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齐孝公伐我北鄙①,公使展喜犒师②,使受命于展禽③。齐侯未入竟④,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⑤,将辱于敝邑⑥,使下臣犒执事⑦。”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⑧,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⑨,夹辅成王⑩。成王劳之⑪,而赐之盟⑫,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⑬,太师职之⑭。桓公是以纠合诸侯⑮,而谋其不协⑯,弥缝其阙⑰,而匡救其灾⑱,昭旧职也⑲。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⑳。’我敝邑用不敢保聚(21),曰:‘岂其嗣世九年(22),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注释】①齐孝公:名昭,齐桓公之子。我:指鲁国。相传《左传》为鲁国史官所著,故称鲁国为“我”。鄙:边境。②展喜:鲁国大夫。犒(kào):慰劳,通常用牛、酒宴饷军士。③于:向。展禽:即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谥号惠,柳下是他的食邑名。④竟:通“境”,指鲁国国境。⑤举玉趾:尊称别人行止的敬辞。举:抬。趾:指腿脚。⑥辱于敝邑:意谓您来到我国,这是使您蒙受耻辱的事。恭维对方并表示自谦的话。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⑦执事:古代指在国君左右办事的人。实际指齐孝公。不敢直称,表示敬意。⑧县(xuán)罄(qìng):形容一无所有,极其贫穷。县,通“悬”。罄,打击乐器,其形中空。⑨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姬姓,名旦,曾辅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他的长子伯禽是鲁国的始封之君。大(tài)公:指齐国的始封之君姜太公,即吕望,也叫吕尚、姜子牙、太公望等。股肱(gōng):大腿与胳膊。比喻王室得力大臣。⑩夹辅:在左右辅佐。⑪劳:慰劳。⑫盟:盟约。⑬载:载书。盟府:古代掌管盟约典策的官署。⑭太师:官名,掌管典籍文献。职:执掌,主管。⑮桓公:指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在位。纠合:集和,联合。⑯不协:不和。⑰弥缝其阙:弥补他们之间的裂痕。弥缝,弥补。阙,通“缺”,缺失。⑱匡救:匡正挽救。⑲昭:彰显,显扬。⑳其:会。表示推测。率(shuài):遵循,沿着。桓:指齐桓公。(21)用:因此。保聚:守城聚众。(22)嗣世九年:继世为君九年。指齐孝公即位于鲁僖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至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伐鲁,为时九年。
【赏析】这是一篇以记述外交辞令为主要内容的短文。鲁僖公二十六年夏天,齐孝公率军攻打鲁国。齐强鲁弱,齐大鲁小,大兵压境,形势危急。展喜奉鲁君之命去面见齐孝公并与之谈判。谈判中,展喜巧妙地利用齐、鲁两国先君的关系与盟誓,以及齐孝公称霸的野心,痛陈利害,慷慨激昂,有理有据,使得齐孝公理屈词穷,无言以对,终于撤回军队,鲁国因此免除了一次国难。
展喜的一番辞令外柔内刚,底气十足,表面看来彬彬有礼,实则大有问罪之势。齐孝公自知理亏,军事行动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