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五章厚是适当自夸,灰是量力而行

  • 小说: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 作者:张笑恒
  • 字数:886176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1:57

1.把自己适当看高一点

在进行自我推销时,可以适当抬高自己,比如多说一些如何让特长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就是一种抬高自己的方法,这种抬高不会让对方觉得虚伪。

抬高自己是为了引起别人重视,而不等于自吹自擂,炫耀自己,如果你说出来的话“前言圆不了后语”,自相矛盾,这是不可取的。恰到好处地突出自我的优点,展现自我的长处,不等于吹牛。要注意把握说话的分寸,不要给人一种不诚实、玩虚假的坏印象。

两个大学生前往同一个公司应聘同样的业务经理职位,老板看了两人的简历,都非常优秀,名牌大学毕业,专业也对口,一时难以取舍。转念之间,老板问了个问题:假如你被录用,一年可为公司带来多少销售额?有多少利润?”

第一个人拍着胸脯回答:“我有信心每年为公司带来1000万元的销售,利润率在50%以上。”

第二个则回答:“本人估计能给公司创造200万元的销售,至于盈利嘛,大概在20%左右吧,但也不可能亏本,亏本确保不超过5%。”

第二个人被录用了。老板这样解释:两人都算得上是高才生,笔试的成绩也差不多,但是第二个求职者的回答简单明确,数据相对比较实在,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前者明显在“自我炫耀”,夸大其辞,几千万的销售额难以达到不说,现在这市场行情哪能保证50%利润空间,而没有亏本的风险呢?

类似的故事还有一则。

几个求职者同时去应聘销售经理的位置,招聘官让每个人谈谈自己的社会关系。销售就是与人打交道,如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工作自然容易开展得多。几个求职者侃侃而谈。

甲不无得意地说,本人已在这个行业干了8年,关系广泛、网络深厚,朋友遍天下,只要自己一发话,没有办不成的事。

乙说,自己口才十分了得,可以将死马说成活马,把活马咒成死马。因为自己口才一流,多次应邀出席某某论坛活动,即兴演讲大受欢迎,某某名人对其评价甚高,两人曾一起合影留念,如若不信,可以查阅本人简历附件里面的复印件啊。

丙不屑地接过话头说,其他也不用多说,就挑主要的说几个吧,某某大领导是本人姑夫的二表哥,某某知名人士是本人二姨妈的远方亲戚的堂兄,够高规格了吧。说完洋洋得意地看着其他面试者。

其他人都介绍完了,还剩下一个小个子中年人没说话,招聘官不动声色地看着他。小个子男子望着招聘官,平静地说,看来我真应该感到惭愧,本人既没有做高官的亲戚朋友,也没有能吐莲花的口才,而且本人从事销售工作时间也不是很长,仅仅两年时间。两年的工作经历是应聘的基本条件,其他所有求职者都好奇地看这小个子男人,心想,既然这样,还来凑什么热闹,岂不是浪费时间?这时小个子男人从随身携带的文件袋里掏出一叠资料,双手递给招聘官,认真地说,不过我确实对这份工作充满兴趣和信心,这叠资料里有两样东西,一份是在下对新工作的设想和计划方案,另一份是我在原公司的业绩报告,不是最好的,不过在所有销售人员中也能排在前五名吧。

招聘官翻阅了资料,脸上马上大放异彩,心想机会来了。原来小个子男人以前供职的公司在业界赫赫有名,里面的业务骨干是所有同行挖墙脚的首选。现在送上门来,焉有不用之理!而其他几个面试者,口才确实不错,吹牛皮也有一套,只是缺乏有说服力的硬件,公司不可能冒险录用。对于求职者而言,充满自信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是如果一个人“自信”过了头,还在当士兵的时候就开始指点将军们该如何打仗的话,他的结果必将是惨遭失败。

应该明白,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如果一味地做“谦谦君子”,就可能成为阻碍自己发展的一大缺点。竞争就要适当地表现自己。当然,自我表现与自我吹嘘有着本质的区别。自我表现者是靠真才实学,靠实实在在的行动,靠看得见的成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自我吹嘘者则拿不出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是靠谎言和欺骗等虚假的东西来表现“自我价值”。自我吹嘘、天花乱坠,对他人只会起一时的迷惑,一旦真相暴露,这种人就将被人们所唾弃。

自吹自擂、说大话,与假话的性质接近。所以要记住,世界上本没有多少值得自我吹嘘的事,如果有成绩不自夸,别人也会来称赞;如果自己说过头了,别人就自然瞧不起你了。

2.谦虚过头是压低身价

现在有一些人,总不敢在人前说出自己的优点,总是“谦虚”地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古代的有识之士常把自己比作千里马,当碌碌无为一生后,却埋怨世上的伯乐太少没能发现自己,无奈只得“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你认为自己是千里马,那么为什么不主动去找伯乐推销自己呢?

每一个人,无论是才识平庸,还是才华横溢,他们都有一种渴望别人了解自己、承认自己、尊重自己的愿望,以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优势,让人了解,让人关注。然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却教导人们做“谦谦君子”,因此“毛遂自荐”听起来总不如“三顾茅庐”那样入耳,使得有才华的人不敢表现自己,只得默默地等待伯乐的到来,期盼着早日得到赏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悲哀。

诸葛亮是千里马,但他很幸运,碰到了刘备三顾茅庐,才使得他能够运筹帷幄,鞠躬尽瘁。更何况,诸葛亮得到被重用的机会,也不是等来的,而是运用了很高明的炒作手段。他没有去找刘备“毛遂自荐”,而是让自己的老师、岳父、同学等帮忙介绍。这就免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他还故意装腔作势,要等人家“三顾”之后才肯出山。因为他知道,太容易得到的往往就不珍惜。所以他要让刘备多费一些周折,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可以说,他把自我推销、自我炒作发挥到了极高的水准。

有些人总是说什么“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试问:从不露相,“真人”又有何用?

今天的时代,是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的是干脆利落、敢断敢行;时间那么宝贵,人们忍受不了那种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谦逊”,不愿听那种婆婆妈妈、“弯弯绕”式的“自谦之辞”。你行,就来干;不行,就让开。故作姿态的“谦虚”是最招人烦的。

在现实社会中,精明的企业家招聘员工、聪明的领导者挑选下属,并不是首先看你怎样言辞周到、谦恭有礼,而是首先看你有多少真才实学,你有什么长处,有哪些才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有一位女大学生去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应聘求职。她通过了一道道关卡,最后只剩下她和另一位男性求职者。经理是外国人,他在与这两位求职者的闲聊中,极为随便地问了三句话:“会打球吗?”男的说:“会。”女的其实她在大学校园里是个不错的羽毛球选手,她却答道:“打得不好。”

经理又问:“给你俩一部小轿车,限在一星期的时间内,有没有把握学会驾驶这辆小汽车?”男的说:“有。”女的其实她曾经学过开汽车,她却说:“不敢保证。”

经理再问:“厨房里有的是蔬菜,你俩能不能给我做几样拿手好菜,我这人不挑剔。”男的说:“没问题。”女的其实烹调技术不亚于一个三级厨师,可她却不好意思地说:“做得不好。”

你认为这两位应聘者的答话,哪一位更能受到面试官的欢迎?这位男应聘者的答话更能受到主考官的欢迎,想知道原因吗?这位女大学生墨守“谦虚是最大美德”的古训,不敢表白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从更深一层来讲,她的身上郁积着自卑心理,不敢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谦虚是我们民族的美德,我们不能丢弃,但也不该曲解“谦虚”这两个字,否认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这不叫谦虚,这是愚昧。

3.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爱面子本来没有错,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过分地在乎面子,甚至打肿了脸也要充胖子,无疑是一种自我附加的心理负担了。不管什么,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不知道量力而行,只能是自欺欺人,这绝不是厚灰之道所提倡的为人处世的做法。

北京某著名高校因为考虑到校内有很多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所以特意为贫困生开了一个特殊的售饭窗口,提供一些便宜的饭菜。社会各界也都对这一“善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认为这件事,带有补助的性质,能帮助很多贫困学子更好地完成学业。但结果却并不如人所愿。几乎没有同学到特殊售饭窗口来买饭,即使偶尔有人光顾这个窗口,也绝对不是贫困生。

让学校没有想到的是,贫困生也是很要“面子”的。在这种专卖窗口买饭,就等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自己是“特困生”,有伤自尊心,很没“面子”,说不定还会被人骂作“穷鬼”。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学生是“不食嗟来之食”,但他们却为了保住面子而失去了应该得到的补助和更好地完成学业的机会。无论是从长远考虑,还是从现实出发,都是得不偿失的。

贫穷虽然并不可耻,但也绝对不光荣。所以,很多穷人为了维护尊严,而在人前显富、挣面子。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就改变自己,尽量把自己伪装得看似强大,看似阔绰,以便从中获得心理上的补偿。

现实生活中,最能为自己挣来面子的事,可能就是红、白喜事。为了在众人面前露一露脸,办一场婚礼或者葬礼,往往要动用一个人一生的积蓄,甚至还要透支欠债。

有一个农民,是个爱面子的人,手头虽说不宽裕,可总是爱“露露脸”,今天东家要嫁女,明天西家要娶亲,前面的邻居生小孩,后面邻居的小孩过生日,无论谁家遇上红白喜事,不等人家来请,他就怀揣“礼包”登门了,他说:“礼多人不怪,关系就是靠这打下来的。”但是,并不厚实的家底哪经得起这番折腾?到了春天,家里连买化肥、农药的钱都拿不出,他只好四处借钱。

其实,在一般来说,婚礼是否有“面子”,往往要通过当天的热闹程度、酒宴的规模、来宾的数量来确定,而为了满足这些面子,花的钱肯定不会少。婚宴花费虽然很大,但当事人毕竟还可以从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好处,如心情舒畅、来客礼金等等;而奢侈的葬礼则纯粹是一种为了做样子给别人看的活动,死人是没有机会享受了。其意义与其说是表达孝心,倒不如说是为了不使儿女“丢面子”。

深谙厚灰之术的人,绝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炫耀地掏钱,他生怕会引起歹徒的邪念。而“面子”则是套在穷人脖子上的枷锁,穷人为它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伟的母亲临死前怕送葬花钱欠债太多,叮嘱小伟在她死后不发丧。小伟依嘱行事,偷偷葬母。不料走漏了风声,众亲戚纷纷而至,指着小伟的鼻子破口大骂:“混账东西,连母亲的丧礼费都不肯花,养你这个不孝顺的东西有什么用?”“你不要面子,我们还要呢!”甚至有的亲戚说着就要动手上房揭瓦拆房。最后,小伟无奈屈服,重新举行了所谓的有脸面的葬礼。亲戚们流着兴奋的眼泪窃窃私语:“这下可为我们争来了面子,小伟娘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而可怜的小伟却因此欠下了5000多元的债务。

“死要面子”似乎已经成为了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最大祸端。多少家境不富裕的人,为了婚礼的盛大隆重而欠下许多的债,为要面子而一生背上沉重的负担。却也有很多富人,不计较脸面上的风光,对金钱精打细算,从而财源广进。面对这样的差异,难道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们还不足以反思吗?

4.卸掉人情包袱

朋友之间感情好,利用人情来办事是最正常不过的人际交往了。但是人情的利用也要讲究原则和分寸,不能过多地利用人情,一旦背上了人情包袱,不仅你难以偿还,还会给朋友造成负担,小心最后连朋友也做不成了。也就是说,想要学着厚灰做人,就不要轻易透支你的人情储蓄。

张承洋很上进,毕业参加工作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经过努力,他考入了一家大学攻读在职工商管理硕士。兴奋不已的张承洋在拿到上课通知时,一下子变得垂头丧气了,因为学校方面安排的课程居然需要占用半个工作日。而张承洋所在的台资公司从来都没有让员工每周半天外出读书的先例。公司同事听到张承洋读书这回事后都劝他放弃这个想法。因为公司原先有位职员由于同样的情况,公司方面竟然无理由地将此人炒掉。炒人的通知上居然还如此声称:因为我们是公司,不是学校。

张承洋忽然想起去年曾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与公司的副总偶然相遇,很高兴地聊了一会,记得副总当时说了一句,“以后什么事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我”,并给他留了私人电话。张承洋于是决定试一试,晚上他鼓起勇气给副总打了个电话,委婉地说了他处境,请他帮忙拿主意。最终决定的结果令张承洋十分开心,公司破例批准了他的要求。这就是人情的力量,谁能说它的威力不够大呢?

虽然人情的威力很大,借助人情可以帮我们做很多原来以为不可能的事,但是人情并不是取之不尽的水,任你自由地取用。相反,人情就像银行的存款,挥霍无度也会造成入不敷出的。

当医生的向文君早在两年前曾因自己孩子转学一事曾求过教委的一个同学,而且也送了些人情钱,可对方没要。这下可好,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那位同学便多次带着亲友、朋友来医院找向文君帮忙,有些事根本不能办,像半价CT、婴儿性别鉴定、高价病房算低价等等,着实给向文君出了不少难题。还了人情的向文君,后来就想办法渐渐疏远了这位同学,再后来两人就索性不再交往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是会产生情分的,这情分就是“人情”。用“人情”来办事可以,但一定要知道“人情”是有限的。它就像你在银行的存款,你存得越多,领出来的钱就越多;存得越少,领出来的钱就越少。你若和别人只是泛泛之交,你能要他帮的忙就很有限,因为他没有义务和责任帮你大忙,你更不可能一次又一次要他帮你的忙,这是因为你的人情存款只有那么一点点。过多的支取,就会像欠下巨债一样,背上人情债的包袱,想偿还都难了。

张先生毕业于某名牌大学中文系,几年来在文坛上也算小有成绩。后来接编某份杂志,由于杂志的财源并不丰裕,不仅人手少,稿费也不高,但他又不愿意因为稿费不高而降低杂志的水准,于是他开始运用人情向一些作家约稿。这些作家由于和他都有过交情,也都点头应允了。但是一次两次还好,后来次数多了,他们就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辞,他也不知道是什么缘由,暗自纳闷。经过他的再三催问,其中一位终于坦白地跟他说:“我是以朋友的立场写稿,但你们的稿费太低了,错不在你,但你这样做是在透支你的人情。”如此,他才恍然大悟。

背上人情包袱的结果是什么呢?一般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会使你们之间的感情开始转淡,继而让他对你唯恐避之不及,那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分就此断了。二是你在他眼中变成不知人情世故的人,这对你是相当不利的。然而,人做事不可能单打独斗,有时还是要用到亲戚朋友,换句话说,要动用到人情存款。

那么“厚灰之人”是如何巧妙地动用人情,而又不至于“透支”的呢?

做好估算,尽量把人情用在刀刃上。先弄清你与对方的交情究竟有多少,人情究竟有多重,然后再掂量事情的分量,看看是否适宜找对方帮忙,千万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动用人情的次数要尽量少,以免过早把人情存款用光,否则,就会“情到用时方恨少”。

人本来是容易忘恩的动物,所以就是对方曾欠你一些人情,你也不可抱着讨人情的心态去要求对方帮忙,因为这不仅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和反感,还可能让这份人情到此结束。

人情储蓄不能即存即支。如果你急于找后账,急于在这笔人情账中得到回报,你就犯了人情世故的大忌。你就会在找这笔后账中既丢掉了人情、丢掉了面子,也丢掉了做人的原则和进退的分寸。

对一些斤斤计较的人要特别注意,纵然交情再深,也不可轻易找他帮忙,否则这人情债就会像在地下钱庄借钱那样,光利息就会让你吃不消。还要懂得适度回馈,如果你不管不顾,动辄就求人帮你的忙,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慢慢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当然也有主动帮你忙的人,但切勿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你若无适度地回馈,这也是一种“耗费”。要注重长线投资。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大多数的人情投资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结出果实,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信赖需要一个过程。

厚灰之道是认可利用人情好办事的,毕竟这已经成为当代人心中的“如意算盘”,所以每个人都在致力于人脉关系网的编织。但如果你不加节制地透支人情,一旦背上了人情包袱,想再卸下来可就难了,所以一定要尽早防患于未然!

5.别人的“丑事”,能遮掩的就遮掩

当别人遇到尴尬,或者“丑事”被你无意中撞破,你正确的做法是,不仅不要声张,而且要尽量为他人遮盖。这种厚灰的做法,会得到对方由衷的感激。他会觉得你对他做了一件值得嘉许的“善事”,将来一定会加倍偿还你的“善举”,到时候你自然会因为无私而“收获颇丰”的。

某日,王伟强和两位上司到委托设计的客户那里,对方除负责的一位董事外,还有两位部长出席。当天是第一次见面,目的是刺探客户的意向。

双方在会客室站着交换名片。这时,一位部长的名片夹里有样东西掉在桌上。王伟强的视线立即扫过去,其他人的视线也跟上去。

突然,那位部长发出一声“啊”的惊呼,一副狼狈的样子,其他的人也屏息噤声。原来掉在桌子上的东西,是一张美女照片。

那位部长慌慌张张地捡起来,然后战战兢兢地窥视董事和对方的脸色。

“哈哈,没看到,没看到。”王伟强面带微笑地说。之后,商讨就在笑声和亲密感中进行。

尽管王伟强的话没谁会相信,可在当时的情形下,却起到了好的作用。为了照顾别人的名声和面子,撒了谎、说胡话,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方还会非常地感谢自己。

人都有一时冲动、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的时候,如果你以牙还牙,只会使事态变得更严重。说话办事不妨给别人留一个台阶下。顾全对方面子,会使对方产生愧疚感,自动改正错误,并发自内心的感激你,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百货公司,要求退回一件外衣。她已经把衣服带回家并且穿过了,只是她丈夫不喜欢。她辩解说“绝没穿过”,要求退换。

售货员张政检查了外衣,发现有明显干洗过的痕迹。但是,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绝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过“绝没穿过”,而且精心伪装没穿过的痕迹。这样,双方可能会发生争执。于是,机敏的张政说:“我很想知道你们家的某位成员是否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去了。我记得不久前我也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一起堆放在沙发上,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股脑儿塞进了洗衣机。我怀疑你是否也会遇到这种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被洗过的明显痕迹。不信的话,你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

顾客知道无可辩驳,而张政又为她的错误准备好了借口,给她一个台阶于是她只好顺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争吵就这样避免了。

人们通常会为谎言寻找各种借口,你若是一个精于人际之术的“傻子”,就会知道,想戳穿对方的谎言,不仅必须使他相信你,而且必须懂得如何把他从自我矛盾中解救出来,说得他心服口服,体面地收起那套鬼把戏。

当然,要想练就这种厚灰的技巧,首先要变得老练聪明,而且,要有应变能力。只有处世功底深厚的人才有可能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化险为夷、化拙为巧,使自己摆脱尴尬境地,并在交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交际中,我们要学会巧妙地转移话题和分散别人的注意力。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什么事,除了迅速承认错误之外,还要学会巧妙地转移话题,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方面。

首先,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高度的冷静,使自己不失态。如果你不冷静,情绪过分紧张或者激动,很可能应付不了这个局面。接下来或者承认事实,或者愤怒争辩,拼命否认,很可能当时就不欢而散。但是如果你很冷静,可能会很快找出理由,比如价格低并不保证退换维修,某一方面没有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或者在付款形式、供货期限、质量保险等方面有不同。

其次,“打圆场”要善用“吉言”。以“动听”的话语来打动顾客,取得顾客的欢喜,是店经理成功“解围”的首要诀窍。“吉言顺耳”,爱听“吉言”几乎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心理。店经理巧妙地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在顾客抱怨时,有针对性地选择其易于接受的话语来博得对方的欢喜。这样,顾客的抱怨消释了,先前不快的心理得到“吉言”的“慰抚”,“欣喜而去”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最后,要会淡化和消解矛盾,给自己和对方找台阶下,使气氛由紧张变为轻松,由尴尬变为自然。在很多时候,替别人解围比为自己掩饰更重要,一方面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下了余地。

只要能力所及,尽量帮助别人遮掩尴尬之事,无疑是为自己广结人缘的最好方法。但必须时刻记得,这不是不着边际的奉承,也不是油腔滑调的诡辩,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只有适时适地的助人,才是真正的“为乐”。

6.说“不”的五种技巧

不管怎么说,满怀希望地去求别人,却遭受无情的拒绝,的确会令人十分难堪;或者自信十足地去说服别人,却遭到严厉拒绝,这简直是令人无法承受的伤害。但是,很多时候,拒绝的话我们又不得不说出口,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口中的这个“不”字,蒙上厚灰的色彩,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呢?

这里教大家五种厚灰的说“不”的方法:

一、推托其辞

在不便明言相拒时,推托其辞是一种带有策略性的办法。比如,同事托你办事,如果你是领导成员之一,可以说:“我们单位都是集体领导,你这件事得大家讨论才能决定。不过这件事恐怕很难通过,最好还是别抱太大希望。要是你坚持的话,等到我们讨论完再说,我个人说了不算数。”

这就是推托其辞,将矛盾引向另外一个方向,意思是我不是不给你办,而是我办不了。委托者听了这样的话,一般都会打退堂鼓,借机下台阶说:“好吧,既然这样,我也不为难你了。”

二、从对方的语言中找破绽

军阀吴佩孚的势力日渐强大,成为权倾一方的实力人物。一天,他的一位同乡来投靠他,想托他找个差事儿。吴佩孚知道那位同乡才能平平,但碍于情面,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个上校副官的闲职。不久,那位同乡嫌弃官微职小,再次请求想当个县长,要求派往河南。吴佩孚听了,便在他的申请书上批了“豫民何辜”四个大字,断绝了他的念头。谁知过了一段时间,那人又请求调任旅长,并在申请书上说:“我愿率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班师凯旋,一定解甲归田,以种树自娱。”看到同乡的要求,吴佩孚简直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提笔批了“先种树再说”五个大字。

三、假借制度之名

公司的一位普通职员在犹豫了很久后,终于鼓起勇气走进经理办公室说:“经理,我想我的工资应该涨了。”

经理微笑着回答说:“你的工资的确应该涨了,但是……”经理用手指了指玻璃板下的一张印刷卡片不慌不忙地说,“根据本公司的职务工资制度,你的工资已经是你这一档中最高的了。”

职员泄气了:“唉,我忘记我的工资级别了!”说完只好退了出来。

几条打印出的制度就使他放弃了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他也许在想:“我怎么能够推翻那张压在玻璃板下的印刷表格呢?”其实,这也许正是经理希望他讲的话。

四、把别人作为搪塞的借口

张先生在电器商场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买DVD。看遍了店里陈列的样品,也没找到令自己满意的那种。最后,他要求张先生带他到仓库去看看。张先生面对朋友,不好直接拒绝,只好笑着说:“前几天我们经理刚宣布过,不允许任何顾客进仓库。”尽管张先生的朋友心中有些不悦,但总也比直接听到“不行”的回答要好得多。

五、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也就是装糊涂,给请托者以暗示。比如对方问:“此事你能不能帮忙?”你可以回答说:“我明天要去参加会议。”

你婉拒了对方,对方也能从你的话中感到,他的请托是不能得到你的帮助的,只好再想其他办法。

其实,有时我们拒绝的人之所以与我们反目成仇,并非完全是因为我们拒绝了他,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拒绝他的语言和方式伤害了他。我们不能避免拒绝,但却可以在拒绝时采取适当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拒绝而四面树敌。

只要掌握了拒绝的艺术,把“不”轻松地说出来,既不伤人,又能达到目的,实在是最佳的方案。

如上这些敷衍式的拒绝都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拒绝方法。敷衍是在不便明言回绝的情况下,含糊其辞地回避请托人。当然,在拒绝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而且要有发自内心的耐性和关怀。否则,如果仅是敷衍了事,对方看到了心里也会感到很不舒服。

7.该敷衍处且敷衍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而是该敷衍处且敷衍为人处世留下余地,正所谓:给别人留条后路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宋代的吕蒙正(吕蒙正宋代宰相),每当遇到与人意见相左时,他必定以委曲婉转的比喻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为他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有大将风度,皇帝对他很是信任。

当吕蒙正初次进入朝廷的时候,有一个官员指着他说:“这个人也能参政吗?”

吕蒙正假装没听见,付之一笑。

他的同伴为此愤愤不平,要质问那个官员叫什么名字。吕蒙正马上制止他们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辈子也忘不了,不如不知道的好。”

当时在朝的官员也佩服他的豁达大度。后来那个官员亲自到他家里去致歉,并结为好友,相互扶持。

吕蒙正这样做是对的,为人处世,该敷衍处且敷衍,是一种君子风度,可以显示一个人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修养。

其实,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应该这样,留一点缝隙,也就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如果我们时时处处工于算计,事事锱铢必较,凡事不允许半点敷衍,不让自己牺牲一点利益,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定会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某一天,大森林里因为连绵阴雨而光线昏暗。傍晚时分,大象艾利芬正在树林里漫步,但眼前光线较暗,艾利芬一不小心把刺猬阿尔丁的老巢踩坏了。艾利芬很惭愧地向阿尔丁赔礼道歉,但是,阿尔丁却对此耿耿于怀,不肯原谅艾利芬。

一天,阿尔丁看见艾利芬躺在地上睡觉,心想:“机会来了,我要报复艾利芬,至少,我可以咬这个庞然大物一口。”

但是,艾利芬的皮特别厚,阿尔丁根本咬不动。阿尔丁围着艾利芬转了几圈,想啊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阿尔丁发现艾利芬的鼻子是个进攻点。于是,阿尔丁忘乎所以地钻进艾利芬的鼻子里,狠狠地咬了艾利芬的鼻腔黏膜一口。

艾利芬感觉鼻子里一阵刺痛,它猛烈地打了一个喷嚏,将阿尔丁射出好远,阿尔丁被摔了个半死。

好久,阿尔丁才从地上爬起来,痛不欲生,对前来探望它的同类说:“要记住我的惨痛教训,有些事情适可而止,该敷衍处且敷衍吧!”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像刺猬一样,小肚鸡肠,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假如是重大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原则地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

如果朋友之间因为一句闲话争得面红耳赤,形同路人;邻里之间因为孩子打架导致大人拌嘴,老死不相往来;夫妻之间因为家庭琐事同室操戈,劳燕分飞……,既伤人又害己。厚灰之道是:该敷衍处且敷衍,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

8.没有十二分的把握,别把话说死

精通厚灰之道的人,除非有了十二分的把握,否则绝对不会把话说死。因为他们知道,话一出口就收不回来,为了防止授人以话柄,对别人的请求或者是意见做出间接的、含蓄的、灵活的表态,才是最明智的。

当单位领导就某项决策征求你的意见的时候,或朋友、同事有求于你的时候,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例如,当你在单位决策上发表自己看法时,别忘记加上一句话,“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还要看领导的最终决定。”当你许诺别人的时候,也最好加上一句:“我一定尽力帮你,但……”之类的附属语。

固然,事情办妥了皆大欢喜,但万一出现了问题,每个人因为自保都会推卸责任,而关键就在当时大家发表意见时每个人的表态上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就必须对你自己的话负责。

某化妆品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在对新产品进行市场预测时,总是先要开公司会议,还经常叫上其他部门进行共同讨论,而且还经常征求下属的个人意见。

一次,开会的时候,公司新来的两个员工马明和王雨都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得到了销售部经理乃至公司领导的好评。而且,两人在阐述自己看法的同时,还强调说要是按照他们的方法做一定会成功。销售部经理当即表示要他们俩拟出一份详细的销售计划书来,公司一定会认真考虑。此话一出,马明和王雨欣喜若狂。作为新人的他们能得到经理如此重视,认为是自己的机会到了。但是新产品在上市后,销售业绩一直不见好,这令销售部经理非常恼火。

公司决定调整销售策略,当公司处理这个问题责任的时候,马明和王雨成了众矢之的,结果不但被领导责骂还被扣了奖金。说错话是难免的,他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懂得“模糊表态”的说话方法,最终留下了话柄。开会时不仅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还要在后面加上“一定能够成功”之类的话,这种飘飘然的自夸,不留后路的表态方式也注定了他们最后要自讨苦吃。产品部经理和其他同事或许也有责任,但在公司要追究责任的时候,完全可把责任都推到马明和王雨身上,因为话是他们俩说的,计划也是他们俩做的。

所以,当别人征求你意见的时候,在阐述自己想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话不说死”,千万别忘了加上一句“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还要看您的最终决定。”这样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还不用负责任,达到明哲保身,留有后路的目的。

有时候“话不说死”还可以作为拒绝别人的最佳方法,即留给了对方的面子,也不会让自己为难。它可以为对方保留一点希望之光,有利于稳定对方的情绪。

当有人要求你解决或答复问题的时候,他的内心其实一定寄予着厚望,希望事情能如愿以偿,完满解决,你也是真心想帮他们,但万一你最后因种种突发原因未能做好,就会让他们失望甚至失信于人。所以,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含糊其辞”,不把话说死,只有这样才能进退自如。从而避免在未兑现许诺时,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或使对方不愉快并长时间耿耿于怀,甚至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事如所料,进行得顺利,当然是皆大欢喜、相安无事;而一旦事与愿违,让别人抓住话柄,吃了亏就是自作自受了。

事有法而无定法,“模糊表态”也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该明确表态时不可含糊其辞,不然就显得没自信;而该模糊时也不可明确,否则就过于武断。当然,这绝非易事,这就要看自己的判断力了,但无论如何不可信口开河地去下定论、做承诺。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