎,西双版纳的傣族布包,敦煌的布骆驼,延安的腰鼓,布达拉宫的藏刀等,这些纪念品既有当地的“土特”气息,又有自身的文化艺术内涵,使游客买回来后爱不释手,经年回味无穷。几年前,上海曾出现一种“阿拉”钥匙圈,把“阿拉”、“伊拉”、“白相”等最具上海方言特质的文字设计在以石库门、老城厢等建筑符号为背景的钥匙圈挂件上,就很值得玩味。所以说,旅游纪念品开发就是本着“尊重历史,突出文化,体现风物”的原则,这样的旅游纪念品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才会有市场价值。
旅游纪念品要具有收藏价值。购买旅游纪念品的主要目的就是收藏、留念。所以,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上要注意旅游纪念品是否有升值的空间。目前,社会正在兴起收藏热,而经常旅游人的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乃至经济方面都有具有收藏的条件,因此要想提高游客对旅游纪念品的购买欲,就必须使旅游纪念品既有留念的意义,还必须有高度的收藏升值空间。首先要在旅游纪念的文化方面有较高收藏的价值。以北京八达岭景区的纪念品开发为例,已经有4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如果把这400个元首(政要)登长城的照片和文字说明做成系列扑克做成旅游纪念品,就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当然,普通纪念品最好能够精品化和艺术化。还是以扑克为例,如果是在所有系列主题纪念品发行完毕之后,可以再生产出箔金精装成套系列,限量发行,那么它的价值以及升值肯定会有很大空间。旅游景点的门票是一个相当好的旅游纪念品,但要提升门票本身的收藏价值。门票的价格是国家统一规定的,而且门票本身是纸制的,由于门票图案缺少变化,所以门票的收藏价值体现不是很明显。门票应该突破纸本和平面的束缚。门票是不是也可以两条腿走路,一个门票是纸制的普通门票,价格是国家规定的;另一种为异型门票,除了门票价格当然还要增加异型门票的附加价格(这种门票的销售时可以推销,游客自愿)。异型门票可以是竹、木、金属等为门票的质地,其门票的可以突破平面的设计,可以为立体的。这样一来门票本身就是一个收藏品,纪念品。
案例11:高价海外游,“游”而不“学”?
肖女士的儿子今年初三毕业,为让儿子假期出国游学,刚放暑假,她就四处咨询。肖女士介绍,他看了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的游学线路,时间14天至20天。其中,最便宜的新加坡要1.5万元;美国、英国则要3万元至4万元,价格比普通成人出国游高了一倍,高昂的费用让她犹豫不决。
这家旅行社提供的赴美15日名校名城游的行程安排中,的确有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不过,在整个行程安排中,只有“波士顿哈佛专日深度游”有学习安排,在其他学校基本上是走马观花的参观。也就是说,参加这类游学团,多为“游”,学的机会很少。
而以“波士顿哈佛专日深度游”为例,上述旅行社相关人员解释说,所谓深度游就是有专题演讲、同学们可现场提问。不过,演讲者都是哈佛大学的助教,并不是专业老师,因此费用不太高。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游学行程中还包括两天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之行。其行程安排表上不仅介绍了一些赌博方式,还以“小赌怡情”的口号来吸引眼球。同时,以名牌店著称的“购物天堂”纽约第五大道也赫然在其行程中,甚至还专门安排了购物时间。
防范提示:
海外游学可开阔学生视野,加强文化交流。但这种游学以感受型学习为主,更多是感受当地文化风情,只是带有一定学习性质的旅游体验。想深入学习,至少需要三个月。现在不少游学团不仅费用高,而且以游为主忽略了学。因此,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分析,尽量选择正规的、适合孩子的游学安排。比如重大对游学者的测试,就可避免孩子盲目游学。
现在游学越来越低龄化,其实质是商家商业化的炒作,误导家长。动辄几万的游学费用,效果并不大,其实很多课程在国内就能完成。12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游学;孩子高中毕业后,那时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游学才可能有实质性的收获。选择游学目的地时,要根据孩子的需求和自身经济条件来确定;尤其要注意选择师资与课程规划。
拓展阅读:行走剑桥
剑桥(Cambridge)是大学也是城。国外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大都是校在城中,城在校里,并没有明显的围篱区隔于外界。因不同于国内大学,以致于国人初到剑桥时常为留影纪念而四处打听校门位置。在剑桥,你找不到像国内大学那样庄严大气的校门和高高的围墙,即便是那些闻名遐迩的国王学院的大门,也都宛如国内大学的铁栅偏门,门脸不大且简单,令人讶异。其实,剑桥大学骄人的资本并不在于几座几百年历史的建筑,那些从校园里走出的伟人才是学校最深厚的家底。“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这正应了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的那句名言。
说起剑桥大学,不得不说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那首经典的诗使得国人进入剑桥的首要任务便是找到“康桥”。甚至有游人捧着徐志摩的诗,穿梭在剑河上一座座桥间,寻找诗中桥边“垂着河畔的金柳”,又看看哪片水域里“软泥上的青苔,在水底招摇”。有点煞有介事但却甚是可爱。2008年7月8日,离北京奥运会开幕正好还有一个月,剑桥大学著名的国王学院在剑河之滨的一块草地上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诗碑,诗碑上录着徐诗《再别康桥》里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遗憾的是,碑文周边没有任何英文说明,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
在剑桥近800年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在社会各个领域光辉灿烂的明星。在这些璀璨的群星之中,牛顿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门口有一棵很小的苹果树,这棵小苹果树的祖宗老苹果树,在某一个夏天把果实掉到了牛顿的脑袋上,使牛顿领悟了万有引力定律。原来,对于当年那棵苹果树,英国人进行过无数的考证,甚至出版了专门的书籍来说明那棵苹果树原本种在什么位置,在哪一天掉落了苹果,在哪一年寿终正寝,以及哪些树是它的后代。如今,只有两棵树被公认为是它的后代,其中一棵就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这棵。苹果树的后面是牛顿曾住过的卧室,现在这间卧室还有学生住,据说数学考得最好的学生就可以住进牛顿这个房间,他可以每天站在牛顿卧室的窗前看着苹果树。
从牛顿到霍金,剑桥从来就不乏好奇的学者。剑河上有座著名的数学桥,木质结构,传说它原本浑身上下没有一颗钉子,这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之心。后来有一位学生把它拆了,想看个究竟,结果门道没看出来,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它复原,最后这位学生只好用钉子把桥给钉上了。如今那座木桥仍然横跨河上,如果有剑桥的学生带着你参观校园,他们会津津乐道地向你讲述他们学长这次失败的探索以及留下的遗憾,就如同他们炫耀剑桥历史上出现过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
游历剑桥,不乘船游历剑河,就如同游历北京没有去长城一样,留下的必将是深深的遗憾。因为,剑河上的景致是剑桥最美丽的一角。乘船在剑河上徜徉一遭,灵魂犹如被彻天的碧绿、弥漫的宁静、温情的诗意、至柔的清波彻彻底底地洗礼了一遭。在剑河,你可以发现,剑桥大学那些古老的学院——圣约翰学院、三一学院、克莱尔学院、国王学院、圣凯瑟林学院、王后学院,都向游客展示了它们那美丽的背影:圣约翰学院爬满大楼背荫处的青藤,三一学院、克莱尔学院、国王学院、圣凯瑟林学院和王后学院后院巨大的草坪,尤其是国王学院壮观的教堂,从剑河上望去,竟然神奇地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将修长的身姿摇曳进剑河的柔波里……
由于历史悠久、对社会的贡献非凡,剑桥不但是无数莘莘学子心中的圣地,也是旅游者纷至沓来之地,因此剑桥永远是熙熙攘攘的。它的店铺、它的餐馆、它的自由市场与那些弥漫着书卷气的古老建筑挤在同一条步行街上,人们走在石板铺就的路上,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置身于当年曾鼓舞牛顿、达尔文等先人追求真理的环境中,顿悟出现实与历史的关系竟然如此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