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设计的观点
“艺术是城市设计的根本属性”是本书提出的主要观点。笔者认为“艺术”既是城市设计这一创造性行为过程的原则和主导思想,又是城市整体物质环境的非物化属性,主张通过解析、探究城市设计的本质性问题,明确城市设计的“根本属性”,确立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核心主导地位”。
本书立足艺术视角,结合“艺术主导城市设计”“城市艺术化”“城市艺术意识”“城市艺境”“城市艺术情境化”等设计概念,深入分析论证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
目前,遵循“艺术”思维对城市设计问题深入研究的不多,也鲜见对城市这个繁杂、庞大体系“设计核心”问题的潜心探究,更遑论思考潜隐于设计表象下的“根本属性”。鉴于此,研究城市设计的“属性”问题,明确“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核心主导地位”,被定为本书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后,本书最终提出“艺术核心论”。不仅诠释了城市设计的艺术属性问题,也在广博的城市设计范畴中确立了艺术的核心主导地位。如果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这一研究成果既填补了城市设计理论研究的空缺,又解决了当前城市设计导向不明确的问题,从而使城市设计无序发展的状况有所改观,那么也就证实了此项研究所具有的创新价值及现实意义。这对城市艺术设计理论的发展,对传统城市艺术脉络的延续与再生,以及未来城市艺术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城市设计研究方法的探索
本书针对城市设计的多维性和艺术自身特性,拟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更深入、更全面的认知。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断比较和交叉互证的方法,坚持客观素材与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探寻城市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城市设计是一项理性与感性交融的多维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都难以全面、客观地解释其“属性”问题,因此,本书将关于城市设计的研究建立在广义的、联系的理论研究方法之上。
设计学科研究的终点往往是美学研究的起点,而美学研究的成果又会为设计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证据。本书关于城市艺术设计的研究运用了多元性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层面论证了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核心主导作用,也为“艺术属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鉴于艺术理念自身的复杂性,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比较的原则。如运用“自上而下”的传统理论建构方法与“自下而上”的“扎根理论”(质的研究方法)建构方法相比较,以及对不同国家、城市的艺术理念和城市保护体系进行比较等,通过对比、互证,最终获得更为概括、饱和的终点理论。
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比较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超学科的领域,要求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强调任何事件都不能脱离环境,对各部分的理解须依赖于对整体的把握,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探究,运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并形成理论,通过整体中各部分间的互动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一般采用“文化主位”的方法,注重研究者的主观感受,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在对城市设计“属性”的研究中,本书借鉴其分支“扎根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从城市原始资料中归纳概念,自下而上地建构理论,最终上升到“形式理论”。
“城市设计”是一个集理性和感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学科体系,任何一种学说或学术观点都很难全面、客观地解释其“属性”问题。因此,就方法论而言,对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应该建立在广义的研究方法之上。城市的个性是国家、民族和地区特定历史的反映,它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以及习俗与情趣。一个城市的个性一般仅存在于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而不会在其他地区重复出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形象、形态和形式。鉴于城市设计艺术的多维性和特殊性,笔者在研究中尝试以质的研究方法结合传统研究方法,构建一个综合研究体系,探索城市艺术设计研究的新思路。
质的研究方法所涉及的一般是个案(一个人、一个事件或一个问题),本书则以一个城市(北京)作为一项个案进行研究,表述的对象虽为一座城市,但关注的却是此类城市的问题。
对于研究方法,社科界素有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之争,普遍认为,量与质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以方法论而言,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是相对应的,质的研究主要遵循现象学的解释主义,运用自然探究法,从整体上了解特定情境中的人类经验;而量的研究遵循的则是逻辑性和实证主义,以实验的方法验证假设。
正因为二者的这些差别,使其成为社科领域的两大研究范式。不断有人提出应把彼此对立的两者结合起来,并试图寻找它们的结合途径。汉莫斯里认为,与其形容它们的关系像一个十字路口,不如说是一座迷宫,各条道路相互重叠交叉。研究者在路口面临的不只是左、右两种选择,而是多种抉择。陈向明教授也认为,与其说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方法,不如将其看作一个连续统一体。它们相互之间的连续性多于两分性,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为使研究结果更真实准确,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断比较的原则。在资料之间、概念之间、理论之间各自不断进行比较,然后提炼出有关类属。这种比较贯穿于研究的整个过程,包括研究的各个阶段、部分和层面。
2.不同文化语境比较的研究方法
本书从城市艺术设计角度进行城市的比较,包括一个城市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理念比较,如北京的不同朝代之间;不同城市的保护体系与经验比较,如巴黎、圣地亚哥、布达佩斯、圣彼得堡、苏州等城市之间。中西方在很多领域都处于一种“互反性”的关联中,而比较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文化层面的相互了解,从“互反”发展到“互补”,在尊重地域文化特性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人类精神层面的“统一”。比较不同国家、民族对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态度及各国政府的保护措施与实践,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还能通过比较和研究达到反思的目的。
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是为了达到终极目标而选择的途径,既各有所长,也都有不完善之处,只有综合运用、取长补短,才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我们客观、正确地认识城市设计。
图1-1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