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二十余年里,北京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几乎没有停止过。目前,在仅占市区规划面积5.76%的历史城区里,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区域已经不足15平方公里。[2]
在这二十余年的旧城改造中,北京先后对平安大街、闹市口大街、菜市口大街、两广大街、东直门内北小街、朝阳门内北小街、朝阳门内南小街、旧鼓楼大街、煤市街等十余条传统街道进行了道路拓宽及市政设施改造。涉及历史街区、胡同、民居的危改拆迁项目更是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北京历史城区不同规模的拆迁区域已有六十多片。
针对北京的城市改造问题,吴良镛先生早在1997年就曾经指出:“今天的北京旧城已经像一个癞痢头,正在开发中的花市、宣外、金融街等,皆已面目全非,出现一片片‘平庸的建筑’和‘平庸的街区’。这些已足以说明,在这种建设‘开发’的形势下,采用现有的旧城规划和建设模式,已经并且还将继续产生种种可怕的后果。”[3]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苏解放(Jeffrey Soule)也认为“这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正在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4]
北京主要街区拆迁后的建设模式多数为大型综合商业项目,如:长安街的“东方广场”、西二环的“金融街”、西单路口东南角的“时代商圈”、西单北大街的“西西工程”、北京站街的“恒基中心”、宣武门外大街的“庄胜城”、崇文门外大街的“国瑞城”等。这些建设项目普遍具有占地广、楼层高、规模大的特点,项目大多出现突破限高和容积率的现象,且都占据着北京历史城区的重要位置,使本就缺乏整体艺术性的城市规划不断遭受突破的威胁,对北京整体城市艺术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在很多危改项目的拆迁工地和施工现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于“加快危改拆迁,保护古都风貌”等一些令人费解的宣传语,不知这种大片拆除胡同、四合院等历史建筑,继而改建大型商业建筑的做法怎样保护古都风貌?
关于历史建筑的价值,早在十五世纪,欧洲建筑师、文物研究学者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就认为,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具有美观、教育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保护其外观的美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在他看来,美观实在是太重要了。但其所处的现实却让阿尔伯蒂满怀忧虑:“上帝请帮助我,当我看到他们多么忽视,或者说多么野蛮和贪婪地对待古代建筑时,我有时真的是不能容忍,因为这些建筑的高贵,甚至野蛮人和愤怒的敌人都没有去伤害它们;所有的征服活动、飞逝的时间也都允许这些建筑永久地矗立在地面上,但为什么有的人却去肆意破坏它们呢?”[5]不幸的是,这位欧洲建筑师几个世纪前的忧虑今天依然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近年来,围绕城市文物建筑又出现了“保护性拆除”和“维修性拆迁”的论调,有些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连一些公认的历史文物都能在所谓“保护”和“维修”的旗号下公然拆除,对待传统民居的态度更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