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是一个重要的开始,要让你的眼睛、耳朵去看,去听,用你的大脑去思考。你发现自己有了一个优秀大脑,就可以转动你的地球了,可以有许多好办法应用到生活中去。
选择自己的幸福
当你听到这一说法时,你也许觉得很奇怪,人怎能选择自己的幸福?事实确实如此,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
“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心想获得某种幸福,那么他就能得到这种幸福。”
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住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城市里,其邻居是一对年老的夫妇。妻子几乎瞎了,并且瘫痪在轮椅中,丈夫本人身体也不很好,他整天待在屋子里照料自己的妻子。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快要到了,这对年轻夫妇情不自禁地决定装饰一棵圣诞树送给这两位老人。他们买了一棵小树,将它装饰好,带上一些小礼物,在圣诞前夜把它送过去了。老妇人感激地注视着圣诞树上闪烁的小灯,伤心地哭了。她的丈夫也一再说:“我们已经有许多年没有欣赏圣诞树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他们拜访这两位老人时,他们都要提起那棵圣诞树,对于这对年轻夫妇来讲,也许他们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他们把最大的幸福送给了他人,因而自己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幸福。这种幸福是一种十分深厚的感情,而且也一直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你可能是幸福的、满足的,也可能是不幸福的。因为你有权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决定你选择的因素只有一点——你是接受积极的还是消极心态的影响。而这个因素至少也是你所能控制的。
为自己而活
获得幸福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为别人而活,就是避免去追逐它,就是用自己的努力得到它。通过快乐和你自己紧紧相连,通过把你积极的自我形象当作你的顾问,通过这些,你就能得到更多的认可。
当然,你绝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同意或认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但是,一旦你自己认为有价值,值得重视,那么,即使你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你也绝不会感到沮丧。如果你把不赞成视作是生活在人群中的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的非常自然的结果,那么你的幸福就会永远是自己的。因为,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芸芸众生中,人们的认识都是独立的,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
改变你的性格
一个人的性格能改变吗?回答是肯定的。
记住,你是由“资产”和“债务”组成的,你内心存在对幸福的渴求,时而也流露出卑劣的邪念;你有成功的意愿,也有失败的回忆;你有自我完善的动力,也有本能的惰性。在不同的时间里,你能从镜子中看到全然不同的形象:受挫失意时,你会皱眉叹气,而有时,你春风满面,满怀成功后的自豪。当你喜爱那较好的一个形象时,你就在发展你的个性。如果你选择忧虑作伴,你就会渐渐损伤自己的个性。换言之,你既能积聚“资本”,也会“债台高筑”。
这里的几点建议对发展良好的个性会有所启迪:
1.一次做一件事,一次攻一个目标。
2.生活于现实,立足于今天。
3.不要深陷于对昨日过失的自责,不要为一点小事怨天尤人,因为昨天已一去不复返了。
4.渴求自我完善。
5.公正评判自己,树立自信心。
6.学会静听他人的意见,这有益于消除隔阂和偏见。
7.竭尽全力朝自己的目标冲刺,如果遇到挫折,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再试一次。
8.要敢于在大庭广众前公开自己的观点。
9.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给自己留退路
学会自我保护太重要了。社会是一个存在,亘古如恒。我们不能责怪社会。腐败和清明,纯朴和奸滑都是相对的。有才华、正直的官员利用政治为民谋福利,造福社会,然而小人占据其位却嫉贤妒能、搬弄是非、祸国殃民。老子中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一个人,特别是身在官场的人,不会自我保护只能导致才华的埋没。这种素质为官不可无。
给自己留退路,不是做事思前瞻后,犹豫不决,也不是见人唯唯诺诺,毫无主见,而是做事留有三分,说话不可太满,谦以待人,严以律己,这是保护自己、学会生存的一个法则,也是一个真正智者的所为。
自爱训练法则
自爱练习应始于你的思想,你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这就要求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有意识地及时发现自己的自我否定行为。如果你能当场“捕获”这种行为,便可以具体审视这种行为背后的思想过程。
例如,你发现自己刚说了句自我贬低的话——“我真没什么了不起,这回考试得优秀,我想只不过因为运气好”。这时,你头脑中应马上敲起警钟:“我又说这话了,又做出了这种自我厌恶的行为。但我现在已意识到了,下次可不要再讲这种话了。”接下来,你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纠正自己的错误,你可以对自己大声说:“刚才我说我运气好,可这和运气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我考试成绩优秀,因为我平时付出了努力,我应该得到优秀。”这便是向自爱迈出的小小一步。虽然这种做法似乎让你有点不大习惯,就像开车时换挡变速一样,但如果你一直坚持,最后你将会养成一种新的习惯,而不必时时刻刻考虑自己的行为,并自然而然地养成一种自爱的行为习惯。
一旦你思想上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些令人振奋的自爱行为便不断地展现于你的生活之中。下面列举了若干自爱行为,你可以进行类似的行为练习:
当别人对你做出赞许或善意的表示时,用爱意或接受的态度来作出反馈。不要马上表示怀疑,而应予以接受,同时说声“谢谢”或“你那样认为,我很高兴”。
如果你自己真的喜欢某个人,就将自己的感受当面大胆地告诉对方,无论对方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即使对方并不接受,你也可以为自己的敢于冒险行为感到欣慰。
在饭馆或商店,如果你确实喜欢吃某道菜,那就让自己如愿以偿,因为你确有资格得到这种享受。在商店购物时,如果你真的喜欢某样东西,那就让自己如愿以偿,因为你配得上这种享受。不要过于自我克制,除非你的这种消费是不合理的。
一天劳累之后,小睡一会儿;一顿饱餐之后,到公园去散散步,不管有多少事情等着你去做;这样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精神振奋。
加入某一组织,或报名参加某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如健身、健美等。也许你身为家庭主妇,因为家务太多而无法抽出时间。如果你决定自爱,就完全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从事这些活动,而不要因为家里还有许多事情没做而感到自责。
要认识到嫉妒也是一种自我贬低的行为并予以清除。如果你把自己同其他人比较,并认为自己得到的爱比他人要少,那你就是将他人看得比你还重,你在通过他人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情形:公司经理安排另外一个员工去做某件事情而没有安排于你,于是你心里产生了一种不平衡心态——我才是做这事的最合适者,为什么让他去做呢?是不是老板认为我无能?于是你嫉妒他人并由此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行为。如果你属于这种人,就请记住:对他人来讲,他们也像你一样可以自我选择,这种选择与你无关;另外,你是否被某一重要人物看中,这并不能证实你的自我价值。否则,你肯定要无休止地怀疑自己,因为你不可能知道某个人在某时某刻会怎样看你。如果他人选择了另一个人而不是你,那这一选择仅与被选中者有关。如果多加自爱练习,就可以改变你曾为之嫉妒的任何情况。你将如此相信自己,以至于无需通过他人的爱或赞许来提高自己的价值。
不了解自己的身体
你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奇妙的事实:当你健康、愉快的时候,你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身体?只有当你生病或受伤后,你才意识到你的身体发生的变化,意识到自己竟是那样地愚昧无知。你会突然变得十分依赖你的医生,而且你会焦急地注视着他对你进行的触、望、查询、检测以及对你的过度关心,就好像你是一辆珍贵的过了时的汽车或机器一样,医生正在怀疑是否能使它复原。
此时,你会对自己说,一旦身体好了,你就打算花一点时间去认识一下你的身体。但是,当你恢复了健康就会忘记一切——直到下次身体有病时,你又会重新许下同样的诺言。假如你准备去购买一辆汽车,你应该读它的介绍——去查明它提供的里程、类型,去阅读如何保养好它的有关说明,选择它的型号,以及了解它的辅助设备如何使用等等。一般来说,在支付你费尽艰辛挣来的巨金之前,应该先变得相当有知识才行。而你自身所具有的“机械装置”却是你花亿万元也无法买到的,你应该知道有关的一切:你不得不喂它,给它加水、冲洗、覆盖,偶尔还要让它休息。除此之外,假如你损坏了它——它出血了,那么你还必须给它贴上一块“创可贴”,还要不介意它。
有益的饮食和锻炼,它们能使你保持年轻,帮你活得更长,而且,在同一时期内,还使你少花许多钱。
你能想像,假如你从不吸烟,放弃那些低劣食品、糖果、香烟和酒,你会省多少钱?
请坐下,把它们加一加,总数之大会使你头晕。问题的荒谬之处在于这些东西全是应该废弃之物,它们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会使你健康受损,并会缩短你生命全长的相当部分。
假如你能诚实地对待你自己,真正承认,直到目前,你一直在“蓄意”使你完美的身体受到损害,甚至几乎要进疗养所。但要想修复受损的身体,什么时候都不嫌晚。你的身体,有一半机会可以令人惊异的恢复。假如现在开始,不到二周,你不仅会觉得自己是个新人,而且看上去会很像个样子。你的步态、姿势、皮肤弹性都会变得不同,你眼睛闪出的光彩也会使你自己感到惊讶。
亲手揭掉你身上的“标签”
要摆脱旧的自我,消除你常用的自我“标签”,你就要冒一定的风险。因为你一直习惯于某些固定的自我描述词语,并以此让自己回避某些风险。或许在很多方面,你每天都在靠这些“标签”在安排自己的生活。当你决定摆脱旧的自我,消除自己身上残留的“标签”时,你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办法。
1.尽可能不使用贬义的自我描述式“标签”,而代之以类似这样的话语:“到今天为止,我选择了那种个性,以后,我得……”或者“我过去曾认为自己……,看来这样错了”。
去告诉你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你将努力消除自己身上的一些“标签”,并找出那些对你生活和事业影响最大的“标签”,然后请他们监督并提醒你注意。
去制定行动目标,特意以不同于过去的方式行事。例如,如果你认为自己害羞,就主动去结识一个你以前可能不敢主动接触的人。
2.与自己最亲近的人或好朋友谈谈心,请他们帮助你告别过去,让他们在你犯下老毛病时提醒你注意。
a.坚持写行为日记,记下你的自我描述性表现以及你当时的感觉。在一周内,记录下你每天使用自我挫败性标签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并努力减少这种行为。
b.大声告诫自己:
不要说“我就是这样”,而说“我以前曾经是这样”;
不要说“我也没办法”,而说“只要努力一下,我就可以改变自己”;
不要说“我一直是这样”,而说“我一定要做出改变”;
不要说“我天生就是这样”,而说“我曾认为自己生性如此”。
3.选出危害性最大的几个自我描述词语,每天有针对性地消除一个。假如你经常说自己“记性不好”,那么你可以在星期一全天专门注意这个问题,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在一两件事情上改变健忘的习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喜欢“固执己见,不能客观地看问题”这一标签,那么你可以在某一天专门注意这个问题,努力容忍各种不同意见,力求客观公正地看问题,看看你是否可以每天消除一个自我描述词语。
找一件你从没有干过的事情,然后花一个下午的时间认真做做。在你完全沉浸于过去总是回避的崭新活动之后,看看你是否仍然可以在这方面使用自己以前的自我描述标签。
我们所有的自我描述词语都是回避尝试造成的结果,因此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消除所有此类词语。
任何阻碍发展的自我描述词语都是应当驱除的恶魔。如果你非要有个自我描述标签,不妨试试这个:我是个驱魔师,专门驱除自我描述词语这个恶魔,而且我喜欢驱除恶魔。
自信有神奇的力量
拿破仑·希尔讲述这样一个生活案例:
N先生的妻子得了肺炎,当希尔赶到他家中时,他见到希尔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我妻子死了,我将不相信有上帝存在。”
他请希尔来,是因为医生已经对他说,她活不了了。
她把丈夫和两个儿子叫到床边,向他们道别。
希尔赶到之后,发现N在前厅中啜泣,两个儿子则在尽量安慰他。
希尔走进她房间时,她已经呼吸困难,护士告诉希尔说,她的情绪很低落。
希尔很快就发现,这位N太太请他过来,原来是要拜托他在她死后,照顾她的两个儿子。
这时候,希尔对她说:“你绝对不能放弃希望,你不会死的。你一向就是一位强壮而健康的妇人,我不相信上帝会要你去世,而把你的儿子托付给我或任何人。”
希尔这样向她谈了很久,并作了一次祈祷,祈祷她早日康复,而不是进入天国。
希尔告诉她,要对上帝有信心,以全部的意志及力量来对抗每一种死亡思想。
然后,希尔离开了N的家。
临行前,希尔说:“教堂礼拜结束后,我会再来看你,到时候,我将会发现,你比现在好得多了。”
那天下午,希尔又去拜访。N面带微笑迎接希尔。他说希尔早上一离开之后,他太太就把他和儿子们叫进房里,说道:“希尔博士说,我不会死;我将会康复,我现在真的好多了。”
最后,N太太完全康复了。这就是自信的力量,这就是自信创造的奇迹。人必须笃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否则,枉在世上活一遭。
如果我们想培养平安和快乐的心境,下面是规则的第一条:
“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感到快乐。”
在快乐中,你的生活便会丰富多彩;在快乐中,你的生活便会美丽动人。
增强自信心的简易方法
如果你想进行自我改造、自我管理,进行某方面的修养,你就应首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际的可能,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发挥。这样,你就会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你有不及别人的地方,别人同样有不及你的地方。自信心便会由此产生并不断增强。
下面介绍日常生活中几种增强自信心的简易方法,你如能熟读这些原则,并有意识地努力实践这些原则,就一定能成为充满自信的人。
1.要做好坐在前面的思想准备
你大抵已发现,不论是什么样的集会,总是后面的座位先坐满。许多人愿意坐到后排,那是因为自己不想为人注目,不想引人注意,这很多是由于缺乏自信心的缘故。你要反其道而为之,坐到前面去,给自己带来信心。
2.养成盯住对方的眼睛的习惯
正视对方的眼睛,无异于在向对方说明,你所讲的我是懂的,你对于我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的,我对你并没有什么惧怕心理,我有信心赢得你的敬重。
3.把走路速度提高10%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通过改变自己动作的速度,实际上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你走路比一般人快,就像是在对世间这样说:我必须赶紧到很重要的地方去,那里有重要的工作非我去做不可,而且,在15分钟内我将出色地完成这一工作。
4.主动和别人说话
养成主动与人说话的习惯也很重要。越是主动和人谈话,信心就越强。以后与人交谈就越容易了。闭门独思、自我封闭的态度,无异于对自信心的扼杀。
5.请默念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谚语来增强自信心
默念诸如“有志者事竟成”、“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错误是难免的”、“说不行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之类的谚语。在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就去想一想这些谚语,并对之深信不疑,此时,自信心就会倍增。
6.要放声地笑,不要笑而不露
笑能给人增添信心,表明了“我有信心,我是一定能行的”。但要记住,培养起自己对事业的必胜信念,并非意味着成功便唾手可得。自信不是空洞的信念,它是以学识、修养、勤奋为基础的,缺乏自信则是以无知为前提的。前者令人尊敬,后者受人嘲讽。一个著名作家一星期七天都坐在堆满各种书报的办公桌旁,从中汲取知识的琼浆;他的脑海里经常同时酝酿着四个创作题材;每天坚持至少打字8小时。可见,要使自信不坠于想入非非,还必须伴之以勤奋。
善于激励自己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困难会使我们受到挫折和打击,使我们产生失败感、自卑心,这不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善于激励自己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从困难的阴影里走出来。
激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你不妨试试每天早上朝着镜子对自己说:
“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有极高的才能和天分,这必须要感谢上天,它使我有健康的身体与坚毅的精神,对他人富有同情心,我具备如此多优点,绝不可能不获成功的。今天我一定会交上好运,因为清早起来我就感觉非常愉快,对于工作我一定积极去做。”
假若每天清晨醒来时,能够把以上的话重复三遍。那么你一天的精神就会格外充沛。这些话,你不妨在洗脸的时候对着镜子说三遍;等到进入办公室时,再在落地镜前有力地重复,并且加上一点身体动作。
改掉你的坏习惯
下面是“习惯”的一段自白: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成功和失败,对我毫无差异。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世界;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终生。”
谁都不愿毁掉终生,尤其是渴求成功并为之奋斗的人们,坏习惯是快乐的死敌,是成功的死敌。日积月累,很多坏习惯就会深入你的潜意识中,要想成功,就必须有信心,有力量去改变它。
因此,你必须有一面心镜,照照自己。看看有哪些坏习惯,哪些习惯使你不能享受美好人生?哪些习惯使你陷入困境而不能成功?比如:你有没有这样一些习惯:
1.不能按时完成各种事情,而总想拖一拖;
2.办公桌上乱七八糟;
3.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4.花过多的时间看电视、上网;
5.你是否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谈话而急着插嘴。
或者你还有一些其他的坏习惯,先在脑海中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拿出笔和纸把那些阻碍你快乐和成功的不良习惯一一记下。
再想一想它们在你心理上留下了什么?它对你的现实带来了什么?
你有哪些改掉坏习惯的措施。
最后,我们想提醒你,伟人生活的基本原则都是包含在大多数人永远不会注意的、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同样的真正的机会也藏匿其中。改掉坏习惯确实很难,因为就如河流很难改变天长日久而形成的河道一样,习惯是你心灵的河道,一旦形成很难改道,但并不是不可能做到。如果你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力,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措施(如从容易做的小事做起),你就可以开辟新的心灵河道——用新的好习惯代替原有的坏习惯。当你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你就会尽可能快地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成功人士。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能力相当的人在同一领域的成就会有高低之别,最主要的原因似乎在于其能否在早年就投入艰辛的训练,其实不尽然。这还与其情绪物质有关,尤其是面对挫折的热忱与毅力。
撇开天赋不论,自我激励是影响人才成就的一大原因,这可以从亚裔人士在美国的杰出表现得到印证。研究显示亚裔孩童的平均IQ仅比白人超出二三点。以职业而论(如医学、法律),亚裔美国人的表现突出,许多原因可能是亚裔孩童自小就比白人用功。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山弗·道伦布希曾研究过学习成绩在前十名的中学生,发现亚裔美国人做功课的时间比其他学生超出40%。美国父母的做法是接受孩子的弱点,强调他的优点。亚洲父母的看法不同:“如果你成绩不好,晚上应该多读点书再睡觉,如果成绩仍然没有改善,早上应该早点起来读书。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足够用功都可以有好成绩。”可见亚裔人士吃苦耐劳的观念使他们更能自动自发,更有热忱与毅力,亦即具备较优势的EQ(情绪智慧)。
我们在许多方面受情绪影响,在思考与计划、接受锻炼以达成某远程目标、解决问题等方面,情绪代表我们发挥心灵力量的极限,也因而影响我们的人格与人生成就。所以,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财富与成功。
自我确认
对自我的确认,建议你这样做:
第一,平心静气地问:“我是谁?”
第二,可以查字典,找出你的名字和含义,并把它们记下来。
第三,设计自己的人生档案卡片。上面最好列出这些项目:照片、性别、体重、身高、情感、能力、爱好、兴趣、意愿、座右铭、血型、星座、主要经历,要使别人一眼即可从上面的内容中认识你。不过,你要记住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我确认,惟一的目的也只是要把你和别人区分开来。
如此一来,你可得费些功夫来审视一下你对自我的确认,好好地鉴赏一番。如果某种自我的确认给你带来痛苦,那么要马上改掉它。要明白: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你自己要认定那么做的,是你心中为自己预先设定的,你完全可以改变它们。
一旦你改变那些自我确认,你的人生也会随之改变。你明白了自我确认是一个自己认定、环境影响的长期渐进过程,你想改变的话就随时都可以改变,直至改变自己的人生。
怎样克服自我封闭心理
过分、浮夸的感情并不可取,但我们不能因此对生活中真正打动我们内心的人和事也装做视而不见。把感情封闭起来,戴上所谓成年人的千篇一律的面具去生活,只会使我们的生活腐败变质。
人类的内心世界是由感情凝结而成的,所以我们才能在邻居或朋友之间建立起诚挚的友谊;才能在夫妻间建立起成功美满的婚姻和家庭;社会也才能通过感情的纽带协调转动。真挚的感情无影无形,但它却比任何实际的东西都更有价值,正因为如此,寻找失落的童年时的笑声和真情,也才会成为人们历尽磨难后的梦想。
天性开朗、热情、奔放的人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少年老成的效果,以至于制造出一副扭曲的性格,它比肢体的残疾更令人悲哀。装出一副老于世故的外表和麻木不仁的面孔去迎合某种观念和大众化的口味,是脆弱、怯懦的表现。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注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并大胆表现它是美好和幸福的。
当我们要压抑自己的感情,想把它封闭起来时,我们有必要去反躬自问:我怕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更自由、更真实地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在面具里?
为了你生活得更快乐,更有意义,请你摘下成年人的脸谱,重视你的内心吧。
如果你对新结识的人表现冷淡,这往往意味着你对人的信任感和孩子般天真的直觉已被自我封闭的重压毁掉了。那么,你就不会从你周围的人们中获得乐趣。
这时,你应该放松自己紧张的生活节奏,不妨和初次见面的人打打招呼;或者在你常去买东西的小店里和售货员聊聊;或者和刚结识的新朋友一道参加郊游。努力寻找童年时交友的感觉,信任他人和你自己,而不要每时每刻都疑窦丛生。
不要为一件事没按计划进行而烦恼,不要为某一次待人接物礼貌不够周全而自怨自艾。如果你对每件事都精心策划,以求万无一失的话,你就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感情紧紧封闭起来了。你已经忘记了自己小时候是一副什么样子。
应该重视生活中偶然的灵感和乐趣,快乐是人生的一个重要价值标准,有时能让自己高兴一下就行,不要整日为了一个明确目的,为解决某一项难题而奔忙。
如果你和你的挚友分离在即,你就让即将涌出的泪水流下来,而不要躲到盥洗室去。为了怕人说长道短而把自己身上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掩饰起来,这种做法没有任何道理。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都是这样,尊敬你的心,听取你的心灵的声音。正如巴鲁克教授所说,这样即使做错了事,我们也不会太难过。
改变不合群性格
究竟怎样才能改变不合群的性格呢?
如果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除了关心别人以外,有了困难还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你的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沟通了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人际交往中,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正确,你的行为就越自然,表现也越得体,结果也就越能获得别人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帮助你克服自卑和自傲两种不利于合群的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知人之明”对于合群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在评价别人时难免带有主观印象,结果常常因此而“失真”。比如,人们常常根据对方的一些个人资料(如籍贯、职业等)来推断此人的性格,如认为会计总是斤斤计较,小气万分的。这种错误的人际知觉,当然使你难于与人和睦相处。因此,只要你能认识到这些人际知觉中的偏见并不为之所左右,你就能合群了。
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失败,则由此而引起消极的情绪当然会影响你的合群性格。如果你能多学习一点交往的艺术,自然有助于交往的成功。例如,多掌握各种文体活动技能,如跳舞、打球之类,你会发现自己在许多场合都会成为受人欢迎的人。
庄子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人相处时,当然不应苛求别人,而应当采取随和的态度,但那是有限度的。因为随和不是放弃原则,如果那样,根本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然无从使自己合群了。
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办法,是在平常的接人待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的作风,而不会勉为其难地要你做你不愿做的事,而你也不会因经常需要拒绝别人的要求而影响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了。
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起始于相互间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上和态度上的沟通。因此,经常找机会与别人谈谈话、聊聊天,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予爱之中生长的。孟子说得好:“爱人者恒爱之”。你如果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就会被无数友情的手握住的。
适应社会环境
要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环境,首先必须了解适应社会环境都有哪些形式,总的来说适应社会环境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改造环境,使环境合乎我们的要求,其二是改造我们自己,去适应环境的需要。无论哪些形式,最后都要达到环境与人们自身的和谐一致。
适应社会环境的问题非常广泛,比如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某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到了新的环境,接受新的任务,接触新的同事,凡此种种与大学生活都不相同。有的很快适应了环境,工作顺利开展起来;有的则相反,处处感到陌生,置苦闷之中不能自拔。我们自然认为前者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后者较差。
究竟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呢?
也就是说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客观环境的现实,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从而把自己置于这个环境之中,了解它、掌握它并进一步改造它。
这就是说从主观上要采取积极态度,不是消极等待,在选择对策时应当要审时度势,有条件地选择改造环境的条件,无条件地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最佳方案。
不论改造环境还是改变自己,都要有一个转变和考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某种困扰,为解决这种窘境,不妨采用心理防御措施,达到解脱的目的。
学习如何独处
这可能是最令人惊讶,也最有用的建议。
但它真的让人这么惊讶吗?想想看:如果你和自己都不能好好相处的话,还能期望别人什么呢?换句话说,如果你知道怎么为自己分配时间的话,别人一定会意识到你这种强劲的力量。
很多人都害怕孤独。他们不知道自我创造的后果,所以犯了极大的错误——认定自己绝对不能孤单。他们每一次尽量让自己避免孤单的时候,都让自己再度感受到恐惧的侵袭。恐惧什么呢?就像有人说的,“我单独一个人的时候,简直觉得自己一无可取。”
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恐惧。也许你喜欢和一些朋友聚在一起,在电话中聊上半天,或偶尔去关心人家的私事,或在别人忙的时候坚持要去看他。或在团体里太注意自己,好像怕别人会看漏了你或忘记你似的。你可能会要求别人帮你做一点小事,以确定别人真的喜欢你。很多人都这么做,结果却愈来愈不喜欢自己,别人也觉得你不成熟。无法自处,往往使你显得有点幼稚。
如果你能享受独处的时刻,那么你找朋友的意图将完全出之于真心,而非软弱。你打电话给朋友约他吃晚饭,只因为你想看他,而不是因为你无法忍受一个人单独吃饭。你的朋友会觉得你真心地喜欢他、看重他,而不是只想依赖他。你将变得更可爱——对那些想找个真心朋友,而不是找个比他更脆弱的朋友的人而言。
练习一个人自处。如果你已经习惯和别人一起的话,刚开始时这个习惯可能会使你觉得不舒服。如果你觉得不愉快的话,就探测自己的感觉。你为什么一直盼望电话铃响呢?你是否担心自己和某人的关系?你是不是厌烦自己?如果这样的话,你可以找点事做做——以克服独处时的恐惧。但不要觉得独处的时候,一定得做点有“建设性”的事情,才能掩饰单独一人的怪异行为。如果你愿意给自己一点机会——譬如一个月里找一两个下午独处,你将更能享受独处的乐趣。
把握好隐私的空间
尊重和保护隐私具有社会层面的重要性。如果个人权利的一部分,没有得到法律的特别许可,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别人坦露隐私或刺探别人的隐私。
如果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人身自由与言论自由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民主就不能够真正落实。有时,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会直接破坏民主。例如,在有五人参加的无记名投票中,如果其中的四人都透露自己的投票情况,那么第五个人投了谁的票就成公开的秘密,此时,投票者不说出投了谁的票,就不仅是一种个人权利,而且是一种社会义务。
既然隐私权有资格获得保护,我们就需要还隐私一份宁静,给隐私一个安居之地。隐私天经地义地居所在隐私拥有者个人的内心深处,没有必要展示给亲朋好友看或者接受领导的检查。有人认为,心里的隐私不说出来,就是不老实不坦白。也有人觉得,隐私越多,心理负担就越重。这些想法都把隐私看偏了甚至看歪了。在正常情况下,隐私并不是一种心理负担,更不是不堪回首的心灵隐痛,而是个人自主的栖居之地和个人情感放松的宁静港湾。一个自尊自主的人应该正视自己的隐私,认识到隐私的合法性和重要性,敢于并善于保护隐私,享受隐私带给自己的清静、自由和快乐。
个人往往将部分隐私袒露给自己信任的亲友、除了隐私需求,人还有沟通的坦诚相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就不应该有任何隐私。只有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亲密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在特定的情况下,一些人需要将部分隐私向医生、社会工作者或心理咨询人员袒露。这样做是为了方便他们更好地帮助自己解决身体上或心理上的问题。但是,这种告知的焦点是疾病或心理问题,而不是隐私本身。这正如性病患者接受医生检查时是为了展示病症,而不是为了暴露性器官一样。在这些情况下,有关人员应该根据职业道德的要求,保护求医者或求助者的隐私。
不要赚多少,用多少
一位富翁待人非常大方,乐善好施,人们都以为他的生活很奢华。有一天他带着佣人出去散步,看到地上有一根线,他弯腰拾起,告诉佣人说:“这根线好好的,还可以用。”然后放进口袋中。世人常以为待人刻薄才是节俭之道,其实不然,待人刻薄,只是吝啬,事实上这位富翁拾起一根线的行为才为“节俭”作了最好的诠释。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平静无波的。一旦发生变故,就得立刻设法补救。存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这些“旦夕祸福”,谁能说节省不是当务之急呢?
不能寅吃卯粮
每个人都应该过着量入为出的生活,这原是理所当然的,但却说来容易做来难,尤其是对薪水阶层的人来说,这虽是最低标准、最实际的生活方式,但却很难做到。
十之八九的人都会由于物价上涨,额外开支随着增加,而造成收支不平衡,使生活负担越来越重,而终日为生活奔波。
经营中小企业者亦然。很多人在未确定能否赚钱时,就预先透支。若为事业,自然另当别论,若为生活,则极可能造成靠借贷度日。所以不论个人或团体,在生活的开支上,要能严守每月收入的平均最低额,量入为出,绝不透支,那么薪水阶层者或中小企业者的生活,就可奠定安定的基础了。
青年人,一旦独立生活,就应当下定决心,量入为出,绝不依赖别人的帮助。因为,无论向亲戚朋友借钱也好,向服务机关预支薪水也好,总有一天必须归还。如果每个月都透支的话,要到哪年哪月才能还清债务呢?
养成借钱恶习的人,每个月都为了周转金钱而忙碌,这个月要为下个月的借钱对象而伤脑筋,今年要为明年的预支而绸缪,这么一来,债务的重担,压在肩上,闷在心中,弄得自己透不过气来,哪还有心思工作?惯于借钱的人,总打着如意算盘:一年来所借的钱,可以用年终奖金一并偿还。万一因工作绩效太差,中途就解职了怎么办?
所以,我们不应该把还没有到手的收入预作安排,如果每个月都能依照现有的薪水量入为出,年终奖金发下来时,再买一样向往已久的东西,岂不是更令人兴奋?
消极的口号——“这太不公平”
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如此发泄:“这简直太不公平!”——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但又十分消极的抱怨。当你感到某件事不太公平时,必然会把自己同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进行比较。你可能会想:
“既然他们能做,我也能做。”
“你比我得到的多,这就不公平。”
“我没有那样做,你为什么可以那样做?”等等。
强求公正是一种注重外部环境的表现,也是一种避而不管自己生活的办法。你可以确定自己的切实目标,着手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步骤,不必顾忌不公平的现象,也无需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你无论怎样抱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境遇。你应该避免总是提及别人,不要总是拿望远镜瞄准别人。有些人工作不多,报酬却很高;有些人能力不如你强,却因受宠而得到晋升;不管你怎样不愿意,你的妻子和孩子依然会以不同于你的方式行事。然而,只要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去同别人比来比去,你就不会因周围的不平等现象而烦恼。各种误区性的行为都有一个相同的心理根源——他们把别人的行为看得更加重要。如果你总是说:“他能做,我也可以做”,那你就是在根据别人的标准生活,你永远不可能开创自己的生活。
“提醒自己”法
把要做的事记下来提醒自己,这往往对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有三条座右铭是:“树不砍不倒”,“刀不磨不快”,“除了不做则罢,一做到底的方法外,零敲碎打不也可以试试吗?”你可以制作一些卡片,写上类似的哲语贴起来提醒自己。有时,在手表上或拇指上贴一小块胶布或其它标记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它们能代表那些哲语时刻来提醒你去完成该做的事。记忆也有走神的时候。只相信自己的记忆,而且把今天的事放到明天都是不明智的做法。你如果现在不能做某件事,请记在备忘本上,天天看一看。
分批地完成任务,也是克服拖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惯于拖延者让日常的事务堆积起来,直到要做的事有几十件——个个显得既紧迫又必须完成,才开始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先做哪件事。使用日积月累法就可以从一件要事入手,在可行的限度内做下去。例如,你如果几个月没打扫房间或寓所,那就让自己先打扫一部分,不要拖下去一点都不干。
同样,假如你每天都得完成一个全套作业却拖着不去做,可以试着先做一部分,而不必非坚持全做不可,完成一半总比一点不做好!没有条文规定不完成的作业就毫无价值。至少你完成的那部分也会产生一定效果。
你可用这种方法有限度地完成零碎任务或部分计划(最终是整个计划)。当然,一旦你开始进行一部分工作并投入进去时,就会发现自己将完成全部任务——尤其对于那些不花太多时间的任务。
用五分钟计划驱除惰性
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动力,在五分钟计划中,你首先同意着手一项工作并至少进行五分钟,在这段时间结束后问问自己是否还想继续再干五分钟,并让你的行为做出回答。整个过程要以非命令形式进行。你不必延长工作时间,也不必超出原来规定的期限,这时你可能像大多数人一样发现,在规定的五分钟结束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动力,而且越来越强。需要特别重视想到就做这一方法。通常你把工作推到明天或下个明天,零星事务因而堆积起来,显得杂乱无章。要想从一大堆杂乱的事情中找出一件是很费力的。不仅那项工作等到了那儿,而且把它找出来又成了一个包袱。与此相反,如果你养成想到就做的习惯去处理文件,那么,你就避免了重新找材料的麻烦,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方法的另一种形式是:你若有一件事要做或一封信要回,那就在下次一看见它就去做,而不要把它扔回去,夹在整理的文件堆里。或者你可以用彩色的铅笔把限期标上去,以便在接触这件未做的事时能清楚地回想起来。
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有的人身体有病却拖延下去,不仅身体上要受极大的痛苦,而且病情可能恶化,甚至成为不治之症。
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为有害。更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能使人懈怠、减弱人们做事的能力。
人应该极力避免养成拖延的恶习。受到拖延引诱的时候,要振作精神去做,决不要去做最容易的,而要去做最艰难的,非要坚持做下去。这样,自然就会克服拖延的恶习。拖延往往是最可怕的敌人,它是时间的窃贼,它还会损坏人的品格,败坏好的机会,劫夺人的自由,使人成为它的奴隶。
要医治拖延的恶习,惟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自己的工作。要知道,多拖延一分,工作就难做一分。
“立即行动”,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格言,只有“立即行动”才能将人们从拖延的恶习中拯救出来。
你要时刻保持清醒
狮子被猎人捕捉到,并且关在笼子里。
狮子绕着笼子走来走去,一只蚊子问它:“你走来走去做什么呢?”
“我在找逃出去的路!”
狮子并没有找到可以逃出去的路,于是它躺下来休息,偶尔也起来走动走动。
“狮子大王,你现在又在做什么呢?”
“我吗?”狮子静静地说:“我找不到路出去,所以我躺下来休息,并且也活动活动筋骨,我在等待机会呀!”
狮子并没等到逃走的机会,反而等到了死亡,因为猎人要杀死它,好剥下它的皮去卖钱。
蚊子问狮子说:“猎人要杀你,你知道吗?”
狮子说:“我当然知道!我始终知道我在做什么、想什么!”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头狮子在无能为力的环境中,保持了内心清醒。
有时候保持清醒是痛苦的事。环境如果无法改变,迷迷糊糊,醉生梦死反而还能保有一些“快乐”。但寓言是寓言,人世是人世,在人世里,没有绝对的事,一加一并不一定等于二,世事的发展,总是会出人意料,也因为如此,人世间才有那么多的悲喜剧。
为什么要保持“清醒”?
因为这样你才能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也才能了解该怎么做,做了之后的结果,以及这结果所代表的意义!就算有时候你并不能做什么,但你也要知道你正在“做”什么!无能为力的“无所作为”也是一种“做”,这是经过评估所做的决定呀!能保持清醒,你就会有一颗敏感的心,能测知环境,尤其人心的变化,并且有敏锐的判断,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能保持清醒,你就不会慌张、忧虑、不安、迷惑,你就会冷静!
摆脱年龄的束缚
当一个人热衷于某件事情时,很容易忘记自己的年龄,而忘记年龄则是保持年轻最好的方法。可是,也经常听人说,如果把全部精神专注于工作或研究,虽然对年龄毫无所觉,可是一旦有所发觉,就会惊讶自己已突然年老许多。其实这种情形也不必太过介意,如果我们确在不知不觉中已增加了年龄,那何妨用心于新的工作或研究上,以便把所增加的年龄忘怀呢?总之,一个人到了生命的最后,无论谁都会走到终点。而只有工作,连续的工作、研究、不断的研究,人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健康并获得长寿。
医生说:“如果我们怕病,恐惧有病,心理上必定有一种威胁,反而很容易生病。”那么,我们最好不谈年龄,忘记它,不把它当作束缚和界限。
许多大人物在60岁后才达到事业的顶峰。最重要的是要保存一种希望,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希望和活力,尽量发挥出来,不要受年龄的限制,甚至干脆地忘记它好了。
一个人年纪过了50岁,他在心理上应当将年龄减去20年,这不仅对于心理有好的影响,对工作情绪和进取心也是一种助力。会使人生有快乐和希望,激励你积极创造又一个黄金时代。
做“白日梦”未尝不可
在你计划你的未来时,不要害怕画蓝图。现代的人是用幻想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的。一个人的成就多少比他原先的理想要小一点,所以计划你的未来时,敢于梦想才好。
下面是一个人的部分计划,请你注意他如何计划他的住宅。他写下来的时候,就好像已经看到似的逼真。
“我希望有一栋别墅,房屋是白色圆柱所构成的两层楼建筑。四周的土地用篱笆围起来,说不定还有一两个池塘,因为我们夫妇俩都喜欢钓鱼。我还要有一条长长的、弯曲的车道,两边树木林立。
但是一间房屋不见得是一个可爱的家。为了使我们不仅有个可以吃、住的地方,我还要尽量做些值得做的事。同朋友们一起聚会,等等。
10年以后,我会有足够的金钱与能力供全家环游世界。这一定要在孩子结婚独立以前早日实现。如果没有时间的话,就分成四五次作短期旅行,每年到不同的地区游览。当然,这些要看我的工作是不是很成功才能决定,所以要实现这些计划,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这是一个人的“未来蓝图”,也许对于现在的你只会是一个梦想,“环游世界”也许离现今的状况太过于奢望,但你又怎会知道未来的某一天这些不会成为现实呢?
你的工作、家庭与社交三方面是紧密相连的,每一方面都跟其他方面有关,但是影响最大的是你的工作。我们家庭的生活水准、我们在社交中的名望,大部分是以我们的工作表现决定的。
一个人除非对他的工作怀有迫切要求成功的愿望,乐意去做,否则做不出什么大事。
妥善动用你“渴望成功的需求”,往往会产生惊人的力量。
四种阻碍成功的心理障碍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不幸的是人们在开发自己潜能,取得成功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种自身的心理障碍,这就是所谓的“约拿情结”。“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上帝给了他机会,他却退缩了。这是怀疑甚至害怕自己的智力所能达到的光辉水平,心理软弱和甘愿回避成功的典型。
回避成功的心理障碍,主要有意识障碍、意志障碍、情感障碍和个性障碍等。
所谓意识障碍,指由于人脑歪曲或错误地反映了外部现实世界,从而影响以致减弱人脑自身的辨认能力和反映能力,阻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从而影响了在事业上的成功。主要表现在:
“自卑型”心理障碍:因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即自认为智力水平低,或家庭、社会条件不如人,而产生的一种缺乏自信,轻视自己,不能进行自我能力开发的一种悲观感受。
“闭锁型”心理障碍:不愿表现自己,把自我体验封闭在内心,而不愿向他人表现,因而缺乏自我开发的积极性。
“厌倦型”心理障碍:是一种厌恶一切自己不感兴趣和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存在厌倦心理的人,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悔恨“明珠暗投”而对自我开发失去兴趣的一种心理障碍。
“习惯型”心理障碍: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一是自身养成,一是传统影响。认为不进行自我能力开发也照样过日子,满足于现状是前一种,而求稳怕乱则是后一种。
“志向模糊型”心理障碍:是指对将来干什么,成为何类人才的理想不明确,从而没有定向进取的内驱力,而不能进行自我能力开发的一种心理障碍。
“价值观念异变型”心理障碍:是指对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的价值量进行了不正确的或者错误的心理评估,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价值意识,如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高贵与低贱”。最突出的表现为贬低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职业,因而不能结合工作开发自己能力的心理障碍。
所谓意志障碍,指人们在自我能力开发中,确定方向、执行决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各种非专注性、非持恒性、非自制性等不正常的意志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
“意志暗示型”心理障碍:是指在制定和执行目标时,易受外界社会风潮和他人意向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动摇不定的意志心理状态。表现为确定目标时的“朝秦暮楚”,执行决定时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意志脆弱型”心理障碍:表现在没有勇气去征服实现目标道路上的困难,不是主动去征服困难,而是被动地改变或放弃自己长期进取的既定目标。
“怯懦型”心理障碍:怯懦是一种懦弱胆小,畏缩不前的心理状态。这种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常多虑,犹豫不决,稍有挫折就退缩,从而影响自我开发目标的完成。
所谓情感障碍,指人们在能力的自我开发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方面的不正确的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麻木情感。指人们情感发生的极限超过常态的一种变态情感。所谓情感极限,就是引起感情的客观外界事物的最小刺激量。麻木情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期遇到各种困难,受到各种打击,自己又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加以克服,以致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内心体验不断增高,形成一种内向封闭性的心理态势。它使人们丧失对外界交往的生活热情和对理想及事业的追求。
所谓个性障碍:指人们在自我开放中常常出现的气质障碍和性格障碍,如抑郁质的人易表现孤僻乖戾,不善交际的弱点;粘液质的人,易表现优柔寡断,缺少魄力的弱点以及多血质的人缺乏毅力,胆汁质的人办事武断、鲁莽等弱点。
很明显,有些人成就不大,不在于智力不够,而在于没有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弱点和谬误,只有不断向自己挑战,认真对待以上心理障碍,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踏踏实实赚小钱
渔夫捉到一条小鱼。小鱼说:
“渔夫,放我回水里去吧。你看,我太小,给你的好处不大。你放了我,等我长大你再来捉,那时候你得到的好处会大一些。”
渔夫说:
“放过手中的小利去等大利的人是傻瓜。”
连小钱都不会赚的人,怎么能谈得到赚大钱呢?
你为什么害怕贫穷
贫穷的定义并非指钱财拮据。那究竟至何种程度才称贫穷呢?这完全决定于个人的主观。但不管怎样,只要主观地认为“我是贫苦的”,则勿庸置疑,我们即可判断这个人一定是贫穷的。
贫穷固然令人厌恶,但你若将其视为成为富翁之前所必需经过的一个阶段,且将对贫穷的恐惧安置一旁,则现在的穷困不过是即将跃向一个成功高峰的踏板而已。此外,也需要充分地认识不理想的条件(目前的环境),并予以转化为朝向即将要求的条件(成功)迈进时的推动力量。
如果目前的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节俭,那你就应认为这是为了帮助你了解金钱的能力。而只要支付名为利息的正当使用费,就可使你名正言顺地利用别人的金钱。短少资金,是让你知道有这个方法存在的手段。
另外,你也要知道有许多教育是不必花学费的,偶尔自修反比学校教育更能获得良好效果。图书馆庞大的知识资料也可免费使用。
总之,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抛弃对贫穷的恐惧,向前奋进。
你忽视了身边的价值
在一座花园里,一只公鸡发现土里埋着一颗闪光的珍珠,它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就把珍珠刨出来,费力地想把它吞下喉咙。可当公鸡发现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并不是好吃的谷粒时,它马上就把珍珠吐了出来。公鸡仔细地看了看珍珠——这是什么东西啊?这时珍珠对公鸡说:“我是一颗珍贵的珍珠,我从一串美丽的项链上脱落下来到了这个花园里。这里只有我一颗珍珠,就是大海中像我这么美的珍珠也很少见。一个人想要找到一颗珍珠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难,而命运却让我来到了你的脚下。如果你能用智慧的眼光看我,你就会发现我是多么美丽而珍贵。”可公鸡却傲慢地答道:“有什么了不起,如果谁给我一颗谷粒,我马上就拿你去交换。”
有谚语说:“废物堆中,经常能找到钻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将废弃不用的东西,好好利用,可以赚到不少利益。能赚钱的人,不只是实业家,实业家也并不是人人都做得来的。普通人致富的最佳方法就是:做个拾荒者,秉着人弃我取的原则,妥善利用废物来赚钱。
铺马路用的柏油,是石油经过提炼后所剩的糟粕;风行一时的果核项链,是利用没有用的果核制成。诸如此类化腐朽为神奇的实例,真是不胜枚举。我们如果肯动脑筋的话,随便什么东西,都可能是创造奇迹的原料。你何不把眼睛放得雪亮些,做个富有创意的拾荒者呢?
创造好自己的个人品牌
应如何创造你的品牌?有两个做法。
第一个做法是消极的不要使你的“品牌”变坏,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让人对你的评语变坏,例如说你懒惰、投机、邪门、不忠、寡情、好斗、阴险……,一旦你有了这些评语中的一项或多项,那么你被信赖的程度必定降低,虽然你事实上并不是那样的人;而在关键时刻,这些评语也有可能对你造成伤害。
这种品牌印象要改变不太容易,就像我们买东西上当,以后就不信任那种品牌那般。而这些印象也常在无意间造成,人们也常常以“一次印象”来评论你这个人。因此做人做事必须特别小心,有时一有瑕疵,便一辈子也洗刷不清,商品可以换品牌,重新出击,人可不太容易。不过由于刻板印象和个人好恶,可能有一些人特别不欣赏你,并且尽挑你的缺点,有一二个这种人不足挂心,但如果很多人那样,问题恐怕就不小了。
其次应积极地强化你的品牌,也就是透过各种方法,来塑造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就像商品做广告那样。人的品牌的广告有很多种做法,故意制造一些事件使成为新闻或同行的谈话资料是一种方法,但这不太容易,要做也得花不少心思,没“操作”好更会弄巧成拙,因此并不鼓励你这么做。倒是有一些做法可达到同样的效果,也就是发挥长处,避免拿出短处,长处有目共睹,别人就不太在乎你无伤大雅的短处,例如工作能力强,但就是自私些,有些人就欣赏工作能力,但不在乎你的自私,好比家电耐用品质好,但不在乎耗电。于是,“工作能力强”就成为你的品牌,这个品牌是“吃喝不尽”的。
其实谈这么多,人的品牌就和商品的品牌一样,商品只要不偷工减料、价格实在,就能争取一定的消费者,建立相当程度的品牌;人也是一样。
去喜欢你自己
你曾否问过自己“什么是我最大的弱点”吗?也许,人类最大的弱点便是自我贬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说:你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招工广告,那可是你朝思暮想的职位。但是,你什么也没有干,因为你想:“我不够格干这事,为何要去自寻烦恼?”或者你想与人约会,但却不敢打电话给她,因为你觉得自己配不上她。
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便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极重要的忠告:了解你自己。但是大部分人看上去,把这一忠告译成是仅仅了解消极的自我。他们过多地看到了自己的缺点、短处和无能。
知道自己的先天不足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自己毕竟还有缺陷。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知道我们消极的一面,情况就很糟了,这就会使我们觉得,我们的生活价值不大。
下面是几个帮助衡量你真正价值的办法:
1.了解你的几个主要的长处。请几个客观的朋友来帮你寻找优点——也许有你的妻子参加,你的上司,或者一位副教授。总之,找一些聪明的人,他们将给予你真实的看法。
2.在每个优点之下,写下一个成功者的名字,而这些人都是你认识的,已取得极大成功的人。但在这几个方面,他们却比不上你做得好。
当你结束这一练习时,你会发现你超越了许多成功者,至少在某个方面。
你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比你想像中的自我要伟大得多。为此,让你的思想跟上真正的你。再不要瞧不起你自己!
世界著名拳王阿里在赛前总要自我推销。他告诉新闻界:“我将在五秒钟之内把对手打倒,他将会招架不住。”他说这句话究竟有何目的呢?其实只是在自我推销而已。他的对手听到这话,自信心开始动摇,不敢肯定自己。比赛前当裁判解说规则时,阿里便瞪着他的对手,像是告诉他,将给他颜色瞧瞧,这些都是他自我推销的一部分。
所有成功的杰出人物,都是先推销自己。推销自我虽有许多种形式,但归纳起来却只有一句话:学习去喜欢你自己,你将受到欢迎。
要有平安的心
如果取走你的平安等于是将你人生中的最大财富夺走。
一个人若过分热衷于追求金钱,或想获得比正当的赚取方法更多的财富,可能就会失去心的平安。相反地,以具建设性的工作所得到的金钱,才是你最有用的钱财。
人人都可以储蓄金钱,把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储蓄,一方面能了解金钱的价值,另一方面则可掌握住可能因不存款而丢失的许多机会。
每当询问年轻人有关这个问题的想法时就会发现,很少有“把心思花于金钱之上,更不会有人认为以后尚能利用机会大赚一笔。这或许是正确的观念,但当你缺乏金钱时,生活会立即陷于困境,而心也容易失去平衡。
对单身者而言,赚多少用多少并不难,虽然自己有时无法将收入完全用完,但结婚后,家人通常会告诉你运用金钱的方法。
另一方面,成功者往往较为深谋远虑,他们会在年轻时,即开始储蓄临时需要的费用和生活费以外的钱,且将这些钱用于投资不动资产等。
如果这个人的想法真正积极,相信不久,无论是他的金钱以及不动产都将增加不少,很可能在预计的时间内就超越界限,而跃升于富翁之林。“富翁”是指其财富已超越所需要部分,并拥有相当富余的人。这种人对一般需要的东西都可获得满足,也因此,他除了是“综合税申报书”上的富翁之外,也成为一位心也能得到宁静的人。
心能够保持平安的时刻——成为金钱的主人之时。
心无法保持平安的时刻——成为金钱的奴隶之时。
人生不能保存
从前有个富翁,他对自己地窖里珍藏的葡萄酒非常自豪。窖里保留着一坛只有他才知道的、某种场合才能喝的陈酒。
州府的总督登门拜访。富翁提醒自己:“这坛酒不能仅仅为一个总督启封。”
地区主教来看他,他自忖道:“不,不能开启那坛酒。他不懂这种酒的价值,酒香也飘不进他的鼻孔。”
王子来访,和他同进晚餐。但他想:“区区一个王子喝这种酒过分奢侈了。”
甚至在他亲侄子结婚那天,他还对自己说:“不行,接待这种客人,不能拿出这坛酒。”
一年又一年,富翁死了。
下葬那天,陈酒坛和其他酒坛一起被搬了出来,左邻右舍的农民把酒统统喝光了。谁也不知道这坛陈年老酒的久远历史。
对他们来说,所有倒进酒杯里的仅是酒而已。
与之相对应,一位记者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这位记者曾采访过钢琴大师鲁宾斯坦,临别时大师送给他一盒上等雪茄。这位记者表示要好好地珍藏这一礼物。钢琴大师告诉他:“不要这样,你一定要享用它们,这种雪茄如人生一样,都是不能保存的,你要尽量享受它们。没有爱和不能享受人生,就没有快乐。”
树立“服务第一”的观点
你要树立“服务第一”的观点,养成这种习惯,经常给别人提供比他们预料的更多的服务。这一点点额外的小事就是对金钱的投资,你会得到意外的收获。自愿早上班、晚下班,帮助公司分担一些繁重的工作,这也是投资,给顾客提供正常范围以外的服务也是投资,因为它会使顾客再来。提出一种提高效率的新想法也是一种投资。
投资,无疑会带来利润,提供服务,也同样收获金钱。
把服务放在第一位,金钱自会到来。
压死人的包袱
永州人善于游泳。有一天,河水暴涨,水势很急。同村的五六个同伴,因为都识得水性,所以还是乘了小船,横渡到对岸去。哪知到了河中间,小船破了,他们就索性跳下船游泳过去。但其中的一个,虽然拼命地向前游,但是游得很慢。
他的同伴就说:“你是个游泳好手,比我们都强,今天怎么啦,落在我们后面?”
这人就说:“我腰上缠着一千大钱,很重,所以就落后了!”
“解下来,丢掉!”同伴们都劝他。
这人已经筋疲力尽了,可还是摇着头,舍不得这一千大钱。
有的人已经爬上岸了,看见这人马上要沉下去,就大声喊道:“快把钱丢了!你为什么这样愚蠢,性命都快要没有了,还舍不得这几个钱!”
可是这人还是舍不得钱。不久,他就沉下去溺死了!
你终身劳苦而拥有的财富和你享受到的世俗的欢乐都是过眼云烟,你不可能带着它们离开人世。你可允许财富进入你的屋内,但一生永远不要让它主宰你的心灵。
清醒评估自我
如果你自己是个商品,你会怎样去评价自己呢?你是市场上的畅销货呢?还是滞销货?
你如何给自己的品质定价呢?是高价还是低价呢?
你是否会为自己评上“最优商品”,还是仅认为自己是“优良的产品”呢?
是“经久耐用”呢,还是“一次性使用”呢?
是最方便的呢?还是最特殊的呢?
虽然这些都是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是要认真地回答好这些问题,不经过深思熟虑就难以回答,总会惹起麻烦的。更何况你要开发的是一种新产品,或是一种树立公司形象的优质服务,因此回答前,多思考一下,不会有错的。
只有推出一种新产品,并找出最合适的市场形象,才能打开市场的新天地。这些原则是对任何事物都是可行的。
但是许多人却忽略了这一道理,并且从来不把它用在自己身上,如何把自己推向市场?
只要我们与企业界高层的人士交往愈多,就能体会他们之所以能达到高位的原因:有一部分得归功于个人促销,以及更重要的——个人定位。他们不仅工作勤奋,表现优异,而且总是精心布局,让别人能认同自己的价值。
这种自我设计并不是一种弄虚作假,只要能够实事求是地正视以下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1.你的形象如何
在今天正在蒸蒸日上的各类公司,都要求自己的员工注重仪容外表,言谈举止,其真实意义,不仅是公司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对客户或顾客以及自己的服务对象的一种尊重和起码的礼节。
2.你是否找准自己的位置
人才正如产品一样,对谁都能用的产品,往往不是精品,而是大路货或便宜货。这些大路货是不可能与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相竞争和比较的。商人也是一样,什么都去经销的商人,往往不如专事推销某种商品的商人的业绩显著。
即使你什么都懂,别人也会冷眼相看。在当今讲究业务专长,精通专业的社会,同行的共同语言总是容易相通和理解的,人们总是愿意与同行切磋技艺。
因此,如果不能正确地估价自己,那么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道理是显而易懂的。
3.你犯的是哪类错误
吃五谷,生百病。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错误的实质却有根本的不同。
几年前,美国著名的老牌银行花旗银行的副总经理李特创设的信用卡部门,亏损了1750万元,因而在公司里无人不晓,当然更引起顶头上司的注意。大的错失总是引人注目。但正是由于他的果断行动,引起了公司高级领导层的注意,从他那似乎是冒失的行动中,看到了他的大胆决断,使他反而受到重用,不久,李特果然不负重望,终于使信用卡部门转亏为盈,使他成为副总经理。
4.凡事不能聪明过头
IMG公司里有位经理,才思敏捷,反应快速。他能在瞬间衡量情势,作出决定。
这种快速思考的能力,虽然在公司里极受重视与嘉许,但对外来说却未必是优点,很多人会觉得他过于精明厉害。
当他与一家长期从事体育赛事的公司洽谈时,仍然我行我素。这对于习惯照章办事,按部就班的这家公司来说,对他这种即席的解答方法,不仅颇觉惊讶,而且完全跟不上他的速度。
他所表达的方式看来好似未加思考,显得仓促而草率。如果他稍候几天,再提出与原先相同的解决方法,我们相信,对方必然比较容易接受他的看法。
5.你会出名吗
最能让你名声在外的是,做好每一件事,这样自然会有人去为你立传,这比从你自己嘴里说出来,更能令入信服。反之,要不引起他人的反感,最好的词语应是“我们”、“我们公司”,而少用或不用“我”、“我的”…
6.你的工作岗位怎样
要赢得赛马的胜利,一靠骏马,二靠骑师。前者的因素占90%,后者占10%。事业前程也是如此。好人配好马,好马配好鞍,定能驰骋商场。你有一个好单位,许多事好办。
通过敌人来了解自己
怎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其中寻找机会?可假设你的对手向你展开攻击,你如何防卫,进而把他打倒。敌我攻防战,讲究发挥己方的长处,掩藏己方的短处,并对准对方的短处迎头痛击。模拟这样一场攻防战,帮助自己对敌我双方的形势了解更多更深入。
最清楚你的优、缺点的,除了你自己和好朋友之外,便是你的敌人。有时敌人比你的好友,甚至比你自己,对你了解更深。
问自己:“敌人会从哪方面向我展开攻击?”分析自己的形势,逐点研究,是否会成为敌方攻击的对象。然后问“为什么对手会从这儿进攻?”因为这方面的防御较薄弱,较易打开缺口?深入分析这个可能出现的缺口,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应如何补救。
此外,我们也应站在对手的角度,试行了解他攻击的方向、方法等。先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失之片面。
落在后面的灵魂
一个美国人到非洲去打猎,他雇了土著人扛行李,头三天,土著人很愉快地扛着行李前进,到了第四天,他们拒绝再往前走。问他们为什么,为首的说他们并非偷懒或固执——
“三天来,我们在森林中疾走,”他说,“今天,我们必须停下来等我们的灵魂赶上身体。”
现代都市中的人们终日忙个不停,他们不是拼命地工作,就是拼命地应酬、玩乐,他们没有片刻闲暇,没有一丝安宁,他们从不停下来好让灵魂赶上他们的身体,长此以往,他们变得神经衰弱,忧虑恐惧,百病缠身,越来越难以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真谛。
和自己定约会
和自己定个时间约会吧,保证你能顺利办完最要紧的事。留大约半小时、一小时、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给自己,谁也不许打扰你,你就可以专心做手边该做的事。
现在,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下面这些事:
1.关上办公室的门。如果你没有办公室,可以在你办公的区域摆上一块请勿打扰的牌子。
2.把电话、呼机、手机都关掉,使你的耳根至少有段时间可以清净。
3.在动手处理重要工作时,让自己有些时间专心思考。
要是有人问你干嘛大门紧锁,电话也掐掉,谁也不见?不妨直说:时间管理大师杰佛瑞·梅尔叫你这样做!
很多人不管是开会或打电话,等告一段落后,手上八成又多了一堆工作。你也不例外吧?
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在大事表上加进这些新工作,或是把它们敲进ACT!里,保证不会忘记。接下来,问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1.这工作何时应完成?
2.要花多久时间完成?
3.这工作有多要紧?
4.我要何时开始做?
大部分的工作,都会花上比预期还长的时间,所以在你估计所需时间时,多给自己一点时间。
一个人要履行职责
“你希望成为伟人吗?”圣奥古斯都问道。“那么,请从小事做起吧。你渴望建筑一个高耸入云的大楼吗?那么,首先好好地在底层打好坚实的基础吧。你建的大楼越高,你打的地基就必须越深才是。温和的谦逊是美丽的王冠。”
那么,人类社会存在哪些职责呢?首先,存在着无处不在。永恒的对上苍的责任感。然后是其他的职责——对家庭的责任;对我们邻居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当然也存在国家对公民的责任。这些职责中的许多责任都是在私下里履行的。大家对公共生活的内容也许一清二楚,但在私生活中却存在人们无法看见的东西——灵魂和精神的内在生活。我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这种生活可以决定它是否有价值。没有人能毁灭我们的灵魂,它只能被它自己的自杀而摧残。如果我们使自己和别人变得更好一点、更圣洁一点和更高贵一些,那么我们也许就做了我们所能做的最好事情。当我们履行好在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我们去履行的职责后,成功也就把握在我们的手中了。
一个人要有明确目标
一个人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这项明确目标的明确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轮船。辛勤地工作和一颗善良的心,尚不足以使一个人获得成功,因为,如果一个人并未在他心中确定他所希望的明确目标,那么,他又怎能知道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呢?
在一个人选好工作上的一项明确目标之前,他会把他的精力和思想浪费在很多项目上,这不但使你无法获得任何能力,反而使他变得优柔寡断和怯懦。当他把所有能力组合起来,向着生命中一项明确目标前进时,那么他就充分利用了合作或凝聚的方法,从而产生巨大的力量。
一个人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除非你对未来有理想,否则做不出什么大事来。
不要好高骛远
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他对工作专注的投入,只有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才能享受甘美的果实。
一位知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引用三个经济原则做了贴切的比喻:第一个是“比较利益”原则。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自己专长的事,这样才能愉快地胜任。换句话说,当你在与别人相比时,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学强调的“比较利益”。
第二个是“机会成本”原则。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之后,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于是你了解到必须全力以赴,增加对工作的认真度。
第三个是“效率原则”。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时间有多长,而是在于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回报与鼓舞。
境遇是自己开创的,成功乃是自己造就的。你不能好高骛远,你要学会从你的现有能力出发,你也许正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有朝一日,你或许真的可以变得“很不平凡”。
脚踏实地是获致成功的一大法宝。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立志,有的人想当科学家、发明家或者大文豪,个个看起来志向远大。年轻人难免都会“崇拜偶像”,希望找到学习的典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科学家、发明家。培养一技之长,一步一步去累积自己的个人资源,才是迈向成功的要素之一。
抓住万分之一的机会
甘布士已是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了,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诚恳地说道:
“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不过同时我们也得注意,要想把握这万分之一的机会,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
1.目光长远。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树叶就忽略了整片森林。
2.必须锲而不舍。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是无济于事的。
假如这些条件你都具备了,那么有一天你将成为百万富翁,只要你去付诸行动。
要在商业活动中有所作为,仅靠一味的盲目蛮干是收效甚微的。
投机,看准时机并把握它,将它变成现实的财富,才是成功企业家的明智选择。
理解即是沟通
一个人能得到别人的理解,这是最大的安慰,也是最快乐的事;一件事,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最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
一个人要让别人理解不容易,一个人要理解别人也不容易。
能被人理解是好事,不被人理解也无需过于痛苦和烦恼。人活在世上,并不是为了追求别人的理解。一件事,一个想法,如果是正确的,是符合大众利益、愿望的,即使一时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赞同,也应该坚持。而一件事、一个想法,如果是错误的,是违背大众利益、愿望的,即使有人理解和赞同,也是不能干的。所以能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赞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一件事是否正确的标准。有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理解,但人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理解而活着。
以攻为守,化敌为友
化敌为友不但交了新朋友,多了事业上的支持者,而且少了个敌手,少了个在你成功道路上设置障碍的绊脚石;化友为敌,则失去了昔日的友谊,失去了一个支持者,多了一个让你时时担心的敌手。
化敌为友,彼此心中都有一番内疚、亏欠,都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友情,尊重彼此的友谊,并讲求以心换心,从内心深处出发去帮助这个难得的朋友,这类朋友因为持久与你对峙,长时间研究你、对付你,因而在成为你诤诤良友后,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过失,言他人所不能言,给你提出宝贵的建议,促使你更快更好地发展。
化友为敌的人原来也许是你的老部下、老同事,和你是青梅竹马的人,他和你长期相处过,成了你的对手、敌人,必是长久的积怨,一朝反目,一定是恨上加恨,抓住你别人不知的习性、弱点,次次出击都击中你的要害,没有把你打败,也会把你折腾个半死。
金钱多是一笔财富,知识多是一笔财富,朋友多也是一笔财富,人生拥有这三笔财富足矣。
愿我们每个人巩固原来的老朋友,再化敌为友,多交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