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二卷

  • 小说:成大事必知的108个人生哲理
  • 作者:刘修铁
  • 字数:478490
  • 更新时间:2021-09-29 09:26:11

品质

当人们开始不择手段地去攫取利益的时候,一个人品质的优劣似乎成了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正如北岛的诗中所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高尚的品质似乎已经成了人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事实上,抱持这种观念的人的目光是极其短浅的,他们也许会暂时捞到一些好处,但难成大事,而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具有高尚品质的人。道理其实很简单,假如你是一个卑劣的人,自然会很在乎眼前的得失,会为了获取一点点利益而不择手段,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得罪周围的人,他们也许不会报复你,但至少是“吃一堑、长一智”,不再与你来往,这样一来,你自己的“路”就会越走越窄。反之,那些成功的人则懂得屈己待人,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事业自然也就越来越顺,终究是会成就一番事业的。

21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一向不懂计算机的丘老师年纪大了,心中充满着压力与焦虑。他对学生们承认“自己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他不知该如何将学生的成绩输入计算机。学生们见老师如此苦恼,就安慰老师,说他们会找位“计算机高手”来帮忙输入学生的成绩。下课后,丘老师回到办公室,一女孩害羞地走到丘老师旁边说,她很想帮丘老师把学生成绩输入计算机。

“你的计算机输入很棒吗?”丘老师问。

“不,我很笨,我不是计算机高手,我的输入速度很慢,常被同学们嘲笑!”这女孩红着脸说:“老师,我家里很穷,买不起计算机来练习,所以如果老师不嫌弃,愿意让我输入成绩,或许时间会拖得比较长,但对我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

没有“计算机高手”来帮忙,却来了一个自称是“计算机笨手”的女孩……丘老师愣了一下,可是,要说“不”吗?丘老师看着她殷切渴望、虚心热诚的眼睛,想了3秒钟,下定了决心,点了点头。

从第二天开始,这个女孩每天放学后,就到丘老师办公室,仔细地按照成绩的分数,一一输入计算机。她虽然动作慢,但心情很愉快,满脸喜悦!

丘老师不懂计算机,但他估计,这女孩的打字速度,大概比别人要多花三倍的时间!一连工作3天,终于听到那女孩兴高采烈地说:“老师,都做好了!”女孩高兴地将一份打印好的各班成绩表,用双手恭敬地交给老师!

丘老师被这女孩的“勇气、主动、认真”的精神所感动。或许,现在有许多学生都是“计算机高手”的,他们很聪明、计算机操作能力很棒,但帮老师做事却不能做到这样的认真与负责!

俗语说:“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的确,“计较得少”比“拥有得多”更快乐,事实上得到的也会更多。

多年前,有一位老师曾对一位女学生说:“今天晚上有一场不错的演讲,你要不要去听?如果你愿意的话,你一边听一边做笔记,而且,你今天晚上要立刻把演讲的重点写成一篇特稿,全部用计算机打出来,明天早上拿来给我,我帮你批改!但是,这没有报酬,这是为你自己而做,你可能要牺牲掉休息时间,你愿不愿意?”女学生想了想,说“好”!

隔天一早,女学生红着眼睛、没睡觉,将已打好的演讲重点新闻稿交给老师。这位老师深受感动,他相信,这个女生将是个经得起挑战的学生。果然,她在即将毕业前,就获得了一份很不错的传媒工作。

达文西说:“如果,今天我很努力地学习、过得很充实,则我晚上将睡得很安稳;如果,我一生都很努力、充实地过活,则我将能安稳地长眠。”做人不要太过计较,努力做好手边的事,虽然暂时看起来没有什么收获,好像吃了亏,但将来从中得到的好处会比现在付出的多得多。

对于一个成大事的人来说,斤斤计较绝对不是一个良好的品质,这说明你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得失。只有那些甘愿牺牲一些眼前利益,从而为将来打算的人才能收获最大的成功。

22

勤奋是人生的常胜筹码

不管什么人,做什么事,有什么样条件,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专心致志,勤奋刻苦,好学多问,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做下去,自然会有功成名就的一天。所以说,勤奋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做生意更是如此。只要你肯下苦功,做别人不肯做不愿做的事,就能做别人做不成做不好的事,稳稳当当地赚钱。

华人传奇人物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就被迫辍学,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台湾南部的一家米店当小工。聪明伶俐的王永庆虽然年纪小,却不满足于当学徒,除了完成送米的工作外,他还悄悄观察老板怎样经营米店,学习做生意的本领。因为他总想:假如我也能有一家米店……

第二年,王永庆请父亲帮他借了200元钱,以此作为本钱,在自己的家乡嘉义开了家小米店。刚开始经营时困难重重,因为附近的居民都有固定的米店供应。王永庆只好一家家登门送货,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几家住户同意用他的米。他知道,如果服务质量比不上别人,自己的米店早晚会关门。于是,他特别在“勤”字上下功夫。他趴在地上把米中的杂物一粒粒拣干净。有时为了多争取一个用户,多一分钱的利润,他宁愿深夜冒雨把米送到用户家中。

王永庆的服务态度很就快赢得了一部分用户,这些人主动替他宣传,使业务逐渐开展起来。不久,王永庆就又开设了一个小碾米厂。由于他处处留心,经营艺术日渐高超,再加上他勤快能干,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克勤克俭,业务范围也逐渐拓宽。后来,他又开办了一家制砖厂……

王永庆现在已经发迹成为了台湾传奇式的人物,其成功的因素之一,正是王永庆本人常常提及的“一勤天下无难事”的道理。王永庆有一次在美国华盛顿企业学院演讲时,谈到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他说:“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为奇,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一己之努力”。

王永庆在“勤”的业绩上写着如下记录:

——做米店学徒时,他工作之余,经常暗中观察,了解老板的经营之术。

——初开米店时,他趴在地上拣米中的沙子;冒雨给用户送米上门;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

——创办台塑集团时,他事必躬亲,艰苦备至,奋斗不懈。一步也不放松,一点也不偷懒,对事业兢兢业业。

一勤天下无难事,人们在年轻时,就培养成“勤勉努力”的习性,并且在生活中永远保持,不减勤勉且更努力,这种无形的财产和力量将会成为你终生受用的法宝。

勤奋使平凡变得伟大,使庸人变成豪杰。成功者的人生,无一不是勤奋创造、顽强进取的过程。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一时勤快不难做到,要一生任劳任怨却不容易。

勤奋是说人生每日都应当做点什么,不断地有所行动。而进取精神则是讲为人处世,应当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努力吸取新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努力争取年年有所变化。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不断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

总之,勤奋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付出心血才会换来真正的享受。一生之计在于勤,而一个成功人生的关键,更在于及时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拼搏。

古人云:“勤能补拙”,大凡成大事的人,莫不在“勤”字上下功夫。我们要知道,勤奋是一个人受用不尽的财富,更是奠定成功的基石。

23

诚实是“成功”的第一步

农场主查里森的客店里有很多寄宿的人。玛莎的妈妈每周都给他们代洗衣物,报酬是5美元。一个周六晚上,玛莎像往常一样去客店里替妈妈收取洗衣服的报酬。她在马厩里遇到了农场主查里森。

显然,他正处于气头上。那些总和他讨价还价的马贩子激怒了他,令他火冒三丈。当玛莎向他要钱时,他没有像从前那样训斥她,说她打扰了正在忙碌的他,而是马上将一张钞票递给了玛莎。

玛莎暗暗高兴自己今天顺利地拿到了钱,她急忙走出马厩。到了路上,她停下来,拿针将钱小心翼翼地别在围巾的褶皱里。这时她发现查里森给了她两张钞票,而不是一张。农场主多给了她5美元,她往四周望了望,发现附近没有人看到她。她的第一反应是为得到了这笔飞来横财而兴奋不已。

“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买一件新的斗篷送给妈妈,妈妈就能把她那件旧的送给姐姐玛丽了。这样,明年冬天玛丽就能同我一块儿去上学了,说不定还可以给弟弟汤姆买双新鞋呢”。

但是,过了一阵子,玛莎又认为这笔钱一定是查里森在给她时拿错了,她没有权利拥有它。正当她这样想时,一个充满诱惑的声音说:“这是他给你的,你又怎么知道他不是想要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呢?拿去吧,他绝对不会知道的,就算是他弄错了,他那大钱包里有那么多张5元钞票,他也绝不会注意到的”。

玛莎一边往家走,一边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她一路上都在思考着是拿这笔钱享受重要呢,还是诚实重要。

当她经过家门前那座小桥时,她的耳边响起了妈妈曾对自己说过的话:“做人一定要诚实,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

玛莎猛地转过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让她差点连气都喘不过来了,仿佛是在逃离什么无形的危险。就这样,她径直跑回了农场主查里森的店门口。粗鲁的查里森见她又一次出现在他面前,忍不住惊讶地问:“你这回又有什么事呢?”

“先生,你给我的钞票不是一张,而是两张。”玛莎一边颤抖,一边回答。“什么?两张?我看看,的确是两张。难道你刚刚发现吗?为何不早点把它送回来?”玛莎脸红了,她低下头,没有回答。

“我猜,你是想留下它自己用吧。”查里森说,“唉,幸好你妈妈比你诚实,否则我可要白白丢掉5美元了。”

“我妈妈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玛莎说,“我在到家之前就把钱送回来了。”

查里森注视着眼前这个小女孩,当他看到一颗颗泪珠顺着孩子的脸颊滚落下来时,仿佛也被她的委屈打动了,便从口袋里取出了一先令(英国的旧贷币单位)递给了玛莎。

“不,谢谢您,先生。”玛莎抽泣着说:“我不能仅仅因为做了件正确的事就得到报酬。我唯一希望的是您不要把我看成一个不诚实的人,因为那对我来说的确是个巨大的诱惑。先生,如果您曾看到过自己最爱的人连寻常的生活用品都买不起的话,您就能知道,要做到对金钱视而不见,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困难”。

此时,这个一向自私的老人也深受感动。他对玛莎道了晚安,接着回到了屋子里。他喃喃自语说:“这世上有些人虽然年纪小,但却非常明白事理。”玛莎如释重负地回到了她那简陋的家中。后来,她成了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而且在她那漫长的一生中,她从没有忘记过她是如何抵制住那次诱惑的。

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有坚定的意志,把诚实看做无价之宝,觉得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而不能说一句谎话;如果他在人生之初就有这样的品质,那么他会最终获得无上的美誉,获得所有人的信任,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24

“赔本“的买卖最赚钱

从前的秤16两1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那是还在16两1斤的年代,某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叫“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了一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制作杆秤的师傅请到家里,躲开众人,对师傅说:“我多加一串钱,麻烦师傅给做一杆15两半1斤的秤”。

这位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职业道德,满口应允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4个儿子帮父亲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私塾老师的女儿为妻。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公公吩咐制作杆秤的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

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想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师傅说:“我公公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做一杆16两半1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我公公知道”。

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16两半1斤的秤很快制成,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制作杆秤,对他的手艺很是信得过,当时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来到“丰裕”来买米。

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却无人问津。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转让给了“丰裕”。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丰裕”的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的秘密。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

老掌柜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靠什么发的财?是靠秤!我们的秤15两半1斤,每卖1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久天长,咱就发财了。”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做15两半1斤的秤的经过讲了一遍。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露山不显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

这时,新媳妇慢慢从座位上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做16两半1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意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得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实诚发的财呀”。

大家又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16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不说,慢慢地走进了自己的卧室。

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从腰里解下账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考虑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所有人都听她的!”

有些时候,你看似吃了一点小亏,其实是得了大便宜,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懂得让一步,自然会得到别人的感谢。

25

言而无信,无人信言

晋文公重耳即位之后,有些诸侯小国却不愿臣服于他。原国虽小,可是始封之君却是周文王的儿子,怎么会甘愿承认从国外逃亡归来的重耳作为他们的霸主呢?于是不断挑衅,制造事端。晋文公为了平息动乱,完成霸业,决定讨伐原国。

战前,晋文公亲自部署作战方案,到士兵中作战前动员,他与士兵约定:“根据我们的军事力量和原国的战斗实力,我们能够速战速决,以7天为期,降服原国”。

但是,战争的进程出乎预料。原国的将士在强大的晋国面前,英勇顽强,沉着应战,尽管他们伤亡惨重,给养困难,但仍有拼死决战的势头。

7天限期已到,原国仍然十分顽强。晋文公为遵守诺言,便坚定地下达了撤离的命令。眼见原国已近绝路,军官们纷纷向晋文公进谏,请求再坚持一下,大家一致表示:“只要再坚持3天,原国军就会完全崩溃,只有投降臣服的路了”。

面对原国陷入绝境,军官们纷纷请战的局面,晋文公却坚定地说:“君主言而有信、遵守诺言是国家得以昌盛的珍宝,也是军队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珍宝,为了降服原国而失掉如此贵重的东西,我们犯得着吗?我们合算吗?”

这一仗晋文公虽然没有用武力征服原国,可是他言而有信、遵守诺言的名声却传到了周围许多国家。

第二年,晋文公又发兵攻打原国。这一次他与士兵约定并向外发布:“我们必须坚持到底,达到彻底征服和得到原国的目的后再返回”。

原国人听到这个约定,知道晋文公不达目的不会罢休,于是战幕尚未拉开就投降了。并且,另外一个一直不肯臣服的卫国,也同时归顺了晋文公。

做人要讲原则,要一掷千金,这样才能获得尊严,得到信任。不仅君主如此,下臣以及其他人都应如此。以实相告时可能犯上怒而招祸,但却体现了为人的正直无私和忠贞不贰,是忠诚的表现,因此也必得到他人的信任。

有一天,皇帝派遣使臣召见鲁宗道,使臣来到家门口可他不在,他已赴酒家喝酒去了。于是急忙派人去找,他才摇摇晃晃地回来。这时已经超过了时间,使臣只好先走一步,与他相约说:“圣上如果怪罪你来迟,当用何事做托词来对答?”鲁宗道说:“应该实话实说。”使臣说:“若这么回答,只能得罪圣上。”鲁宗道说:“好喝酒,这是人之常情,欺君的罪过可就大了。”使臣便拿鲁宗道的原话回了皇帝。

等到鲁宗道入见,皇帝问他何故去酒家饮酒,鲁宗道谢罪说:“臣家境贫寒,没有酒器,无法招待远道而来的亲戚,便邀他到酒家喝一杯。但下臣换了衣服,市人认不出我来,也不失为官的体统。”皇帝认为他能说实话,可以重用。后来,鲁宗道做了参知政事。由于他为人正直敢言,邪佞小人无不怕他三分。

做人只有“信”字当头,“言”才会有力度,有分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要知道,欺骗他人一次,他人会不相信你10次。

26

做人不要太张狂

富兰克林年轻时,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言行傲慢,处处锋芒毕露。造成他这种个性的最大原因应该归咎于父亲对他的纵容,从来不对他的这种行为加以管教。倒是他父亲的一位挚友看不过去了,有一天,把他唤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他一番。这番规劝,竟使富兰克林从此一改往日的行为,踏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那位父亲的朋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别人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之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将一一离开你,是为了免得让自己再受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还很有限而且没有实际价值”。

富兰克林听了这一番话大受感动,深深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从此痛改前非,处事待人处处改用认真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和婉,时时慎防有损别人尊严的举止。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不愿与之交往的自负者,一变而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物了。他一生的事业也得益于这次的转变。

如果富兰克林当时没有接受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事事一意孤行,说起话来不分大小,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结果一定会不堪设想,至少美国将会少了一位伟大的领袖。

要改正目中无人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记住:未来要去成就的丰功伟业还多呢,现在即使有了一点点小成就,比起未来的成就也只是微乎其微。即使有人已对你大加赞美,也只是表明他们的眼界太低,而不能说是你的成就已达顶峰。当你对人说话时,应该打定主意:你是在向对方吸取学识经验,而不是把你浅薄的学识全部搬出来献礼。你发表意见,必须抱着求人将它改善的目的,而不是用来压倒人。因为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是情愿被迫接受任何意见的。

人们都不喜欢那些常爱自吹自擂的人,你当然不愿人家也是这样看待你。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平日谈吐行动之间,处处给人留下一个自由旋转的余地,如果你的意见的确是对的,他们经过思索之后,自然也会乐于接受的。万一他们抱着一种成见,始终坚持不接受,那你也必须知道:过分强调、夸大的语气,并非是征服他们的武器,反而易使他们走向异端,与你深沟高垒地对峙起来了。

自吹自擂、高高在上不但不会为你赢得尊重,反将会给你带来讥笑,张狂的人永远是被嘲笑的对象,获得别人尊重的唯一要诀就是尊重别人。

27

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

许多人认为,做人最好隐蔽自己的观点,处世最好从众求和,不与人随便发生见解上的争执。尤其在一个群体中,当一个人的观点独树一帜,与大多数人不相合时,千万不要坚持己见,因为按一般逻辑,你若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有不自量力、自以为是之嫌。你无疑会“不得人心”,会遭白眼甚至唾弃的。为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一个人应当尽量营造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毫无疑问,这样的处世方法看起来似乎无可指责,然而,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当一个人见机行事,藏锋隐芒,从不摆出他的观点,更不愿在原则问题上与人争长论短,从而过得四平八稳之时,他的人生也会因怯懦而平庸,因圆滑而苍白。不管他是不是满腹经纶,是不是才高八斗,若缺乏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耐力,都只不过是个被动的老好人。一味做这样一个老好人显然缺了点骨气和上进心。

亮出你的观点,这是人们在生活和事业上的基本权利,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一个人在家里会有某些见解和看法,在单位里、在社会上,同样会有种种认识和观点。有的时候,我们仅仅有一种自身的感觉就行了,不必表露出来,因为那不关乎多大的是非。有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温和的方法,来申明自己的观点,比如当面解释、写信说明等,那也不过是一些琐屑问题上的交流和磋商。但是如果你处在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你除了能将你的观点亮出来,更要具有坚持自己观点的决心。如果你摆出你的意见,却遭到群体的否定,而你又抱着息事宁人、少数服从多数的心理屈服了,那么即使你的意见贵如珍珠,也终究难生成效。

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已属不容易;在遭受反对和批驳的情况下,能始终将自己的观点坚持下来,更是难中之难。在这方面,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央红军经过一个叫打谷新场的地方时,包括张闻天、周恩来在内的领导集体,决定攻打此地的国民党匪军。讨论时,只有毛泽东持反对意见,他明确指出:打谷新场不可攻打。在当时群情激昂之时,作为普通委员的毛泽东,他的观点遭到排斥。在一番各不相让的争执后,毛泽东愤然离开,其他委员竟一致决定撤销他总指挥的职务。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仍不放弃自己的主张,他主动找周恩来,反复阐明自己的理由。最终,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经过心平气和地研究,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一次重大的战略错误得以避免。

同样,一代名将粟裕,也有过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上级面前“斗胆直陈”的经历。当时,中央军委决定让粟裕率军南下,渡过长江开辟新的战场。但粟裕却认为,此时大军南下不是最佳时机,应该留在江北,多歼灭敌人,这样在江南人口稠密地区作战的范围相对可减小,对老百姓的损伤可减低到最小程度。基于当时的形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起初质疑粟裕的主张,要求他执行命令。但粟裕则坚定地表示:如果中央下命令,我们无条件执行,并保证完成任务。但我个人的意见,还是以留在江北作战为好。最后,粟裕的观点,终于取得中央领导的认可,其价值自然是无可估量的。

因此,坚持自己的观点是需要勇气的。与随遇而安、模棱两可相比,这样做显然会承受一些压力甚至是风险。尤其在大多数人见解一致的时候,个别人的异议很容易遭到轻视,有时还可能产生误解甚至中伤。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岳飞当年力主直捣黄龙,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结果他因是主和派的对立面,被难存“异己”的秦桧阴谋加害。如果岳飞没有一定的骨气,跟在秦桧等实权派的后面,随声附和,哪会落得个“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悲剧结局?然而正因为他有一身铮铮铁骨,不与祸国殃民的小人沆瀣一气,矢志不改自己的观点才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有一些人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敢与领导或别人发生观点碰撞,这首先是他们投鼠忌器,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而与尊重对方无关。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更是从利益角度出发,来操纵自己的观点,往往见风使舵,明哲保身。如某年广东查处了一桩走私贪污案,记者采访了一些该单位的工作人员,问他们是否察觉过犯罪人的违法行为。他们都说:“他是领导,他要干什么,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其实正是这种不明是非的现象,使犯罪人在工作人员的眼皮底下一次又一次违规操作,终致累积成大案。如果有人及时提出异议,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贪官污吏就不会给国家造成巨额损失。诚然,在当时情况下要挺身而出绝非易事,需要非凡的勇气。

勇气,这就是左右你是否肯说真话,是否能向错误叫板的主要条件。但勇气的产生,又不是孤立的。归根到底,你能亮出你的观点,不怕被否定,不怕被抵触,不怕因观点触犯某些人而招致打击,一再坚持不改初衷,首先在于你的责任心。毛泽东不怕丢掉领导职务,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与众不同的意见,无疑是对红军命运竭尽全力的保护。粟裕面对高层决策,敢于提出意见,敢于直陈自己的观点,是对中国革命高瞻远瞩的把握。像他们这样坚持正确观点的伟人,既依据自己超凡的睿智,更表现了革命家的责任感。

其实生活中一些人,他们对某种不合理现象,不是无所知、无所感,也不是不懂阻止的途径,但就是闭口缄默、无动于衷,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看似超脱,实则是责任感淡漠。只有拥有深沉的责任心,你才能有足够的勇气,毫无牵挂地坚持自己独立的思想。

毫无疑问,不管做人的方式有多少、处世的诀窍有多少,我们可以“人情练达”,可以“世事洞明”,却不可以凡事暧昧,一味磨灭自己的锐气,抑制自己的主张。我们也需要主见,需要原则,需要为捍卫原则而据理力争。这其实是做人的必备品质。

诚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首先在于确认观点正确无疑,而不是强词夺理,自作聪明。将错误的意见强加于人,则是刚愎自用,自然不足称道。然而当我们有了正确的见解时,则不要瞻前顾后,如履薄冰,吞吞吐吐,更不应刻意隐匿,尤其在是非昭然的事情上,不能因个人的利益得失问题,让自己正确的观点烂掉,而要主动展示,大胆提出。是真理,就不怕考验;是正当的意见,就不怕别人的否定和排斥。事实终究会证明你的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坚持自己的观点,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标准之一。当然,这不是为了鹤立鸡群,也不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而是为了坚持真理,坚持你人生的航标,只有这样,一旦你的主张被那些反对者认可,你就会让生命之航行得更远,更顺利。

28

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笔财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亨利家是城里的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他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他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药费以及给贫穷的亲戚身上,那么他们的日子将会非常殷实。但事实上,他们很拮据。

亨利的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在生活中怀着一线希望,就等于有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当夜以抽彩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不管亨利有时多么地渴望,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这么厚待他们这个在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当扩音器里大叫着他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汽车已属于他们家所有时,他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

亨利的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他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父亲赶开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他咆哮:“滚开,别呆在这儿,让我清静清静!”

亨利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当他回家后委屈地向母亲诉说的时候,母亲却似乎非常理解父亲,她安慰小亨利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要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亨利迷惑不解地问。

“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回答他。

亨利歇斯底里地大叫:“哪有这样的事?汽车中彩明明是扩音器里宣布的。”“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亨利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的一角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

“吉米·凯特立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亨利有些不解。

“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跟小亨利讲了。

当初,亨利的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券的时候可以代吉米买一张,吉米咕哝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348那张是替凯特立克买的。现在可以看得出来,那K字用大拇指轻轻擦过,还能看得见淡淡的铅笔印。

对亨利来说,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吉米·凯特立克是一个百万富翁,已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彩车。

“汽车应该归我爸爸!”他激动地说。

“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的。”母亲平静地回答。

不久,亨利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就来到亨利家,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亨利的父亲一盒雪茄。

直到亨利成年之后,他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母亲的那句“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格言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他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他们家最富有的时刻。

当一个穷人面对一份摆在眼前但却不属于自己的财富无动于衷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是有骨气的。他不把手伸向这份财富,并不是说他舍掉了这份财富,而是说他用物质财富换取了更珍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骨气。

29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有一句响亮而饱含哲理的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谓傲气,一则骄傲自大,二则盛气凌人。骄傲自大是自我估价问题。或自己确实高人一等,优人一筹,先人一步;或自己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虚妄之见,抑或一时错觉。不管哪类情形,都是对自己作了较高的衡量和认评。这样难免会炫耀于人。更要命的是,这一旦形成心理定势、行为定势之后,便会习惯于俯视他人了。

盛气凌人是态度问题。之所以有这种态度,是自我感觉有了资本,自满自足,盈气于内,形之于表,大有舍我其谁的味道。说这是态度问题,其实也不单纯是,其中还有着微妙的心理:即在气势上压倒别人,取得心理的优势,并逼人就范,令人臣服。

傲气虽然有时只是闹闹脾气,或习惯不好。但其负面效应却不可小视。

其一,傲气损害了自身形象。那模样、那姿态,乖张恣肆,惹人生厌,令人生气,让人不由想起“整坛醋不晃,半坛醋晃荡”的话来。不要说让人服气、欣赏、褒赞,单是这个态度,便不由得激起别人的悖逆情绪,想掂量掂量你到底有多少斤两,过后自是嗤之以鼻,一阵嘲笑。

其二,傲气导致裹足不前,不思进取。傲气原是对自己估价过好、定位过高所致。这就会导致自以为是,不求上进。再加上一有傲气,工夫都用在表现自我、设计态度上了,哪还有心思再接再厉?如此这般,当初到底如何姑且不说,单说此后,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懈努力者,自会创佳绩,写辉煌,超过你。到了那时,傲气恐怕要变为泄气了。

其实,傲气的实质是一种稚气。让我们照一照镜子,审视一下自己,看看我们没有什么好傲气的。千万别让傲气妨碍了我们,束缚了我们的手脚。

徐悲鸿之所以把傲气与傲骨对比,自有他的缘故。但至少说明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致想来,当有三点:一是同有一个“傲”字。傲者,自许而不仰慕于人之谓也。傲气也好,傲骨也好,虽然“傲”的具体内涵有别,但都少不了这层意味。二是“气”与“骨”系相对的两种现象。“气”虽有势而实空,“骨”虽内涵不见其踪但深藏厚重。三是“傲气”与“傲骨”同为做人态度,“傲气”使人孤芳自赏,唯我独尊;“傲骨”教人自尊自强,正气凛然。

傲骨,一则注重内涵的积蓄,二则坚守节操,维护正义。注重内涵的积蓄是内在修养问题。徐悲鸿决不仰附于人,也不蔑视他人。他的内涵十分深沉,总是从各方面补充自己、完善自己。他踏踏实实,朴朴素素。不管他现在状况如何,最终却必定出类拔萃,卓然超群,因为他立定了人生的根。坚守节操是人格问题。优于他人也好,低于他人也罢,他却自有主心骨。在别人乞怜于己时,并不轻做姿态,做救蛇农夫,忘却了原则和尊严;在别人利诱胁逼时,铮铮铁骨,宁折不屈,捍卫正义,决不会献媚奉承,折节铩羽。傲骨与媚骨、软骨、酥骨、懒骨截然不同,他认定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他一身正气,令人钦佩。

傲骨不是清高、冷漠、孤傲。它守的是信念,为的是真理。它不哗众取宠,而是甘守寂寞。就像那黄山松,枝枝劲骨,傲然挺胸、只守人格,并不为任何别的什么。它与傲气的根本区别是,傲气是一种肤浅,而傲骨是一种深沉。它能冷静地剖析自己,就像鲁迅先生不断地用“解剖刀”解剖自己。它会保持自我,发愤图强,就像中华民族面对列强诸国,自有一副傲骨。傲骨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动力。傲骨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傲骨同时会闪射出迷人的人格美。有了傲骨,就有了原则和立场,就能正确处理任何复杂的事,就会赢得普遍的尊重。傲骨会给人增添动人的个性色彩,同时也会显示出做人的应有风范。

傲气与傲骨,一字之差,却大相径庭。我们自当剔除身上的傲气,铸炼一副傲骨。

荀子云:“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为检省众生做人处世计,我们当再次齐声高诵徐公警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傲骨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动力。傲骨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傲骨同时会闪射出迷人的人格美。有了傲骨,就有了原则和立场,就能正确处理任何复杂的事,就会赢得普遍的尊重。

30

不明耻,难做人

应当说,羞耻感是大自然对人的最大恩惠之一,因为它可以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哪怕是智力低下的人,和动物的最基本区别就在于一个知耻,一个不知耻。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战国时代的管仲甚至把耻提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也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顾火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可见,“耻”的意识,于人于国都是须臾不可离的东西。

耻是道德价值观念的表现形式,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因此耻意识从来都是变化多端,流动不居的,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变化。不仅古时和现代的耻意识有所不同,就是同一时代也有种种不同的耻意识。

“知耻近乎勇”是一句世人皆知的名言。但“勇”却是中性的,可以是忠烈之勇、君子之勇;亦可以是匹夫之勇、强梁之勇等等。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问道:“君子尚勇乎?”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这表明,耻可以激发起人的勇气,但这种勇却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那就要看是在什么样的“耻”意识下鼓舞起来的勇了。也就是说,要做人,就必须要知耻,更重要的是要明耻,即要明确在生活中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可耻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光荣的。

如果一个人以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为己任,以自己的德行不高、学识不广、技艺不精、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强为羞耻,这样就能在生活中培养起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真勇、大勇乃至神勇来,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人生之路,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反,如果一个人以私利为中心,以不如富豪奢侈为耻,甚至以不如人会贪、会捞、会坑、会骗为耻,那这个人就会被贪婪之欲、邪恶之勇所鼓动,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

商业社会似乎使“耻”这一品质,越来越淡化乃至虚化了。阵阵现代文明的“酸雨”,使“耻”这一娇嫩的“含羞草”枯萎了,甚至死去了。面对滔滔浊流,滚滚钱浪,不少人道德滑坡,排斥了人类的正常理性,使羞耻感迅速销蚀。“耻意识”的消亡,使人的心灵开始扭曲变形,快速地被物化着和向动物的本能堕落着。

管仲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谚语有云:“出行在外,耻所不顾”。而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对大多数人来说,仓廪不可谓不实,衣食不可谓不足,但一些人的“耻所不顾”,却早已超越“出行”之限,几乎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无所顾忌、无所忌讳了。人类心理乃至生理上的根深蒂固的“羞耻情感”似乎一下子变得强硬、彪悍、粗粝了。

在一些场合,有些人把在何地与什么大腕、大款吃过饭,吹得天花乱坠,眉飞色舞。而那群旁听者除了听得津津有味之外,还会自惭形秽,为自己的无能而暗暗饮耻。

在许多地方,一些所谓神通广大的“小能人”、一些八面玲珑的“小精豆”,说白了不过是些厚脸皮乃至不要脸皮的无耻之徒罢了。“寡廉鲜耻”越来越为这些人看重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因为它能带来丰厚的回报。“厚颜无耻”成了不少人努力修炼的高功夫,成了借以升迁发财的绝活儿,而“恬不知耻”更是不少人渴望的大境界。

“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这的确是一些人的真实写照,也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自剖与自白》一文中有一段颇有新意的文字。他将好人比喻为一座“好人山”,将坏人比喻成一个“坏人坑”。他感叹到:“羞耻感这根借以自己教诲自己的‘教鞭’正在大批地消退着,或者腐烂着,朋友,如果你是爱自己的,如果你和我一样,存在于‘山’之脚下和‘坑’之边上,那么,执起‘教鞭’吧。”这不啻是警世之言!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害羞是畏惧或害怕耻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一次,一位干部到下面检查工作。在电器车间,这位一贯爱贪便宜的人,以装修房子为借口,向单位张口要了一大包胶带、插座、电线、灯泡。对方问其陪同的一位,需要什么,是不是拿几个灯泡回去备用。当时,那人家里恰好有一只灯泡坏了。妻子已叮嘱他下班时买一个回来。在这种情况下,那人感到了一种很强的诱惑力,正想伸出手,但一种见利忘义的羞耻感突然袭上心头,一种无声而严厉的命令阻止了他的贪欲。他断然拒绝了对方的“美意”,下班时花钱买了一只灯泡,从而获得了心灵上的坦然与宁静。

古代贤哲讲人格修养,极端强调“慎独”,然而,只有明耻且牢牢地手握“耻鞭”者才能真正“戒慎手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自己教诲自己,不断升华自己的心灵境界,砥砺淳厚纯美的道德情操,锻造无私无畏的坚强意志。可以说,强烈而明确无误的耻意识是遏制邪恶的一把利剑,是阻挡私欲浊流的最后一道堤坝,是一个人弃恶从善,远离“坏人坑”走向“好人山”的开始。

耻是一种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迅速的定向作用。它如闪电,会突然照亮一个人的心灵。能够知耻的人,不仅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人,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31

自省者方能自救

自省,说通俗一点儿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力求上进的人都是重视自省的,因为他们知道,自省是认识自己、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自省会使人格不断趋于完善,更会让人走向成熟。

孔子的学生曾参说,他每天都会从三方面反复检查自己:替人办事有未曾竭尽心力之处吗?与朋友交往有未能诚实相待之时吗?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有尚未认真温习的部分吗?他天天自省,长处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及时改正,最终他成了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在我们迷路时,在我们掉进了罪恶的陷阱时,在我们的灵魂遭到扭曲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气勃勃。

自省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过失及时纠正,所以自省绝不可以陶醉于成绩,更不可以文过饰非。“静坐常思己过”,以安静的心境自查自省,才能克服意气情感的干扰,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捕捉到平时还自以为是的过失。

只有善于发现并且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才可以进一步纠正过失。有的时候,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就要求我们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善意的规劝甚至指责,反省自己的过失。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逆耳忠言常常能照亮我们不易察觉的另一面。

唐太宗李世民就有一面镜子,那就是宰相魏征,借助这位忠臣的当面进谏,唐太宗改正了自己的许多缺点,完善了治国之道,迎来了大唐盛世。这个辉煌业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魏征的敢于直言,更应归功于李世民的宽宏胸怀。试想,如果他是一个听不进意见的昏君,魏征可能早就人头落地了。正是由于他在听了魏征的谏言之后,能够认真地检讨自己、反省自身,使得表面上听起来很刺耳的意见变成了治国安邦的金玉良言,而李世民自身的人格也由此变得崇高起来。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亡羊补牢不为迟。”自省对于那些曾经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的人来说,更是一盏照亮心灵的航标灯。

有一个个体户娶了一位漂亮的妻子,日子过得本来很平静,直到他不小心染上了毒瘾,怎么戒都戒不掉。为了有足够的钱满足越来越大的毒瘾,他从变卖家当和妻子的首饰,发展到去偷、抢,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结果在铁窗里蹲了几年。释放后回到家,妻子和他离婚了,亲戚朋友对他也很冷淡,左邻右舍都不欢迎他,他感到很失望。

有一天,他找到一个朋友说,活着真没意思。朋友劝他说,不要放弃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心,首先,你已经戒了毒,这就是一个巨大胜利;其次,只要你遵纪守法,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定能赢得人们对你的尊重。后来,凭着一股重新做人的毅力,他断绝了和以前毒友的来往,当上了一个三轮车司机。他经常顶风冒雨地从早上6点钟忙到晚上12点,奔波劳碌。尽管如此,当一年后朋友再见到他时,他的脸上非但没有疲倦的表情,反而显得神采奕奕。他告诉这位曾经劝导过自己的朋友,周围的人对他已经另眼相看,他们都为他的改过自新而高兴,甚至他家里人还为他感到骄傲。最后,当他得知前妻还没有再婚,并准备去找他时,他眼中的泪水像清泉一样汹涌而出。

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它就像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自己身上的毒瘤一样,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要用一颗坦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瘢痕,但它却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

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日食过后,太阳更加灿烂辉煌;月食复明,月亮更加皎洁明媚。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会得到人们的尊敬。

自省是我们完善道德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阳光。它如同一脉清泉,将我们自身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我们重现昂扬、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而生气勃勃。

32

做人之道在躬行

文学史上曾有这样一段佳话: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一次向道林禅师请教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只回答了8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有点不屑地一笑:“这样的道理,3岁的孩子也说得嘛。”禅师严肃地回答:“3岁的孩子说得,80岁的老翁却不一定行得。”白居易听后不由心中一惊,并有所感悟。

这段轶事在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不难听到,也不难理解,但要真正躬行实践却绝非易事。孔子曾经说过“如果说学问知识,我已差不多了,但躬行君子,我还没做到。”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有过这样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都是在强调做人之道重躬行。

做人之道,当然说的是做个善人之道,这还只是从最基本的标准讲的,如果从高境界说,是要做个完人及真人。至于那些恣意行乐,纸醉金迷而又稀里糊涂,甘居下流的人,则不在此“道”之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所以稚子能说得,老翁却不见得能行得,是因为人往往受私欲俗念的蒙蔽,一方面可能分不清哪是善,哪是恶,不知不觉中就做出了黑白颠倒、不善不洁之事。另一方面,虽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往往却抵挡不住或名或利,或权或威的诱惑,或认为“小恶无损”,而弃善就恶,前功尽弃,甚至“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不胜枚举。

要奉行做人之道,首要的是必须有自己明确而坚定的是非原则、正邪标准。特别是处在拜金狂潮,价值取向多元甚至混乱的转型期,似是而非、以假乱真的东西尤其能蛊惑人、引诱人、毒害人,稍不留神就会误入歧途。

高明热爱写作,已经发表了一些小说、散文和随笔。有一年秋天,文联发来一封邀他去四川参加创作会议的信函。高明当时异常兴奋。作为一名业余作者,能出席全国性创作会议可谓喜从天降。一想到能和许多文友见见面、谈谈心,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同时,也可借此机会游览一下九寨沟、青城山、乐山大佛等令人心驰神往的族游名胜。他的领导看了信函,也为高明高兴,不仅同意他去并要他坐飞机去。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了。不过,面对这张“快乐船票”,高明却心生苦涩,有个问题横亘心头:乘机赴蜀,这一趟至少要花费五六千元啊!高明就悄悄地向别人打听:坐火车大约花多少钱?人家说,两三千元左右。高明想,要去也应该坐火车去,无非自己辛苦一点。而且他单位的职工已有半年没开工资了,他却要拿着公款堂而皇之地游山玩水,这几千元能帮助多少困难家庭啊!这怎么叫人忍心?高明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向自己和领导及亲朋说出了一个很难说出的“不”字,取消了这次远游。

虽然高明失去了与良师益友相聚以及坐飞机、游名胜的机会,但内心却感到了无限的快乐。

要抵挡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诱惑,就必须有自己的正见、远见、定见,特别要注意从点滴小事上“养吾浩然之气”,培养自己的节操和意志,对一些事非昭然的问题敢于刚正不阿地说“是”或“不”,做到毫不含糊,斩钉截铁。

老王退休后加入了玩扑克的队伍。一次他对还在工会任职的好友老赵说:你在工会管发放娱乐品,抽空给我带一包扑克来玩。老赵答应下来。回矿后,当老赵挥笔签领扑克时,一种损公肥私的羞耻感猛然使他脸红心跳起来。他放下笔,眼前浮现出一个美国人公私分明的故事。一位曾参加过柬埔寨维和工作的中国军人曾这样写道:初期,办公用品十分紧缺,美方人员将自己的彩色绘图笔、笔记本、地图、胶带等无偿贡献出来。对急需的地图,他们亲自到市场上一家家地询问,直到去买,而从不报销。他们写家信时,明明手头有公用信封却不用,而是跑出去买普通信封回来用。他们说:为了一点公用的东西贪便宜实在不划算,贪小失大。只有在生活中时时注意公私分明,才不会犯大错误,才能安心度日。

老赵为自己一时的糊涂而惭愧。想想外国人能毫厘不爽地做到公私分明,他怎么在关键时候就不能自持了呢?老赵后来撕掉条子,跑到商店为老王买了一包扑克送给他。他说:“老王,这是我用自己的钱买的,你尽管快快乐乐地玩吧。”从那以后,老王再也没有叫老赵拿扑克,而且渐渐离开了牌桌。

人生无小事,要想做个真正的好人,就必须脚踏实地时时谨行,处处慎独。古人曾强调“勿以恶小而为之”,谚云:“今日偷韭,明日偷油,后日偷牛”,就是说如果不防微杜渐,小错必铸成大错。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古往今来的大奸大恶,其实都是从小奸小恶演化来的。

实践表明,做个好人,既不那么轻而易举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俗话说:难难难,易易易,不难不易。要说难,一片贪欲之云横眼前,就可能叫人钻入死胡同,直碰得头破血流,甚至一命呜呼也闯不过去。要说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心见性也只在刹那间。关键看一个人有没有真诚的信念、坚强的决心、刚毅的意志和切实的躬行。

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可见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或宏论滔滔,口吐莲花,如不能躬行实践,也不能算是真学问。有人可能会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这样逆流而动,岂不是自找苦吃,自我贬损,失去得多,而究竟得到了什么?其实,一个好人,在物质上或在感官上享乐上似乎失去了一些,比如,高明不去四川开会,便失去了见到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欣赏九寨沟的奇妙风光的机会。但事实上,他所得到的,比这甚多甚大。参拜石佛怎能和领悟心佛相提并论?欣赏风景之趣更不能和领略人生真境之乐同日而语。

参加一次在风景区召开的会议,不一定对真正的领悟,或知识技能的提高有多大的增益;吃一顿鲍鱼、海参,不一定能给人增加多少营养,但当抵御了一次强烈的诱惑之后,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个值得让自己尊重、满足和信任的人,是个能用良知战胜卑私的强者。那种心安理得、欢畅明澈的幸福感,就远不是那些游乐者所能享受到的了。

居庸关城隍庙大殿有这样一副楹联:“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做个好人,是否能得到鬼神们的钦敬,我们不得而知,但要说到心安梦稳那是千真万确的。而且,一个人一旦明悟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再以无所畏惧的意志来躬行,这样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有所超越和收获,生命之花就能徐徐绽放,璀璨而芬芳。当你堂堂正正地生活、坦坦然然地工作、光明磊落地处世时,你会觉得自己是透明的,是喜乐的,是清静的,是完整的。

做个好人,既不那么轻而易举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关键看一个人有没有真诚的信念、坚强的决心、刚毅的意志和切实的躬行。

33

俭朴是一种心态,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俭朴永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品行。我们要明白俭朴的意义,首先得明白俭朴的内涵。

在“穷了几千年”的中国,谁还能不懂俭朴?至少现在40岁以上的中国人都经历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但是,这恰恰不是俭朴。

迫不得已的时候,谁都会量入为出,甚至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否则就过不下去。客观生活水准决定了人的生存状态,这种困苦是外在因素决定的被迫行为,它是窘迫而不是俭朴。

那么,什么是俭朴呢?贫困的老农每顿饭只有豆瓣酱下饭,这不是俭朴;毛主席进城后还穿补丁衣服,这是俭朴。家里冰箱彩电都没有,这不是俭朴;买一台最新型号的大屏幕彩电算不了什么,而仍然想让旧彩电再用一年,这是俭朴。一句话:有经济条件却从不铺张浪费,这才是真正的俭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许多人现在才具备俭朴的条件。

很多中国人刚刚尝到一点现代社会的实惠,后面还有更多的狂喜在等着大家。在这时候,我们越发不能把俭朴扔到一边。一方面,我们正在提高生活水准,享受到现代社会的种种快乐与便利;另一方面,商家也乘机用层出不穷的花招,使人们沉溺于可有可无的消费行为之中。这使得我们看似是在改善生活品质,到最后才会猛然发现,自己不过落入了商家的又一个圈套之中。在这种时候,俭朴是一种最好的疫苗,它使我们对所谓的现代生活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致在无谓的商业手段中虚掷金钱与精力。

从没有电视到买回第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人们向现代生活迈出了关键性一步;黑白电视换成彩色电视,又向前迈出一大步;从小屏幕彩电到大屏幕彩电、从平面直角彩电到纯平彩电,这往后的步子则越来越小,人们得到的快乐也呈现出边际递减效应。这样的递进过程,正是俭朴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如果不具备俭朴的优秀品质,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等着我们呢?那只会是这样:即使是日渐稀薄的幸福感的生活也将与它无缘。它的位置被虚荣所取代。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一些人,照我们的标准看,仿佛生活在天堂中——花园、洋房、汽车自不必说,很多人还拥有自己的游艇。可是,他们照样生活在焦虑之中——只有一条小马达船的,羡慕那些有过夜船舱、船上还挂着一张帆的帆船船主;这些帆船船主却在羡慕开大马达船的;开大马达船的人又眼巴巴望着身边驶过的巨型机帆船。这些人可能不知道,他们的美国前辈梭罗,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就预示了这种困境:“骄奢淫逸的人创设了时髦翻新,让成群的人勤谨地追随”。对于我们来说,但愿这一天永远不要到来。

由此看来,俭朴更多体现出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瑞士人很有钱。在瑞士和法国边境,常常有法国人到瑞士那边捡瑞士人丢的垃圾。但是人们却依然认为瑞士人俭朴,法国人豪奢。16世纪中期,加尔文曾长期在日内瓦传教,因此新教在瑞士有很大的影响。如今的瑞士人十分富裕,却还是以过俭朴的生活为荣。在他们看来,到路边的小酒馆里喝上一杯啤酒,就算是很好的享受了。法国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往往会掏出身上仅有的钱,到最好的馆子里去大吃一顿。

别以为俭朴就是遇事省点钱那么简单。瑞士人的俭朴是有宗教信念作支撑的,他们对自己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当成天赐之物,心存感激,全心爱护。只有这样,才会使俭朴不致成为吝啬,富裕而不肆意放纵。

更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以往的俭朴,总是与粗陋相连;今后的俭朴,却要与精致结缘。这中间的尺度,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我们的眼光和品位将是更大的考验。

俭朴是一种永远值得提倡的品行,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美德。

34

澄清你的价值观

由于学识和阅历的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而在所有的价值观念中,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是最重要的。当一个人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时候,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就。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先来看下面这则寓言。

从前有一只猴子,拿着一把豆子,行走时不小心掉了一颗豆子在地上。它便将手中的其他豆子放在地上,回头去找掉落的那一颗。结果,非但没找到那颗掉落的豆子,原来放在地上的那些也全被鸡鸭吃光了。

猴子手中那把豆子,就像每个人能够拥有的一切,例如,健康、金钱、声望、地位、面子、尊严、权力、爱情、学位……为了一颗“豆子”(如金钱、地位、爱情……)而把其他放弃,这样做,到底是因小失大、愚昧无知,还是有其可取之处呢?多数人可能认为猴子的做法是愚笨的,但有人却认为是值得的,譬如有人为了爱情牺牲了财富最后甚至自杀,但是还是没有得到爱情,你说这是个十足感人的纯情者,还是一无可取的大笨蛋呢?

其实,值不值得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的价值观。让大家再来看另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1887年的一个很小的蔬菜店里。一位60岁左右,相貌不凡的绅士买了一些香菜后,递给店员20美元并等着找回零头。店员接过钱放入钱匣,接着开始找零钱。突然,她发现拿过菜而弄湿了的手上粘有钞票的墨水痕迹。她惊讶地停了下来,想想该怎么办。经过几秒钟的激烈思考,她认为,作为她的老朋友、老邻居、老顾客伊曼纽尔·尼戈先生一定不会给她一张假钞。于是她如数找回零钱,伊曼纽尔·尼戈先生便离开了蔬菜店。

后来,店员还是有些怀疑,就把那张钞票送到了警察局。毕竟,在1887年,20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一名警察确认钞票是真的,另一名则对擦掉了的墨迹大为怀疑。怀着好奇心与责任心,他们持搜查证去了尼戈先生的家里。在他的阁楼上,他们最后找到了一架伪造20美元钞票的机器,发现了一张正在伪造的20美元钞票。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尼戈先生绘制的3幅肖像画。尼戈先生是一名很杰出的艺术家。他熟练而细致地一笔一笔描绘了那些20美元的假钞。他骗过了几乎每一个人,但最后命运安排他不幸地暴露在一双湿手上。

尼戈被捕后,他画的肖像画被拍卖了16000多美元,每幅均超过5000美元。这个故事的讽刺之处在于,尼戈几乎用了同样的时间来画一张20美元假钞和1幅价值超过5000美元的肖像画。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个卓越的天才人物都是一个窃贼。不过,可悲的是他从自己身上偷走的东西最多。如果他合法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他不仅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而且能在此过程中为他的朋友带来无数的快乐和利益。由此可见,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即使具有一身的才华,也不能成功,甚至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柯维说:“追求乐趣而愧对良知的最后代价,在于损失时间、金钱和名誉,而且也让他人心灵受到伤害。比缺乏学识更危险的是,拥有丰富学识,却缺少强有力的、有原则的人格。人们只注重知识上的发展,而内在人格上却缺少相应的进步。”所以说,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具有卓越的才华是一方面,而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却是更重要的。

澄清你的价值观,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很重要。很多人忙碌了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的潜力。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用利用自己的特长全力去创造本可以出现的成功。

35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邱经理和卢经理口头谈成了一笔生意,为表示祝贺,邱经理请卢经理吃猴宴。在席间,当邱经理说完几句客套话之后,一只活猴子被拉到了席前。邱经理兴致勃勃地介绍说,这只猴子非常聪明,长着一颗机灵的大脑,人若吃了它的脑汁一定大补。说罢,抡起铁锤就砸向猴子的脑门,只听一声惨叫,猴子的脑壳破了,邱经理拿起勺子,并催促卢经理也学他的样子去掏冒着热气的猴脑汁吃,并连连称赞这种吃法如何如何益智健脑,促进身心健康。

看着邱经理如此心安理得地大吃活猴脑汁,卢经理心里一阵阵恐惧,他被邱经理的残忍震惊了。由此,卢经理想到邱经理的为人,既然他是一个没有善心的人,那与他合作肯定是极其危险的。他能生吃活猴脑汁,怎么不会独吞合作项目的和约呢?如果他认定生吃活人对他的健康有利,那他也会像生吃活猴子脑汁一样去吃活人。想到这里,卢经理庆幸自己尚未与他正式签约,便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席而去。

丧失了善心的邱经理失去了这笔生意,失去了朋友的信任,同时也失掉了自我。因为善心是人的本性,一旦丧失或扭曲,那这个人也就变了,变成了一个心中只有自己,为了满足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出来的人。但他越是如此,得到的也就越少,满了自己的欲望也只能饮鸩止渴。当然,生活中往往没那么多惊心动魄的事,但是从一些小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具有善良的心。

小谭决定与男朋友小贾分手了,一夜未眠,以泪洗面。热恋两年的男友,为何突然说分手就分手了,这是因为昨天发生的一件小事,让小谭看出了男朋友小贾不为人知的恶的一面。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当俩人一起下了地铁,沿着通道向外走时,在拐角处一双粗糙的颤抖的手伸到了眼前,一位盲人老大娘在向他们行乞。小谭的心不由一颤,本能地去摸钱夹。这时,男朋友小贾抢先一步,掏出了几张花花绿绿的纸张塞到了老大娘手中。靠触摸面对世界的老大娘立刻就分辨出来了,她的眼眶里涌出了大滴大滴的泪珠,伤心地说:“孩子,你不愿给我就算了,为啥要这样捉弄我这个可怜的老太婆?”

看着这一幕,小谭的心碎了。她上前掏出了一张百元大钞换下了那几张废纸,然后用颤抖的声音向老大娘道歉:“对不起,请原谅,是他掏错了。”然后,狠狠地瞪了小贾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也正是这件事,决定了俩人爱情的命运。

小谭不愿与一个没有善心的人做朋友,更不会和他在一起生活一辈子,显然,她的选择是明智的。

一个人若丧失了善心,谁还会与他为伍,那还不就像与虎狼为伍吗?所以,就我们自身而言,千万不要把善心丢掉,换上虎狼之心。

36

勇气是一架飞向成功的战斗机

常言道:“两强相遇勇者胜。”这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至理名言,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轻轻松松取胜的。勇气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面对困难是一种勇气,面对权势是一种勇气,面对诱惑也是一种勇气。那么,我们的勇气又是从什么地方来呢?勇气来自内心,只要我们以正常的心态、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就什么都不怕了,就能够直飞到成功的金字塔尖了。

1985年,吴士宏决定不再做护士,而是要到IBM去应聘。当时,IBM的招聘地点在长城饭店,这是一个五星级的饭店。

吴士宏回忆说,在长城饭店门口,自己足足徘徊了5分钟,呆呆地看着那些各种肤色的人如何从容地迈上台阶,如何一点也不胆怯地走进门去,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她之所以徘徊了5分钟不敢进去,就是因为她的内心深处无法丈量自己与这道门之间的距离。

经过一番思考,她终于走了进去,那么,她是怎样突破这个心理障碍的呢?她就是凭着一台收音机,花一年半时间学完了许国璋英语三年的课程。她告诉自己,就是凭着这个经历,自己也应该进去,那样辛苦的一年半,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吴士宏鼓足了勇气,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IBM公司的北京办事处。她的确是个人才,顺利地通过了两轮笔试和一轮口试,最后到了主考官面前,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现在已经见到了阎王,她好像什么也不怕了。

主考官没有提什么难的问题,只是随口问:“你会不会打字?”

她本来不会打字,但是本能告诉她,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不会的呢?

她点点头,只说了一个字:“会!”

“一分钟可以打多少个字?”

“您的要求是多少?”

“每分钟120字。”

她不经意地环视了一下四周,考场里没有发现一台打字机,马上就回答:“没问题!”

主考官说:“好,下次面试时再加试打字!”

吴士宏就这样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通过了主考官的考查。

实际上,吴士宏那时候还从来没有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她就飞快地找一个朋友借了170元钱,买了一台打字机,就这样没日没夜地练习了一个星期,她居然达到专业打字员的水平。

吴士宏被录取了,但IBM公司却“忘记”考她的打字水平了,不过这170元钱,她用了好几个月才还清。

就这样,吴士宏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可是她扮演的不是什么白领,而是一个卑微的角色。她的主要工作是泡茶倒水,打扫卫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完全是脑袋以下的肢体劳动”。她为此感到很自卑,她把可以触摸传真机作为一种奢望,她所感到的安慰就是自己能够在一个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又安全的地方做事。

可是作为一名服务人员,这种心理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天,吴士宏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门卫把她拦在大门口,故意要检查她的外企工作证。她没有外企工作证,于是在大门口与门卫僵持了起来,进进出出的人就像看大街上耍猴的那样,个个都投来一种异样的目光。作为一个女性,她的内心充满了屈辱,充满了无奈,可是她知道这份工作得到不容易,并没有发泄出来,但是她内心咬着牙在说:“我不能这样下去!”

这是第一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在她的内心深处留下很深的印象。

有个女职员,是香港人,资格很老,动不动就喜欢指使人给她办事,吴士宏就是她的主要指使对象。

一天,这位女士叫着吴士宏的英语名字说:“Juliet,如果你想喝咖啡就请告诉我!”

吴士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位自以为是的女人在说什么。

这位女士说:“如果你喝我的咖啡,请你每次都把杯子的盖子盖好!”

吴士宏本来是一个很能忍气吞声的人,但这次女性的温柔全都不见了,因为她认为那女人把自己当成偷喝咖啡的小毛贼,这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她顿时浑身战栗,就像一头愤怒的狮子,把埋在内心的满腔怒火全部发泄了出来……

吴士宏想:有朝一日,我要去管公司里的每一个人,不管他是外国人还是香港人!

甘愿自卑,就只能沉沦下去,不肯自卑,就会产生无穷的推动力,吴士宏选择了后者。吴士宏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她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最佳出路。

最终,在与她一起进IBM的人之中,她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她第一批成为本土的经理;她成为第一批赴美国本部进行战略研究的人;她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地区总经理,并且最终登上了IBM(中国)公司总经理的宝座。

在吴士宏的成功事迹中,我们当然看到了勤奋,看到了自尊,但决定她命运的,还是那种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勇气使她走进了长城饭店,勇气使她告诉主考官自己每分钟能打120个字,勇气使她直面香港女职员,……最终,勇气使她成为了IBM(中国)的总经理。

一个人只要肯花时间,经过10年的努力,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就可以精通一门学问;一个毫无知识的文盲,就可以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文化人。只要你有平常心,勇敢地去拼搏,去努力,就没有理由不成功。但是,这一切都是在勇气十足的前提下完成的。

37

君子求名,取之有道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但是,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奉劝各位:少一点欲念,多一点超脱,谨慎抉择,莫为名利遮望眼。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刘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悲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刘希夷诵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时,宋之问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刘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之问就说:“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刘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中暗想,此诗一经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必能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于是,他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自己的外甥杀死。后来,宋之问被抓,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得知后,纷纷拍手称好!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做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幸运之极;若能尽遂人愿,更是三生有幸。然而,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你的付出的值不值得。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所以,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诸君,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是自己的当然要争取,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动贪念。

客观地说,追求名和利并不是什么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凡事都过犹不及,一旦追求过分,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产生邪念,更会走入歧途。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

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甘做无耻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已小有名气,却总想名声大振,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会断送,更是可悲。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叫塔尔达利亚的数学家,在国内的数学擂台赛上享有“不可战胜者”的盛誉,他经过自己的苦心钻研,找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这时,有个叫卡尔丹诺的人找到了他,声称自己有千万项发明,只有三次方程式对他是不解之谜,并为此而痛苦不堪。善良的塔尔达利亚被哄骗了,把自己的新发现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谁知,几天之后,卡尔丹诺便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将塔尔达利亚的成果攫为己有。他的做法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欺瞒住了人们,但真相终究还是大白于天下了。现在,卡尔丹诺的名字在数学史上已经成了科学骗子的代名词。

宋之问、卡尔丹诺等也并非无能之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很有建树的人。就宋之问来说,纵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然名扬天下。糟糕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本来无可厚非,关键是不要急功近利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那样,人必然会走到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歪路上。但有时,我们并没有沽名钓誉,美名还是戴到了自己的头顶,这又当如何选择呢?

著名的京剧演员关肃霜,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关肃霜等九名演员义务赡养失子老人》的报道,同时收到了报社寄来的湖北省委顾问李尔重写的《赞关肃霜等九同志义行之歌》的诗稿校样。这使她深感不安。原来,京剧演员于春海去世后,母亲和继父生活无靠,剧团的团支部书记何美珍提议大家捐款义务赡养老人,这一活动持续了23年,关肃霜开始并不知道,是后来知道后才参加的。但报道却把她说成了倡导者,这就违背了事实。关肃霜看到报道后,立即委托组织给报社复信,请求公开澄清事实。李尔重也尊重关肃霜的意见,将诗题改成“赞云南省京剧院施沛、何美珍等二十六同志”。

关肃霜面对天外飞来的荣誉不动私心,不生邪念,轻轻松松就给推回去了,的确令人敬佩,但有些人就没有这样高尚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依洛吉岛展开了激战,最后美军将日军打败,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岛上的主峰,心情激动的陆战队员们,在欢呼声中把那面胜利的旗帜撕成碎片分给大家,以作终生的纪念。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场面,后面赶来的记者打算把它拍下来,就找来六名战士重新演出这一幕。其中有一个战士叫海斯,是一个在战斗中表现极为普通的人,可是由于这张照片的作用,使他成了英雄,在国内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的形象也开始印在邮票、香皂等上面,家乡也为他塑了雕像。这时他的内心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陶醉在赞扬中,一方面又怕真相被揭露;同时,由于自己名不副实,又总是处在一种内疚、惭愧之中。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每天只好用酒来麻醉自己。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穿好军装,悄悄地离开了对他充满赞歌的人世。

同样得到了飞来之美名,关肃霜和海斯的态度不同,结局也各异。还是苏轼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只是对于那些还有一点正义感,有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是不会动占据之心的!得到的是美名,得到的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条捆缚自己的锁链,早晚会被压垮,压得喘不上气来。而关肃霜,就活得真实、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安然。但如果真有人对此能坦然受之,那这个人的品质也就算恶得可以了!

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但是凡事都会过犹不及,一旦求名过头,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易生邪念,遂生歹意。因此,我们要谨记苏轼之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8

为人当有王者之心

亚历山大大帝骑马旅行到俄国西部。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了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他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把这身着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大帝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生硬地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你猜。”

大帝风趣地说:“中尉?”

那烟鬼的嘴唇动了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烟鬼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于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礼。

少校转过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

大帝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那么你也是少校?”

大帝镇静地说:“继续猜!”

少校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大帝说。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说。

大帝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的烟斗从手中一下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恕你什么?朋友。”大帝笑着说,“你没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谢谢你呢!”

大千世界,难免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这时你可否会发出无奈的叹息。

也许你并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也不会对所有的事情都发脾气,可是就有一两个人总是惹你生气,他们可能是你的老朋友,邻居或同学。

就像你老觉得别人在侮辱你一样,不管你做什么事,他都做得比你好,或者他会说哪个人做得比你好。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只好开始夸耀自己,宣扬自己的成就,甚至可能夸大自己的能力。你为了报复,只好开始侮蔑他,同时愈来愈觉得愤怒和厌恶。你不仅无法忍受别人,你也变得不喜欢自己了。而令人最生气的人,往往也是你最亲爱的人。即使是全副武装的敌人,也不至于像你身边的人给你那么猛烈的攻击。

我们都知道谁是自己的敌人,也知道为什么他是我们的敌人;可是对亲近的人而言,我们却常常否认彼此之间存在的困扰,而且还要为他找借口否认真正的问题,直到下一次怒火又上升了为止。

那么,到底是谁,怎么惹你生气的?你现在可能知道答案,也可能不知道。但你可以一直探究下去,知道惹你生气的人是谁,他做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感觉,还有问题在哪里。如果你老是被同一个人激怒,你可能会发现他的某些行为特别容易惹你生气。但是,要摆脱这种困境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具备一颗王者之心,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一切可生气之事,生气自然就会在空气中消失。

超凡的宽容才能创造辉煌的业绩,惹你生气的不会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心太狭小,太计较,王者之心每个人都应该有。

39

品质决定一个人生命的高度

暴风雨之后的一个早晨,在海边沙滩的浅水里,留下了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里,虽然近在咫尺,却回不了大海了。

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滩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而这些小鱼也就会被干死。

这时,海边上有3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对那些小鱼视而不见。他心里想,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的鱼,以我一人之力是根本救不过来的,我何必白费力气呢?

第二个孩子在第一个水洼边弯下腰去——他拣起水洼里的小鱼,并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第一个孩子讥笑第二个孩子说:“这水洼里这么多鱼,你能救得了几条呢?还是省点力气吧。”

“不,我要尽我所能去做!”第二个孩子头也不抬地回答。

“你这样做是没有用的,有谁会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第二个孩子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第三个孩子在心里嘲笑前面两个家伙没有脑子,天上掉馅饼,多好的发财机会呀,干吗不紧紧抓住呢?于是,第三个孩子埋头拾起小鱼,把它们装进用自己的衣服做成的布袋里……

多年后,第一个孩子做了医生。有一次,当他值班的时候,他因为嫌家属带的钱太少而拒收一位生命垂危的伤者,致使伤者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死去!迫于舆论压力,医院开除了见死不救的他。他心里觉得很委屈,他想到了多年前海滩上的那一幕,但始终不愿承认自己错了。“那么多的小鱼,我救得过来吗?”他常在心里想。

第二个孩子也做了医生。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不论患者有钱无钱,他都精心救治。于是,他成了当地群众一提起就赞不绝口的名医。他的脑子里也经常浮现出多年前海滩上的那一幕。“我救不了所有的人,但我还是可以救一些人的,我完全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他常常对自己这样说。

第三个孩子做了一名商人,他很快就发了横财。暴富后,他又用金钱开道,跻身于官场,并且一路青云直上。最后,他终因贪污受贿事发,被判处死刑。刑场上,他的脑子里浮现出多年前海滩上的那一幕:一条条小鱼在他的衣服做的布袋里垂死挣扎,一双双绝望的眼睛死死地瞪着他……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真正的品格可以是聪慧之人成就伟业的力量,拙劣的品格多半是愚蠢之人陷入泥潭的根源。

40

妒贤嫉能害自己

你知道什么是螃蟹心理吗?渔民们把捉来的几只螃蟹放在一个篓子里,根本不用盖盖子。因为如果只有一只螃蟹,它可以很容易地从篓子里爬出来跑掉,但是如果同时放上好几只,结果一只都不能跑掉。原来当一只螃蟹开始往上爬的时候,另一只螃蟹就会把它拉了下来,最终谁也没有办法爬出去。我们不用想就知道它们的结局:它们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其实,人一旦嫉妒起来就好像那些螃蟹一样。嫉妒的人以消极的人生观为基础,他们信奉你好我就不好的信条,所以这种心理常常给人际关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嫉妒的起因是我们发现别人比我们做得更好,别人比我们拥有得更多。嫉妒有推动力,但是它不能给我们正确的导航。它给我们指明一条道路,但是却让我们去妨碍和伤害别人。

嫉妒使我们放弃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别人的优势恰好对比出我们的不足,想要完成一个健康完善的自我塑造,必须要懂得为自己加分,而不是给别人减分。去拖别人的后腿只会使别人和我们一样平庸,而不会使我们获得进步。

嫉妒往往是发生在自己最熟悉的圈子里的,我们普通老百姓不会去嫉妒国家首脑所拥有的特权或是亿万富翁取得的财富,但我们却不能容忍周围的人超越我们半步,所以这种心理会对我们造成真实的伤害。你只要发现别人进步比你快,运气比你好,你心中便酸溜溜地不舒服,说话也不自觉地尖刻起来,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小动作来。采用这样的行为方式,谁还会同你在一起互帮互助呢?因此,到头来只能伤害到自己。

每个人多少难免都会有些嫉妒心在作祟,因此,每当看到别人发生不幸的时候,有时候幸灾乐祸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种情况,最常发生在那些与我们有利害关系的人身上,如此一来,我们就会觉得似乎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了。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他人的成功之前所可能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怎么规划人生的?目前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挑战与成就吗?自己在工作中,能否获得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与别人相比,自己是否有一些较他人突出的特质?然后,将自己未来真正想做的事情或是欲追求的目标记录下来。例如,希望身旁拥有什么样品质的益友?希望从工作中还能多学习到什么知识或技能!未来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请你将所有的梦想个体化,目标明确化吧。

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其实往往代表了全人类的成功,爱迪生成功地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等,这些成功的事迹最后都带来了全人类的便利与福音,因此,请为别人的成功感到骄傲吧!

人生是很奇妙的,我们也应该以他人的成功欣喜,而不是相互嫉妒相互诋毁。只有这样,也许有一天,我们可能就是那个改变人类命运的人!

嫉妒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品质,它不能使一个人更好,却可以使一个人更差。因此就整体而言,嫉妒会造成一种人生的倒退,而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化嫉妒为动力。

41

良知是经得起火炼的真金

有一段时间,西班牙著名的画家穆律罗经常发现他学生的油画布上总有未完成的素描,画面相当协调,笔触极富天赋。然而这些草图通常都在深夜留下,一时无法判定作者为谁。

一天早晨,穆律罗的学生陆续来到画室,聚集在一个画架前,不由得发出惊讶的赞美声。油画布上呈现着一幅尚未完成的圣母玛利亚的头部画像,优美的线条,清晰的轮廓,许多笔调无与伦比。穆律罗看后同样震惊不已。他挨个询问学生,探查究竟谁是作者。可学生都遗憾地摇着头,穆律罗感慨地赞叹道:“这位留画者总有一天会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大师。”他回头问站在身旁颤抖不停的年轻奴仆:“塞伯斯蒂,晚上谁住这儿?”

“先生,除我之外……别无他人。”

“那好,今天晚上要特别留神。假如这位神秘的造访者大驾光临,而你又不告诉我,明天你将受罚30鞭。”

塞伯斯蒂默默屈膝,恭顺而退。

那天晚上,塞伯斯蒂在画架前铺好床铺,酣然入睡。次日凌晨钟鸣三响,他倏然从床铺上蹦起来,自言自语地说:“3个小时是我的,其余的是我导师的。”他抓起画笔在画架前就座,准备涂掉前夜的作品。塞伯斯蒂提笔在手,眼看画笔即将落在画上时却凝然不动了。他呼喊道:“不!我不能,绝不涂掉!让我画完吧!”

一会儿,他进入了画画的境界:时而点缀点色彩,时而添上一笔,然后再配上柔和的色调。3个小时不知不觉悄然而逝。一声轻微的响声惊动了塞伯斯蒂。他抬头一看发现穆律罗和学生们静悄悄地站在周围,晨光从窗户中透进,而蜡烛仍在燃烧。

天亮了,塞伯斯蒂依然是个奴仆。所有的人目光都投向塞伯斯蒂,流露出热切的神情。他双眼低垂,悲切地低下头。

“谁是你的导师,塞伯斯蒂?”

“是您,先生。”

“我是问你的绘画导师?”

“是您,先生。”

“可我从未教过你。”

“是的,但您教过这些学生,我聆听过。”

“噢,我明白了。你的作品相当出色。”

穆律罗转身问学生们:“他该受惩罚还是应得奖励?”

“奖励!先生。”学生们迅速回答。

“那么奖励什么呢?”

有的提议赏给他一套衣服,有的说赠送他一笔钱,这些回答无一打动塞伯斯蒂的心弦。有个学生说:“今日先生心情愉快,塞伯斯蒂,请求自由吧。”

塞伯斯蒂抬头望着穆律罗的脸庞:“先生,请给我父亲自由!”

穆律罗听后深受感动,深情地对塞伯斯蒂说:“你的画笔显露出你的非凡才能,你的请求表明你心地善良。从现在起,你不再是奴仆,我收你为我的儿子,行吗?……我穆律罗多幸运啊,竟然培养出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时至今日,在意大利收藏的名画中,仍能看到许多穆律罗和塞伯斯蒂笔下的优美作品。真金不怕火炼,良知使才华横溢的塞伯斯蒂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画家,而这些也正是每个成功人士所必备的。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一位姑娘找到林肯,要求总统开一张去南方的通行证。

林肯说:“战争正在进行,你去南方干什么呢?”

姑娘说:“去探亲。”

“那你一定是个北方派,去劝说一下你的亲友们,让他们放下武器。”林肯高兴地说。

那姑娘说:“不!我是个南方派,我要去鼓励他们,要他们坚持到底,绝不放弃。”

林肯很不高兴,“那你来找我干吗?你以为我能给你开通行证吗?”

姑娘沉着地说:“总统先生,我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诚实的林肯的故事,从此,我便下定决心要学习林肯,一辈子不说谎。我不能为了一张通行证而改变自己说话做事都要诚实的习惯。”

林肯被姑娘诚挚的话打动了说:“好吧,我给你开一张。”说着,他在一张卡片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请让这位姑娘通行,因为她是一位信得过的姑娘”。

良知有时候是一个看似很抽象的字眼,但它却很容易被判断。事实上,良知真正的含义就是真、善、美。

42

节省从一分钱开始

在加拿大付款大多使用信用卡或支票。人们外出时一般衣袋里、皮夹内不装硬币,尤其面值一分的硬币,人们几乎不把它当钱。有的年轻人把商店找给的硬币随手扔进垃圾箱。冬天抛雪球打雪仗。有的男孩在雪团里揉几枚一分硬币,花廉价成本制造了“新武器”。无怪乎马路边、草丛里常有闪闪发光的一分硬币而无人折腰。不过,有心人也是有的,电视上都报道过某银行缺少一分硬币,贴出告示希望收藏者支援,到银行去兑换。有一位老人竟换了11000多枚1分硬币,而且说这是他多年来在街道上、店家门口拾起来积攒的。

在加拿大,商家喜欢把200元的东西,定价为199.99元,所以副食品的价格无论是肉蛋、水果、点心等,定价也都是5.99元、1.49元0.89元……所以1分硬币的使用量还是挺大的,从硬币上刻的发行日考察,造币厂几乎每年都出1分硬币。家里积存的一分硬币不拿去花用,又不及时兑换,确是一种浪费。

据说,有一位清洁工人,有一次清理垃圾时发现了一只纸箱,里面装了27000多枚1分硬币。这位工人因此发了一笔小财,正应了“别人眼中的垃圾,正是自己眼中的财富”的俗语。常见一些少年在购物中心的喷水池边玩耍,不时地往水里抛硬币,有的是为了练瞄准,有的为了测运气,水池里总有一片片闪光的1分硬币,日积月累,清洁水池的工人便有了一笔较稳定的收入。

生活在加拿大的朋友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这件事让他想到了“节省”这个词。

有一天,小姑娘卡莲兹抱着一个小猪存钱罐向我募捐,说是学校为增加每个年级的电脑设备,发起了一个‘一分钱买电脑’计划。发动学生们募捐。我用不太熟练的英语招呼小卡莲兹进屋,拿出一张2元的纸币。谁知卡莲兹不要纸币,就只要一分硬币。她说她们的计划是收集一百万枚一分硬币,而且兴奋地告诉我,距离一百万枚的目标已经很近了。我很高兴地将家里积存的一罐硬币拿出来,卡莲兹从中挑了半天,兴高采烈地抱走了半罐一分硬币”。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怕穷。任何人来到世界上都一无所有,但是什么造就了那些富人呢?

有一次,朋友趴在沙发上小憩,正瞥见一枚闪亮的1元硬币,滚落在客厅一角。他对儿子说:“看那,有1元钱在地板上,谁先抢到,就归谁!”

大家也许已经猜到了,最后去抢那1元硬币的是他自己。现在孩子宁可把握时间多翻几页漫画书,也不肯挪动双脚去捡区区1元钱。

在几个人一起聊天的时候,另一个朋友感叹道:“时代不同了!我们没有办法让新时代的人理解贫穷的经历,他们顶多故作被感动状地听我们‘讲古’,听罢仍然故我。

“但是,与家人一起同舟其济地在贫穷中奋斗,是多么重要的人生经历啊!我可以认定那段吃苦的岁月,是支持我这半生努力上进的力量源头。我还记得和哥哥姐姐一张张粘奖券袋的日子,我粘得那样努力,因为那是我所能与父母分劳的工作”。

说着说着,朋友似乎动了情,淘淘不绝地给我们讲起来:“我还记得每一次开学前,母亲总是把一个蓝布袋解开,摩挲着每一件她喜爱的金饰,讲述着每一件首饰的来历,再默默地把金饰交给父亲带走……大概到读完大学时,蓝布袋已经空了。

“那个时代,要是听说有人在路上捡到了5毛钱,孩子都要津津乐道地羡慕着某人的运气,并张大眼搜寻着自己经过的每一寸土地。谁又能想得到,若干年后,躺在地上的1元钱,却引不起孩子们瞧一眼的兴趣”。

那天,我们在一起坐了一个下午,追忆自己每一段清苦而努力的岁月,感叹着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节俭是怎么一回事。这时有一位女士插了进来,她给我们讲述了一段教育孩子懂得节俭的经历。

“为了实行我的节俭计划,我向工作的补习班请了长假,他们同意让我过半年闲散的日子,换换心情,充充电。然而我告诉孩子:妈妈身体不好,必须辞职休养,以后要靠爸爸一个人养爷爷、妈妈、外公、外婆,一个人来还房屋贷款、汽车贷款……重点就是,我们家变穷了,不要说电玩、超人、怪兽买不起,连吃饭都很勉强了。为了‘剧情’逼真,我还陆陆续续地向他们兄弟俩借钱,因为妈妈没钱买菜了。

“一天早上,大儿子捏着一张黄色的通知单,充满犹豫的眼神说:‘妈妈,羊奶不要再订了,一个月要450元,我不想再订了’我很费了一番唇舌才让他带了钱到学校订羊奶。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听懂‘家里虽然很穷,但订羊奶的钱一定会有’的道理。

“但家里既然很穷,做母亲的似乎也不应该驻足任何橱窗或柜台之前了。偶尔,我会忘形地想看清楚某一件衣服的式样,或是某一种电器的售价。这时,儿子会很好意地大声提醒我:‘妈妈走啦,不要看啦,我们家那么穷,等你看了喜欢又买不起,那会很痛苦的。’

“我能说什么?我只能在路人的侧目与售货员的注视下仓皇而逃了。最尴尬的一次,是在一家书店里,小儿子取下了货架上一盒最小的玩具,央求我买。大儿子在我还没来得及反应时,便夺过玩具,放回货架,高声怒斥弟弟:‘还敢买玩具,一盒100多元钱,家里已经没钱买菜了,还要为难妈妈!’我只好牵着正义的哥哥与号啕大哭的弟弟,在众人温暖而同情的注目下离开。

“又是一个清晨,但我较平常晚起了半个钟头,狼狈地朝梳洗妥当的大儿子手中塞了50元:‘对不起,来不及做便当了,到学校订个便当好了。’儿子迟迟没有动,我正不耐烦地想催他,却发觉他的泪水在眼中打转:‘我拿走这50元,你今天有钱用吗?’

“到这里,我已经有了罪恶感,这一段母子受难记,不能再演下去,留个回忆就够了。这一段贫穷的试练不能说没有效果。起码,这两兄弟见到钱包中的钱,也懂得是种幸福了。眼看着两个儿子都有点守财奴的倾向了,我最近又在想,我是不是该出个点子,让他们知道:金钱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而且我们也没那么穷”。

有许多人都在经常夸耀自己可以赚很多的钱,但拿到钱之后总是花个精光,他们从来不愿存一分钱。染上了这种习惯的人将来到了晚年,也许会因为没有存款而过得十分凄凉!从节省每一分钱做起,开始你的俭朴人生吧!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