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002 何处染成尘埃

  • 小说:禅,是开在诗里的花
  • 作者:古 湘
  • 字数:378704
  • 更新时间:2021-09-29 09:26:37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惠能)

读过神秀的“身是菩提树”诗的人看这几句诗,真心地满脑子疑惑:菩提树怎么会不是树,明镜台怎么不是台呢?大千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怎么就会无一物呢?难道神秀智者告诉我们的,竟然都不对?这个惠能,究竟要说什么意思?

且端一杯茶,让心绪宁静,再来细品这首诗的悠远滋味。很多时候,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像爬楼梯,只有爬过了低层的梯子,才能到达高层。神秀的诗是送我们攀上更高境界的梯子,而惠能的这首诗,是另一层更高的梯子而已,透过它,我们可以领悟不曾领悟的世界本质。美丽的菩提树枝繁叶茂,今日摇曳多姿,郁郁葱葱,但明天,它可能会叶落、会枯萎,会失去生命而化为尘土;漂亮的梳妆台也一样,今日它熠熠生辉,明日则可能被打碎、被抛弃,最终化为齑粉。在这世界上,有哪样东西可长存于世,永不变化,永不消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有具有具体形象,可触摸可感知的事物,都只是“色”,它来自虚空,也将消散于无形。这世界的本质,不过是虚空而已。所以,说什么菩提树是树,明镜台是台,它们其实根本都不存在。这世界既然一切都不存在,又哪里去沾惹尘埃?!

真是醍醐灌顶。原来,神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如何在尘世中保持本性不变。他看到凡尘俗物对人的束缚,力求“勤拂拭”来保持心灵的纯净和平静。惠能的教诲是直达目的,直指人心,给人当头棒喝,立刻了悟。

如果,这世界不过一场梦幻,那我们何必执着于得失,又何必强求拥有?如果,人生终将归于虚空,我们又何必给自己套上枷锁,让短暂的人生充满痛苦?放开一切,放弃人世那些浮华虚无的追求,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永远明净,不受玷污。这才是人生的真谛,是保持自我本心的真谛。

难怪弘忍最终将衣钵传给了惠能,也难怪神秀感慨说:“他(惠能)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惠能的“无师之智”就是“顿悟”,是刹那间而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

惠能和神秀都跟从弘忍智者学习,弘忍过世后,惠能住在韶州的广果寺。史书记载,惠能没有到来之前,韶州的山林之间多有虎豹,等他来了之后却“一朝尽去”,于是“远近惊叹,咸归伏焉”。神秀在当时深受皇家重视,武则天希望封他为国师,但神秀认为惠能才是正宗传人,所以举荐惠能。惠能拒绝了皇家的征召,神秀又写亲笔信给惠能,结果惠能对使者说:“吾形貌短陋,北土见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师以吾南中有缘,亦不可违也。”他始终没有北上京城,而是留在当时还算落后的南方。惠能广泛宣扬他的智慧,渐渐“顿悟”占领上风,成为文人雅士们最喜欢谈论的内容。惠能说,他的“顿悟”适宜引导上等资质的人彻悟人生,而“渐悟”与“顿悟”,并没有优劣之别。

渐悟与顿悟只是因为人有聪明、愚钝而产生的,不管是“渐”还是“顿”,它们都只是方式,只是一种途径,通过它们,我们最终要达到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并获得最终的解脱和人生的圆满。所以,不管“渐”还是“顿”,我们寻求的都只是结果而已。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