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陈希和她先生早年白手起家创建了一家小公司,近年来生意蒸蒸日上,滚雪球般越做越大,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让儿子明白金钱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从儿子很小的时候起,陈希就开始注意培养儿子对物质的感情。每给儿子买一件新衣服,陈希都会告诉儿子衣服的牌子和价钱,并传授儿子:“穷人是买不起商场里的衣服的。”每次开车去接儿子放学,陈希都会指着车窗外开着电动车接小孩的家长,对儿子说:“如果爸爸妈妈没本事的话,你也只能坐两个轮子的车!”儿子上了初中后,陈希就开始给孩子订阅名车杂志。
在陈希的“精心栽培”下,儿子很快上了道,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我这件衣服是刚出来的新款,才700多块!”他平日里待人傲慢,什么都喜欢以钱来衡量,常常讥讽家境普通的同学。有一次与同学发生争执,他二话不说就动手砸了对方的电动车,老师知道后要他道歉并赔偿同学的损失,他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辆破车吗?我爸随便一个单子就能赚十几万!没钱就别跟我斗,我玩得起!”
孩子的行为都与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父母都不会指使孩子作恶,但父母的某种意识,经过孩子单纯思维的发酵,便可生根发芽,结出恶果,这是有悖于父母的初衷的。我想,陈希的本意是好的,她希望让孩子明白要通过努力积累资本才能衣食无忧。问题在于,她的一些做法有点过了。处处以物质刺激孩子,只会使孩子变得虚荣、贪图享受;而热衷于与生活不如自己的人进行对照,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因而变得自大傲慢、不尊重他人。
谈到孩子成才,很多父母都会将其与“考名校”“高学历”联系起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往往注重挖掘孩子的特别之处,希望孩子鹤立鸡群,却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导致孩子缺乏礼仪常识,并在性格中出现骄傲、任性、蛮横等缺陷。这些特征用一个词概括就是:骄横,可以说是现代孩子性格的通病。
孩子成才,从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考个好大学这么简单。我们始终认为,孩子成才的前提是成人,成才的过程,就是他养成良好的品行修养、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形成合理的行为规范的过程。一个谦逊有礼、不娇蛮耍横的人,才有一颗虔诚的心,去感悟生活,认识世界。
研究者发现,孩子骄横性格形成的原因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教育因素。大多数父母对骄横的孩子表现出屈从,孩子抓住父母的这一弱点,把骄横作为控制父母的一种手段,无形之中形成了不良习惯。还有的父母对孩子不讲究教育方法,一味渲染地位、权力、金钱的优势,让孩子产生一种优越感,变得目中无人。
我们可能都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小时候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有的小孩子一旦被欺负了,便会抛出“我爸是警察”“我爸是局长”之类的话。只不过这是从一个小孩子嘴里说出来的,没人会当回事儿。但事实上,这些话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在现今社会中,有些人手中掌握着权力,能够对那些没有权力的人实施一种“隐性暴力”。
除了权力,金钱对教育的潜在影响力也非常大。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通过努力获得了巨大财富,这些第一代真正从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富人,他们往往有着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奋发向上等特质。因为经受过贫穷,很多人有了孩子之后,不想再让下一代重复贫穷的生活,所以加倍疼爱孩子,甚至变成了溺爱。“富二代”就是在这种优渥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富二代”如今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词汇。提到“富二代”,很多人都会流露出鄙视的神情。透过一些热播的电视节目和网络,人们逐渐建立起并默认了“富二代”的形象:傲慢、自大、不可一世、爱炫富,依仗父母的财力和权力为所欲为,横行霸道。他们本身就缺少家族内部的竞争,又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如果家庭教育没有赋予他们物质之外生活的足够意义,没有教给他们权钱关系之外的、与别人和谐相处的理由和技巧,他们的骄横气就会滋生。叛逆、嚣张、冷漠、炫富等成了这些“富二代”的标签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富二代”也有自己的烦恼,也不乏有成就、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但正是这一群体的独特性,将他们推到了众人的目光之中。他们成功,人们会觉得他是“有背景”,他们犯错,也会被无限放大,成为舆论的焦点。
如今,这些“80后”的“富二代”已经成年,结婚生子,为人父母。如果不注重教育方式,这种骄横习气继续灌输给下一代,可想而知,后果将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