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七章 名人的颜色密码

  • 小说:从颜色密码看人生命运
  • 作者:武雪
  • 字数:406945
  • 更新时间:2021-09-29 09:25:29

一代领袖,一代巨匠,一代宗师……无论是时代造就名人,还是名人谱写历史,总之,名人效应一直在延续。从颜色中既可以搜寻名人的踪影,又可以从名人身上搜寻颜色的印记。

政坛人物的颜色密码

在中国政坛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那如今还在空中飘荡的红色,而他的代表就是红色的领袖毛泽东。

红色是积极的颜色,预示着热情永不减退。热情、性感、权威、自信,这又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全然的自我、全然的自信。

在学校期间,毛泽东就积极从事着革命工作。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毅然加入到了湖南起义新军的行列。此后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在学校期间,毛泽东将他红色特性发挥到极致。在长沙,毛泽东经常阅读革命报纸《民力》,在这个报纸里面有很多反抗腐朽满清统治的文章,而且报道了广州起义以及在黄兴领导下的七十二烈士就难的情况。

这些信息使毛泽东特别感动,毛泽东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贴在了学校的墙壁上,将自己的政治主见清楚地表达了出来。比如,他当时就主张将孙中山由日本召回就任新政府的总统,并以康有为任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

这篇文章发表不久之后,“反对外资”建筑川汉铁路的运动开始,成立议会制度的要求也普遍展开,但结果皇帝只是下诏组织“咨议会”。

政府的这种作为让人们十分愤怒,各地学生都举行了一系列反抗运动。毛泽东则和同学们商量好,集体剪去发辫,用反对留辫的方式来表示他们的反抗情绪。毛泽东的红色血液就是这样坚决。

后来,毛泽东主席领导我们的革命军队爬雪山、过草地、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国家统一,战争胜利而奋斗,领导了红色革命。

热烈如火的毛泽东领导着同样热情如火的红军坚定地踩着脚下的路。长征是历史,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影响了世界进程的格局。长征是现实,是红军在当时情境下的唯一出路,长征构成现实中国的源头和发展基础,长征精神影响着几代人,愈加珍贵。长征是中国史上的不朽的丰碑,是世界史上英雄的史诗。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说:“本世纪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了。”

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起初,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无奈之举,正如毛泽东所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只“剩下长征一条路了。”世界军事史上,曾有多次“长征”,但结果多都十分悲惨,而我国的长征却是以前无古人的灿烂胜局收场的。

就像美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说:“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化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是红色的毛泽东把红色的性格传染给了所有的战士,胜利成为最后的结果。

长征途中又有一连串的经典战役。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华时对毛泽东说:“你指挥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

而毛泽东却回答:“三大战役没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军事行动,一条赤水河来回折腾,躲过敌人的围追堵截,跳出敌人四十万人大军的围堵,红军由此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由挫折到胜利的转折。在长征途中,这样的经典战役接连不断,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

尽管长征过去70年,但长征的精神永存,现在和平代替了战争,安逸取代了艰辛,亲历过长征的人们已渐渐远去,但人们纷纷“重走长征路”,尽管少了很多沧桑感,但仍能看出长征在现今人们心中的位置。

长征留下的是红色精神,长征的精神永存。

文坛巨匠的颜色密码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一直贯穿始终。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就就能咏诗作赋,博学多才,仗义行侠,是白色的典型代表。天宝初年,李白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如白色般纯洁的他,仅一年有余就因无法忍受权贵的谗毁,自请离开长安。

李白有着白色般浪漫的情怀,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不受权势左右,对人民的疾苦寄予深切的同情,讴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又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

他一直抱怀浪漫气息,诗歌风格宏伟豪放,情感炽烈,笔力雄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读后如沐春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对后世诗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蜀道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广为传诵。他的诗歌中尽显白色的浪漫、高贵、不可一世的豪放气概。

在所有的身份之中,文人的颜色特征是最明显也是最容易让人感知的。比如徐志摩,徐志摩的诗有黄色的灵动,他的生命色彩却又有着蓝色的忧郁,这样夹杂的色彩让他的生活愈加富有诗意,也愈加有生命力。黄色加蓝色就是象征生命的绿色,因此尽管徐志摩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但他却依然活在这个世间。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时间里,徐志摩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徐志摩的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春痕》散文集《轮盘》;

戏剧有《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是徐门的长孙独子,生活优越。良好的家境也为徐志摩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小时候,徐志摩从师张树森,经过艰苦的私塾学习,徐志摩打下了古文根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有了这样的根底之后,十四岁的徐志摩在家里的支持下,离开家乡进入杭州府中学堂就读。

忧郁的他在学校喜欢上了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一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

正如黄色的灵动,生性好动的徐志摩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

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这高等学府里,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励、张公权介绍,拜梁启超为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

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

徐志摩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这“抹下西山黄昏的一天紫,也涂不没这人变兽的耻”(徐志摩《人变兽》战歌之二)的社会,他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的“理想中的革命”。

徐志摩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爱国热情,离开北大,1918年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哈弥尔登”。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徐志摩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是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也辗转波及到远隔重洋的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徐志摩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

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皇家学院。

徐志摩在英国也住了两年。在英国,尤其是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乃是因为他以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

徐志摩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他是那么赞赏英国,那么留恋牛津和康桥。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各类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徐志摩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创作的意念。徐志摩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作品《赣第德》。同时,他诗兴大发,写了许多诗,他的“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徐志摩《康桥再会吧》)。他崇拜的偶象不再是美国的哈弥尔登,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

白色的李白让人崇拜继而被奉为“诗仙”;灵动又忧郁的黄、蓝让徐志摩的生命力一直一直延长,无论是作品还是精神。

还有一个粉色的张爱玲也让人难以忘记。粉色代表优雅和高贵的风度,张爱玲让自己的一生就像粉色一样,又优雅又高度。

张爱玲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类”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并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

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所以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艺术大师的颜色密码

以一种象征思维形式来隐含和表达作者的主观愿望,是艺术创作常用的手法,尺寸、大小、色彩等是艺术家们最常用的符号。这些因素广泛运用于建筑、雕塑、绘画等诸多艺术领域之中,使作者的愿望得以表达,达到和观者心灵思想上的相通,实现双方的情感互动,共同实现艺术作品的价值。

无论是东方绘画还是西方油画,色彩都是表达绘画和设计内容的最主要的媒介,是象征思维得以充分表达的最直接手段,也是艺术大师们以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

中国画虽以水墨为主,但对色彩的追求却是从其产生之初就一直伴随。颜色运用主要以黑白灰三色为主,“计白当黑”,以无说有,追求“神似形不似”,“气韵生动、应物象形”等,都是色彩在中国绘画中的具体运用。画家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经营画面,表达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正是象征思维的表现。像《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的《黄家富贵》等作品的色彩运用纯熟,在表现主题上的作用巨大,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品中的颜色轻重、色彩冷暖、选择对象都可视作具有象征寓意的因素。

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比之中国有所不同,他们是以一种分析的态度来对待色彩。如中世纪时期的弗里德桑的作品《受胎告知》,画面上从教堂窗户射入的光线是“纯洁受胎”的隐喻,画中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则隐喻《旧约》和《新约》。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耶稣的人性化表现是对以往同类作品的突破,其整个画面色彩和构图极为精密,用一种极为人性化的环境表现主题,是人文主义最明显的表现。

十九世纪印象派的产生是色彩在象征思维上最集中的表现,特别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凡·高是色彩象征思维运用的大师。他画面中的色彩的运用激烈汹涌,象征他内心的躁动不安,红、黄、蓝、绿随意泼洒,再结合扭动变换的笔触,画面呈现出强烈的不安感,使观者心潮澎湃,他以色彩为创作和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各种色彩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例如蓝色象征为冷静、红色象征为热情、黑色象征为恐惧、绿色象征为生机等等,而且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语境下又可能被赋予新的内涵,极大地扩展了颜色的固有属性,丰富了创作内容。

凡·高用他对艺术的热爱、对美的追求,成为一位优秀的、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有着红色人所兼具的所有特性,他是西方艺术史上最具个性的画家。接触过他作品的人,无不被他那狂放的色彩、激情洋溢的笔触所打动。他的艺术就相当于他的生命,他用生命去诠释艺术,他是一位以自己生命来作画的人,他是最勤奋的艺术家,他在探索艺术时的有近乎疯狂的执著。凡·高是西方现代画坛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之一。

凡·高于1853年出生在荷兰的小村落格罗渥忒——松丹特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在古比尔美术公司当职员时,常被派往布鲁塞尔、伦敦、巴黎等下属各分公司工作,他为了增长见闻,常利用闲暇去各地博物馆参观,并开始业余学画。这时的他与房东女儿谈恋爱失败,精神上备受打击,工作也被辞退。不久,又回到伦敦,又一次进入古比尔美术公司,但两个月后,由于未能取悦顾客,再度被解雇。

1876年,凡·高去伦敦远郊的拉姆斯盖特是一所寄宿学校任法语教师。后来由于凡·高动了恻隐之心,少收了许多穷苦学生的学费,从而被学校辞退。伦敦美以美派教会的寄宿学校教书,随着与教士交往日深,他产生一种信念:要抚慰世界上一切不幸的人。

1877年,在荷兰多德雷赫特的一家书店当学徒的凡·高,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穿教友会服装,抄录基督教传说,想牧师为业。可是牧师须有大学文凭,于是他去阿姆斯特丹找叔父,想上大学,但他基础太差,没有如愿。凡·高自学了14个月,最终还是放弃了考试,去了布鲁塞尔一所福音学校学习。3个月后,校方同意他作自费传教士。于是他尽一切努力在博里纳日矿区传道。他虔诚皈依,慷慨解囊。发誓以基督为榜样,自己住木板棚,睡地板,穿破烂衣衫,吃粗粮,把一切都给了穷人。矿井失事时,凡·高亲自去护理伤员,曾在最危险的矿井里呆了6个多小时。斑疹伤寒猖獗时,他不顾一切去照顾病人,他的这种狂热精神反而引起教会的猜忌,教会以布道能力不佳为由,撤了他的职。此后他在蒙斯、布鲁塞尔和父母居家之地来往漂泊,生活无着。

直到1880年,他才惊觉自己应该做一名画家。1881年12月红色的他去海牙、在表兄毛威的帮助下有了一个小画室,不久,毛威与他断绝了来往。在一次躲避惊马时,他又把画箱摔坏,茫然若失。但红色的他没有放弃,他求助于弟弟提奥,提奥每月给他汇寄100法郎,从而他以疯狂的热情去钻研素描、解剖和透视。到安特卫普时,他倾慕鲁本斯;到巴黎时,他敬重米勒与杜米埃。他对米勒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认为穿劳动服装的人是画上最美的人。《吃土豆的人》,便是在这个时期酝酿的早期代表作品。

这幅画展现的是一个农民之家,劳动一天,晚上餐桌上只是一些土豆。低矮的房顶给人一种压抑感,空间狭小拥挤,中间却挂着一盏灯光通明的煤油灯。这盏灯则象征了这一家人虽然很穷苦,但是上帝之光还是照在他们身上。凡·高为了表达这一主题,用粗犷的笔触、荷兰古典画风的色彩,表现了农民的质朴和憨厚,虔诚和善良。

1885年10月,凡·高在安特卫普,一家画店的楼上租了一间画室,他白天去美术院人体班画模特儿,晚上画石膏,晚上11点半以后,还去一家俱乐部画模特儿。他利用一切时间画画,这使他忙得不可开交。凡·高用他红色的热情用尽一切心力作画。由于生活贫苦,经常挨饿,导致营养不良,他的牙齿掉了许多,30来岁的人已像40出头了。1886年3月,他初到巴黎时在柯尔蒙画室学画,在那里他结识了劳特累克、贝尔纳等一些优秀画家。在古比尔画店开始与高更交往。在唐吉的画店认识了印象派画家毕沙罗、塞尚、修拉、雷诺阿、西涅克等人。他被修拉的点彩风格大大吸引了,他用这种方法画了《囚徒放风》和《餐馆一角》。

凡·高受印象派画家的光色画法的影响,他的画比以前明亮、漂亮得多。两年后,他从巴黎出走。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想寻找一种迷人的、单纯的色彩。

在这里,凡·高进入了他艺术生涯的黄金期。也表现了他红色的前所未有的激情,《夜咖啡馆》、《向日葵》等名作相继问世。这些作品只是透过画面上更富有主观创造性的形象、色彩和线条,没有故事情节,没有说教,表达画家对人世的感受。

凡·高在谈到《夜咖啡馆》时,曾这样写道:“我要表现的是咖啡馆——这是可以使人破产、发疯和犯罪的地方……”“我力求以红和绿的色彩来表达人类可怕的嗜好,大厅的色彩是血红的和乌黄的,中间有一张绿色的弹子球台,四盏柠檬黄的灯放射出橙黄色和绿色的光。到处都是不同色度的绿和红的竞争——既表现在熟睡的浪子们的小小身躯上,也表现在使人忧伤的整个大厅里;到处都是紫和蓝的对比,例如弹子球台的红色和黄绿色就和绿莹莹的、上面放着路易十五的玫瑰花束的斜面高脚写字台形成对照。不眠的男主人呆在炉旁的角落里,他的白色衣服闪着浅淡的、柠檬色的光,”画家接着写道:“这种色彩从伪造大自然的老爷们的现实主义角度看,不能称为正确合法的;这种颜色会激起人强烈的情欲。”

凡·高最喜欢画的植物是向日葵。在凡·高看来,这种花非同寻常,是阳光和生命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火热感情的写照。他还在巴黎时,就创作过一组向日葵。到阿尔后,凡·高又用金黄色的调子,画了许多向日葵,这些画色彩单纯、造型坚实,显示了画家超凡的技艺。他用黄色作为基调,中间以青色和绿色加以点缀,奏响了一支旋律鲜明的交响曲。画家用富有激情的笔触表现了那些表态作品,使作品获得了强烈的生命活力。

1888年5月,凡·高以特别焦急的心情等待着高更的到来。不久,高更来到了阿尔。凡·高本来想和高更合作,创立新画风,但是两人气质不同,讨论问题时总会引起争执。有一次吵得很激烈,凡·高竟然向高更扔玻璃杯,砸剃须刀。第二天,凡·高又把自己的耳朵割下,送给妓院里一个妓女,他红色疯狂的个性暴露无疑。如此一个月后,他疯病发作,被送进医院。入院以后,病情仍旧反复发作。他的弟弟提奥为改善凡·高的环境,把他送到巴黎附近的圣雷米疯人院,并允许他在这个病院里画画。《阿尔的凡·高卧室》即是他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杰作之一。尽管这时他的精神已经分裂,可是该画却是凡·高成熟时期的最佳作品。

凡·高画这幅画制造出了一种宁静和睡眠的气氛,因为他很清楚,他在病后需要一段宁静。他把它当“静物画”来画,他借助简化色彩来传达他需要的宁静,但其中却隐藏着画家的不安。此时的凡·高心境非常悲哀,精神沮丧,他以狂热的色彩,像是想抓住一点希望那样来描绘“睡眠”这个主题,但没有成功。病魔在逼近他,他很快又失去平衡。凡·高不能休息,也不能入梦,虽然这幅画呈现一片寂静,但仍透露着他一种全然绝望的心情。

凡·高于1890年5月离开了疯人医院,后移居到瓦兹河边的奥维尔。他的朋友、画家兼艺术鉴赏家加歇医生负责照顾他的生活和健康。《加歇医生像》是凡高创作的最好的一幅肖像画。

红色的凡·高是情绪形的,充满活力、意志力坚定,充满激情但有时又过于冲动、暴躁。

影视明星的颜色密码

如果要找一个颜色来形容当今的影视明星的话,紫色大概是最恰当不过的了。紫色代表着很多的意思,和西方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紫并非正色,乃为红色加蓝色组合而成。

有关紫色的最早运用。当首见于《论语》,《论语·阳货》中有“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也,恶利口之覆邦也”。由于《论语》这一典故,人们往往把以邪犯正,以下乱上比作以紫夺朱。王莽篡汉,《汉书·王莽传赞》则书为“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把王莽篡汉说成是以紫夺朱,蛙声打鸣。清时之文人曾骂满清王朝为“夺朱非正色,异姓尽称王”,这也是以紫夺朱的运用。

紫色代表权威、声望、深刻和精神,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是极佳的刺激色。紫色的权威和声望,在影视明星中,唐国强无意是最好的例证。

唐国强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良好的环境陶冶了他的性情。唐国强把紫色诠释得堪称完美。他读小学时就曾担任学校儿童艺术团团长,中学时期任文体委员。从很早他就开始登台,抓住几乎是所有能抓住的机会,磨励自己,储存能量,准备一展风范。

中学毕业后紫,唐国强进入青岛市话剧团,曾演出过几出戏。1970年被八一厂《南岛风云》摄制组选中,扮演水兵于化龙,正式开始了他的银幕生活。

1978年,唐国强调入八一厂,相继在影片《今夜星光灿烂》中饰演何战云,《走在战争前面》中饰演李铁成,《孔雀公主》中饰演王子等,因在影片《小花》中扮演赵永生而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

紫色的唐国强细细体味自己的作品,重新雕琢自我,认真总结表演上的不足,他决心向银幕上自己扮演的“漂亮小生”形象挑战。1984年谢晋导演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他主动请“战”,毛遂自荐,要求饰演赵蒙生。以全身心的投入演好这一个对他来说是崭新的艺术形象。影片完成后,他的表演从外形到内在的气质都焕然一新。在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他的票数在最佳男演员候选名单中名列第二,这一次也成为他表演的新起点。紫色的唐国强此时没有急于表现,而是于198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两年,1993年调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之后他主演了《安丽小姐》、《共和国不会忘记》、《中国的“小皇帝”》等影片。

几经洗礼、几经沉淀,1994年他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将诸葛亮一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充分完美地再现出来,这一次的表演成为他表演艺术生涯中的一个新台阶。1996年在《长征》一片中,他饰演的毛泽东这一领袖形象,终于使这位紫色的唐国强在中国家喻户晓。

唐国强坚持不懈地在逆境中寻找曙光,在默默无闻中瞬间崛起,终于锤炼成为中国影坛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唐国强的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使他的心灵得到的美的陶冶,良好的环境使他拥有成功的气度和风范,当然他的成功更是由于他不懈的努力。读小学的时候就担任学校儿童艺术团的团长,中学时期任文体委员。1970年中学毕业后进入青海市话剧团,他一直坚持、努力、学习着。逐渐地成长为剧团的业务骨干、主要演员。1979年凭《小花》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电视十佳演员”、“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获得者,“金鹰”最佳男主角和“飞天”优秀男演员提名。

章子怡也同样具有紫色的深刻。章子怡一半清纯,一半冷艳,坚强的将自己的精神展现在世人跟前。深刻不是用年龄雕刻出来的,而是用那种不屈的精神。

章子怡从一出生,身体就不太好。为了让她增强体质,父母决定让她去学跳舞,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她并不知道这对于她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在北京舞蹈学院,章子怡学的是民族民间舞蹈,这一学就是6年。章子怡11岁就住校在舞蹈学院附中,小时候并不会搞人际关系,性格极端,不太爱说话却爱说真话,有时就得罪人,跟同学的关系也是一半好一半不好。这种性格极像紫色的高贵与冷调。

在舞蹈学院的日子里虽然辛苦,但也算平静,直到有一天,章子怡发现自己可能在这行做不了最优秀的,跳舞这行职业生命很短。于是章子怡就想到转行。那一年,恰好中戏招生,就这么懵懵懂懂的,章子怡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人生”。

小时候的章子怡有一段时间也很害羞、胆小,她害怕上台,所以回家跟妈妈说要退学,没敢跟老师讲,妈妈就她让再感觉一段时间,看她自己是不是适合学这行。当时的章子怡老想着天天生病,这样就不用上台表演了,看见中戏的大门她就哭,不愿意往里迈,但老师总是向她提问,借以增强她的自信。直到二年级以后,章子怡对表演才渐渐有了兴趣。

1998年,张艺谋出现在章子怡的“表演人生”中,这次见面成了章子怡的人生转折点,当时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挑选女主角。经过班主任常莉的推荐,当时“拍玉兰油广告的章子怡给张艺谋第一面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过了几天章子怡果然被选中。

第一次合作之后,章子怡的表演天赋被张艺谋肯定,虽然已经接演了《卧虎藏龙》第一主角的她,却依然为了那在深处涌动的对电影的痴迷,接演了《英雄》中的大配角,尽管如此,章子怡却声称自己需要更多的考试来锤炼自己。

曾被指责为“不会演戏”的章子怡终于赢得了华语主流电影界的全面肯定。从一个普通的北京筒子楼里的女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实现她的“中国梦”的?对章子怡来说,也许已经是个永远没有答案的悖论。她不是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而是根本拒绝思考这样的问题。因为对她来说,胡同就是通向外面世界的一条笔直的路。

紫色性格的人总在努力做到比现在更好,无论是在信仰、情感或是精神方面。他们渴望知识,热爱读书。为了能够成就理想的自我,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和别人的生活中寻求答案。由于追求完美而又对自己极为苛刻,他们也在极力与自己做着艰苦地斗争。

紫色代表一种强烈的感情,因此才会有“紫色的热情”的说法。而章子怡正是一个可以称之为具有“紫色的热情”的女人。

武林高手的颜色密码

李小龙(1940~1973),原名李振藩,祖藉广东顺德。金色是他的代表色。他7岁从影,13岁习武,金色的李小龙在武术和电影上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是一名罕见的武术技击家,也是世界武功片电影表演家和截拳道的创始人。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他是在香港度过童年和少年的。小时候身体非常瘦弱,父亲为了让儿子强健体魄,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李小龙毅力非凡,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从不偷懒。他不拘于一种拳法,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技击水平,金色的李小龙不但勤练习中国拳术,还细心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参加西洋拳训练班,同时还不忘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李小龙在家庭的告诫下,18岁那年决定离开香港到美国留学,并在此期间自创截拳道。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在大学,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对武术有着很深的热爱,也拥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1964年,美国在加福尼亚州举行全美空手道比赛,当时年仅24岁的李小龙横扫所有选手取得了桂冠。

李小龙取得成绩之后他不骄不躁,更加勤奋。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达到更高深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成为他的经典招势。

李小龙是个多面手,在学习武术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努力学习各套拳法,他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且研习了气功和硬功。他还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拳道的优点和特长,自创了一种拳术——截拳道,并还开馆广授功夫。

李小龙一向助人为乐,一次,他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之后这件事在报纸上刊登,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很多电视台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因此逐渐兴旺起来了。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都慕名而来,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与他交流经验。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初,一般中国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着世界。李小龙这个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乐电影公司的邀请,拍成一部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300万港元。

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引起更大的轰动。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令人赞不绝口,好评如潮。此后,李小龙又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还与美国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其中他还亲自担任了主角。

然而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的时候,由于药物过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年仅33岁。

英年早逝的李小龙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的贡献卓越,他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1972年还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他被誉为“功夫之王”,“武之圣者”,“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美国、日本、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都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期刊,各国不约而同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金色的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他在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直到现在,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这位中华武术传人李小龙犹如一颗金星,直至最后一刻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李小龙完全是金色性格的代表。在色谱介绍中,金色被赋予这样的含义:金色,是一种最辉煌的光泽色,更是大自然中至高无上的纯色,它是太阳的颜色,它代表着温暖与幸福,也拥有照耀人间、光芒四射的魅力。

自古以来,黄金的价值赋予金色以满足、奢侈、装饰、华丽、高贵、炫耀、神圣、名誉及忠诚等象征意义。金色具有极醒目的作用和炫辉感。它具有一个奇妙的特性,就是在各种颜色配置不协调的情况下,使用了金色就会使它们立刻和谐起来,并产生光明、华丽、辉煌的视觉效果。

具有金色性格的人,在江湖上数不胜数,有一个人一定不能忘记,那就是霍元甲。这个已经成为历史的武林高手,至今还让人们鲜血沸腾。

霍元甲幼时体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他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被父亲发现,受尽责骂,在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的情况下,方准父兄一起习武。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功艺长兄亢进,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

父亲见他如此用功,于是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踪拳”,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元甲侠肝义胆。光绪24年(1898年),谭嗣同变法遇难,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难于津门,与元甲一见如故,遂成至交。后王子斌在京遇难,被八国联军枭首示众。元甲与刘振声潜入京城,盗回首级,并取得《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协助,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

光绪27年(1901年),有一俄国人来津在戏园卖艺,他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霍元甲见了广告,听说俄国人还当场信口雌黄,侮蔑中国人无能,极为气愤。当即邀怀庆会馆主人农劲荪和徒弟刘振声前往戏园,见到俄国大力士在台上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国”如有能者,可登台较量。

霍元甲在台下哪里还坐得住?不顾众人劝阻,一个箭步,气宇轩昂地跳上戏台,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愿在这台上与你较量”。此时翻译将霍元甲生平来历告知俄国人。

俄国人闻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连忙将霍元甲让进后台,霍元甲当场质责俄国人:“为何辱我中华?”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重登广告,必须去掉俄国人是“世界第一”的说法;二是要俄国人公开承认侮辱中国的的错误,当众赔罪谢过;否则就是第三个条件:我霍某要与之决一雌雄。俄国力士哪敢出场比武?只好答应了前两个条件,甘愿登报更正藐视中国人的错误,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

宣统元年(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登广告,辱我同胞。霍元甲应友人邀赴上海约期比武。慑于霍元甲拳威,对方以万金作押要挟,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应愿出万金作押。对方一再拖延,元甲在报上刊登广告,文曰:“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声言“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霍元甲之声威使奥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胆而逃,连公证人、操办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元甲比武,败在霍元甲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间见霍咳嗽,于是日本人请日本医生为他治疗,霍元甲一生坦直,不意中毒于9月14日身亡,终年42岁……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