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二章厚是看人下菜,灰是顺水推舟

  • 小说: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 作者:张笑恒
  • 字数:886176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1:57

1.人话鬼话都要说得潇洒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本是用来批评别人的油滑、投机不诚的“坏话”,但厚灰学却给了它不同于以往的注解。

“厚灰之人”都提倡“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做法。因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时机,说话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比如,和香港人说话,最好用广东话;和福建人说话,最好用闽南语。说得不地道没关系,只要你说了,便能获得他们对你的认同。在话题方面,比如你和有小孩的女性说话,可以说说孩子教育和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做生意的人说话,可以说说生意上的问题。说得不深入没关系,只要你开口了,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告诉你很多关于他们自己和工作上的事。如果你还善于引导,他们恐怕连心事都要掏出来了。

可见,在交际中遇到不同的人也要会说不同的话,以便适合对方的心理,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的问题。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可以去干吗?”孔子回答说:“不能。”

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同样的问题:“听到了,就可以去干吗?”孔子的回答是:“那当然,去干吧!”

公西华听了,对于孔子的回答感到有些疑惑,就问孔子说:“这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想来请教。”

孔子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我就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做事要三思而行。可见,孔子诲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特别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因此能够使学生听进自己的话。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人际关系上是很有用的一招,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抓住了人们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在言语上让对方获得满足,对方的防卫意识便会松弛下来,并且把你对他的客套、亲切,当成你对他的关心,进而对你产生好感。

既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那么如果遇到的对象像“鬼”,就用“鬼”的方式来对待他。

秦剑南:“你小子最近忙什么?好久不见,也不给我电话。”

宋环宇:“你小子怎么不给我电话?我整天帮你卖货,我是为你打工,你要知道。你很滋润,和老婆享福,也不关心贫下中农的死活。嘿……”

秦剑南:“谈正经的,我们公司最近要做一个渠道奖励。”

宋环宇:“快点,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这里忙。”

秦剑南:“你小子急什么?是这样的……”

如果遇到对象像“人”,就用“人”的方式来对待他。

秦剑南:“宋总,您好。我是秦剑南。”

宋环宇:“你好,最近忙吗?很久不见,最近有什么新政策?”

秦剑南:“公司最近出来了一个渠道奖励计划,要和您谈谈。”

宋环宇:“还要你多关照呀,具体怎么操作呢?”

秦剑南:“是这样的……”

人话鬼话都要说得潇洒,这就是沟通的秘诀,也是和人相处、交朋友、给人好印象、了解对方的秘诀,这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想熟练掌握,还需下一番苦功才行。

2.逢人短命,遇货添钱

老百姓常说的“遇物加钱,逢人减岁”就是“逢人短命,遇货添钱”的真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赞美他人的技巧非常简单,但又是非常实用的。这就是物往贵处说、人往年轻讲,如果能够经常恰当地使用它,一定会为你的人际关系的融洽度增色不少。

所谓物往贵处说,讲的就是针对人们的普遍心理而采用的投其所好和讨人喜欢的说话技巧。

买东西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种生活行为。人们日常购物的普遍心理是,自己能够用“廉价”购得“美物”,通常那些善于购物的人都具有用低价买好货的本领。但是,即使不是购物的“精明人”,也会希望自己能做精明人才能做的精明事;即使自己不是善于购物者,但还是希望自己的购物能力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

也就是说,一个人购买了一件商品,自己花了80元,别人却认为只需40元就可以买下时,购物者一定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太不会买东西。与此相反,一个人花了40元买了一样东西后,别人认为需要80元时,购物者往往就会有一种兴奋感,觉得自己很会买东西。正是这种心态的存在,“物往贵处说”这种说话技巧便有了用武之地。

梁楠买了一套样式挺不错的西服,曲颖知道市场行情,这种衣服200~300元完全能够买得下来。于是曲颖便在猜测价格时说:“这套西服不错呀,至少得花400~500元吧?”梁楠听后非常高兴,笑着说:“你没想到吧,我花200元就买下来了!”

很显然,曲颖的说话方式是技巧性颇高的。她在并不知道梁楠花了多少钱买下这套衣服的情况下,故意说高衣服的价格,从而令对方产生成就感,当然会使对方高兴了。

“物往高处说”这个方法很能讨对方欢心,而操作起来又很简单,你只要对对方购买的东西的价格高估就可以了。当然“价格高估”也要注意,首先你要对商品的物价心里有底,其次是不能过于高估,否则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此外,还要懂得“人往年轻讲”的技巧。试问,有谁不希望自己永远年轻而不要过早地老去呢?所以,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年龄是非常敏感的,这其中,女人对年龄的敏感程度是最高的。试想一下,你明明是一位刚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却被别人叫做是中年人了,你的心里能高兴吗?或者你明明是二十左右的年轻女孩,却被中学生叫做阿姨,你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

出于成年人普遍存在的这种怕老心理,“人往年轻讲”这种说话技巧便有了讨人喜欢的“市场”啦。这种技巧的特征在于把对方的年龄尽量往小处说,从而使对方觉得自己显得年轻,保养有方等,进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具体来说,面对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你说她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而对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你说他看上去只有四五十岁;这种“美丽的错误”,对方不会认为你是缺乏眼力,而对你心生反感的,相反,他们会从内心深处接纳你,喜欢你。

“逢人短命,遇货添钱”,说白了就是投其所好。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光明正大的,无论是对自己、对对方还是对社会,都是没有害处的,对于这样的“美丽的错误”与“无害的阴谋”,大家又何乐而不为呢?

3.看破别人的心思也不要点破

有的人,一旦猜到了别人的心思,或者知道了某些内幕,就喜欢到处炫耀。殊不知这种做法是最愚蠢的。揣着“聪明”装“糊涂”才是为人之道。这就如同“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做人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一样,看破了别人的心思却不点破,才是厚灰之术中的高手。

乐毅率燕军踏平齐国,田单又率齐人大破燕军。他们功成名就之时,却都是遭君王猜忌之日。那些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的理解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一方无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

商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一次作长夜之饮,昏醉不知昼夜,问左右之人,“尽不知也”,又问贤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于是也装作昏醉,“辞以醉而不知”。

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广结天下豪杰,广徕天下贤才,“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拥有足以与魏王抗衡的政治实力,魏王也不得不让他三分。可是当他公然“窃符救赵”,违背魏王的意志,解救了正受秦兵压境威胁的赵国,建立巨大功勋之后,却使魏王难以容忍。“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秦国马上施以离间之计,促使魏王剥夺了信陵君的实权。魏王担心信陵君威望犹在,有朝一日会东山再起,将其视作心腹大患。信陵君为此“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减轻魏王的戒惧。

纵观我国古代历史,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功之前都有韬晦的历史,以避让那些看似胸无大志,实际暗伏杀机的身边人。而在今天,大凡智慧与聪明之人,表面上往往显得愚钝,既不与人钩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计。实际上,他们都胸怀坦荡,胸襟豁达,明白大道理,对于身边琐事一目了然,当然用不着处处用心,或者甚至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斤斤计较。因此,他们的行为也总是很超脱。

一年冬天,风雪交加,孙老头的家里快没粮食了,眼看年关就过不去了。无奈的他只好到村东头的富人钱老头家借钱。钱老头那天因为女儿刚从大学放假回家,非常高兴,便爽快地答应借给孙老头钱,最后还大方地说:拿去吧,不用还了,我不在乎这几个小钱。孙老头接过钱,小心翼翼地包好,心情复杂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发生了一件让钱老头奇怪的事情,他发现自家院内的积雪已被人扫过,连屋瓦也打扫了。大家都到处寻找做这件事的人,只有钱老头主张不管是谁做的,都是对自己有利无害的,就不要管了。

钱老头为什么阻止大家找出真相呢?因为钱老头心里很清楚,做这件事的人是孙老头。因为他把钱借给孙老头还不要借条,使对方心中觉得有所亏欠,这么做只是想表达感谢。而钱老头知道,孙老头之所以悄悄地做这件事,是因为他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于是决定不说破,给孙老头留下尊严。

孙老头很快还上了钱,并且知道了钱老头明知是自己所为却不在乡亲面前说破此事,对钱老头更是感激不尽,从此,把钱老头视为恩人一般!

如果聪明的你,无意间猜到了别人的心思,千万不能把自己对他的“揣测”大张旗鼓地去做宣传,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留下怨恨,甚至招致灾祸。

所以,看破别人的心思也不要点破,这种做法是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行动、比说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

4.少说多听常点头

要想多交朋友、被别人接纳,与其在交谈中滔滔不绝,不如安静地倾听对方的“心声”。少说多听常点头,才是人际交往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走进对方内心的最有效手段。

专心致志倾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多谈论他自己,那么,你的收益也将会是多方面的,不信你试试看。

何群参加有关口才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成功素质训练之后发现,他过去之所以不受人欢迎,不是他说得不好,而是他说得太多。他不愿倾听他人说话,生怕自己占下风。何群的性格弱点在于,他总想别人应该认识他、理解他,肯定他的才干,却顾不上去理解别人,承认别人。

何群说很庆幸参加了这次训练,并决定按训练课的要求:在交谈中多让别人说话,除非别人主动邀请,一般不再谈自己了,要试着运用倾听技巧。其实在刚开始时,他很不习惯,只好强迫自己按课程要求去做。慢慢他发现了倾听的益处,并且也渐渐习惯了一些倾听的技巧,这对他鼓舞不小。之后,每当他发现有人在谈论什么时,他便不声不响地凑过去,认真听,并力争融入他们的话题。

有时候,何群想了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引起他们谈话的兴趣。他惊讶地发现,他的周围的同事们果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他们渐渐地喜欢和他交谈了。其实,在交谈时,尽可能让别人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是在帮助鼓励对方讲话。

后来,何群感慨万分地说:“我感到‘倾听’真是有用,它给我的帮助太大了。它既使我赢得了人缘,又使我赢得了更多的业务和金钱。”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管碰到何种情形,你都应该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一字一句地听对方把话说完,而不应该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毕竟这也是为人处世应具备的礼貌之一。

交谈中须相互交换意见,才能顺利进行,并且应在坦诚交谈并表示了解后,才陈述自己的意见。倘若不遵守这个原则,可能会造成各说各话的情形,以至于谈话不投机,有害人际关系。比如,对方正在提问题时,你打岔说:“是啊,我也正想提这点呢。”或者对方反问之际,你连忙矢口否认:“不!不!”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你不要持挖苦和讽刺对方之心,例如:一位职员一心想移民澳洲。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在一家饭店中谈梦想时,来了一个同事打断话题:“澳洲,澳洲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时这位职员的脸色大变,不堪挖苦,结果他与同事发生了冲突。

可见,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坚持“倾听”是多么的重要。相反,当对方热衷谈论经验时,你却以怀疑的口吻反问:“是吗?”或凭自己的意思判断对方,甚至漫不经心。这种态度当然会影响对方,逐渐减低谈话兴趣,并很快地结束谈话。

当然,我们不仅要听,还要学会“点头”,也就是对对方的言谈做出反应,不是质疑或者否定,而是认同地点头。

在《陌生人在爱中》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迪特毛料公司在清理债务时,曾通知一位顾客,说他欠了15万美元的货款,请予归还。这位顾客寻找了一番未找到有关账单,便怒气冲冲地专程跑到该公司经理办公室,声明他绝对不欠该公司的钱,还声明今后绝对不再买该公司的东西了。接待他的公司经理迪特先生耐心地从头到尾听他讲了一遍,还对他专程来芝加哥为公司提意见表示深切地感谢,并承认错误可能出在公司方面。

接着,他又热心地向该顾客推荐了许多其他毛料公司的产品,悉心为他充当参谋。最后还请他一同进餐。经理的这一系列行动打消了顾客的怒气,他当即丢开了有关15万美元的账单纠纷,又向该公司签了一大笔订单。该顾客回去后又仔细地检查了自己的账单,终于发现那张15万美元的账单。他立刻补去一张15万美元的支票,还写了一段道歉的话。

综观这一人际交往过程,迪特先生的主要行动就是倾听,即使顾客发誓不买他们货物时,他仍尊重、附和顾客的意愿,以真挚和诚恳改变了顾客的态度和行为,足见倾听比说服更有威力。

就如社会心理学中“相互性原则”说的那样,当他接受到聆听的信号以后,会立即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识别、归类、解码,并做出自己的态度反应:有时表示理解,有时表示疑惑,有时表示支持,有时表示反对,有时表示喜悦,有时表示忧虑等等。交往的气氛也有时表现出欢声笑语,有时又表现出冷若冰霜。

没错,谁喜欢我们,也会赢得我们的喜欢。耐心倾听是对他人尊重、喜欢的一个重要证明,也是实现相互喜欢的重要手段。

5.慢说“你错了”

古语有云:“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没错,谁会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否定和批评之后,还能感到高兴呢!所以聪明人都不会轻易否定别人。即使一定要指出对方的“错误”,也会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让批评之词慢出口!

四千年前,古埃及阿克图国王在一次酒宴中对他的儿子说:“圆滑一点。它可使你予求予取。”换句话说,不要对别人的错误过于敏感,不要执著于所谓正确的意见,不要轻易刺激任何人。如果你想要让别人同意你,应当牢记的一句话就是:“尊重别人的意见,永远别说你错了。”有时候劝说也是一门学问,其关键在于掌握对方的心理,点破而不说破,留足面子;让对方知道自己错了,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使对方接受。

战国时的魏文侯宴请各位大臣。酒过三巡后,他想听听大臣们对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文侯是个很仁义的君主,有的人说君主很英明,魏文侯听了很高兴。

轮到了任座时,他却语出惊人:“恕我直言您不是一个贤君。”魏文侯很不高兴,强压怒火问道:“我非常想听听你的理由!”任座依然从容地说:“您不把中山国封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给了您的儿子,所以我说您不是贤君。”魏文侯一听这话以后,脸色很是难看,但没有发作,任座就快步走出了宴会大厅。

评论继续进行,有了任座的前车之鉴,大家都只是说些歌功颂德的话。轮到了霍黄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国君您确实是个贤君!”魏文侯听了非常高兴,反问道:“何以见得呢?”“我听说君主贤明的,他的大臣说话就会很直率。而刚才任座说话就很直率,所以我知道您很贤明。”魏文侯受到这么一捧,心里有些飘然,他有点担心地问:“现在还能让任座回来吗?”“怎么不能?我听说忠臣竭尽自己的忠心,即使因此而获得死罪也不会躲避。任座现在一定还站在大门口。”霍黄胸有成竹地说。

魏文侯马上派人去看,任座果真还恭敬地站在门口。任座走了进来,魏文侯急忙走下台阶迎接他,自此把他奉为上宾。

虽然自古以来,客观的指出对方的不足或错误,都被认为是正直的行为。但事实上无论你的指责有多客观、多公正,都不会得到对方的感激,因为很少有人能“客观”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所以,请不要急于对任何人说“你错了”!

某公司有一位主管由于成功地运用了一种策略,把他自己负责的车间管理得秩序井然,工人们严守纪律,自愿为公司效劳。这是因为每当发现有人生产态度欠佳,或者是生产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时,他会在下班后,把那人叫到办公室,然后亲切地问他:“最近你家里还好吧?在我的印象里,你一直都是严守纪律、工作热情高而且技术不错的人,把工作交给你,我很放心,希望你能再接再厉。”他一这样说,那位职员早已是羞红了脸,非常诚恳地跟主管交代原因并道歉,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毛病。

这位主管确实高明,他根本用不着瞪着眼睛去训导有错的职工,而是明知你错了,却偏偏要夸你不错,欲擒而故纵,让你自己去知错、改错。这样,既照顾了你的面子,又鼓励了你,还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可谓一箭双雕。如果你也是管理人员或者老师、母亲,不妨试试这种方式。

不论我们用什么方式说“你错了”,不论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只要让他听出或看出“你错了”的意思,他就绝不会有好脸色给你!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只会使他想反击,但决不会使他改变心意。即使你搬出孔子或柏拉图理论,也改变不了他的成见,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永远不要说:“你的确错了,不信我证明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所以如果你必须让他承认并纠正错误时,也要用最大的耐心和最大的智慧,将“你错了”三个字咽回自己的肚子里,委婉地、慢慢地迂回说,使对方甚至察觉不到“你错了”这三个字才好!

6.不盲目地投其所好

想要博得某一个人的好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闲聊之中投其所好。但要想做到不盲目地投其所好,就要在聊天开始之前,对说话的对象以及他的阅历、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他的爱好、生活习惯等等,都要进行一些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你预期的交流效果。

一个人假如在说话之前没有准备,就好像是没有复习便去参加一场考试一样,将会变得非常被动,结果会对自己非常不利。有人夸张地把和陌生人接触这类的社交场合形容为“战场”,要想成功地取得战斗的胜利,就必须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清朝的大臣盛宣怀就是这样一个很聪明的人。

盛宣怀(1844-1916)清末政治家、企业家、福利事业家,是晚清的一位大臣。他刚上任在拜见陌生的上级时,就非常注意了解对方的有关情况,一直在准备着和这个上级的对话。终于他等来了机会。在李莲英的保荐之下,他的陌生的上级醇亲王终于同意见见他,见面的地点是在宣武门内太平湖的府邸。盛宣怀以前虽然从来都没有见过醇亲王,但他与醇亲王的门客“张师爷”私交甚好,平常盛宣怀就从他那里了解到关于醇亲王的两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个就是醇亲王跟恭亲王不同。当时正是西洋学在中国开始盛行的时候,恭亲王认为中国必须要跟西洋学习才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可是醇亲王的意见刚好相反,醇亲王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聪明,不需要学习他们的东西。因此在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上,醇亲王就是一个十足的保守派。

第二个就是醇亲王虽然好武,但自认为书读得不少,也颇具文采,经常在很多场合炫耀他的文采。盛宣怀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就迅速抄了一些醇亲王的诗稿,并将它们背熟,以备“不时之需”。

会面之后,一切都显得非常顺利,盛宣怀对醇亲王的提问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并且句句说到了王爷的心坎上。当他们谈到电报这一当时还很新潮名词的时候,醇亲王问盛宣怀:“那个电报到底是怎么回事?”

盛宣怀早有准备,他从容地回答:“回王爷。电报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

醇亲王听他竟然还能引用岳飞的话,立刻就来了兴趣,问:“你也读过兵书?”盛宣怀还是一副谦虚的态度:“在王爷面前,怎敢说读过兵书?英法内犯之时,文宗显皇帝西守狩,忧国忧民,竟至于驾崩。那时如果不是王爷神武,后果将不堪设想。”盛宣怀在自谦的时候也不忘夸奖上级一番,这种时机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盛宣怀略停了一下又说:“那时,凡我中华好男儿,谁不想一雪国耻,宣怀也就是在那时候,自不量力,看过一两部兵书。”

醇亲王是盛宣怀的上级,他对盛宣怀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到盛宣怀的前途与命运。因此,盛宣怀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探明醇亲王的情况,在还没有见面之前就把王爷个人的喜好和性格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无疑会在无形之中为自己增添了不少的把握和胜算。见面的时候,盛宣怀根据之前推断得出的王爷的爱好与性格,句句话都说在醇亲王的心坎上。于是,醇亲王觉得这个人很合自己的胃口,很快就对他委以重任。

盛宣怀显然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的聪明不仅仅是因为他懂得投其所好,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怎么样做才能真正地投其所好——既拍到了马的屁股,又能从中得到好处。要想做到这些,就得对这匹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不盲目地投其所好。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不盲目地投其所好呢?

首先,了解情况

即了解对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状况。在一般的应酬当中,由于每个人生活环境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不同,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独立的生活愿望和思想习惯,对什么样的人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话题。举个例子:如果对方是一个连基本生活都有困难的人,而你在那里却大吹特吹打高尔夫球,他肯定不喜欢这个话题,进而不喜欢你这个人;但是相反,如果你告诉他—条快速致富的方法,他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正是他所关心的。

其次,积累经验

准备工作不仅仅是指你了解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这还差得很远。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交谈的过程中,经验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应酬的话题和场面,更必须具有一定的应酬经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一些冷场和尴尬的局面。那么,这些经验是怎么来的呢?就是靠积累。在交际的过程中,你需要去多留意交际高手是如何把一些关键因素良好地整合起来,巧妙地避免了一些冷场或者是尴尬的局面。这个时候你就得学习并积累,以便在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能轻松应对。

最后,区别对待

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法和态度,所谓不同的人主要是指不同性格的人。和不同性格的人交流需要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因此,在和对方交谈之前就应清楚对方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比如说如果对方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那么他们就容易“喜形于色”,你就能很清楚地从他们的脸上判断出他们的心理状态,根据这些你再进行话题上和语气上的调整,从而做到轻松交流;如果对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喜欢“沉默寡言”,那就必须用另外一种态度了,比方说循循善诱,多使用委言婉语,不能像和外向的人一样开玩笑。

总而言之,就是交谈时要多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交谈的时候要谨慎,做到知己知彼,不做没有准备的事,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这就能避免盲目地投其所好所造成的“无用功”。

7.满足虚荣,多给别人留面子

满足对方的虚荣心,是现代人际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因为人都是好面子的,一旦虚荣心被满足,面子上就有“光”,谁会不高兴呢?

但是,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对方的虚荣心呢?那就是赞美他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就,相信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一个人觉得有面子了!

孙云海的传播公司最近准备推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因此需要做一系列的广告,来宣传公司的新产品。因此这些天有许多广告公司的人来找他谈广告业务。

某广告公司的张经理这天也来到了孙云海的公司。他一进孙云海的办公室看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公司的LOGE就说:“哟,你们公司的LOGE设计得真不错呀,不仅看上去给人一种很有活力、积极奋进的感觉,而且越看就越觉得它意味深长。”张经理就这样开始了他的谈话。

“是吗?这是公司刚成立时我亲自设计的。”孙云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说罢,不无炫耀地向张经理介绍了公司LOGE设计比例、色彩调配以及它的内涵,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用说,张经理顺利地谈成了与孙云海公司的广告业务。

张经理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他了解交往对象。他从孙云海公司的LOGE入手,巧妙地赞扬了孙云海所取得的成就,使孙云海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把他视为知己。这样,孙云海公司的广告业务也就自然非张经理莫属了。

人向来都是很注重外界对自我的评价的。成绩被肯定这种外界评价,就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情境和情绪,也就是人们在赞美别人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美国管理专家查尔斯·施瓦布被认为是一个钢铁业的天才,他当时的年薪为100万美元。但事实上,查尔斯·施瓦布自己这样认为:“我认为我所拥有的最大财富是我能够激起人们极大的热诚。要激起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东西,其方法就是去鼓励和赞美他人的长处。”

施瓦布的秘诀就是在公开或私下的场合,赞美别人。赞美可以使人奋发向上,促使一个人走向光明的路程,是前进的动力。在公关交谈中,真诚地赞扬和鼓励,能满足人的荣誉感,能使人终生难忘。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句好的赞词,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他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就是指人们时常需要受人抬举和恭维。

有家造船厂建造的军舰“拖甲虎号”在二十七天内完工,将造船厂里所有的记录都打破了。老板召集造舰的全体工作人员发布一篇庆功的演说辞,并且赠送给每人一枚银质奖章和威尔逊总统的一封信。最后他转向监造人,从自己的袋子里掏出个金表,亲手交给他,作为一个小小的纪念。

工人群众都被他调动起了巨大的热情,只因为老板肯定了他们的成绩!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一句话:“要人家有怎么样的优点,就怎么赞美他!”说明赞美具有展现潜能的效果。

对别人的成就,说一句简单的赞美话,实在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愿意并留心观察,处处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你满足了别人的虚荣心,别人觉得有面子,自然就不会怠慢你。多多使用这一手段,还有什么事,你办不成呢?

8.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

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类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是的,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当然,别人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心理。你只有满足了对方的这种心理,才能真正赢得对方的好感,并被接纳。

著名的推销大师乔·吉拉德总能提起别人的兴趣,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在谈到他的经验时,他说:“无论我见到什么人,我都竭力想象让他感觉自己很重要!”

一次,一位满身尘土、头戴安全帽的顾客走了进来,乔说:“嗨,你一定在建筑行业工作吧?”

“您说得对。”他回答道。

“那您负责什么?钢材还是混凝土?”乔又提了一个问题想让他谈下去。

乔只想让他知道自己重视他的工作。或许在这之前,从未有谁怀着浓厚的兴趣问过他这些问题。

还有一次,乔的一位客户来光顾他的生意,在此之前他们已有5年没有打过交道了。但是,乔也会让他感到他们似乎昨天刚见过面,而且乔真的很想念他。

“哎呀,比尔,好久不见。你都躲到哪儿去了?”乔微笑着,热情地招呼他。

“嗯,你看,我现在才来买你的车。”他抱歉地对乔说道。

“难道你不买车,就不愿顺道进来看看,打声招呼?我还以为我们是朋友呢。”

“是的,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乔。”

“你每天上下班都经过我的展销室,比尔,从现在起,我请你每天都进来坐坐,哪怕是一小会儿也好。现在请跟我到办公室去,告诉我最近你在忙些什么。”

乔会让他的客人心满意足地离开他的办公室,就像客人心满意足地离开那些大饭店一样。

另外还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乔的展销室,说她只想在这儿看看车,打发一会儿时间。她说想买一辆福特车,可大街上那位推销员却让她一小时以后再去找他。另外,她告诉乔已经打定主意买一辆白色的双门厢式福特轿车,就像她表姐的那辆。她还说:“这是给我自己的生日礼物,今天是我55岁生日!”

“生日快乐!夫人。”乔说,然后,他找了一个借口说要出去一下。乔返回的时候,对她说:“夫人,既然您有空,请允许我介绍一种我们的双门厢式轿车——也是白色的。”

大约15分钟后,一位女秘书走了进来,递给乔一打玫瑰花。“这不是给我的,”乔说,“今天不是我生日。”他把花送给了那位妇女。“祝您生日快乐!尊敬的夫人。”

显然,她很受感动,眼眶都湿润了。“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花了。”她告诉乔。

闲谈中,她对乔讲起她想买的福特车。“那个推销员真是差劲!我猜想他一定是因为看到我开着一辆旧车,就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我正在看车的时候,那个推销员却突然说他要出去收一笔欠款,叫我等他回来。所以,我就上你这儿来了。”

你一定猜出来了她最终并没有去买福特,而是从乔这里买了一辆雪佛莱,并且写了一张全额支票。

这些事例是不是给了你一些启发呢?当你的话、你的行动让客户感到他很受重视的时候,他们甚至愿意放弃原来的选择,转而购买你的产品。所以,要想使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好,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善待他人,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

其实不仅仅是销售人员与购买者之间存在这样的心理效应,任何人际交往都会受到这种心理因素的制约。所以,无论你自己多么优秀,也不要总是在人前凸显自己,而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你才能减少碰壁的几率。

二战后的一天,卡耐基在伦敦参加史密斯爵士举行的宴会。宴会上,在卡耐基右边坐的一位男士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还引用了一句话:“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并说:“这句话出自《圣经》。”“《圣经》?”卡耐基清楚这句话并不出自《圣经》,而是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因此卡耐基出声纠正了对方。

对方却反唇相讥:“你说什么?出自《哈姆雷特》?你真会说笑,绝对不可能,这句话绝对出自《圣经》!”两个人为此争执起来。

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研究莎士比亚著作的葛孟也在场。葛孟在暗示卡耐基失败后,他开口说:“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确实是出自《圣经》,卡耐基错了。”争论因为葛孟的一句话终止了。

回去的路上,卡耐基对葛孟抱怨道:“你明知道那句话不是出自《圣经》不是吗?”“是的,那句话出自《哈姆雷特》,可是我亲爱的朋友,我们是去参加宴会的客人,何必为了这个问题,证明他是错的,而你是对的呢?你表现得比他优秀,他心里一定会有芥蒂,你干嘛不给他留点面子呢?”卡耐基恍然大悟,顿时明白了做人不可过于显示自己;而应让别人觉得他自己是对的,他自己才是所有人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在生活中,只有低调谨慎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那些狂妄自大、看不起别人、唯我独尊的人总是让别人唯恐避之而不及,这样的人最后只能在交往中碰得头破血流。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老朋友也不要以为,大家都是朋友,不用讲虚伪的客套。事实并不尽然,如果你对你的朋友说:“你今天在舞会上表现得比我好多了。”你的朋友一定非常高兴。如果你说:“你今天在舞会上的表现很不错,但是比我还差点哦!”那么,你已经失去这位朋友了,至少在心里,他对你是很不满的。

9.顺着对方的心思说

每一个人都有自认为得意的事情,虽然这事情的本身,究竟有多大价值,是另一问题,但在他本人看来,却认为是一件值得终身纪念的事。你如果能预先打听清楚,在有意无意之间,顺着对方的心思说出他的得意之事,对方肯定就会对你好感大增,必定会成为你的好朋友。

徐文革刚调到省委办公室那段日子里,在部门里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但他连原因都找不到。原来,他认为自己在官场上步步高升,正是春风得意时,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都感到非常的满意,几乎每天都使劲地向同事们夸耀自己的工作能力,夸耀自己在来省委办公室求人办事的人面前的威风。然而,同事们听了后不但没有分享他的“得意”,还越来越疏远了他。

幸好,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给他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此以后,他极少在同事朋友面前夸耀自己了。相反,他在老父亲的指点下,愿意主动去听同事和朋友们谈谈他们的“得意”事。久而久之,他的同事们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无论是与朋友还是同事交谈,都可以投其所好,顺着对方的心思说,这样很容易就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当然,一定注意技巧。你可以适当表示敬佩,但不要过分推崇,否则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安。

张乐伟很讨厌一个同事,因为那人经常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张乐伟对此愤愤不已。

他向人缘非常好的妹妹请教:“如果有一个人,他总是不断地在你的背后说你坏话,该怎样去报复他比较好呢?”

妹妹微笑着说:“拼命顺着他的心思说话。”

张乐伟以为自己听错了,再确认一遍:“你再说一遍?”

妹妹说:“你不断地顺着他的心思说话,即便他再想说你坏话,也会因为你的主动而不好意思的,久而久之,他就不会再说你的坏话啦。而且,我绝对相信,你很快会得到一个好朋友。”

张乐伟觉得很有道理,便按照着妹妹的建议去做。实施了两个月后,那个说他坏话的人,因为到处都听到张乐伟在说他的好话,自己都觉得非常惭愧。终于,有一天,他找到张乐伟,并向他道歉。他们从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投其所好,顺着对方的心思说,是一种博取对方好感和维系这种好感的最有效的方法。它还是促使别人继续努力为你卖命最强烈的兴奋剂。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这一招。

不过投其所好的“好”要从哪里去探听呢?那当然需要我们动动脑子了,试想就你的朋友之中,有没有与对方有交往的人,如果有的,向他探听当然是最容易的。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多留心报纸上的新闻,或自己平日积累一些关于对方的得意事情,到时便可以应用。

在这个社会上,懂得顺着对方的心思说话的人,似乎永远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对方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你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10.“硬”话也要说“软”

要强、好面子的人,与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总是抱着吃软不吃硬的心态,想要和对方争个高下。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硬碰硬”地对上了,是不是真的要打个头破血流,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呢?

这样做当然不是最佳选择。俗话说:是人抵不过三句好话。遇到这种情况,聪明的“厚灰中人”总是会把硬话软说,说几句软话,化解对方的难堪,既要指出对方的错误,又要保留对方的面子。这样对方反倒产生了同情心,纵使自己还有所不甘,也会顺从你的要求。

张子健到上海出差,在街头小货摊上买了几件衣服,付款时发现刚刚还在身上的几百元钱不见了。货摊只有他和姑娘两人,明知与姑娘有关,但他没有抓住把柄。当他提及此事时,姑娘翻脸说他诬陷人。

在这种情况下,张子健没有和她来“硬”的,而是压低声音,悄悄地说:“姑娘,我一下子照顾了你五六十元的生意,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你在这个热闹街道摆摊,一个月收入几百上千,我想你绝对看不上那几百块钱的。再说,你们做生意的,信誉要紧啊!”

张子健见姑娘似有所动,又恳求道:“人家托我买东西,好不容易凑了几百块钱,丢了,我真没法交代,你就替我仔细找找吧,或许忙乱中混到衣服里去了。我知道,你们个体户还是能体谅人的。”

姑娘终于被说动了,她就坡下驴,在衣服堆里找出了钱,不好意思地还给张子健。

说“软”话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在吃糖,心里甜甜的。张子健的一番至情至理的说辞,不但使钱失而复得,而且还可能挽救了一个几乎沦为小偷的青年。

硬话“软”的形式有很多种,在很多时候,你要想说服人,说软话要比说硬话效果好得多。然而恳求并不是低三下四地哀求,而是一种“斗智”,是一种心理交锋——通过恳求的语言启发、开导、暗示对方并使对方按你的意思行事。

11.“指令”不如“拜托”

求别人办事,如果你说话的口气就像是在下命令,那么谁肯帮你呢?将心比心,如果换作是别人求你办事,你是不是也特别希望对方客客气气地“拜托”你呢?那你也应该用同样的口气来求别人,这样办事才能成功。

拜托别人帮助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礼貌,“请”字当头。因为毕竟是你有求于人,如果请求别人对疑难问题指点迷津,应说:“你好,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你不知道怎样去市体育中心的路,就应向路人问:“请问到市体育中心的路怎么走?”在商店买东西,你应对服务小姐说:“请把那个文具盒给我看看。”风从窗口吹进来,你对坐在窗边的小刘说:“请关一下窗,行吗?”凡有请求的时候,就使用一个“请”字,这样对方能较容易地接受。

当然,拜托别人办事光有礼貌是不行的,时机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讲,适应对方的心理需求而提出诚恳的请求,往往都会得到对方的同意和应允。因此在请求别人时,一定要熟练把握最恰当的时机。在对方闲暇的时候请求他做点事得到同意的可能性很大;相反,如果对方忙得焦头烂额,你还不识好歹地想请他帮忙,毫无疑问,你的请求只会令他心烦。

此外,拜托别人,还需要端正态度,注意语气。虽然不需要卑躬屈膝、低声下气,但也绝不能理直气壮,别人不答应就开始黑脸。在请求的时候,你应当用诚恳的语气去询问他,要用协商的态度,比如说“劳驾,让我过一下,行吗?”“对不起,请别抽烟,好吗?”“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一起打打球,怎么样?”

你还需要注意说话的技巧,比如:“我知道这件事对您来说不好办,但是我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请你一定要帮帮我。”

当由于某种原因对方不能帮助你的时候,你也应该微笑地表示感谢,而不是抱怨、愤怒甚至是辱骂。你应该说:“谢谢你!”“没关系,我再找找别人。”“没事,你忙你的去吧。”这样为以后铺路。以后对方在有条件帮你忙的时候肯定会全力相助;如果你不能体谅对方,对对方施以抱怨,两人的友谊无疑会到此为止。

说话和做人一样,最好从低姿态做起,循序渐进。如果你有事拜托他人帮忙,就一定要学会放低自己的姿态,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开口说话要很客气,毕竟托人办事是麻烦对方。

当你请求他人帮你做什么或当他人请求你帮他做什么时,听上去很有礼貌的言谈是你做事成功的一部分。即使你的要求很难做到,但只要力所能及,相信大多数人仍然会很乐意对你伸出援助之手。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