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现代北京城市环境的无序发展来看,“艺术意识”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不同阶段的发展定位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经历了一个城市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毛泽东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了,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42]为尽快开展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工作,1949年5月成立了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并邀请了苏联专家和中国专家共同研究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问题。当时虽然有很多不同的规划设想,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北京除了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还应该是一座文化的、科学的、艺术的城市,也应该是一座大工业城市。中央提出了北京要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方针,工业开始成为北京大力发展的方向。
当时苏联专家还指出:“北京市工人阶级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四,而莫斯科的工人阶级则占全市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以北京是消费城市,大多数人口不是生产劳动者,而是商人,由此可以想到北京需要进行工业建设。”[43]
1953年,北京市城市规划小组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提出了《改建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见图2-16)
图2-16《改建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 (1954年修正稿)
资料来源:北京建设史书编辑委员会编,《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内部资料),1986年。
草案提出,首都应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要把它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值得注意的是,草案中已不再提艺术城市,而是特别强调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基地。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北京城区已经被周边规划的工业区所包围,旧城区更是见缝插针地布满小工厂,旧城区内的很多文物建筑都被这些低端的小型产业所占据,工业化造成城区烟囱林立、空气污染,使古都的城市艺术环境和文物建筑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北京的城市艺术环境再一次受到严重的损毁。北京市规划局一度被撤销,城市总体规划被停止执行,城市无政府主义泛滥。在“破四旧”“立四新”[44]的号召下,一切传统艺术形式均被划归铲除之列,北京的城市艺术装饰遭到普遍性的人为破坏,北京传统城市建筑具有代表性的砖雕、脊兽、石狮、门墩、油漆彩画、大门对联等无不被打砸和毁坏,城市整体艺术环境已残损破碎。
1990年开始的旧城危改是对北京整体城市艺术形态的又一次巨大打击,危房改造逐渐演变为大规模的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大量与旧城文化无关的商业开发聚集旧城区,使城市环境过度商业化。
1993年,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的批复》中曾明确提出要将北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都市”,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国际都市建设并列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党中央批复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目前仍未在北京市的有关政策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北京城市建设中经常出现‘一只手硬,一只手软’的现象,即片面强调‘现代化国际都市建设’,忽视甚至完全不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实表明,这种作法不但会破坏原本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不可能建设出一个一流的现代化国际都市。”[45]最后很有可能以断送北京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城市艺术环境为代价换取一个毫无艺术特征和文化底蕴的所谓现代化国际都市。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是在艺术理念下构筑的一个综合有机体,对其任何层面的关注和维护都需要有自觉的城市艺术意识,而城市“艺术意识”的缺失必然会给城市环境的发展带来长期存在的隐患。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当代社会,这种由于城市艺术意识缺失对城市肌体造成的损伤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一个原本充满艺术魅力的城市,在历史进程中需要以消减其艺术性去不断地满足政治、经济及城市功能的需求,那么这座城市面临的必将是“失去灵魂”的结局。
本章小结
本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各种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分析了对城市艺术环境造成的影响与危害,提出“城市艺术意识”的缺失是损害城市艺术环境和阻碍其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