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二章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 小说:低调做人有学问:决定一生的6种做人智慧
  • 作者:王峰
  • 字数:479260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1:37

低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低调的人,不张扬、不炫耀,明哲保身,智而不显。低调的人大智若愚,不露锋芒,深明做人处世之道。

1.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

老子有言: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真正有才华的人像个呆子,善辩的人像个哑巴。言外之意是:智慧的人虽然有无限的才华,但低调处世,会掩饰自己的锋芒,藏己于众,适时一用,令人刮目相看,众人敬仰。

《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是指在为人处世中要洞察世事之原由;“人情练达”是指人情世故熟练通达。这既是封建世家所推崇的处世哲学,也是当今社会行世所需要的为人技巧。芸芸众生共同编织着一张复杂的社会关系网,要想不被人情关系旋涡所吞噬,必须要学会自我保护。而“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无疑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自救的捷径。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官贵族,都要懂得这个道理。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想超越别人、出类拔萃,但是别忘了,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如果一个人功高盖世、能力超群,又不懂得收敛锋芒,祸端也就离他不远了。所以说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是懂得运用才是重中之重。

太有才华的人很容易遭人嫉恨和非议,招惹祸端。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并不少见。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精通诗词书画,他经常在上朝的时候出些诗词考问群臣,百官畏惧于皇上的龙威,有时候明知诗词的粗糙和破绽,也装着挠首搔耳地冥思苦想,更有甚者恳求龙恩再思索三天。难道科举出身的满朝文武百官真的没有才华吗?其实他们深谙免惹是非的处世之道。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毕业于名牌大学,拿了很多能拿的证件。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善辩,他轻松被聘入一家单位工作。可到工作单位以后,他自以为自己有才学有文凭,在不了解实情细节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公司各种规章制度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有一次开会的时侯,领导提出了一个方案,他立即对该方案进行反驳,并提出了很多意见。上司表面上很高兴,还赞赏他“积极上进”,但内心却对他非常不满,没有多长时间,公司就找了个借口把他辞退了。由此可见,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有实际意义。

俗话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切斯特菲尔德也说过:“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人们往往更喜欢忠实的听众,厌恶喋喋不休的人。静静地听人诉说,默默地在内心思考,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事情的原由。沉默是金,出言过于随便,往往给人一种不可靠感和不信任感。说了千言万语,也许还不如动一下手的作用大,所以说有时候语言是一种很卑贱的东西,多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肤浅的行为,而适当地保持沉默则是涵养的象征。

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多思考,遇事多个心眼,少一些言语。这样才会处世通达,左右逢源。如果一味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处处碰壁。

老子评价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德是指人的才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虽然是才华横溢,但却貌似愚鲁笨拙。在通常情况下,要克制自己显露才华的欲望,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免除招致别人嫉妒陷害的可能。在必要的时候适当地展示才华,那无疑将会赢得别人的好感,进而受人尊敬。刚极易折,不分场合地展露锋芒,不分青红皂白地显露其锐气,那结果可想而知。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爱耍小聪明,卖弄才情,这样的人很容易招致祸端。经常耍小聪明的人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没有人愿意和经常耍小聪明、自以为是的人一起做事。耍小聪明的人常常不会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地干活,他们只会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耍个小技巧,最终也成不了大气候。而真正聪明的人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聪明和智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过分地“聪明”会坏事。过分地外露才智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因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所以,还是不要太自以为是,以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心态做人,以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的方式处世才是明智的选择。所谓“大智若愚”换一种说法来说就是装糊涂。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往往善于装糊涂,他们看似愚钝糊涂,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观察思考。对于下级过错的宽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是为了得人之心,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愿意为老板多出力气。生活需要自我麻醉,不是自欺也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一种生存之道。

做到“大愚之中有大智,木讷之中有精明”,应该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人非圣贤,谁都会有过失。但是面对过失时,智者和愚者却有各自不同的做法。犯了错误之后,愚者是一遍遍地诉说他的动机,推卸责任,但智者更多的是静下心来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因为他们明白,错误每个人都会犯,问题的关键是会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从已经发生的错误中能学到什么。

总之,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大关系网中,藏其锋芒,收其锐气,多思考多办事,少大吹大擂,夸夸其谈,做到“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那么你将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低调做人的智慧:

其实更多的时候人们害怕的不是缺点,而是被欺骗。所以不必担心缺点暴露后会失去威信,适当地暴露缺点,展示一个令人亲信的真实的自我,给别人留下一个提出金玉良言的空间,为成就事业添砖加瓦。

2.装聋作哑,明哲保身

装傻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保全了生命,才有再创造奇迹的可能。会装傻的人更容易成就大事,何不适时装傻?

斯大林是一个极其要面子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更是唯我独尊。特别要尊严的他容忍不了别人比他高明,固执地坚信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自己的见解是最高明的。在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前夕,富有战略眼光的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放弃基辅城,以避免德军的围攻。对于朱可夫的建议,斯大林根本不予考虑,同时把朱可夫赶出了大本营。最终基辅城遭受德军的合围,斯大林后悔莫及。如果朱可夫在提出建议的时候能换一种方式,比如给斯大林以暗示,让他自己悟出放弃基辅城的必要性,那肯定是另一番结果。

华西里也夫斯基就是一位与朱可夫不同的总参谋长,他深知斯大林是怎样的性格,所以他总是适时装傻,深得斯大林的重用。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是在无意之中给斯大林以启示。很多军事计划都是斯大林在得到华西里也夫斯基的启示后想出的,但华西里也夫斯基却装着和众人一样被斯大林的高明所折服。华西里也夫斯基在军事会议上是最受斯大林批判的人,但他的进言却被采用得最多,因为华西里也夫斯基很“傻”。他有一套独特的进言方法,那就是他既进言正确的观点,同时也掺和错误的意见。况且正确的意见总是讲得颠三倒四,含糊不清,而一讲错误意见的时候又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所以斯大林往往对他的错误意见大发雷霆,把他批得狗血淋头;而同时又受他的正确观点的启示,作出很多很英明的战略决策。可能很多人对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这种行为不理解,因为常人在领导面前做的就是好好表现,得到领导的赏识。但是领导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做事的策略是不能忽视的。华西里也夫斯基是明智的,懂得装傻的哲学,在“傻”中被器重。

有时候,装傻不但能保官,还能保命。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很不放心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原因是自己是一位布衣天子,保不住自己手下的这些功臣宿将也产生非分之想。于是,当上皇帝后就开始稳固政权,对那些有功之臣展开杀戮。尤其是那些身经百战、素有威望的将军们,在朱元璋眼里,这些人最可怕,如果有一天他们兴兵谋反,绝对有巨大的号召力。所以,朱元璋先下手为强,对大批功臣举起了屠刀。大批身经百战的功臣老将没有战死沙场,却惨死在“清洗肃反运动”的屠刀下。朱元璋先后杀死了左丞相汪广洋、右丞相胡惟庸,毒死了当年被他假斩的徐达将军,就连开国宰相李善长也未能幸免,一家七十多口都“获罪”身死。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害怕不幸之事降临到自己身上。

有一天,朱元璋要求御史袁凯把一些案卷送到太子朱标那里复查。太子朱标是心慈之人,对父亲大肆屠杀功臣早已心存不满,当他复查袁凯送来的案卷时,发现又要杀那么多人,内心实则不愿。于是就在文案上批道:“父皇陛下!儿臣之见,以仁德结民心,以重刑失民心,望父皇三思!”交与袁凯带回。朱元璋看后更加不高兴,对袁凯说:“朕要杀人,太子要从宽,你说谁对谁不对?”这时候袁凯左右为难,一边是皇上,一边是太子,说谁不对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他被吓得汗流浃背。但袁凯也不是等闲之辈,情急之下说道:“微臣愚见,陛下要杀,乃是执法;太子要救,乃是慈心,都有至理在。”满朝文武暗自为袁凯叫好,袁凯自己也松了口气。就在这时忽然听见朱元璋大骂道:“你这老滑头,竟敢在朕面前花言巧语,两边讨好,先斩了你,看还有谁敢到朕面前来卖弄口舌!”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几位有胆识的大臣誓死力谏,才免除了袁凯一死。但是袁凯知道,以朱元璋的为人,他逃了一时逃不了一世,早晚会死在朱元璋的手中。

果然第二天一上朝,朱元璋就叫袁凯,企图再找理由杀了袁凯。袁凯并没有上朝,于是朱元璋派人去他家察看。回来的人报告说袁凯披头散发,语无伦次,哭哭闹闹地折腾了一个晚上,家中也被他搞得一塌糊涂,他已经疯了。

朱元璋很是不相信,便让人把袁凯捆到朝堂上来。一看,果然如使臣所述。朱元璋又派人用木钻把他的手背钻得鲜血直流,他仍然面无表情。于是朱元璋便让人把他送回家,并嘱使臣暗中观察他回家之后的行为。结果使臣发现他回家后一会儿趴在地上学狗叫,一会儿捧着屎往嘴里送。于是使臣回去肯定地对皇上说袁凯真的疯了。最后家人呈报袁凯回家养病,从而得以脱身。其实袁凯没疯,他是在为保全性命而装疯卖傻。虽然他不像范蠡那样在功成名就之时马上隐退,但知觉之后装疯卖傻,栖居保身的做法仍不失明智之举。

低调做人的智慧:

如果放低做人的姿态能够换取伟大的事业或宝贵的生命,那么暂时地装愚扮傻又何足挂齿。适时装傻,明哲保身,实乃高明之举。

3.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

人一生要经历的事情太多,如果事事都要认真盘算,势必会使自己精疲力尽。所以,在一些小事上最好糊涂一点,尤其是面对个人的名利问题时,不要过分强求。要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

鲁迅先生曾专门揭示了“难得糊涂”的真正含义,他说:“糊涂主义,唯无是非观等等——本来是中国的高尚道德。你说他是解脱、达观罢,也未必。他其实在固执着什么,坚持着什么……”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坚持着什么”。之所以要“糊涂”,是因为将世上的一些事情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只会增加烦恼,索性放下包袱,轻松、潇洒地生活。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够做到“小事糊涂”的人其实非常有限,因为大部分人无法达到超然的境界,他们被琐事困扰与牵绊着。

糊涂看世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这就要求人们在观察社会上的大事小事时,对一些不要紧的事情糊涂处之,而涉及至关重要的原则性问题时要清醒对待。如:对待个人的名利,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在糊涂与聪明之间,不能丧失做人的原则和起码的人格。

如果能做到像大肚弥勒佛那样“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说明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纵观古今,达到这种境界,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也有很多。晋代的裴遐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裴遐到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做客。周馥命家人设宴款待裴遐,他的司马负责劝酒。由于裴遐下围棋正在兴头上,司马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为此司马非常生气,以为裴遐是故意怠慢他,顺手便推了裴遐一下,不料裴遐没有留意,被推倒在地,其他人见状都吓了一跳,以为裴遐会难忍这种“羞辱”而对司马勃然大怒。谁知裴遐慢条斯理地爬起来,神情自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与人下棋。后来王衍问起裴遐,当时为什么还能镇定自如、举止安详。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将视线从古人的身上转移到现实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剑拔弩张、恶言相向,这些人不懂得小事需糊涂的真谛。

有一次,许多老人围在一起下棋、观棋。其中下棋的两位老人,为一步棋而争得面红耳赤,双方互不相让,他骂他是臭棋篓子,他骂他是卑鄙小人,骂得不过瘾还动了手,结果大家不欢而散。从此以后,双方成了仇人,再不一起下棋,即使双方见面也彼此翻白眼。

俗语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就是告诉人们在小事上不妨糊涂一些,不要太计较,而真正遇到大事时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慧。尤其是在交际会话和发表演说的时候,自找台阶,故作不知,装一装糊涂是非常重要的。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发表演说的时候,有一个故意捣乱的人突然大喊道:“狗屎!垃圾!”遇到这种无法预防的干扰,如果换为别人,就可能对那个故意捣乱的人大声斥责,或者就是充耳不闻,但威尔逊却表现出超人的智慧。为了使演讲能圆满成功,威尔逊很镇静地说:“这位先生请不要急,你所不满的脏、乱、差问题我马上就会谈到。”通过对捣乱人语言的故意曲解,威尔逊移花接木,安全渡过险滩,使得演说得以顺利进行。由此可以看出,装糊涂也是应付别人刁难的一种好方法。

现实生活中,也要适时地装糊涂,有些话没有必要说得太实太死,太过于绝对很可能让不怀好意者钻空子。遭受他人刁难,面对两难问题时,冥思苦想毫无意义,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用含糊的语言回答他,借此摆脱困境,让对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王元泽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之子,年幼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

有一次,一位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一个笼子里,让王元泽分辨哪个是獐,哪个是鹿。王元泽的回答头头是理,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他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尽管王元泽回答得含糊其辞,但却无懈可击,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这样既回击了刁难他的客人,也表现了自己的聪颖。假设王元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不但显示不出他的过人之处,更得不到客人们的赞赏。

所以说,人们要学会“糊涂”,宽厚待人,博取众望。名将吴起在士兵当中很有威望,士卒们都愿意为他出生入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吴起能够不计将领的身份,苦士兵之所苦,乐士兵之所乐。他和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睡觉时不铺席,行军时自己备粮。有一次,一位士兵在阵前因为生了肿瘤而痛苦不堪。吴起看见后,毫不犹豫地用口替他吸出肿瘤内的脓汁。那位士兵和周围的人都感动不已。那位士兵的母亲听到了这个消息放声痛哭。别人都很奇怪地问她:“你的儿子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吴将军却亲自用嘴给他吸脓,你应该高兴才对啊!为什么反倒如此的伤心呢?”那位母亲回答:“先夫早年也是蒙吴将军不弃,吸取他肿瘤里的脓,从此他跟随吴将军四处打仗,以此报答吴将军之恩,最后终于死在战场上。如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出脓,这不是显示我儿子也将重演他父亲的命运吗?这叫我怎么不伤心?”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领导如果能常常对自己的身份糊涂一点,以德服人,处处以人为先,便能广结人缘,自然地把人聚集在自己的周围。

读书做学问也要“糊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古以来读书就提倡一股“傻劲”,视金钱名利如粪土。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好了,一切也都会有。所以读书学习要懂得“糊涂”。大数学家陈景润到大街上不会买菜,地理学家李四光不认识自己的女儿;更有甚者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吃饭的时候竟然用馒头蘸墨汁吃,大科学家牛顿煮鸡蛋时竟然煮成了自己的手表。他们都是“糊涂”的典型,却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所以有时“糊涂”能帮我们成就大事。

低调做人的智慧:

总之,处世行事没必要事事俱细,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4.隐而不显,藏而不露

隐而不显,藏而不露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方法,社会纷繁复杂,人心难测,如果锋芒太露,就会遭人嫉恨。正所谓“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这才是低调做人的大境界。

装聋作哑隐瞒实力,麻痹对方。李白曾说:“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这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历来被运用,且屡试不爽。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当年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真诚接待了刘备。为防曹操谋害,刘备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使他放松对自己的注视。一次,曹操和刘备一起饮酒,谈起当世之英雄,刘备点名刘表、袁术、袁绍、孙策、刘璋等人。不料曹操却对这些人逐一地予以否认。刘备问:那么谁人当为今世之英雄?曹操说,论胸怀大志,腹中有良谋,又能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非刘备与他莫属。刘备看曹操识破了自己,吓得筷子都落在地上了。适逢天下大雨,雷声轰鸣,于是刘备灵机一动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刘备巧妙的回答,使他躲过了一场劫难。刘备无疑是一个懂得装痴的人,把自己排除在英雄之列,掩饰自己的锋芒,不显露自己,以免引来杀身之祸。刘备日后的功名,与他隐而不显,深藏不露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关联。

另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魏国的大将司马懿。

曹操刚掌权不久,曾召司马懿出来做官,可出身贵族的司马懿嫌弃曹操出身低贱,不愿意去做官,就假装患了风瘫病,卧床不起,可曹操生性多疑,自然怀疑司马懿借病推托。于是就派人假装刺客,晚上去刺杀司马懿,当刺客拔刀架在司马懿身上时,他仍两眼死死地瞪着刺客,身体却纹丝不动。于是刺客收刀回府向曹操做了禀告。司马懿深知曹操的为人,知道曹操不会就此放过他。于是,一段时间之后,放风出去说风瘫病已经好了,应召担任了曹操的重要官职。魏明帝时,司马懿由于长期带兵作战,战功显赫,魏国的大部分兵权都掌握在他的手里。

魏明帝临终之际,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助太子曹芳。太子曹芳即位后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两人各领兵三千,轮流在皇宫值班。曹爽虽然说是皇族,但论能力、资格都与司马懿相差甚远。但曹爽却听信谗言,要夺回外姓司马懿所掌握的兵权。于是曹爽利用魏少帝年少无知,以其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夺去了他的兵权。随后,兵权落入曹爽之手。

曹爽得兵权后,就放宽了心,养尊处优,荒没无度。司马懿却全当不知,一如既往。不久之后,司马懿推说有病,不能上朝。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不能上朝,暗自窃喜但又不能太轻信,于是便派亲信李胜去探察实情。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丫环正在伺候他喝粥。粥顺着他的嘴角流得满衣襟都是。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司马懿听后说:“哦,这真委屈你啦,并州在北方,你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你啦!”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此时,李胜确信司马懿确实年老昏花,不中用了,回去如实地禀报了曹爽,曹爽自然很高兴,也不再戒备司马懿了。

后来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亲信都跟去了。他们走后,“病情严重”的司马懿立马就好了,带领两个儿子占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撤消了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曹爽一伙人在城外得知消息后,急得乱成一团。平日只知道养尊处优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来对付司马懿,只能乖乖地交出了兵权。不久之后又被人告发谋反而入狱。最终,曹氏政权实际落入司马懿手中。

司马懿正是用这种隐而不显,深藏不露的策略,保全了实力,为日后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他的深藏不露,他可能早被皇亲曹爽除了根,哪里还会有他的再次掌权。

执政带兵需要深藏不露,在商界也是一样。古时的店铺里是不陈放贵重物品的,他们都把贵重的物品收藏起来,有合适的顾客时,他们才会把好东西拿出来。

树大招风,财多招贼,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真正的有钱人往往不会披金戴银,招摇过市。掩饰还来不及,哪还有心思炫耀。

低调做人的智慧:

真龙潜于深水,真人不露相。做人痴一点,糊涂一点,那么生活就会快乐一点,事业也会前进一点。

5.保持深沉,做个看不破的人

深沉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在当今这个到处充满变数的社会里,保持深沉,做一个别人看不透的人,是做人的智慧,也是处世的哲学。

看似忠贞的人未必表里如一,貌若愚憨的人未必真愚,就是这样让对方无法看破的智慧,才是高明的智慧。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郑庄公谈笑间挫败共叔段,都是这种智谋的运用。

韩非子在他的文章中吐露了这样一个观点:保持深沉,不让人看破是君王驾驭臣子的有效手段。他认为,如果君王将自己的喜好厌恶、性情脾气都让大臣们知道得很清楚,那么臣子们就不会认真做事,只会研究揣摩君主的意思,做到投其所好,摒其所恶。如果保持深沉,让大臣们根本不知道君主是怎么想的,朝臣们就会尽心尽力办事。同时,保持深沉,不让人识穿也是处变不惊,反败为胜的一种战略。

春秋时期,郑庄公粉碎弟弟共叔段谋反时使用的就是这一策略。

郑国国君郑武公临死前将王位传给郑庄公,但是庄公的母亲却不赞同武公的意见。原来庄公出生时难产,他的母亲为此受到惊吓,差点死去,为此庄公的母亲很不喜欢他,认为郑庄公带给她了灾难,是不祥之人。

庄公母亲的反对并没有给庄公的继位带来什么问题,但是在郑庄公继位为国君以后,他母亲姜氏却屡次诋毁庄公,并为宠爱的小儿子共叔段要了很多地界,庄公一一答应了她。但庄公的母亲并未因此满足,为了更大的图谋,她甚至逼迫庄公把京城也划分给了共叔段。

共叔段得到京城后,开始在那里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在其母的帮助下准备里应外合,谋权篡位。庄公知道母亲根本就不喜欢自己,也知道共叔段与母亲密谋造反的事。虽然他心里有数,表面上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明白,要想破除弟弟和母亲的阴谋,欲擒故纵是最好的方法,为了取得更多的东西,表面上或者暂时给他一些好处以迷惑对方是有必要的。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保持深沉,表面上不动声色,让母亲和弟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等待良机一举将其歼灭。

在庄公母亲的帮助下,共叔段的势力不断扩大,正直的大臣们坐不住了,有人向庄公进谏,认为共叔段囤积粮草,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分明是想图谋不轨,庄公却以这是国母的意思而不加理睬。当有些大臣建议庄公先下手为强,铲除共叔段以防有变时,庄公表面上不但不以为然,还训斥了这些大臣。如此一来共叔段更加肆无忌惮,谋反篡国的意图更加明显了。

庄公的做法不但迷惑了要谋反的弟弟和母亲,大臣们也蒙在鼓里。一位名叫公子吕的大夫劝庄公说:“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个国君,现在郑国却好像有两个君王。如果您想把王位让给共叔段,那我们就去奉他为君王,如果不是,那就尽早铲除他,免得臣民们三心二意。”庄公听了以后表面上假装很生气,让公子吕别多管闲事,实际上早已做好了准备。

郑庄公早知道弟弟和母亲的图谋,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过早动手,铲除了弟弟肯定会遭到别人议论,认为他不仁不义,更重要的是母亲也站在共叔段那边,打倒了弟弟必然要牵连到母亲,这样一来肯定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因而他故意装做什么也不知道,放纵共叔段行事,等到共叔段和姜氏计划暴露,大张旗鼓准备谋反时才下令讨伐,一举挫败共叔段的阴谋。

郑庄公最后一举歼灭了共叔段的叛军,而他之所以获得最后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庄公从始至终保持深沉,其母姜氏和弟弟共叔段没能看破庄公的真实想法。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没有一个不佩服诸葛亮的,他出隆中火烧博望坡,过江东舌战群儒,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神机妙算……,其中,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最为精彩。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但因为错用“言过其实”的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迫不得已只好让人马撤退。为防魏军乘势追击,他让关兴、张苞两人各带几千人马,在关键地段布置疑兵。

然后,诸葛亮就下令大军悄悄收拾行装,分别从各自驻地快速撤回四川。等到他一切都安排妥当,也准备撤离之时,魏将司马懿已经率领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赶来。西城只是个弹丸小城,易攻难守,根本无法挡住曹魏大军。而且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士兵也尽是老幼病残,根本无法作战,情况万分危急。眼前的形势很明显,战不能战,逃也逃不掉——此地路径狭窄,唯一大道已为司马懿占住。再加上辎重行李多,马匹、车辆少,逃不出多远,就会被司马懿大军赶上。

众人不由得万分恐慌,诸葛亮亲自登上城楼观望,果然,不远处尘埃冲天蔽日,连大军奔走声也隐约可闻,形势迫在眉睫,而且就眼前的形势来看,怎么样都是死路一条。不想诸葛亮略作思考之后,却告诉众人,他已经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让大家平安无事。

于是诸葛亮就开始准备,他让士兵把所有的旌旗都收藏起来,并打开城门,让几十个士兵装扮成老百姓的样子,在城门口洒水扫地,一切显得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诸葛亮自己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安然自得地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情景感到莫名其妙,慑于诸葛亮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就急忙返回去向主帅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听后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就自己亲自前来观看。到了以后,司马懿发现果然和报告的一样: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街道,大军虽然前来,却旁若无人,一点紧张的气氛都没有。

司马懿有些纳闷,仔细观察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一点破绽,更弄不清楚诸葛亮究竟在玩什么花样。属下将领见到这种情景,忍耐不住,纷纷请令杀进城去活捉诸葛亮。

深知诸葛亮为人的司马懿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他没有同意将领们的意见,认为一生谨慎行事的诸葛亮肯定是另有所图。正在这个时候,司马懿感觉到诸葛亮的琴声之中隐含杀机,于是连忙下令全军撤退。

等退了没有多远,诸葛亮设置的两路疑兵就摇旗呐喊,纷纷涌出,司马懿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赶紧带领大军仓皇返回。

诸葛亮见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连忙抓住时机,带领余下人等,从容撤出西城,退回四川。

低调做人的智慧:

保持深沉,让对方无法看破,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做事低调,大智若愚的人,做人处世,通常都很难被别人看透,这是一种很高明的低调做人的智慧。

6.吃亏未必是愚

人活在世,不能总是想着占便宜,有时候吃点亏也未必就是坏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有吃了小亏,才能占大便宜。处世行事,一定要懂得吃亏的哲学。

一位外国学者这样说:会快乐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一个人只有愿意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才有大便宜可占。相反,那种事事处处要占便宜、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这也是为许多历史故事所证明的。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横征无度,苛捐杂税严重,害得民不聊生。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说:“公室用这横征暴敛的手段,榨取民脂民膏,‘取之犹舍也’。”于是他就派人做了大小两种斗,把自己粮食用大斗借给饥民,用小斗回收还来的粮。田成子这种惠民的政策深得民众拥护,于是纷纷前来投靠田成子,给田成子种地。一时民归如流水,最终齐国国君宝座为田氏家庭所得。史学家范晔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其实,田成子看似失去了很多粮食,吃了大亏,但是他得到了比粮食更重要的人心。得与失是相互转化的,失只是一时的,伴随失去而来的就会是收获。

无独有偶,孟尝君也是一个尝到了“吃亏”甜头的君子。冯谖是孟尝君门下的一个谋士,感动于孟尝君在自己落魄时候的真诚相待,决心为孟尝君效力。

一次,孟尝君要派人到封地薛邑去收租,问谁肯去。冯谖便自告奋勇的说他愿意去。临走的时候,冯谖问孟尝君回来时要买点什么,孟尝君就告诉他说你看家里缺点什么就买点什么吧。于是冯谖就去了薛地。到达以后,他把民众召集到一起,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所以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欠的债一律作废。

百姓都目瞪口呆,怎么也不相信。冯谖为了使大家相信,当着百姓的面把债券烧了。百姓都感动地跪下,高呼孟尝君是好人。冯谖两手空空回来了,并报告说债已收毕。孟尝君很高兴,问他买了点什么回来。冯谖说买了“义”回来。接着便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说:“好你的义!”

数年以后,孟尝君被谗言所害,逃回薛地。薛地的百姓成群结队地走数里来迎接孟尝君。至此,孟尝君才真正体会到冯谖给他“种”下的义。所以说,好与者,必多取。暂时的损失,会带来更大的收获,敢于吃亏并不是愚蠢的行为。

商场如战场,要想在当今的这个竞争激烈的商战中取得胜利,懂得“吃亏”也非常重要。美国的亨利·霍金士是国际著名的企业家。

亨利·霍金士性格淳朴厚道,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在于他性格上的这种诚实可靠。亨利·霍金士在经营食品加工的初期,美国的《纯正食品法》还没有制定,于是有不少食品加工企业往食品里面加东西,加了东西之后的食品色艳味佳,深得人们的青睐,所以销售非常好。但是加的这些东西却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所以亨利·霍金士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往里面加东西,如果一定要加东西,必定要经过专家的验证,保证所加的东西绝对对人体无害。

亨利·霍金士的这种做法,很是遭受同行们的非议,同时也影响到自己企业的效益。后来经过验证,防腐剂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结果公布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因为防腐剂在食品的存放与保鲜之中的添加已成为一种习惯,太多的消费者食用了太多的含防腐剂的食品。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很多食品加工企业联合起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说亨利·霍金士别有用心,因为报告是他发布的。他们还联合起来在业务上排挤亨利·霍金士,想把亨利·霍金士彻底打倒。这确实给亨利·霍金士的企业带来不小的打击,可谓吃了不小的亏。但是美国《食品纯正法》的颁布,给亨利·霍金士的公司带来了生机。他加工的食品深受顾客的信任,事业逐步发展壮大,步入了黄金时代。

低调做人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太多的人不懂得吃亏,邻里之间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小事,常常闹得不可开交。遇事忍一忍,即便是先吃点小亏,以后会有更多的大便宜在等着你的。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权衡得失,吃亏的事情一点不干,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愚者。

7.低调隐忍,自保避祸

面对严峻的生存压力,太多的人容忍不了别人,在不知情之中就有可能得罪了别人,招来横祸。所以,面对别人无端的挑衅,最佳措施就是低调隐忍,远离祸患。

祸福往往是瞬间的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一般人无法忍受,通常会慌张行事,进而暴露了自己。而小小年纪的王羲之却能够在面对灾祸时,大智若愚,机智应对,从而蒙混过关。

王羲之的家族,是东晋有名的望族,他的两位伯父是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的佐命功臣,一位叫王导,任东晋宰相;另一位叫王敦,任大将军,掌管东晋的兵马大权。当时社会上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氏家族在东晋政权中,权势之盛,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但是身为大将军的王敦虽已位及人臣,享尽荣华,但他却不甘于此,他瞄上了金銮殿上的宝座,一心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王敦的谋士钱凤,一直在给王敦问鼎的野心鼓劲打气,他自己也存心想借此捞个开国元勋。二人臭味相投,来往十分密切。

初夏的一个早晨,王敦起床不久,钱凤就急如星火地走进王府大门,直奔客厅而来,王敦得报后立即到客厅与他见面。钱凤欲言又止,向王敦使了个眼色。王敦抬起右手挥了挥,几个仆人都知趣地退了下去。二人关起门来,谈起了谋反的机密。

钱凤用极为神秘的口气,对王敦说着。钱凤带给王敦的似乎是一个不祥的消息,王敦听着听着,眉头也渐渐地皱了起来。二人情绪紧张,叽叽咕咕地谈了好一阵子,王敦突然神情紧张地站了起来,手一挥,正要开口说话,马上又停了下来。原来他透过窗子,看到对面房间里垂着的帐帏动了一下,这使他想起侄儿王羲之还在床上睡觉。

王羲之这年才十一二岁,平时最受王敦器重。王敦把聪明机灵、悟性极高的王羲之,看做是王家世家大族荣誉的标志,是王家下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因此,经常把王羲之带在身边,留他在自己府中生活。这一次,王羲之已连续几天吃住在王敦家,他的卧室恰好紧挨着客厅。当钱凤到来时,因为双方都很紧张,王敦便把王羲之在屋里睡觉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他站起身来,看到帐子动了一下,才想起来。于是,王敦大惊失色,对钱凤说:“不好!羲儿还在这里睡觉,我们刚才说的话,让他听去了可怎么办?”

策划起兵、夺位,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一旦走露风声,策划者的身家性命将彻底毁灭,王敦和钱凤对此十分清楚。经王敦一提起,两眼射出凶光的钱凤对王敦急促地说:“大将军,计划泄漏出去,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无毒不丈夫啊!”钱凤怂恿王敦去杀王羲之。

半晌,王敦没有作声。

“大将军,要成大事,不敢做敢为不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钱凤焦急地催促王敦下手。

听了钱凤的话,王敦心一横,脚一跺,说:“对,不能有妇人之仁。”接着转头向着王羲之睡觉的那个房间点点头,“羲儿呀,你就莫怪我这做伯伯的无情无义了!”王敦说着“飕”的一声,拔出了寒光逼人的青龙宝剑,提剑直奔王羲之睡觉的床前,钱凤紧随其后。

王敦左手撩起帐帏,正待挥剑砍下去,却突然停了下来。原来王羲之这时发着微微的鼾声,头歪在一边,胸脯随着均匀的呼吸一起一伏,正睡得香甜,连王敦掀起帐子,王羲之都毫无反应。心狠手辣的王敦望着自己万分钟爱器重的侄儿,庆幸自己谋反的密谋并没有被侄儿听去,也就打消了杀害王羲之的恶念。他把宝剑插回鞘中,拉着钱凤的手走了出去。

王羲之差一点就成了伯父王敦的刀下鬼。实际上,钱凤一进门,王羲之就醒来了,随后无意中听到了伯父与钱凤的谈话。但是很快王羲之就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急切之下,想到了继续装睡这个方法。

当王敦提剑向他走来之时,王羲之紧张的心几乎跳出了嗓子眼,但他竭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两眼闭着,神态自若,完全像睡着一样,一点破绽也没有露出来,从而逃过杀身之祸。

低调隐忍,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王羲之以自己的机警,在关键时刻沉着冷静,以装睡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这种智慧是常人所没有的。

低调隐忍的表现有很多种,最有力的表现就属沉默了,因为沉默是金,当你不愿与人交谈时,你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当你不想被卷入争辩中时,你也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当你不愿将精力浪费在无聊的解释中时,你同样可以保持沉默。沉默也是最好的武器,有句话说:“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当争执发生时,沉默往往会让对手无所适从,犹如狗抓刺猬,根本不知道从哪下口,也就知难而退了。

小明是某单位的员工,为人朴实低调,虽然踏实能干,工作成绩突出,但是从来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同事一起闲侃的时候,他面带微笑在一旁静听,基本上不插嘴说话。

最近单位里来了一批新员工,其中有个叫小强的,为人聪明能干,能言善辩。但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为人小气,嫉妒心特强,容不得别人比他好。刚来的时候表现还不错,等到半年以后,他就暴露出了这一毛病。因此没多长时间,单位里边能力较强的员工个个被他搅得焦头烂额,无奈之下纷纷走人。最后他把矛头对准了最不张扬的小明。终于有一天,小强逮住机会,蓄谋已久的他立即拿出了老办法,冲着小明就是一番暴风骤雨般的训斥讽刺,没有想到这次他屡试不爽的招数失灵了。小明只是笑呵呵地看着他,间或“啊”一声算是对他的答复。

小强见此状况实在无可奈何,灰溜溜地离开了小明的办公室,自己心里反倒憋了一肚子气,却又不知道怎么样才好。

后来,类似的情况又上演了几次,每次都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不到半年,小强也向单位领导递上了辞职报告。

其实,小明并非是听力不好,也不是不知道小强的意思,但是他深知只有保持冷静,沉默以对才是在职场竞争中应付小强这种人的最好方法。因此,他故意装聋作哑,让小强的进攻没有着力的地方,时间一长,自讨没趣的小强最终也只能灰溜溜地走人了。有能力的人常常会遭到他人的嫉妒与暗算,而躲避祸端,免遭他人嫉恨的一个关键就是低调行事,遇到类似的情况,小明的做法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与痴癫人争斗,那是自讨苦吃,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你说什么,到头来只能将气咽到自己的肚子里去,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清楚。而面对侮辱、嘲讽、讥笑能保持沉默,采取装聋作哑的态度以沉默的方式对待他人的挑衅,对方自然觉得没趣,如果再僵持下去,他也只能落得个无理取闹的名声。

这种低调的沉默不是愚钝,也不是木讷。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度量,反映出一个人的智慧。沉默是金,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缄口金人训,兢兢恐惧身。出言刀剑利,积怨鬼神嗔。缄默应多福,吹嘘总是蠢。”

说话得体,则让人高兴;反之,只会招惹祸端。就是同一个意思的话,出自两个人之口,不同的时候说,听起来也大有区别。自己信口开河,根本意识不到会伤害人,但别人却认为是有意的,如俗话所说“口乃心之门”,怎能不让别人以为是故意伤害呢?

不爱多说话的人,内心并不是糊涂得无话可说,而是他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为人处世应少说话多做事。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有道德学问之人,说话谨慎,工作勤勉,为人低调,少惹是非,受人尊敬。

俗话说:言多必失,多说话往往给人以夸夸其谈的印象,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光说不做,久而久之,只会让人生厌。倒不如少说话,踏踏实实地多做实事则让人感觉勤奋踏实,值得信任。

低调做人的智慧:

有能力的人难免会遭受嫉恨,引来祸端。对于他人有意辱骂、挑衅,采取低调隐忍的策略,用沉默回敬之,自然让对手有劲无处使,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还可以避免祸端,何乐而不为呢?

8.低调对待妒忌,善意对待敌意

俗话说:树大招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只要是有所成就的人,难免会招致别人的嫉妒与敌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巧妙地保全自己,便成为人们应该学会的一种处世智慧。

你有了一个苹果他却没有,你可能被嫉妒;你懂得风筝为什么会飞而他不知道,你也可能被嫉妒;你获得了奖赏而他没有,你同样可能被嫉妒。嫉妒就是对才能、机遇、名誉、地位、财富比自己好的人怀有怨恨的一种负面情绪,是人际关系交往中的蛀虫。

嫉妒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它能让人心里失衡,更能让人丧失理智。有多少人出于嫉妒心而害人害己,被世人唾弃,庞涓就是被这种负面情绪所害的一个典型。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拜鬼谷子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深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年长为兄,庞涓为弟。

有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时,庞涓感觉自己兵法已经学成,就决定下山去谋求富贵。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还想进一步深造,就表示先不出山。

庞涓于是下山,在临走之前,和孙膑道别,说他事业有成之后就邀请孙膑下山共享荣华。到了魏国见到魏王以后,庞涓就把自己治国安邦、统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向魏王展示了一遍,并放出豪言:“只要我带领大军,定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魏王见庞涓确实很有才华,就任命他为将军、执掌魏国兵权。庞涓确实非同一般,领兵后连战连胜,就是当时很强大的齐国军队也被庞涓打得一败涂地,这让庞涓非常得意,经常向人夸耀。但是,在胜利的背后却有一根刺,让庞涓每每不得安宁,那就是孙膑。

庞涓很了解孙膑,知道孙膑的才能不弱于自己,再加上最近几年在山中的苦修,又听说老师鬼谷子把最厉害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也传给了他,肯定更加了不得,这也是庞涓虽然在魏国早已成名却迟迟未邀请孙膑下山的原因。

不料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向魏王举荐了孙膑,于是魏王派人礼请孙膑下山辅佐魏国。此时的孙膑已经得到鬼谷子的真传,便亮设加推辞,拜别师傅投奔魏国。

到魏国后,孙膑先找师弟庞涓,庞涓心中虽然不乐意,表面上还是热情招待。随后一段时间,孙膑在魏王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学,庞涓相形见绌,嫉妒心于是就像野草一样,快速生长起来。

不久,在庞涓的安排下,孙膑被魏王以背叛魏国罪剔除了膝盖骨,成为废人,脸上还用黑墨刺上“私通敌国”四字。本来庞涓想把孙膑置于死地,但是因为他想从孙膑口中套出孙子十三篇的兵法要诀,就假意对孙膑更加关心。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孙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装疯卖傻,还把已经写好了的兵书也全部烧毁,最后在齐国大将军田忌的帮助下逃到了齐国。

孙膑刚到齐国,就显示了他非凡的才能。一次,大将军田忌和齐王赛马的时候,孙膑建议田忌用下驷对上驷的方法,以弱胜强,战胜了齐王,赢得所有人的赞赏。

在孙膑逃走后不久,为宣扬战功,庞涓又举兵进攻赵国,打败了赵国军队,并围住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赶紧派人到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和孙膑出战,孙膑分析了情况之后,采用了“围魏救赵”之计。他们没有直接去救赵国,而是挥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在庞涓返回的时候设下埋伏,以逸待劳,打败了气焰嚣张的庞涓。

不久,因为庞涓离间齐王,田忌、孙膑二人被削去兵权。庞涓于是又统兵攻打韩国,韩国自知不能取胜,于是派人向齐国求救。恰逢齐国新王继位,又召回田忌和孙膑。孙膑采用减灶之法引诱庞涓轻兵追赶,最后在马陵道设下埋伏,杀死了庞涓。

庞涓虽不如孙膑,但也是一代将才,却因为嫉妒使得两人一死一残,实在令人惋惜。与庞涓、孙膑的情况差不多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声中不仅仅有技不如人的无奈,更有深深的嫉妒。

嫉妒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如果不能巧妙地化解它,就会害人害己。所以,人们应该低调对待嫉妒,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人,化嫉妒心为进取心,才是低调做人的大智慧。

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只要我不对任何攻击做出反应,这件事就会到此为止。”如果林肯不是有这样的胸襟,如果不是他能够低调善意地对待别人的批评和敌意,在美国内战爆发前后,面对空前的压力和指责,林肯的人生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真诚和善良能触动并唤醒人们心中最高尚的心弦,这就是宽恕别人和以德报怨的功能。”他还说,有些心灵由于生来的狭窄而怨天尤人,但只要用慈悲降服了它,给予它爱,它就将诅咒过去的所作所为,因为它里面毕竟有着许多善良的因子。

面对嫉妒和敌意,很多人都为这突如其来的灾害而愤愤不平,于是开始反击,以牙还牙。但是一些据理力争的行为不但未能摆脱对方的敌意和嫉妒,还浪费时间,虚掷精力,让自己的形象受损。而且嫉妒和敌意就像马蜂窝一样,一旦捅它一下,势必会引来更疯狂的反扑,麻烦会更大。

人活世上,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对你心悦诚服,都喜欢你,关爱你。也许别人眼红你的成功所以暗地里做小动作,也许人家看你不顺眼所以对你冷言冷语。如果一个人对此太介意,他便有可能在人群中一分钟也过不下去;如果一个人对此时时处处还击,他便有可能一年四季都在进行战斗。这其实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明智的。

以牙还牙只是一种手段,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效,也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对于嫉妒和敌视你的人,采取低调策略化解有时候更有效。这样,既显得你大度,又减少了自己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做人低调一些,处世多一点耐心就可以了。倘若胸怀坦荡,从容大度,以德报怨,低调谦和,对于对方含沙射影的话语,冷嘲热讽的讥笑,无中生有的诬陷,统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嫉妒和敌意也就没有了目标,最后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法国作家司汤达说过:“要纯朴,恭顺,不露聪明,不显才气,不要对答如流。只要你不让他怕你,他就会喜欢你的。”也就是说即使有才能,也不用到处显露,应该用在合适的地方,做人应该大智若愚,低调谦和,不能锋芒毕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要尽可能地做到让别人喜欢,而不是嫉恨。

做人低调,什么时候都不要显现你的得意,以免刺激他人,徒增他人的嫉妒情绪;还应该把姿态放低,对人谦和礼貌,千万不可居高自傲,否则不但有可能让别人嫉妒,甚至让人讨厌;和嫉妒你的人沟通,诚恳地向他们求助,显示他们对于你的重要性,并在适当的时候显露你无伤大雅的短处,增加一点亲和力,不要显得与众不同,高高在上。

低调做人的智慧:

善意低调地对待敌意和嫉妒,并非懦弱胆小,也不是无原则地退让,而是避免卷入无谓的争端,善意对待敌视你的人,看似愚昧,实际上表现了高瞻远瞩的智慧,高明的做人技巧、让人信服的人格魅力。

9.小心忠言逆耳,委婉胜过直接

忠言常逆耳,委婉能动人。语言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自然所向披靡,使用不当则伤人害己。委婉地说话,间接地暗示,可能效果更好。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微笑待人、谦和相处是很重要的,但这只是基础。要想构筑友谊的大厦,除了一般的关怀和赞美外,还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进一步指出他的不足,改正他的缺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此一来,才可能使得对方更能接受自己,关系会更进一层。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不管是忠告还是批评,是劝诫还是建议,也不管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直接的话一般都难以让人接受,甚至会引起反感或敌意,取得相反的效果。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好杀、荒淫无道,丞相比干直言进谏,纣王非但不听,还惨无人道地将比干剖心处死。就连以胸怀宽广、善于纳谏著称的一代明主唐太宗李世民,有时也会因为魏征等人的犯颜直谏而勃然大怒,所以说人们应该学会说,这样更容易被人接受。

语言是一把利器,一不小心就会刺伤他人的自尊。处世高明的人说话一般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哪怕是给对方提个善意的忠告,也尽可能采用委婉的方式,以便于对方接受。

北宋的名臣寇准与张咏友情深厚,关系非同一般。寇准深谋远虑,刚正不阿,是一个治国良材;张咏能诗善文,才华卓越,也为人们所称赞。寇准出任宋真宗的宰相时,张咏在益州(今成都市)担任地方官。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张咏显得很不以为然。在和属下的官员谈到寇准时,他认为寇准确实是个治国安邦的奇才,但是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所欠缺。后来寇准因为得罪权臣,被皇帝贬到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做官,张咏那时候刚好从益州调回京师洛阳,途中要经过陕州。于是寇准在陕州设盛宴款待好友。招待完毕,寇准送张咏到城郊,问张咏自己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张咏沉思了一会,让寇准回家多看看《汉书·霍光传》,寇准当时并不明白张咏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回去以后,寇准就找出《汉书》翻到《霍光传》这一篇,从头到尾仔细研究,等看到里面“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一句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咏是借这句话告诉他还需要提高学问。从此寇准刻苦研读,最终成了国家的栋梁,为后人所称道。

作为寇准的至交好友,张咏自然很了解寇准的为人,因此才有那么一句评语,但此时寇准刚刚升任宰相,意气风发,张咏也不好泼他冷水,因此直到寇准被贬任陕州,问张咏有何见教的时候,张咏才委婉地劝说寇准,即让他多看看《霍光传》,毕竟关系再好,说人没学问是很伤人自尊的事情,而这么一来,寇准不但明白了好友的意思,而且很愉快地接受了建议。

有的领导,自认为很有才能,为人也比较自负,所以对于别人的意见或者忠告往往不屑一顾,遇到这样的情况,下属提建议最好委婉些。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他很有才能,但是为人自负,对别人的意见一贯是嗤之以鼻。他不管别人所提的建议是什么,也不管合理不合理,他要么不采纳,要么根本就不予理睬。对于威尔逊而言,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有一个人却能让这位固执的总统很好地接受他的意见,这个人就是总统的顾问豪斯。

豪斯原先向总统提建议的时候和别人的遭遇没什么两样,尽管他的意见很多时候都很有建设性,但是总统总是不以为然,经常拒绝他的意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他找到了一种可以让总统接受自己意见的方法。

有一天,豪斯又向总统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依旧被拒绝了,但是他很快发现一件事情——总统在随后的一次事务中所表达的看法正是他的建议。这件事,让豪斯如梦初醒,使他学会了怎么让总统接受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灌输进总统的大脑中。这需要一点点技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总统发现这个很好的计划是别人告诉他的,这样一来,自然能够让总统很乐意地接受。

随后的事情证明了豪斯的看法,一次豪斯奉命去办一件事情,走的时候,威尔逊只是让豪斯去试一下,并没有完全同意豪斯的计划,态度还相当谨慎。但是等豪斯把谈话记录发回来给威尔逊总统之后,总统就干脆利落地同意了。

原来豪斯在谈话中告诉对方,把这个自己想出来的意见说成是总统的计划,而且大大赞叹了一番,似乎完全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自己根本就是按照总统的计划办事。这么做的结果是总统干脆利落地同意了这个计划,当然这个计划也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以后时有发生。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提意见,豪斯成了威尔逊总统执政期间最受总统看重的助手,对于这样的事情,豪斯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委屈,也不认为自己是在讨总统的喜欢,他觉得自己只是提供了一粒树种,是总统让这粒树种成长为参天大树。

是的,有了种子但是没有植根发芽的土壤,没有雨露浇灌,没有阳光照射,再好的种子也没有办法成长为参天大树。豪斯正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他巧妙地给威尔逊总统提供了种子,而由总统把这粒种子培育长大。

那些知识渊博,身居高位,经验丰富的领导们,一般都非常自信,对于一般人甚至是助手或者朋友的意见,通常都不愿接受,而通过一些委婉间接的方法,却可以让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建议,这岂不是比直言敢谏更为有效?领导和上司如此,普通人也是这样,别人的意见未必适合自己。另外直接的建议有时候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柔能克刚,委婉地劝说,间接地暗示更容易让人接受。

忠言逆耳,有时,仅仅一句话可能赢得他人的尊敬,也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因而在提出忠告时,要注意技巧,慎之又慎。对人提出忠告的时候,应该抱着体谅的心情。他诚然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对,但是他可能有难言的苦衷。所以在提出忠告的时候,还要体谅他的难处,不要一味地强求或大加责难。

低调做人的智慧:

委婉地说话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对对方尊重的同时也体现了对自己的尊重,它体现出了一个人的智慧和处世态度。

10.以“知之”对“不知”

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应学几招保身之术,否则会处处吃亏。关键时刻采用“知之”对“不知”的“糊涂”处世方法,是一种很高明的低调处世智慧。

古往今来,在关键时刻变“知之”为“不知”的事例很多,有人用这种办法摆脱困境,有人用这种办法摆脱别人的攻击。总之,在某些情况下,采用“糊涂”的处世方法,不失为良策。

明朝为数不多的骁将之一洪承畴统兵抗清,兵败被俘,归顺了清朝。

最恨叛徒的抗清英雄夏完淳,被俘虏后,用“知之”对“不知”的方法,公然在朝堂上大骂降将洪承畴以泄愤,最终还能逃过一劫这是何等的智慧!

详细经过是这样:洪承畴对夏完淳说:“你小孩子家,造什么反?只要你归降,一定前途无量。”夏完淳却说:“人各有志,我岂能跟你们一样!要做也要做一名英雄,就像我朝的洪承畴先生那样。”他装做不认识洪承畴,装成对洪承畴叛变一事一无所知的样子,大大夸奖了洪承畴一番。

洪承畴被他这么一说,不由得愣了一下说:“你仰慕洪先生?”夏完淳装做自豪的样子说:“当然仰慕。当年先生在关外与清兵血战于松山、杏山一带,矢尽援绝,仍坚强不屈,最后英勇就义。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先帝为之垂涕。这样的英雄难道不值得仰慕吗?”

一番夸赞后,洪承畴被挖苦得面红耳赤,样子十分狼狈。洪承畴的随从连忙为他开脱,示意他洪承畴就坐在前方的正堂上。夏完淳继续装傻说:“你们胡说!洪老先生早已为国捐躯,天下谁人不知!你们这些贼子还想冒充他、败坏他的名声,先生在天之灵也不会放过你们的。”

此时洪承畴被羞得已经无地自容,命人把夏完淳押下大殿,自己也灰溜溜地离开了。

而无独有偶,运用这种方法躲避灾难的还有其人。

晚清时期,一女子站在高台上晾衣服,不小心晾衣服用的竹竿从高台上落下,恰巧砸到了从此处经过的彭宫保头上。彭大怒,女子非常害怕,她深知彭是个疾恶如仇的人。

女子急中生智,她站在高台上向下一阵大骂说:“你大呼小叫的干什么?一听你言语就不像个斯文人,没有一点礼貌!你可知道彭宫保就住在这附近?他老人家一向爱民如子,如果我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恐怕他会砍了你的脑袋……”

巧妙的话语,居然浇灭了彭心中的怒火。他心想,一名不认识自己的民女对自己竟然如此敬重,还夸耀他爱民如子、体贴百姓,不禁转怒为喜,默默地从女子家的高台下走过去。

《左传·襄公十五年》“师慧欲回郑”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郑国为了向宋国要回内乱时逃到宋国的叛党,就把师慧——郑国的一名乐师当做礼品送给了宋国国王。虽然师慧很不情愿,可是他深知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清楚自己一旦被送到了宋国,想重归故土几乎不可能。于是,他急中生智决定装傻骗人。

抵达宋国后,他被扶进宫廷,伪装成一名盲乐官,刚刚步入大殿,便做出要小便的样子。搀扶他的人说:“不能在这里小便啊,这里是朝廷。”

他说:“朝廷怎么了?朝廷没人嘛。”

搀扶者又说:“这整个大殿都是人,怎么说是没人呢?”

他说:“依我之见,这里肯定是没人,如果有人,还能让我这瞎子来?还能用千乘之相换我这演唱淫乐的瞎子?”

一阵“疯话”将一腔不满发泄出来。言在此而意在彼、借题发挥。经他这么一说,宋国满朝上下都感到羞愧与扫兴,不久就将他送回故土。

低调做人的智慧:

有时,面对困境,把求胜的心情平复一下,把气愤的心情收敛一点,选择暂时的、表面的退让,最终得以巧妙脱身,甚至达到出名的目的,实在是一种低调做人的大智慧。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