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提醒,不仅仅只是别人的提醒,更重要的是自己提醒自己。这样就能做一个清醒的人,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做到这一点,你同样可以做自己的巨人。你为什么不能成功
我们常常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别人,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很多麻烦都是自找的。每一个人在先天性格上都有一些缺陷,只是我们不愿承认失败是出于自己的缺点,这种“不愿当输家”的防卫心理很容易让人理解,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缺点浑然不觉或者不知反省,结果就会把自己一步一步推向输家的境地。
心理学家对此就提出忠告,如果你出现了下列弱点,而且情况严重,你就注定要成为输家:
活在自欺当中。这种人只知道活在过去,死抱着以前做事、生活的方式不放,而没有心思注意眼前的事实。
不断地仰赖别人的掌声或赞许才能生存,以克服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马失前蹄。在压力愈大的时候,表现愈不理想,变得非常紧张,放不开。
虎头蛇尾。做任何事从来不坚持到底,也不够专注,总是找借口减轻责任。
轻诺背信。动不动就撒手走人,留了一堆烂摊子让别人收拾残局。
单打独斗。喜好做独行侠,一碰上团队合作就束手无策,心生抗拒。
嫉妒心重。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动不动就吃醋。
自制力差。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而且老是故态复萌。
逃避问题。习惯当鸵鸟,不论任何大小问题,一概熟视无睹,埋头不理。
渴望被别人喜爱,而且不计代价地处处讨好别人。
恩将仇报。对有恩于你的人不知感激,甚至反咬对方一口。
荒谬的剧本可由演出者的主观意志加以改变,人生就是这样。即使你的剧本是与生俱来的,你也可以决定不再依赖这种剧本过日子。问题是,你愿不愿意正视你的缺陷,改变你的弱点,不再继续自讨苦吃。
想要不再与自己为敌,并且停止迫害自己,就要找出导致你不能获得成功的自身弱点并加以改正。当然,你要革除多年的弱点,绝非一蹴可成,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重要的是,当你一点一滴慢慢铲除这些障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成功离你越来越近,你已经不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而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你才为人生的成功积攒下了最珍贵的资本,你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辉煌的人生理想。
立于不败之地的妙诀
凡过程中的小失败,不算是失败,只叫失利。依程度判断,绝对失败和最后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故,立于不败之地即不怕失败,不走向最后失败。不以失败为一事一世之结局。
刘邦、刘秀、刘备、李世民、武则天、朱元璋之流曾不止一次身陷绝境,暂时失败于对手。然而,他们无论怎样失败,只要一息尚存,就把失败当做失利,因此才没有绝对失败和最后失败。我们应该讲,他们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人。
相对于绝对和最后的失败,应该判定现时失败为一时失败。对待一时失败,惟有胆略与谨慎相互融合方能不伤筋动骨,东山再起。诸葛亮可谓这方面的模范,他因马谡失街亭而败了一生料事如神的美名。可见,一时失败虽则难免,但谨慎和具有胆识总能使失利减少许多。通古观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妙诀在于:
1.全面、立体地分析你所面对的客观形势。也就是首先综合各种信息,从众多信息资料中,分析判断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把握事物发展的力度,从而对事物有一个清晰的现时画面。
2.果断地、具有高度目的性地做出决策。也即依据此事与他事的区别,并依据自己主观目的性,高度果断地做出有利于目的实现的决策。
3.确保面对现实,不可因空想和感情因素决定你的决策方向,沙滩上永远无法盖起大楼。你必须把事件进行过程中一切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都考虑到。这样周密的措施一旦定下来后,就必须将它贯彻始终。这样,决策与决策执行保证体系,决策与正确决策保证体系形成一个完美的过程,不败,就有了客观基础。
4.倘若暂时失利或小败连连。要有“在逆境中坚持,从困境中走脱”的指导思想;还要具有把“屡战屡败”转换为“屡败屡战”的决心。
主观努力至此达到较高阶层,剩下的一切就相信那一句老话了: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盯着一只羊追
对于那些浅尝辄止,见异思迁的朋友,非洲猎豹的做法不失为一个榜样。
这里是非洲的马拉河,河谷两岸青草嫩肥,草丛中一群群羚羊在那儿美美的觅食。一只非洲豹隐藏在远远的草丛中,竖起耳朵四面旋转。它觉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轻手轻脚地,低头哈腰,慢慢地接近羊群。越来越近了,突然羚羊有所察觉,开始四散逃跑。非洲豹像百米运动员那样,瞬时爆发,像箭一般地冲向羚羊群。它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一直向它追去。羚羊是跑得飞快的,非洲豹更快。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头又一头站在旁边观望的羚羊,但它没有掉头改追这些更近的猎物。它一个劲地直朝着那头未成年的羚羊疯狂地追。那只羚羊已经跑累了,非洲豹也累了,在累与累的较量中,比最后的速度和坚持力。终于,非洲豹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绊倒了,豹牙直朝羚羊的脖颈咬了下去,一动也不动,喘着粗气。
可以说,一切肉食动物都知道在出击之前要隐藏自己,而在选择追击目标时,总是选那些未成年的,或老弱的,或落了单的猎物。在追击过程中,它为什么不改追其它显得更近的羊呢?因为它已很累了,而别的羊还不累呢。其它羊一旦起跑,也有百米冲刺的爆发力,一瞬间就会把已经跑了百米的豹子甩在后边,拉开距离。如果丢下那只跑累了的羊,改追一头不累的羊,以自己之累去追不累,最后一定是一只也追不着。
动物世界的这种普遍现象,也许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本能。但它启发人类仿效,在一切追逐目标的过程中,都要借鉴这种智慧。
放下人情包袱
让朋友欠个人情并不是件太难的事,同样,你也可能欠下朋友的人情。
人情是必须回报的,但是,如何回报,何时回报,回报的代价是多大,却从来没有什么定规。如果你欠了小情,却还了大的,岂不吃亏?如果你欠久了,难以还,成了负担,岂不糟糕?所以,你既要学会“做人情”,又要努力使自己避免欠下朋友的人情。
朋友之间来来往往,提点礼物,都挺正常,带有明显功利目的的朋友,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今人与古人不同。今人的生活速度已提高许多,请朋友办事的速度也大大提升。假如一个并不经常见面的朋友,却在一天忽然登门,你可千万别奇怪。或者常见面的好友,带的礼物超乎平时的贵重,你也要心里有数。
朋友请你办事的第二种手段,就是请你吃饭,东西送到门,你不能不给面子,吃饭却得预约,这就让你有许多理由去推脱掉,但脑袋要转得快些,推辞讲得委婉些。
脑袋转得快些,知道对方是谁,要弄清关系网,搞清朋友圈,然后,再想想该接受还是推掉。
避免情债,要有自知之明。
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能吃几碗饭,能干多少事。然而,中国人的面子害死人,有的人就爱打肿脸充胖子,自认自己特能,知道自己办不成,硬往自己身上揽。
及时拿好主意
你一定听说过那匹可怜的毛驴的故事:一匹毛驴幸运地得到了两堆草料,犹豫着不知先吃哪一堆才好,在两堆草之间徘徊,就这样,守着近在嘴边的食物,这匹毛驴活活饿死了。
世间最可怜的,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经常彷徨歧路,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己没有主意,不能抉择,依赖别人的人。这种主意不定,自信不坚的人,难于得到别人的信任。
有些人简直是无可救药的狐疑寡断。他们不敢决定各种事件,因为他们不知道决定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有些人本领不差,人格也好,但因为寡断,他们的一生就给糟蹋了。
决断敏捷的人,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对事业的推动作用,总比那些胆小狐疑不敢冒险的人敏捷得多。站在河边,呆立不动的人,永远不会渡过河去。
假使你有寡断的倾向或习惯,你应该立刻奋起击败这种恶魔,因为它足以破坏你各种进取的机会。
在你决定某一件事情以前,你应该对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你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与理智,郑重考虑,一经决定以后,就不要轻易反悔。
练习敏捷、坚毅的决断,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受益无穷。那时,你不但对自己有自信,而且也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学会换位思考
其实我们常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自己换一角度想问题。比如说,一个年轻的妈妈想对刚买的婴儿床做一下改造,使它能和自己的大床并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省去夜里的担心和麻烦。结果,在她想拆除小床的护栏时遇到了麻烦。她想按照床的设计,保留一个可以上下伸缩的护栏,而拆除那个固定的护栏,可是那个固定的护栏还起着床的支撑作用,一拆掉,整个床就散了,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直到有一天,站到床的另一面,这位妈妈才突然发现,由于小床和大床并在了一起,所以有没有移动护栏都是无所谓的,而这个护栏因为在设计时并不起支撑作用,拆了以后,小床依然牢固,这个问题就得以解决了。如果她不换一面,她可能总也看不到这一点,而使自己陷入烦恼。
在现实的生活中,当人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瓶颈,这是由于人们只在同一角度停留造成的,如果能换一换观角,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换一面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改观,创意就会变得有弹性。记住,任何创意只要能转换视角,就会有新意产生。
不要害怕犯错误
约翰自己开了一家室内装饰店。最近,他要拜访一个未来的顾客——一位非常富有,却又有一些古怪的老妇人。“我怀疑能否得到这份差使,”他向一位朋友透露了自己的心事,“我听说她回绝了城里所有的商店!”
在环视了整个屋子之后,约翰提出了他的估算,老妇人突然用一种锐利的目光盯着他问道:“你曾经做过一件错事没有?”
“唔——那当然!”约翰有些吃惊地回答。
“那好。”这位老妇人说,“这项差事就交给你好了。我可不想和不曾有过一次机会,从过去的错误中得益的人,开什么玩笑。”
错误不仅仅是生活中可以接受的一部分,而且对于阅历丰富的人生,它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不能聪明地利用我们的错误,就绝不能掌握任何技能。
勇于走进某些禁区
勇于走进某些禁区,你会采撷到丰硕的果实。在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八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员工都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上面的叮嘱。
“为什么?”这时有个年轻人小声嘀咕一句。
“不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
回到岗位上,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叮嘱,其他人便劝他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但年轻人却偏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地扣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只见里面放着一个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那个房间的人开始为他担忧,劝他赶紧把纸牌放回去,大家替他保密。但年轻人却直奔十五楼的总经理办公室。
当他将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手中时,总经理宣布了一项惊人的结果——“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就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说。
果然年轻人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见大人物时如何消除害怕心理
在见大人物时消除胆怯不安的心理能解除约束自己的因素。如果你能在心理战场上得到胜利,那就意味着你能有一次愉快而成功的会晤。下面的一些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避免见大人物时的害怕:
第一,充分掌握制动权。一般人一听说要与大人物对阵,内心立生恐慌,或者一见面就想临阵脱逃,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他根本就想避而不见,恐惧心理有形有色地表现出来。其实,这种做法,永远不能使苦闷的意识消失;相反地,先发制人的老套,才是消除苦闷意识的方法。
例如,我们约好某个大人物在咖啡室见面,当自己比约定的时间晚到时,难免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倘若发现对方还没到,心情就变得舒畅,同时也觉得很从容,看见对方的时候,心理上会有一种优越感。
我们不妨利用这种心理,借机克服害怕的意识。依据先发制人的原理,如跟某大人物有约会,一定要比约定的时间早到,这样才能在心理上拥有优越感。此外,因为自己充分掌握了制动权,所以可以积极面对对方,当然也使得信心倍增起来。
第二,提早会面时间。在我们即将与一位具有社会地位、或是被认为不好相处的人见面时,难免会感到胆怯。遇到这种情形时,我们如能尽量提早见面的时间,便可以转为轻松的心理与对方见面。迟早都需碰面,倒不如将时间提前,缩短自己事前紧张不安的时间。
以心理学的观点说,有二个理由可以说明这种策略的可行性。
第一,缩短见面前的时间,可以避免臆造不正确的对方形象。通常,我们在与人见面前,都会做各种想像,揣度对方的外表、个性等。所以,见面之前时间拉得太长,很容易产生不正确的形象。而在“不会是这样”,“也不会是那样”的多次揣度中,自然将对方固定在某一模式中,而有了不实的形象,从而按照心中的形象做会面的心理准备。这样,在见面后,一旦发现对方与自己所想的不相符合,便无法直接接受对方。因此,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提前见面是很有效的方法。
第二,将见面时间提早,也就等于表现了自己积极的主体地位。同样的道理,在与大人物初次见面时,只要以自己为主体,与对方见面,自然不会感到胆怯。
第三,在心理上压住对方。在这个一切须决胜负的世界中,有所准备的心理与态度比自己的实力具有更大的决定性。如果你对对方的能力评估过高,在心理上,你的斗志已经萎缩,在还没有踏上战场之前,已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其实,何必受对方能力的威胁呢?就算是对方能力高出自己太多,只要你的心理处在对等状态,往往能出乎意料地发挥潜力,而制服强大的敌人。
就像围棋、象棋等类的职业性比赛,如果能稳定自己的情绪,在心理上胜过对方,在实际比赛时,往往能得到胜利。因为赛前的心理状况往往会在赛场上自然表现出来,而影响你的成败。美国职业高尔夫球选手托里比诺,在他与被称为“高尔夫球大王”的尼科拉乌斯比赛时,曾有过这么一段趣闻:当时,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压力的托里比诺,偷偷带着尼科拉乌斯最怕的蛇玩具,在赛场中突然丢了出来。这使得本来有着无限尊严的“高尔夫球大王”像个小孩般在赛场中惊吓地四处乱闯。这样一来,由于扎里比诺见到了对方脆弱的一面,自己心理上的压力解除了,而能以很轻松的心情参加比赛,终于赢得这场比赛。
诚然,托里比诺的手段并不光彩,但尼科拉乌斯却对托里比诺的心理战术作了很高的评价。又比如某一位年轻棋手,在与前辈高手对局时,突然想起自己在日常访问这位前辈时所见到的随便的情景,因此消除了心理压力。
优势不好好利用也会成为劣势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是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我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勇于打破常规
“乌鸦喝水”的故事流传开后,大家都觉得乌鸦聪明。乌鸦也用同样的办法教小乌鸦,这样传了许多代。有一年发生了变化,老乌鸦示范一粒石子一粒石子地投进深瓶子里,使嘴够不到的水面慢慢升高。然而小乌鸦却心不在焉,它在想:这慢了,有没有更快的办法呢?这时老乌鸦过来训它:“别偷懒,照着祖传的办法做”。小乌鸦却转身走开,一会它衔来一根管子探进瓶里,马上就喝到水了。老乌鸦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真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有不少规矩和条条框框在约束着我们的行动,有些陈规旧习你不打破它,就只能在它的小范围内活动,那么你的命运也只能与他人没差别,不坏也不好如此而已。
留一手自己的绝招
有一位慈祥的师父,把全身之术尽数传给了一个性情暴戾的恶徒,恶徒学艺出师,不思图报,反倒认为留着师父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凭着年少勇力跟师父决斗,最后达到了自己罪恶的目的。
与此相反的一个例子是猫与老虎的故事。传说猫曾作老虎的老师,教它诸般发威、怒吼、卷尾、剪、扑之技,但猫思虑老虎比自己庞大若干,若日后它欲反扑于我该怎么办,遂保留了一手爬树的技巧,果然老虎不久就翻脸,怒欲扑食猫老师,猫老师嗖地窜上树顶,老虎抬头张望无计可施。
两例可见,倘若师父留有绝招,也不致身处惨境,慈善反而为慈善所害。
如果为上者没有留下绝招的心思,恐怕久后难免受制于属下。英明的从政者发布命令,必使由之而不使知之,这样才形成一种凝聚力,也即向心力。向心力的形成,是团结的手段之一。
此外,要分别不可使知之的策略,可使之明确要知的政策。这样,一种不可知、不可测、不可估量的力量本身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力量。总之,绝招即是除非自己,别人无法了解的招数。并且是左右逢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招数。
绝招之组成,正若下棋藏了棋路一般。要杀得出来,杀得回去。留绝招的基础是杜绝用感情成分干预。
只要你手中留有一手可以绝对制胜的绝招,任何时候,你都能处变不惊,因为你可以静观时变,而后全力出击,力挽狂澜。
细小的发现多么重要
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很受消费者的喜爱,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到20%,可是到了第十一年,企业业绩开始停滞下来。
公司经理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会上,总裁许诺,谁能想出解决办法,重奖十万元。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总裁一张字条,总裁看完,马上签了一张十万元的支票给他。
那张字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牙膏管开口扩大一毫米。
消费者每天早晨习惯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如果开口增大,那么每天牙膏的消费量也必将大幅度增加。
公司立即改变包装,第二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
历史就是这样,无数个小小的发现改变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整个人类的文明。从小处开始,每一次发现,会带来每一个机会。每一个机会可能会改变你整个的人生。
忍耐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无论在事业上还是人际关系上,遇到不如意时,请别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是应该:
1.忍耐!
2.掂量轻重。
3.然后再作出决定。
审视一下你自己,如果你的性情不好,那就要试着尽量容忍它,切不可由自己的坏性情随意而为!
在社会上处事,“忍”字很重要。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事事如意,有些事情怎么也无法解决,有些事情可能没法很快解决,你只能忍耐!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那种动辄发脾气的人虽然可以解一时的心理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他会断了自己的前程,失去长远利益。因为他自己解一时之气,那一定有人受气,这些受气之人日后必定记着,说不定还会秋后算账!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什么事该忍,什么事不该忍,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在一种情形下,你必须忍——当你的形势比人弱时!
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你能忍一忍,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以后即使碰到大问题,自然也能忍受,也自然能忍到最好的时机再把问题解决,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业!
集中你的注意力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天下非常混乱。有一个茶匠很喜欢武士的装扮。有一天,这个茶匠一时兴起,就穿着武士的衣着,带着武士刀上街闲逛。不巧正碰上对面来了一个真正的武士,茶匠看到武士,吓得头都不敢抬起来,快速地通过。武士见茶匠一脸惊慌,就说:“取出剑来,我要和你比武。”茶匠心想:如果跟武士比武,他一定会死,但是他也是一位得道的茶师,要死也不能死得太难看。于是,他就骗武士说:“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办,等办完了这事,再来与你比武。”武士答应了。
茶师找遍了全城,找到了一家著名的剑道馆,他跟剑道的师傅说:“你教我一种死得最漂亮的姿势,因为等一会要跟人比剑,我一定会被杀死,可是我要死得像个第一流的茶师。”师傅说:“你先泡一壶茶给我喝,我再教你。”于是茶师就很专心地用了毕生功力泡了此生最后的一壶茶。师傅喝了之后非常地感动,因为他这辈子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于是他就告诉茶师:“你去比武的时候,你的心就保持你现在泡茶的样子,这就是最美好的姿势。”
茶匠听了很开心,就冲回去跟那个人比剑。他把腰带扎紧,高举着剑,两只眼睛盯着武士。武士大吃一惊,心想:对手原来武功这么强,就吓得把剑丢了,跟茶师磕头说对不起,爬着离开。
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集中精力于某一点,就容易把事情做好,如果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到许多方面去,结果是不容乐观,古人比喻说:十个手指按九只跳蚤,结果一个也按不住。
含笑说“不”
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部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地看着他,“我也能”。他的朋友明白了罗斯福的意思,不再打听了。
弗兰克林·罗斯福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拒绝,其语言具有轻松幽默的情趣,表现了罗斯福的高超艺术,在朋友面前既坚持了不能泄露的原则立场,又没有使朋友陷入难堪,取得了极好的语言交际效果。以至于在罗斯福死后多年,这位朋友还能愉快地谈及这段总统轶事。相反,如果罗斯福表情严肃、义正辞严地加以拒绝,甚至心怀疑虑,认真盘问对方为什么打听这个、有什么目的、受谁指使,岂不是小题大作,有煞风景,其结果必然使两人之间的友情出现裂痕甚至危机!
避免受干扰的技巧
每个人都应该专心致志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时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缺少这样的环境,外界的干扰常常打断我们的工作,甚至使人心烦意乱。
干扰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主要是指摆摆样子,走走形式的无实质内容的检查);2.电话干扰;3.同事来串门、闲聊的干扰。摆脱这些干扰就需要技巧。
对来自上级领导的干扰,很难避免。在我国,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众多的领导前往作陪,宴会作陪、检查工作陪、游山玩水陪。解决这些问题特别困难,需要下级领导具有“抗上”的胆识。
对来自生活的干扰,比较容易解决,如果正忙得不可开交,即使电话铃声、门铃声响个不停,也可以不理睬它。若有必要,还可以把电话线切断。
这里着重谈谈摆脱同事或客人前来闲聊的技巧。在日常工作中偶尔与同事或下属或来访客人聊一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当这种交淡平谈乏味或庸俗冗长,不合时宜时,就应该尽量避免,要结束或避免此类情况,有时倒颇困难。处理不当,还会伤害对方,因此,需要讲究技巧。
这些技巧主要有:1.避免惹人注意,尽量让别人忽略你的存在,给别人的印象是你的时间非常非常紧张。2.办公室不要布置得像接待厅。除非必要,尽量少在办公室里放椅子以及精巧的引人的海报、画报或零食等极易招引同事来访的东西。3.起身招呼访客,这不但是礼貌,而且如果你保持站立姿势,对方就不会逗留不走。4.回答尽量简明,以便很快将没有必要的事要谈的来访者送走。5.尽快作结论。当交谈持续较久时,你可以说一句:“嘿!我想我该说的都说了吧!”6.当有人对你东拉西扯时,你可打断他的话头,并委婉地说:“很抱歉,我实在听不懂,不晓得你到底要谈什么?”7.几个同事在你办公室闲聊时,你可以干脆言称有事而溜走,干别的事去。8.说实话,直接告诉对方你没有时间陪他聊天。这种做法有时比暗示反而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攻人最好攻心
一个善于说服他人的人,往往能够敏锐地发现对方某种内在的需要,并且在这种需要与他希望说服对方的话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在谈话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张,如果无视对方的存在,只管自己逞口舌之能,就会在双方间形成一种无形的鸿沟,影响合作。如果从对方来考虑,从对方关心的事情入手谈起,就会一下子提起对方的兴趣,使他产生谈话的欲望,营造谈话气氛,使你能够进一步阐述你的主张和建议。诱使对方接受。
北京某厂的张厂长,因为工厂的经济效益上不去,心里非常着急。改革吧,自己又年轻。不能取得其他领导的支持,怎么办呢?张厂长左思右想,灵机一动,于是召开了一个工厂领导班子会,他不从工厂存在的弊端出发,而是首先谈及了人人关心的待遇问题,分析了人们待遇低的原因就在于生产管理不完善,要想提高生活待遇,必须完善生产管理体系,狠抓生产和销售环节。结果,全厂十几个大小领导,一致举手赞成改革。于是张厂长大刀阔斧地在厂里实行改革,当年就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全厂工人干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受到全厂工人的拥护。
张厂长的成功,就在于他把自己的着眼点建立在人人关心的事情上,取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在社会中,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可不以张厂长为楷模。
模仿是一条好路
能推动和震撼世界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擅长模仿的人。他们精于学习的艺术,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而不是贸然向前闯,因为他们知道生也有涯。在平日生活中,若你留意畅销书排行榜,排名前几位的,绝大多数的书里包含一些教你能表现更佳的模式。例如彼得·杜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就指出要做一位杰出企业家及创新者所需的特别做法。他说得十分明白:“创新不是一条非常特殊且微妙的过程,而做企业家也有神秘与神奇之处,别以为他们是天生好手,那可是经过训练而学会的。”别怀疑他的话,他就是因强调模仿的技巧而被视为现代企业管理实务之父的。另外,像《一分钟经理人》一书,就是有关人际沟通、简化并有效管理人际关系的典范,书里列举了很多美国最杰出经理人的范例。再如《追求卓越》一书,是提供最成功企业的范例。
化解紧张的妙法
1.选择一间安静的屋子和一段你不太可能被人打扰的时间。
2.宽衣解带平躺在地上。
3.使你的右脚和右踝肌肉紧张,扭动脚趾,感觉如何?收紧肌肉,再放松,反复做几次,注意收紧和放松时感觉上的不同,记住它。
4.左脚和左踝重复同样的练习。
5.收紧小腿肌肉,重复几遍收紧和放松。注意两种状态的不同感觉,记住它。
6.接下来是大腿肌肉,也进行同样练习,注意大腿的紧张是如何影响膝盖和膝关节的。
7.再移动臀部和肛门(容易产生不必要紧张的位置),再一次注意紧张和松弛状态的不同感觉。
8.向上轮流练习腹部、胸部、背部和肩膀的肌肉。
9.练习二头肌、前臂和手。最后移到脖颈、下颌、脸部、前额和头皮。
你可能会发现不管作出多大努力,某些肌肉仍不能放松。别泄气,要耐心,你不可能在五分钟里戒掉多年的习惯。别太用劲,否则只能增加紧张。每天只花几分钟练习这些肌肉,直到它们逐渐在你的控制之下。运动是有帮助的。倘若下颌不能放松,那么试着在放松之前左右扭动几下;倘若手不能放松,伸屈几下手指;倘若是胳膊,那使劲撑住地,而后松开;倘若是腹部,试着做1到2个仰卧起坐(别做太多,除非你适合,因为腹部肌肉很容易扭伤);倘若是两条腿不能放松,到屋外骑骑车,等等,以此类推。
此练习可通过完成工作中相似的动作得以补充。注意当你颓然坐在办公桌旁被迫收紧某些部分的肌肉以保持姿势时的感觉;注意当你坐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时身体的平衡是如何被打乱的;注意当你从事简单活动如爬梯、开抽屉、拾东西时是如何制造紧张的;注意当你做甚至是简单的事情(如洗碗、穿衣、吃饭等)时是如何徒劳地费劲收紧脸部肌肉的;注意你是如何皱眉、如何使眼部肌肉紧张、如何咬紧牙关的。多享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吧,享受一下它在没有紧张、彻底松弛、宁静自然状态时的快乐吧。注意当你平平稳稳而不是急急忙忙做事时心情是多么美妙;注意当你不再神经紧张地抽动,拨弄或不停追赶某物时所体验到的安宁。站在一面标准长度的卧室镜前从各个角度审视你自己,看看紧张是如何影响你的姿态的。
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
商业及电脑巨子罗斯·佩罗说:“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罗斯认识到,人们确定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后,不等于事情会自动办得好。你或许要花大力气才能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而始终要把它们摆在第一位,你肯定要费很大的劲。下面是有助于你做到这一点的三步计划:
1.估价。首先,你要用上面所提到的目标、需要、回报和满足感四原则对将要做的事情作一个估价。
2.去除。第二步是去除你不必要做的事,把要做但不一定要你做的事委托别人去做。
3.估计。记下你为达到目标必须做的事,包括完成任务需要多长时间,谁可以帮助你完成任务等资料。
学会玩
不会玩的人就不会生活,因为玩是生活中富含营养的一部分。
玩也是生活吗?当然是!
要想生活得好,就要会玩得好,只有玩得好才能真正解放自己。会玩,就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作为一个有趣的人出现,这样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会玩,就是能唱善跳,能设计许多大家共同参与的游戏项目;会玩,就是把自己融入到不同的情景之中。
玩的真正含义,是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敢做敢学。因为这其间蕴藏了丰富的创造力量和乐趣。这不仅会为人生增姿生色,而且会将烦恼、郁闷和悲伤一扫而空。
学会与陌生人谈话
在你决定和某个陌生人谈话时,不妨先介绍自己,给对方一个接近的线索,你不一定先介绍自己的姓名,因为这样人家可能感到不自然。不妨先说说自己的工作单位,也可问问对方的工作单位。一般情况,你先说说自己的情况,人家也会相应告诉你他的有关情况。
接着,你可以问一些有关他本人而又不属秘密的问题。对方有一定年纪的,你可以问问他子女在何地读书,也可以问问对方单位一般的业务情况。对方谈了之后,你也应该顺便谈谈自己的相应情况,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和陌生人谈话,要比老相识更加留心对方的谈话,因为你对他所知有限,更应当重视已经得到的任何线索。此外,他的声调、眼神和回答问题的方式,都可以揣摩一下,以决定下一步是否能纵深发展。
与身边的人保持距离
常言道:久别胜新婚。这话所说的就是由夫妻感情上的物理距离而产生的效果。试想一下,一对夫妻,天天在一起,重复着同一套生活模式,难免不生出厌倦乏味的感觉。就如同每天叫你看同一部小说和同一场电影,尽管其中也有精彩丰富的情节,但一定会使你厌烦,而如果过一段时间,再叫你看这篇小说或这场电影,就又会有新的感受。现在国内外有一些夫妻,提倡夫妻分床睡觉,既利于休息,又会使夫妻双方保持各自的魅力,让相互的爱情在若即若离、不冷不热中保持永久的魅力。
夫妻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也是很重要的,保持夫妻各自个性上的闪光点,让夫妻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块绿地都是一种心理上的距离,这种心理距离所产生的效果,会使夫妻双方发现对方精神意志和品质上的魅力,妻子可以不断地感受到丈夫身上的男子汉力度;丈夫可以不断地发现妻子身上的温柔贤惠。有一位脾气急躁的妻子,每当家务事一多,就开始不停地“唠叨”,如果这时丈夫和妻子一般见识,也吹胡子瞪眼,那会使事情搞得很糟。但她丈夫没那么做,每当妻子发脾气时,他总是不加理睬、默默地帮着干家务。这样,他与妻子在心理上拉开了距离,把自己的爱和憎隐藏起来。这样的处理,所达到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这位丈夫,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追求那种感情的外泄,就充分显出了性格的稳重。当妻子脾气过后,会更加爱她的丈夫。
邻里相处也一样,“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是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不足取。但也不宜过分亲密,到了不分你我的亲近程度。凡过分亲密必产生摩擦,出矛盾,于是出口不逊,棍棒相加,你长我短,揭老底,戳痛点,鸡犬不宁。调查一下邻里关系不和谐的人家,你会发现他们大都曾经有过亲密无间的往来史。就算是“远亲不如近邻”,也需要掌握好分寸、火候,若即若离,不失为一种和谐之音。夫妻之间保持正当距离也很重要。
与陌生人怎样保持距离
1.同陌生人保持距离要分职业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对陌生人的警惕性是不同的,在思想上或行动上的警戒线也有所差别。有些大众性的职业,接触陌生人较多,这些人容易接近些,例如,商店里的营业员等等;也有些职业的人不易接近。当然,大家相互都是陌生人,其中的距离是玄妙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心灵感应也有差异,有时一句得体的赞语,会使你和他或她都很亲切,仿佛已相识了很久;有时你称赞对方却会引起对方的反感。那么,如何把握不同职业的人的距离,对于每个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张雨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关小姐,她所在的公司是生产保健器械的,刚刚到职那会儿,她每天都要接待许多陌生的客户,由于一开始她未能很好地把握对待不同行业的人的距离,工作中曾出现过少的尴尬局面。
有了经验之后,她再接待陌生客人就有把握了。只要对方自报家门,是哪个单位的,她就会以适当待人方式对待。有一次,上海市一家医院的采购员到这儿订购这种保健器械,张雨知道这家医院在国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又听说这个采购员相当挑剔,她就想好了法子对付她。张雨知道,如果搞好了,会使公司增加一大批定货,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搞不好会直接响本公司的声誉。她从接待的这个人是医疗单位的采购员,且挑剔,推断出与这种人交往要不卑不亢,宁可疏远,也不能太热情。果不其然,张雨那一句句较为得体亲切和赞美使这位采购员甚为高兴,仿佛张雨已不是他的谈判对象,而是他的同事。于是他谈起走过的几家公司,有的则太粘乎,让人受不了,使人怀疑他们公司的产品有缺陷;有的则太冷淡,让人不能忍受。在这儿,受到张雨的得体赞美,他也热情地把张雨及其公司赞美了一番,事后,一锤定音,就要张雨所在的公司生产的产品。
如何同陌生人保持恰当的距离,这里没有定规。不同职业的人的区别只是粗线条的,该如何保持还需要在具体的情况下,根据对方给出的信息去感受,去推测。
2.可以根据对方的年龄或性别来确定距离的远近
与陌生人交往时。可以根据对方的年龄大小或性别来确定你与他或她保持的距离。如果根据对方和你年龄相差很大,且又是同性,这个距离可以近一点,如果对方和你年龄相差很大,且又是异性,这也需要你能恰当地察颜观色,然后确定应当保持的距离。一般说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反应更热烈一些,容易接近。对于同龄的异性,特别是年轻人,其距离就相当微妙了,这时的距离要根据对方的言谈举止所传递的信息而有所调整,如果他对你较为冷淡,你要适当地拉开距离;若他或她对你较不热情,如果这也正是你所期望的,那么,你可以让你的赞美更热情一点,适当地靠近他或她。当然,这里的适当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去加以分析。
唐羽在小城内是位公认的交际高手,虽然城不算大,但只要是城里的知名人士,没有不和唐羽熟识的。人们谈到他时都啧啧连声,都说这小子神了,把他放在一个人也不认识的地方,不出三分钟,他就能和周围的陌生人打成一片。
唐羽在谈到他之所以如此受大家欢迎时,他说那是逼出来的。有一次,他到舞厅去跳舞,发现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子,他邀了她为伴,在跳舞过程中,他为她的艳丽所倾倒,非常热情地说了许多赞美之词,那女郎最后拂袖而去,说他缺乏教养。以后他在各种场所场合认真观察,得出了同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交往应保持不同的距离。他特别强调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赞美要保持一定的尺度,这样才能做到恰如其分,赞美不到位或者言过其辞,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曾经有个记者到城里采访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这个记者是位年轻的女性,她听说唐羽小有名气,就忍不住去拜访他,见面之后,这位走南闯北的无冕之王为唐羽那得体的赞美,恰如其分的言辞所折服。他们相见恨晚,临走时,记者对唐羽说,我算是明白了你为什么那么受人欢迎了。她说,唐羽那恰到好处的赞词,以及因她言谈举止中传达的信息而调整了与她的距离,可以说,处处做得自然而又把握得非常地老道,简直是不可思议。
在这个事例中,唐羽因其善于观察与之交谈的陌生人,能够非常得体地使用赞美词,因不同年龄、性别,其适用的赞美有亲疏远近之分,这也是熟练地掌握赞美的精妙之所在。
怎样才能获得“好人缘”
好人缘是成功的因素之一。某些成功人士总能够与别人相处得特别好,这到底有什么秘诀?
在我们认识的朋友当中,有人会特别吸引朋友与顾客。对于这样的人,你不禁感叹地说:“他把人吸引到自己身边了!”
这真是一句妙词,一语而言中。
人并非是强迫他喜欢谁,他就会喜欢谁。
下面列举的,是一般正常人所共同需要的两大基本渴望。利用这两种方法,就能与人很好的相处。
1.容纳
容纳是维生素剂。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受,希望能够轻轻松松地与人相处。
在一般情况下和人相处时,很少有人敢于完完全全地暴露自己的一切。所以,一个人若是能让你感到轻松自在。毫无拘束,我们是极愿和他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和能够接受我们的人在一起。专门找人家错处而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个好交往的人,好朋友。
请不要设定标准叫别人的行动合乎自己的准则。请给对方一个自我的权利;即使对方有某些变态也无妨。
鲁斯·哈比博士指出,如果每对夫妻都能牢记结婚仪式上的誓言:“我不计较这个男人(或女人)的一切,我接受对方所有的行为。”就会挽回很多家庭的不和睦。
很多大企业家都说:
“我们要想提升某某人时,会先调查他的妻子。”
并非调查他们的太太长得是否很漂亮,或者很会做菜。而是她是否能让他的先生充满自信。
某些企业的老板说:
“做妻子要接受丈夫的一切。要让丈夫生活愉快,拥有满足感。当丈夫回到家里时,要替他装上自信的弹丸。这样做了丈夫就会想:‘她这样喜欢我,可见我在她心中有一定的位置,并非一文不值。’做妻子的若能爱丈夫,信任他,他就会拥有‘我一定能做好一切的’的自信。所以第二天出门时,他不怕任何困难的考验,会充满自信地接受挑战。”
相反,作为丈夫回到家里以后,妻子只会唠叨、抱怨不停,那他的斗志就会完全消失。
一个能容纳自己丈夫的人,她必会得到丈夫的更加怜爱。
人们愿意和能够容纳自己的人和睦相处。假如是因为妻子的缘故,让丈夫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讨厌自己,那么,丈夫会随着自己自信心、自尊心的低落而对妻子不耐烦,彼此会因为吹毛求疵而感情低落,这样的结局就太煞风景了。
2.承认
每个人的第二渴望就是承认。
承认比容纳更深一层。容纳,实际上是消极的作法。我们容纳对方的缺点与短处,伸出友谊的双手接受他们,这只是消极的作法。倘若是积极的做法,就是找出对方的长处,不光是停留在接受忍耐对方的缺点上。
人们都喜欢沐浴在承认的温馨之中。从这里也可发挥它的特性。
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自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到心理学医生那里去。那个孩子已经被严重灌输了自己没有用的观念。刚开始,他一语不发,怎样询问、启发,他也绝不开口。心理学家一时之间也真是无从着手。后来心理学家从他父亲所介绍的情况和所说的话里找到了医治的线索。他的父亲坚持着说:
“这个孩子一点长处也没有,我看他是没指望,无可救药了!”
心理学家开始应用承认的方法,找出他的长处。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聪颖的天赋,还颇有高手的意味。他家里的家具被他刻伤,到处是刀痕,因而常常受到惩罚。心理学家买了一套雕刻工具送给他,还送他一块上等的木料,然后教给他正确的雕刻方法,不断地鼓励他:
“孩子,你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会雕刻的一位。”
从此以后,他们接触得频繁起来,在接触中,慢慢地找出其它事项来承认他。有一天,这位孩子竟然不用别人吩咐,自动去打扫房间。这个事情,使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心理学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孩子回答说:“我想让老师您高兴。”
人们都渴望着他人的承认。
要满足这项欲望并不难。
总而言之,一个人如果能够容纳别人,能够承认别人,他的周围就一定会聚集起许多的朋友,这也正是那些具有好人缘人的与人相处之道。
在是非之地怎么小心自保
职业场是一块是非之地,其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是很残酷的。要想不惹麻烦,不陷入是非的泥潭,就必须时刻提高警惕。
下面是公司白领的三条金科玉律,相信他会帮你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1.在公司里不可随便交心。
在现实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祸从口出。人只有安身立命,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顺利地走上成功之道。因此,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使自己置身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动权,无疑是有益的。况且,一个毫无城府、喋喋不休的人,会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之所以给人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人多听少说。
2.孤军作战,得注意保存自己。
是游击队,就得打游击战。游击战的最高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许多力争上游的白领,很注意将对手打倒,却不善于保存自己,这是不足取的。一方面要友好竞争,一方面要在众人的竞争中保存自己,在势孤力弱的情况下,就要夹紧尾巴,千万不要露出要搏、要向上爬的样子,成为众矢之的。俗语说:“不招人忌是庸才。”但在一个小圈子里,招人忌是蠢才。在积极做事的时候,最好摆出一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超然态度。
3.不要替人背黑锅。
在公司或一个行政单位里,做事好坏对错,很多时候是由上级主观决定。如果上级意志强,下级多少都要努力工作;上级若自以为是,下级便会唯唯诺诺。但有一些上级只是向他的上级交功课而已,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出事,一切如常,就不会勾起上司的雷霆之怒。但一有差错,上司为了向他的上司交代,就会抓住一个人做替罪羊。这种情况,化公为私叫做“背黑锅”。
不背黑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最易行的就是不冒险,不马虎,事事有根据,白纸黑字,即使错了也有充分理由解释。
另一方面,一件事的对错,错的大小,应否追究,如何处罚,都是上级决定。大事化小或小题大作,都在有些上级的一念之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缘好,特别是与上司的关系不错,就会较少获罪。
与同事相处的窍门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亚博士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主管、平步青云,但要懂得一些待人处事的技巧,这些技巧是:
1.无论你多么能干和具有自信,也应避免孤芳自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岛,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两位知心朋友,平时大家有个商量,互通声气。
2.想成为众人之首,获得别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无需惊惶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你要学习处变不惊,从容面对一切难题。
3.你发现同事中有人总是跟你唱反调,不必为此而耿耿于怀,这可能是“人微言轻”的关系,对方以“老资格”自居,认为你年轻而工作经验不足,你应该想办法获得公司一些前辈的支持,让人对你不敢小视。
4.若要得到老板的赏识与信任,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自我欣赏,不要随便对自己说一个“不”字。尽管你缺乏工作经验,也无需感到沮丧,只要你下定决心把事情做好,定有出色的表现。
5.办事须尽力而为,也要尽力而行。尤其是你周围的环境中,不少同事对你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指出你的错误,你需要提高警觉,按部就班把工作完成,创意配合实际行动,是每一位成功主管必备的条件。
6.利用午饭时间与其他同事多沟通,增进感情,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这将有助于你的事业发展。
与上司相处三绝招
1.不时向自己的上司“请教”
有些东西明明你懂得比他还多,但你还是要尊重他的职位,和他讨论某项计划,请他“指点指点”。上司看到你如此尊重他,当然就对你放心了。不过,如果你“请教”之后,一个“指教”都没采纳,那也许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因此,你的计划与行动要多多少少考虑上司的“指教”——他对此一定在乎!
2.不要事情做得过于完美
也许你很奇怪,难道事情做好了还有什么错?当然不是你的错,但你要掂量一下形势,不要以为十全十美就一定会得到上司的赞美,有时还会招致一种嫉妒!例如,当公司老板要求你的上司完成某一工作,而你的上司一时不知怎么办,而你却自告奋勇地要求去做,这不等于给你的上司难堪吗?当然你也不能将事情做得一塌糊涂,否则你就要卷铺盖走人了。最好是在事情没有完全做完之前,留下一点点小缺陷,或犯个小错,然后请你的上司评议指点,如果他能找出毛病,当然他很高兴得意,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是比你高,也就不会对你心存戒意了。
3.不要忘记赞美你的上司
当然不是拍马屁,因为光拍马屁,也许拍的不是地方或者拍得重了,这样会适得其反。要记住,员工需要上司的夸奖,上司其实也需要下属的赞美,尤其是在上司的领导在场的情况下。你对他的赞美一方面表明了你对他的服从,另一方面,你也替你的上司做了一次公关活动,他怎不对你心存感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防御系统和自卫空间,如果你侵犯了他人的领地,就会遭至反击。无论怎样,作为下属,你切忌目中无人,尤其当你能力很强的时候,更应该留出一点空间,让你的上司立足有余。这是一种与上司相处的艺术,也是一种求己生存的手段!
几种摆脱单调平庸的方法
我们每天都在同一个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我们每天都与熟人老面孔打交道,每天三顿饭、每天接送孩子……等等,久而久之,许多人会感到生活乏味、单调没劲和毫无生气。
能不能对此有所改变呢?这里有几种摆脱平庸的方法,可以使你的生活焕然一新,增加许多丰富的色彩和乐趣。
1.打扮自己,改变形象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两种着装特别让自己满意,我们还倾向于把它留到特别场合去穿。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这类着装添到三种、四种,以便我们天天都有这样的好形象?
男士们最好带一把袖珍剃须刀和一小套盥洗用具,以便在参加傍晚或凌晨的商务会议之前,把那精疲力尽、风尘仆仆的模样改善一下。同样,女士们也最好随身带着化妆品或护发用品,或者还可以特别准备一副耳坠以及其他饰品,总之是要使自己的仪表乃至精神都有一种新的气息。
有时候,你还可以让你的朋友来为你做参谋,你的仪表怎么样,你的言谈举止怎么样,你的汽车、房子、公文包以及其他的用品看起来怎么样,让他们谈谈对你最近的印象和感受。
2.装点家居,美化生活
家庭居住环境,作为家庭成员自由支配和享受八小时以外闲暇时间的场所,它能柔化和冲淡伴随着紧张工作而带来的不适之感。在这一片小天地里,可以赋予家庭成员以更多的自主权,并为他提供一个充分抒发自我的宽松环境。通过家庭居住环境的美化,不仅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物质功能环境,而且还能由此折射出一个感性的抚慰人心的有人情味的心理环境。
一般来说,过一段时间就把居室环境重新布置一下,用一些较为时尚的饰品点缀在居室的环境之中,自然会收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3.变换环境,调节心情
一个人如果长期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工作,会觉得很乏味,不妨动用各种手段调节自己和同事的情趣,以增进友谊,增加乐趣,改善心情。当这种办法还没有效果,你仍然觉得心情郁闷,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那就要换换工作环境了。当然,这种方法只对少数人合适。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是另谋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实属不易,二是在已经熟悉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多年,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情理上来说,非到迫不得已,人们并不想去另谋新的职业,除非有人以比自己待遇优厚得多的条件主动上门聘请。即使如此,那些有事业心并在目前岗位上有成就感的人也不一定去高就。所以说,这种方法只是适用于那些本来就对自己的工作及环境不满意的人。
总之,人活着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社会。保持一种好心情时,时常动手装扮一下自己和环境,你会觉得原来单调、乏味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的。
学会审时度势
有位记者曾同老演员查尔斯·科伯恩进行过一次交谈。记者问的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要想在生活中获得成功,需要的是什么?大脑?精力?还是教育?
查尔斯·科伯恩摇摇头。“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成功。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甚至更为重要,那就是:看准时机。”
“这个时机,”他接着说,“就是行动——或者按兵不动,说话——或是缄默不语的时机。在舞台上,每个演员都知道,把握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相信在生活中它也是个关键。如果你掌握了审时度势的艺术,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功,它们会自动找上门来的!”
这位老演员是正确的。如果你能学会在时机来临时识别它,在时机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生活中的问题就会变得大大简化了。那些反复遭受挫折的人经常去对毫不留情的、不怀好意的世界感到泄气,他们几乎永远意识不到: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了恰当的努力,但却在不恰当的时机放弃了。
一位家庭关系法庭的审判员在谈到夫妻关系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哦,这些吵闹不休的夫妻们!他们只要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种时候一个人受不了唠叨或批评,——即使是善意的劝告!只要夫妻双方肯于了解对方的心情,知道什么时间去诉苦,什么时候去流露感情,这个国家的离婚率就会下降一半。”
良好的风度经常需要的也只是看准合适的时机而已。还有比兴致勃勃的谈话被打断更令人扫兴呢?有谁没有遇到过一个从来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离去的不知趣的人呢?这个人会使你觉得像被他纠缠了一辈子似的。
许多人都以为会看时机是一种天分,也就是生来就具备的,就像是具有音乐细胞的耳朵一样。但情况并非如此。通过观察那似乎有幸具备这种天分的人,你会发现这是一种任何人只要努力留心都能获得的技能。
为了掌握恰到好处地处理时间的艺术,需要牢记五个必要的条件。
首先,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掌握好时间在待人处世上具有重要意义,莎士比亚曾经写道:“人间万事都有一个涨潮时刻,把握住潮头,就会领你走向好运。”一旦你明白“看准时机”的全部重要意义,你就朝着收获迈出了第一步。
其次,和自己订一项条约,这就是当你被愤怒、恐惧、嫉妒或者怨恨的漩涡所驱使时,千万不要做什么或者说什么。这些情绪的破坏力量可以毁坏你精心建立起来的“观时机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留下一段著名的话:“任何人都会发火的——那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对适当的对象,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为适当的目的,以及按适当的方式发火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第三,加强自己的预见能力。未来并不是一本关闭上了的书。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相对来说,很少有人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来设计今后的自己、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照此行动。
预见能力在商务中是如此重要,许多公司都把它作为工作取得进展的主要尺度。在管理家务时它也同样是重要的。星期六会不会是到海滩旅游的好日子?最好把现成的冻熟肉和三明治面包放进冰箱里。你寡居的婆婆健康状况是否开始衰退?你最好还是面对她可能搬来与你同住或者安排她到一所私人疗养院去的可能性吧。掌握好审时度势的艺术还包括看准将来事情会向何处发展,明白抓住现在这个时机采取行动去减少将来的麻烦或是在将来能得到好处。
第四,学会忍耐。你不能不信服爱默森所说的“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置于天分的土壤中,并且坚定不移的话,巨人般的世界也会向他让步。”获取这种耐力没有灵丹妙药,它是一种智慧与自制力的微妙的结合体。但是一个人必须明白,过早的行动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条,就是学会做一个局外人。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是与所有的人共享的,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于是,真正地把握时机就包括以一个局外人的角色去了解其他人是怎样看问题的。
要想享受美丽的人生,你必须学会抓住时机,审时度势。
保持青春六诀
1.以继续成长的方式保持青年。你不会“长”老,而是因为不再成长才老的。
2.以紧攀梦想的方式保持青春。有一位哲学家写道:“一个人的最后梦想也死掉了之后,除了埋掉他再没有他途了。”
3.以维持愉快态度的方式保持青春。请记住这一句箴言:“忧伤的心灵使骨枯干,喜乐却是良药。”
4.以迫使心灵不落旧辙的方式保持青春。请记着旧路是失败者走的。
5.以那些精神上青春永在,毕生在创造上持续先天情感的方式保持青春:歌德在80岁才写完浮士德;毕加索在90岁还在画他的杰作;托斯卡尼尼85岁仍做指挥;爱迪生89岁还在实验室忙碌;富兰克林80岁研拟美国宪法。
6.以维持心灵年轻的方式保持青春。“此事如果可为,”诗人桑德堡写道,“则一个活了许多年的人怀着孩童之心逝去并非坏事。”
缺乏勇气平庸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席第先生进入美国邮政局的海关工作。他很喜欢他的工作,但5年之后,他对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时间、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资升迁的死板人事制度,(这使他升迁的机会很小),愈来愈不满。
他突然灵机一动。他已经学到许多贸易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还是他在海关工作耳濡目染的结果。为什么不早一点跳出不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认识许多贸易商,他们对这一行许多细节的了解不见得比他多。
自从他想创业以来,已过了10年,直到今天他仍然规规矩矩在海关上班。
为什么呢?因为他每一次准备放手一搏时,总有一些意外事件使他停止。例如,资金不够、经济不景气、新婴儿的诞生、对海关工作的一时留恋、贸易条款的种种限制及许许多多不无理由的借口,这些都是他一直拖拖拉拉的理由。
其实是他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被动的人”。他想等所有的条件十全十美后再动手。由于实际情况与理想永远不能相符,所以只好一直拖下去了。
善于因人而异的谈话方式
与人说话,先要明白对方的个性,他喜欢婉转,应该说流利的话;他喜欢率直,应该说激切的话;他崇尚学问,就说高深的话;他喜谈琐事,就说浅近的话,说话方式能与对方个性相符,自然能一拍即合。
1.与老年人谈话要谦虚
我们常听到长辈教育后辈时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是很有道理的,老年人虽然接受的知识比你少,可是无论怎样,他的经验比你丰富得多。因此在你与他谈话时,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
其实,与老年人谈话,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很喜欢谈话。他们说话常滔滔不绝,你要打断他,就会显出粗鲁无礼的样子。因此,有时与他们谈话很费时间,可是,只要你用心听,他们的话是极有裨益的。
2.与年幼者谈话要保持深沉的态度
比你年幼的人,有些思想太超前,有些则知识不及你。在前一种情形下,你和他们谈话是毫不觉得困难的。你只需保持深沉的慎重的态度就行,不要降低你自己的身份。假如你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再要把他拉回来,就很困难了。还要注意不要给他们机会直呼你名,那是很不好的。
不要同他们辩论,也不要坚持你的权利。你只要让他们都知道,你是希望他们对你有适当的尊敬的。你要知道,人们总是因你自己看重自己才尊重你,尤其是那些年幼于你的人们。
3.与地位高于你的人谈话要保持自己的个性
你在与较你地位优越的人谈话时,须维持你自己的独立思考,不应该做一个“应声虫”。若你只说“是”,那么你的话就可能会使别人不悦。
与地位高者谈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态度要表现出尊敬;
②对方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地听;
③不要随意插话,除非他希望你讲话;
④回答问题要简练适当,尽量不讲题外话;
⑤说话自然,不要显得紧张。
当你在尊敬你的上司时,你也要显出你自己也是尊重自己的。
4.与地位低于你的人谈话要庄重
在与一个地位卑于己者谈话时,你应使他觉得你正对他所说的话感兴趣,而且你必须请他说话,必须显得很和蔼可亲。
与地位卑于你者谈话时应注意要庄重、有礼、和蔼,避免一种统治者的态度;赞美他一切完美的工作;讲话不得太多;不要太显亲密;不要以你自己优越的地位来阻止他。
5.与女性谈话要以对方为中心
因此,当你与女性谈话时,话题要以对方为中心,采取一种可使对方感情增加的谈话的口气、态度和方式,那么,你与她之间的对谈,就能很顺利而愉悦地进行下去。女人们喜欢谈她自己、她的家庭以及她的癖好,更喜欢发表她的意见,又喜欢告诉人家她是一个多么好的人。所以她需要一个好的倾听者。假使你想用谈话来吸引女人的话,那么你就不要有轻视她的态度。待她们至少要像对待一个与你有同等智力的人一样。不要以为她们知道的比你少,或她们的意见毫无价值。这样,就能迎合她们自重的天性,而使她们觉得与你谈话十分快乐。
和女人谈话时,你得先开个头,然后她就会接下去。询问天气;询问她的一个亲戚的健康;询问书籍、金鱼、花草或其他种种事物。总之,是她们所感兴趣的。
使你们之间的谈话能继续不辍,是你对你的能力的一种确信。你有你的思想和观念,不要沉默寡言,但也不要过分深入,不要使内容越拉越远使人讨厌,应时常记住你的谈话是在取悦对方。
因人而异谈话方式不仅表现了你的素质修养,更能让对方在与你的谈话中得到尊重与信任。现代人不可不知,不可不学。
善于发现中间机会很重要
有一次,某商界奇才参加一项社会活动,不少人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道,以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帮助。
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一道题考考你们吧。”
“某地发现了一处金矿,于是人们一窝蜂地拥去开采。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绕道走,就是费点时间”,有人说。
“干脆游过去。”
……
但是他却含笑不语,等人们议论声过后,他开口了:“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
全场愕然。
他却说:“那样的情况下,你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呀!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从他的启发中许多人领悟了应培养多元思维,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他人不曾想的,但有一人顺着这个思路向前走了一步,他想:社会上有许多和金矿类似的财富,但往往人们疏于发现或不易知道,我何不做一个中间人,像那个买条船渡淘金人一样,从渡客身上讨金呢?
做一个时时能找到工作的人
好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跑到美国西部,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但因刚到西部人生地不熟,感到无从着手,只好写信去请教报界名人塞缪尔·克莱门斯先生(即马克·吐温)。不久克莱门斯先生给他回信,信中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话去做,我可以在报界为你谋得一席之地。现在请告诉我:你想进哪一家报社?这家报社在什么地方?”
年轻人接到克莱门斯先生的回信后,当然异常兴奋,连忙再写一封信,说明他所向往的报社名称及其地址,同时一再向克莱门斯先生诚恳表态,愿意听从他的指示。不久之后,他就接到了克莱门斯先生的第二封回信,信中说:
“只要你肯暂时只做工作不拿薪水,无论你到哪一家报社,人家都不会拒绝你;至于薪水问题,你不必着急。你可以对报社的人说,你近来觉得不工作实在很无聊,现在极想找一份职业来充实生活,但可先不要报酬。这样一来,无论对方报社现在是否迫切需要人员,总不好一口回绝。”
“等你获得工作的机会后,就要主动做事,等到同事们慢慢感到确实需要你时,你再到各方面去采访新闻,把写成的稿件给编辑部;如果你所写的稿件的确符合他们的需要,编辑自然会陆续发表你的新闻稿。如此这番,长此以往,你就会慢慢晋升到正式外派记者或编辑的职位上,大家也会渐渐重视你。到了这一步,你就不必担心没有薪水了。而同事和朋友们也必定会把你的名字和工作业绩传出去,这样,你迟早会获得一份薪水颇丰的工作。”
“不久,其他报社也会争相来聘用你,你可以拿了聘书给主编先生看,告诉主编先生,其他报社要给你多少月薪。如果这里也愿意出同样的月薪,你仍然会留在这里做下去。到了那时,也许其他报社还会给你提高薪水,但如果数目与这里相差不多,你最好还是继续在老地方做。”
读完信后,这位青年一开始对克莱门斯先生的方法有些怀疑,但他仍然照着去做。不久,他果然进了一家有名报社的编辑部;又不出一个月,他接到了另外一家报社的聘书,答应每月给他多少薪水;原先的报社知道了后,就答应照对方出的薪水数目加倍给他,于是他仍然在原来的报社里做事。这样,他在那里继续做了四年,在这四年当中,又两次收到其他报社的聘书,他也因此涨了两次薪水。现在,他已是那家报社的主编了。
除了这位青年外,另有五位青年去请教克莱门斯先生,也获得了同样的指示,因而都找到了他们所向往的工作。如今美国有家名望极大的日报主编就是当年那五位青年中的一位。那位主编先生在20年前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青年,用了克莱门斯的方法进了那家报社后,他的地位就日渐上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昌希·迪普先生这样说:“一个年轻人只要办事谨慎,对自己有信心,那么无论到哪里都不难找到工作。有了工作之后,就不难迅速晋升。”
昌希·迫普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位名叫詹姆斯·路特的年轻人,家住伊里铁路附近。最初,他在铁路局里找到一个管理货物的小职员的职位,不久,上司看出他有足够的工作能力,于是就把他晋升为一个车站运货部主管。上任之后,路特立刻对那个车站的货运事务大加整改,车站从此一改过去管理混乱的情形,一切工作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这使铁路部门认识路特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于是,他又再次高升,被任命为伊里铁路货运管理处主任。当时伊里铁路的总负责人是凡德尔比特,他看出路特这位年轻人具有无限的才能,就特地邀请他去中央铁路局做货运部主任,年薪达15000美元,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薪水。
有一天,路特因自己工作过程中遇到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去向凡德尔比特请教。但是,凡德尔比特却对路特说:“你凭什么每年拿15000美元的薪水呢?”“因为我负责管理运货事宜。”路特答道。凡德尔比特又毫不客气地说:“这么说来,你是不是想把这笔薪水让给我呢?”
路特顿时感到羞愧难当,急忙回身就走,随后他终于用自己的力量把那些以前无法克服的难题—一加以解决。后来,由于路特自己的不断努力,被任命为中央铁路局副局长,不久凡德尔比特因年迈退休,路特就接过了中央铁路局局长的权柄。
昌希·迪普先生说:“如果路特当初不全力以赴地去解决自己碰到的各种难题,恐怕现在他的职位早已是别人的了。”
我们看过这篇文章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知识和能力。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具备了过人的才智,天下总有你的用武之地。
其次,用不要报酬作为手段,以自身的实力为后盾,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求职窍门。
最后,不要怕自己的才智、工作得不到相应的报偿,要在不求之中求之。只要你展现了自己的才能,自然会受到赏识,那时该你得到的报酬自然归你。
身边不起眼的人将来可能决定你命运
美国某大学教授给他的学生讲课时幽默地说:“要处好与成绩优秀者的关系,因为将来他可能是你的同事,但更要处好与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的关系,因为将来他可能对你投资。”说这只是基于一个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表明:在大学期间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毕业后当了学者,公司白领,而成绩平平,甚至可以说成绩很差的多数成了富翁和公司老总,这些学生往往给他的母校大笔捐款。而那些学者和白领们就算心有余也力不足。教授的意思推而广之就是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就算今天身边很不起眼的人将来出去可能决定你的命运。
秦穆公一次出游,见兵丁捉了十五个土人,他问清了不是什么大事就要士兵把人放了,后来秦穆公在与韩燕两军交战时,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突然敌人的后面乱了起来,原来那十五个土人报他不杀之恩,率众相助,从后面打乱了敌人的阵脚,秦穆公得以反败为胜。
不要看不起身边不起眼的人,善待他们,等于为自己埋下一个友善的种子,这颗种子关键时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我们身边,更多的是普通人,我们要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以己度人,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敬人一尺,人报我一丈,”就算不起眼的人心里也会有“人以国王待我,我以国土报之”的想法,如果你不善待别人,别人也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像“毁树容易种树难”一样,为好人难,得罪人却容易,哪怕他的力量不如你,但若要与你过不去,你也会头大如牛。
对付坏人有绝招
既然这世界上存在坏人,我们就免不了要与坏人打交道,针对各种不同的坏人,我们也应该有不同的对付办法。
1.放手硬碰硬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这是人们在世代相袭的人际斗争中演绎出的至理名言。它告诉人们,这“硬”的、“愣”的、“不要命”的,都不是省油的灯。我们俗称的“愣头青儿”、“刺儿头”、“泼皮无赖”等皆属此类。他们依仗自己拳大胳膊粗,说起话来腔调也比别人高八度,动不动横挑鼻子竖挑眼,捏拳斜眼从鼻子里呼出一声:“怎么,不服?你小子敢跟老子试试?”自然,明智的人此时会念念不忘老祖宗的遗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好汉不吃眼前亏。我斗你不过,惹不起可躲得起。殊不知:“横人都是软人惯出来的”。
是的,面对这种肆意寻衅的无赖之徒,你纵然有一万个理,他那拳脚也容不得你讲半句?
这种类型的人在他的一方宝地上,天王老子第一他第二,左邻右舍如躲洪水猛兽,巴不得他暴死。
其实,这种人并非天生就是这样的狂徒恶霸,他们的性格和今天的威风,纯粹是被人们的胆小怕事性格抬起来、捧起来的。试想,他在第一次逞强霸道时就遇到不怕死的硬碰硬与他相斗,他看人们并不那么好欺负,他还能继续这样下去吗?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敢表现得硬气十足,并不是他们是非不分,更不代表着他们支持邪恶。只是人们在做事情之前,总要掂量一下,怕付出代价。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明知对方缺乏正气,也不敢站出来抗争。正因为这样,这些恶人的气焰才一天天嚣张起来,最终成为地方上一霸。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姑息那些刚冒尖的恶人、坏人,要敢于用正义与他们斗,让他们窒息于萌芽之中。
2.不可有妇人之仁
妇人的特色之一是心特别柔软,她们容易感动,意志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动摇。这种特色在有孩子的妇女身上尤其明显,因为她们全身的血液流着一种母性的爱,当孩子犯错流着眼泪时,妇女都会抱着他,原谅他。这种爱有时显得很没原则,很不理性,甚至是非不分。古人便将有这种特性的爱称之为“妇人之仁”。
一个人的恶行因为你的“妇人之仁”获得了宽容,但有时你的“妇人之仁”不但没有感动他,反而让他有另外的机会犯下恶行,对别人造成伤害。
因此,“妇人之仁”不是好事,可是,天生心软的人怎么办?难道注定在人性丛林里做个被剥削、被凌辱者?这种人应该要训练自己的思考与判断,用理性与智慧来指引自己的行为,而不要让感情牵动;这需要时间,也需要面对“挥泪斩情丝”的痛苦,但总是要经过这种磨炼才能成长、果断。
“妇人之仁”的风险和代价很高,如果不能去除这种感情特质,那么你只好庆幸自己还没有遇到坏人了。
3.避开亡命之徒
亡命徒的典型语言就是“死都不怕,还怕活着”、“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只要给我留一口气,总有一天毁了你”。这样的人为不大一点事,就敢下毒手,拼个你死我活。惹上亡命徒就会给我们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和损失。在亡命徒眼中,伦理道德、正义、法律一钱不值。他们无所顾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压服他们。
不跟亡命徒较劲,主要原因是为了不搅乱我们的正事,而不是因为懦弱害怕。我们多数人都是有正经事要去办的,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就不能与这类人较劲,否则会耽误了大事。
与亡命徒计较是最没有价值可言的,这种人视生命如儿戏,置公理于不顾,与这种人发生冲突一点好处也不会有。聪明人不会作无谓的牺牲,不会卷入没有价值的冲突。社会自有正义在,秩序自有法律来维持,亡命徒迟早会受到惩罚的。但我们在日常交往中,还是尽量去识别亡命徒、避开亡命徒为妙。
4.死缠烂打,以毒攻毒
有些坏人,对你的要害部位实行“重点攻击”,会令你开始就处于被动位置。
对付这类人的办法有多种,根据情况的不同你可以加以选择:
1.后发制人。这是使自己能站稳脚跟的最有效办法。特别是中国人,更善此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以静制动”、“反守为攻”的论述很多。每个人也许都有这个经验:先把拳头缩回来,到一定程度,看准了对方,再猛烈地打过去,打得准,打得狠。
2.针锋相对。针锋相对即是以对方同样的火力,向对方进攻。对方提什么问题,你就给予十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丝毫不退让,一点也不拖沓,也不拖泥带水,使对方无理可寻。
3.装作退却,设计陷阱。假如对方的问话是你所必须回答的、不能推辞的,而又要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时,你可以装作退却。对方乘机涌过来;你把他带得远了,让他完全进入了圈套,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他反击。
4.抓住一点,丝毫不让。对方话锋之强烈、火药味儿之浓,使你无法反击;他提出的重大问题,你无法一一回答,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迅速找到他的谈话内容中的一个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无所谓,可以把这一点无限扩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开其它的问题。
5.胡搅蛮缠。胡搅蛮缠是当你理亏时,被对方逼到了死角,而又实在不想丢面子,就可以蛮缠一番,把没有理的说成有理的,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说成是很有联系的事物,把不可能解决的、不好解决的问题与你的问题扯在一起,以应付对方的一连串进攻。
套近乎的妙招
套近乎就是拉近关系,人与人之间,惟有“近乎”了,关系密切了,才能互相照应,肯为帮忙。那么,“套近乎”也有技巧吗?当然,人的关系可谓是一门大学问,而这门大学问的第一章正是“套近乎”。
意大利知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就深谙这“第一章”的要义。法拉奇以其对采访对象挑战性的提问和尖锐、泼辣的言辞而著称于新闻界,有人将她这种风格独特、富有进攻性的采访方式称为“海盗式”的采访。而迂回曲折的提问方式,正是她取胜的法宝之一。
技巧一:先抛出“套子”的一部分。
在采访前南越总理阮文绍时,她想获取他对外界评论他“是南越最腐败的人”的意见。若直接提问,阮文绍肯定会矢口否认。法拉奇将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曲折地达到了采访目的。她先问:“您出身十分贫穷,对吗?”阮文绍听后,动情地描述小时候他家庭的艰难处境。得到关于上面问题的肯定回答后,法拉奇接着问:“今天,您富裕至极,在瑞士、伦敦、巴黎和澳大利亚有银行存款和住房,对吗?”阮文绍虽然否认了,但为了洗清这一“传言”,他不得不详细地道出他的“少许家产”。阮文绍是如人所言那般富裕、腐败,还是如他所言并不奢华,已昭然若揭,读者自然也会从他所罗列的财产“清单”中得出自己的判断。
技巧二:给“套子”换个说法。
法拉奇在采访我国领导人邓小平时,提出一个问题:“天安门上保留下来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看上去平常、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含义,目的在于想知道邓小平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评价、认识及其今后在中国的地位。
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总统,西方评论界认为他专横、残暴。法拉奇在采访中,不是直接问他:“总统先生,据说您是个法西斯分子”,而是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总统先生,据说您是有关墨索里尼、希特勒和拿破仑的书籍的忠实读者。”从实质上讲,这个问题同“您是个法西斯分子”所包含的意思是一样的,转化了角度和说法的提问,往往会使采访对象放松警惕,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它看上去无足轻重,但却尖锐、深刻。
技巧三:给“套子”涂上感情色彩。
访问邓小平,法拉奇是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的。她从邓小平传记中知道他的生日是8月22日,而邓小平自己却忘记了。
邓:“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法:“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你传记中知道的。”
邓:“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祝贺啊!我已经76岁了。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老的年龄,他会给我一巴掌呢!”
邓:“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你父亲说的,是吗!”
访问气氛就这样十分融洽而轻松地形成了。
看来当记者的人,最擅迂回,最会委婉。遇到“记者”型人物,我们得对他们兜圈子、做“套子”有一定的警惕,考虑一下自己是否乐意被套住,再去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