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十三章厚是韬光养晦,灰是难得糊涂

  • 小说: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 作者:张笑恒
  • 字数:886176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1:57

1.什么时候都要留一张底牌

厚灰学一直都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张底牌,就像《易经》中说的“潜龙在渊”,意思就是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的实力,切不可轻举妄动。与人相处中,过早地掀开自己的底牌,把自己的全部实力都展现给别人,实在是愚蠢的行为。

所谓“兵不厌诈”,就是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留着自己的底牌也是保护自己、获得成功的一种手段。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其第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当时,康熙才七岁零九个月,年龄很小,顺治临终前便把索尼、苏克萨哈、额必隆和鳌拜四人叫来,让他们做顾命大臣,尽心尽力辅佐小皇帝康熙。

当皇帝已经年满14岁时,按规矩可以像顺治一般亲政了,但是鳌拜却一点还政的意思也没有。康熙十分不乐意,一心想除掉这位骑在自己头上的大臣,不愿再当傀儡。于是,他开始暗中增强自己的实力,筹划这一切。

他知道鳌拜在朝廷里势力庞大,用公开的手段绝对解决不了问题,反会激化矛盾,引来大麻烦。于是他隐藏了自己的实力,还在表面上一再容忍鳌拜,有时甚至装出畏惧鳌拜的样子,用以麻痹鳌拜。

康熙还一再给鳌拜一家加封晋爵,连鳌拜的儿子也当上了太子少师。鳌拜也经常称病在家,自己不上朝,而康熙也听之任之,从没有异议,正好趁此机会训练他自己的“小童军”。他按照满清皇朝的规定,在满族权贵人家中间,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子弟充当自己的贴身警卫。这些半大的孩子,跟皇帝年龄相仿,平日里天天在一起练习摔跤。

有时候鳌拜进宫办事,他们也照样摔跤,玩得热热闹闹。这就给鳌拜一种假象,以为皇帝也和这群孩子一样,只知嬉笑打闹,不问国家大事。见此情景,鳌拜心中暗喜不已。

终于等到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一次鳌拜进宫汇报事情。康熙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把平日和自己一同练习摔跤的卫士们找来,安排好捉拿鳌拜这件至关紧要的大事。当鳌拜进宫时,他依然像往日一般,大摇大摆,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来到皇帝的住处,就见平日那些孩子和侍卫们正准备练习摔跤,一个个蓄势待发,鳌拜以为这些孩子又是在闹着玩儿,于是一脸不屑。

岂料那群孩子突然冲上前来,抱腰的抱腰,拧腕子的拧腕子,蹬腿窝的蹬腿窝,一下子和这位满人眼里的“巴图鲁”大臣较起了劲。起初,鳌拜还以为小皇帝跟自己闹着玩,便听凭那些娃娃掰自己的腕子,揪自己的辫子。

等到一群孩子把他扳倒在地上,他才觉得不大对头,斜着眼去瞧指使他们的皇帝,只见康熙一脸的冰冷,又听得小侍卫们满口的怒骂,方才觉得大事不妙。这时他再要挣扎,已经迟了。鳌拜一下子被捆了个结结实实。

康熙正是因为留了底牌,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实力,麻痹了对手,才一举抓获强敌鳌拜,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然而历史上,也有很多人是因为泄露了自己的底牌而功亏一篑。比如宋文帝就是其中一例。

当时的太子刘劭想谋朝篡位,经常和几个巫师一起昼夜求神,还把文帝的玉像埋在了含章殿前,意在诅咒文帝快死,而他就可以早日继位。刚开始的时候,宋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完全被蒙在了鼓里。

后来刘劭有个名叫陈天兴的奴仆,因为与一个使女通奸,被刘劭发现,于是杀掉了陈天兴。陈天兴被杀后,把与他一起参与了埋文帝玉像、并对其实施诅咒的太监门庆国给吓坏了。他误以为陈天兴是被杀人灭口,认为自己迟早也会被杀,于是就向文帝告发了这些事情。文帝一听,真是又惊又怒,通过调查,他发现了刘劭、刘浚和严道育等人往来书信等罪证。

还有一部分证据被刘浚藏在了自己家中。这个刘浚本是小王爷,其养母是深受文帝宠爱的潘淑妃。本来太子刘劭的母亲元皇后是因潘淑妃受宠而活活气死的,所以刘劭对潘淑妃和刘浚二人痛恨异常,但刘浚怕太子日后登基杀了自己,就曲意逢迎,和刘劭成了莫逆之交。

文帝想把刘浚藏匿的罪证也找出来,就召他严加责问。但是刘浚并不承认,潘淑妃很爱这个养子,就哭着对刘浚说:“你们诅咒皇上的事情已经败露,我本以为你会自行悔改,怎么还藏匿了证据呢?我不忍心看到你身败命死的那一天啊!”刘浚仍然不觉自己有错,他愤愤地告诉潘淑妃:“天下事情不久将水落石出,到时我一定不会连累你!”

当天夜里,文帝召尚书仆射徐湛之商量对策,准备废掉太子,赐死刘浚。皇帝只要下一道命令,那两人的阴谋就要因此而付诸东流,这个局也就能很好地收场。但是,坏就坏在文帝竟然自己泄露了这个密谋的机密。

一次文帝喝醉了酒,就乘兴把这件事告诉了潘淑妃。潘妃一听大惊,因为爱子心切,赶紧秘密派人通知了刘浚,刘浚又马上派人告诉了刘劭。于是刘劭连夜起兵,以朱衣披在甲胄之上,进了皇宫。本来皇宫有个规矩,太子的卫队是不能入宫门的,然而刘劭声称是受到皇帝旨意,入宫有急事,因此门卫不敢阻拦太子,让他们顺利进了皇宫。

于是刘劭派心腹直入文帝寝殿,将文帝杀于室内。刘劭也就此立即登上皇位,改元太初。

其实宋文帝也算是位聪明仁厚的好君主,然而他竟然将废立这样的大机密随便泄露给了潘淑妃,最后只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确实是令后人扼腕。

做大事者,要能压制住自己的性情,不动声色。不能泄出自己的底牌,做出一些对大局不利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面对什么人,都应守口如瓶,不能泄露半点机密。少亮底牌,才是给自己最好的保护。

2.枪打出头鸟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在我国自古崇尚中庸之道的社会背景下,厚灰之人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这只蠢笨的“鸟”的。

古今中外,那些好大喜功、吃不得亏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最终多数不得善终,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教训。吴王射狙的典故留给人们的启迪正在于此。

吴国国王乘船在长江中游猕猴山一带游玩,看到山上一群猕猴聚在一起戏耍,于是带着随从登上猕猴山。猕猴们看到前呼后拥地来了很多人,立即一哄而散,躲到深林与荆棘丛中去了。

这时,吴王见唯有一只猕猴没有离去,它在地上得意地旋转,旋转够了,又纵身到树上,攀援腾荡,显然是想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心想:一只猴子居然在自己面前如此逞能,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就弯弓搭箭射它。结果,那猕猴从容又敏捷地把箭接住了。吴王气得满脸通红,命令左右一齐动手,箭如风卷,猕猴无法脱逃,立即被射死了。

吴王回头对他身边的人说,这灵猴夸耀自己的聪明,倚仗自己的敏捷傲视本王,以致丢了性命。要以此为戒呀!可不要用你们的姿态声色骄人傲世啊!

不仅“枪打出头鸟”,人也是如此。过于显示自己、炫耀自己的能力,迟早会吃亏。所以,那些稍有名气就到处洋洋得意地自夸,喜欢被别人奉承的人,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

刘文静是李世民起兵反隋时的主要谋臣,在后来的数次战役中屡立大功,说他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并不为过。但李渊称帝后,却把右丞相之职授予了资历要浅一些的裴寂,每次上朝与他同登御座,退朝后相携入宫,对他言听计从,赏赐无度。只做了一个尚书的刘文静,感到很不公平,每次上朝故意与裴寂唱反调,渐渐地两个人成了死对头。

一次上朝时,刘文静受到裴寂的一番奚落,回到家中以刀击柱说:“我一定要杀掉裴寂这个王八蛋。”结果这件事被家中一个失宠的小妄告了朝廷。朝廷审问时,刘文静仍余气未消,便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当初起兵时,我的地位在裴寂之上,如今裴寂被授予高官,而我的官职比他小了许多,所以心怀不满,酒醉之后说些过头的话也是人之常情。”李渊听了刘文静的申辩很生气,认为他有谋反之心,立即宣布将刘文静处死。

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人高于众,众必非之。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要懂得为未来考虑才是长远的打算,只有能忍会让,不去抢着做出头鸟,才有可能在变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像刘文静那样,本来可以安度晚年、享尽荣华富贵,却因为“出了头”而过早的丢了性命,也不是不可能的。

做臣子的,不要以为自己立了功,就有了讨好君上、固宠求荣的法宝和资本。事实上,立了功更容易成为别人射击的靶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那种由于居功自傲、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的将领不在少数,他们并未战死在拼杀的疆场,而是断魂于自己人的刀下,说来令人惋惜更让人深思。

邓艾灭西蜀建立奇功,变得自大起来。本来对他就有防范之心的司马昭,怕邓艾起谋反之心,久而久之事有所变,于是发诏书调他回京当太尉,明升暗降,削夺了他的兵权。

但邓艾不明白自己何以招来麻烦,也不清楚自己处境有多么的危险,只想去剿灭东吴。便上书司马昭说:“我军新灭西蜀,以此胜势进攻东吴,东吴人人震恐,所到之处必如秋风扫落叶。为了休养兵力,一举灭吴,我想领几万兵马做好准备。”而且,他还喋喋不休地阐述自己灭吴的计划,全然不知这将引起什么后果。

果然,司马昭见到邓艾的上书更加担心起来,指责邓艾不该独断专行封赐蜀主刘禅。邓艾争辩说:我封赐刘禅,是因此举可以感化东吴,为灭吴做准备。但是其强硬不驯的言辞更加使司马昭疑惧之心大增,于是他遣人马监禁押送邓艾前往京师,在路途中便将邓艾杀害。

邓艾一世聪明,却由于一时居功自傲,不懂吃点亏、把功劳让与别人些的道理,而招致杀身之祸糊里糊涂地被杀死,的确让人痛惜。

为人处世,不要做出头的“鸟”,过分重视自己的名利、企图独享荣誉,无异于是在为自己树敌,这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过于低调虽然不被提倡,但如果事事都要比人强,每做一件事都要搞得沸沸扬扬,最终必将让你成为那只被打死的“鸟”!

3.牛角尖可不能钻

执著、坚持,这本来是一种良好品质,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在有些事上,过度的钻牛角尖,只会使你陷入两难的境地,最终不可自拔。放弃无谓的固执,才是厚灰之人最明智的选择。

从前,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打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当下两人各背一包棉花便赶路回家。

走到半路,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另有一大捆布,走近一看,竟是上等细麻布,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但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了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好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紧邀同伴放下麻布和棉花,一起挑黄金。他的同伴仍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之前的辛苦,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着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足了水,重得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只好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故事,也许有很多人说现实中不会有这种事。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和故事一模一样的事情,但是,和故事寓意类似的事却是很多,有可能我们就是这个背棉花的樵夫,只是我们自己无法跳出来认清而已。

在做事前先确定目标是必要的,但当你确定了目标以后,一定要鉴定一下自己的目标,或者说鉴定自己所希望达到的领域。如果你决心做一下改变,就必须考虑到改变后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决定解决某一问题,就必须考虑到解决问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定了目标后,你必须研究一下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花费是多少,你的选择、途径和方法是否可行。只有经过检验,方能估量出目标的实现性,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目标是可行的,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标。

厚灰之人成功的秘诀是:随时检查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不钻牛角尖,轻松地走向成功。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要坚持自己的主见,坚持自己的理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能让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人一旦钻进牛角尖,就会过分坚持,不知变通,以致错误地使用了“韧性”。我们应该多有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太坚硬的东西容易折断。唯有那些不是很坚硬,而具有更多弹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度过更多的挫折。

有很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的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是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确实感到行不通的话,就果断地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4.不可处处占上风

临济禅师云游至金牛禅师处时,金牛禅师一看到临济禅师,就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临济禅师用手敲打禅杖三下,然后回头就往禅堂里的首座位置上坐下。

金牛禅师看到这种情形,不悦地说:“凡是行脚云游的学僧,在谒见寺院禅主时,无不按照一定参学规矩,行宾主之礼,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连这点基本的礼节行仪都不懂?”

临济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不知道老禅师您在说什么?我敲打禅杖三下,不是早就跟您行礼打招呼了吗?”

金牛禅师听后,更加不满对方这种回答,刚要开口,只见临济禅师就动手用禅杖向他打来。

金牛禅师挨了一下打之后,若有所悟。

临济禅师却又忽然道:“我今天不方便!”

金牛禅师顺手一掌打去,口中道:“我此时倒很方便!”

临济禅师挨了一掌,反而哈哈大笑道:“的确不错!我们今天不方便遇到了方便!”

后来,沩山禅师问仰山禅师道:“这两位前辈的对话,到底哪一个占了上风?”

仰山禅师回答道:“占上风者上风,居下风者下风!”

此话一出,旁边座主不以为然地道:“占上风者未必上风,居下风者未必下风,上风何在?下风何在?”

仰山禅师和沩山禅师不约而同地说道:“正如座主所说,无风起浪!”

两位禅师相互打斗,不是他们本有的品性,而是以此告诉弟子:人与人打过来、斗过去,没有真正的输赢,而造成的是彼此“不方便”,谁也占不了上风。

现实中,有一种人处处好勇斗狠,占尽上风,总有一天会遇到更厉害的角色,把自己逼到下风。所以爱占上风是种不好的德性,要改掉。某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他自己,总是自以为比别人更高明,事事都要占上风。

现实中大概都是聪明人居多数,可是,一些平凡的事情,是不必费心做更高深的研究的,至少在日常谈话时,又何必争一个谁对谁错呢?为这些事发生口角,搞得不痛快,真的划不来。平时谈话,轻轻松松,不要太认真,这才是恰当的待人方法。

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对方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随时摆出像要教导人的神气。

下一次,你的朋友或同事向你提一个建议时,你若不能即刻赞同,最低限度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在和朋友聊天,你更要注意,意见的纷争会把一切有趣的生活变乏味的。所以说,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一个没趣的朋友,更不要为小事争执不休,因为小事可能会升级为大事。

美国总统罗斯福总是和颜悦色地对他的反对党说:“亲爱的朋友,妙哉,妙哉,你到这里来和我争执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妙人!但在这一点上,我们两个的见解自然不同,让我们来讲些别的话题吧!”于是他会施展出种种诱惑的手段来,使对方放弃了自己的意见,而去接受他的观点。

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无论那些成功的人采用什么方式去驾驭别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的是,他们第一步采取的是“避免争论”,他们的策略是以“迎合别人的意志”及“免除反对意见”来感动对方的。

当你碰到了任何反对的意见,你应当先有自己的打算:“关于这一点,我能不能在无关大局的范围中让步呢?”为使人家顺从你的意见,可尽量表示“小的让步”;有时,为了避免反对,甚至还可以将你的主见暂时收回一下。如果你碰到了对你的意见十分反对的人,那么最恰当的方法还是把这个问题延缓下去,不必立即解决。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对方得到重新考虑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你自己有重新拿出策略的机会。

当冲突已经形成,你仍要尽可能让反对的人说完他要说的话,这时,即使你不赞成他的意见,也得向他表示你能够完全了解他的想法和态度。

即使你的见识真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简直不为对方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他逼得无路可走,才觉得满意。这种习惯会使你与朋友或同事疏远,没有人肯提供你一点意见,更不敢向你进一点忠告。

5.真聪明不如假痴傻

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喜欢在人前露点小聪明,其实反而弄巧成拙,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如果你懂得厚灰做人的道理,就会宁可装傻也不能过于“暴露”自己的道理。所谓“真聪明不如假痴傻”,不是没有道理的。

比如在工作中,一位新来的同事跑过来对你说:“不好意思,我对这个行业不太熟,以后希望能多向您请教。”你听了这样的话其实是很高兴,也很乐意帮他的。因为“向您请教”这样的说辞,能够充分满足你的虚荣心,而“我对这个行业不熟”之类的话,看上去似乎是职场大忌,将自己的“无能”暴露给别人。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却能赢得你的好感。

一个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又有三种特长而自负。他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他已是一员狠将,不怕同学、不怕师长,以为他们都不及自己。初入社会,还是这样的骄傲自负,结果得罪了许多人。他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训后,才知道言行锋芒太露,就是自己为自己前途所安排的荆棘。

如果一个人做事毫无顾忌,言语之间锋芒毕露,就会在不自觉中得罪他人,而被得罪的人自然会对他心怀不满,甚至成为他的破坏者。那么,当他的四周都是阻力或破坏者的时候,其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扬名立身的目的?

那些经验老到的厚灰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光同尘”,毫无棱角,从表面上看,个个都好像是庸才,其实个个都是深藏不露。其实,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他们懂得藏锋露拙对自己的好处。

因此,有时候该装傻的时候就要装一下傻,不用什么时候都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专业得不能再专业的精英,适时地装一下傻,声称自己对所就职的行业“不熟”,又有何不可呢?而且换一个角度看,这样的人其实一点都不傻。试想,一个敢于对初次见面的同事承认对本行业不熟,却又对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毫无怯意的人,该有多大的勇气和自信啊。而且这样的做法还让他显得可爱,免除了锋芒太露遭人嫉妒的现象出现。

当然也许你会说,总是装傻别人不会真把你当傻子吗?其实,装傻也只是在该装的时候装,只要一有表现本领的机会,你还是要充分把握,做出过人的成绩来,这样大家自然就会知道。而锋芒对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就好像是你额上生的角,必会触伤别人。如果你自己不把角磨平,角一旦被折,其伤害会更多。

有人将影响人们事业成功的各种因素做了如下划分:工作表现只占10%,给人的印象占30%,而在单位里曝光机会的多少则占了60%。在如今这个时代,工作表现好的人太多了。工作做得好也许能多拿些奖金,但是,干得好却并不意味着能够获得晋升的机会。晋升的关键就在于你懂不懂在适当的时候装装傻。

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工作能力强,就一定会被老板看见,不要以为在同事、老板面前提高个人知名度的唯一方法就是锋芒毕露。偶尔装一下傻,一样可以增加在领导面前曝光的机会。

因此,想要在事业上一展才华的人,要记得千万不要锋芒太露,该装傻时就要装傻。有很多专家都曾提出,要想在单位里出人头地,就必须十分巧妙地使自己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但这并不是说要过早地崭露锋芒。

6.“没脾气”对抗“气头上”

与人相处,不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要能体察别人的情绪。当别人处在盛怒之下时,你就要以“没脾气”来化解他的火气,来营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气氛。

如果有人突然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举动,如把门“砰”的一声关上,或者动作显得很粗野;说不上几句话就怒形于色,口气粗暴;正颜厉色地说明自己的立场;摆出乖戾、闹别扭、偏见、破罐破摔的态度等。你就要知道,此时的他正处于情绪失控的状态之中。

如果看见别人情绪已经非常不好了,还故意用使对方不满的话去顶撞,结果势必不欢而散。正确的应对办法是:在与对方谈论时,如果发现对方心中不快,就要暂休谈论,想想该如何使他的不满尽快发泄。

人的不满情绪形成是有不同原因的。如果找不到原因,不满情绪就得不到发泄。时间长了,不满的情绪虽然会“萎缩”,但由于对方往往不能透露不满的真正原因,这给你应变带来了困难,很难从中找到说服上的突破口。

有的人不满是以具体的行动体现出来的。如,有两个能干的人,是经常使上司头疼的职员,最后被调整到同一个单位,这两位一有空就互相倾诉不满。当所有的不满都获得宣泄之后,由于情绪的紧张不复存在,他们就变得能够用客观的眼光观察自己的个性了。此后,他们便想开了,都专心于各自的工作。让不满泄尽的好处,是能够让人放松自己,正如这个例子那样。不满的起因往往是琐事。如能认识到这一点,许多不满的真正原因都能找到并加以解决。

再如,有一个职员,他的职位、权利和其他同事没有多少差别,可是他却满肚子牢骚。他的上司经一番调查后发觉,原来这位老兄的办公桌比其他同事小,这么细小的事,竟也影响到他的情绪,并引发出了不满。当然他本人不承认“原因在此”。这是可以想象的。

有人认为,倾听别人的不满有助于缓解气氛。这种使之发泄不满的深层说服术,不但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也可以扩及许多商业活动中。现在,许多营销组织设有“顾客抱怨处理小组”。它有双重作用:一是有迅速反馈消费者意见的作用;二是消费者对不良商品、缺损商品如不满,提供一个发泄不满的机构。消费者有了尽情发泄不满的机会,反而会对那个营销组织的印象变好,因为不满发泄之后,人人觉得心情舒畅。比如,有个女顾客,在廉价部门买到一件大衣,回家后发现里边有个小小的污点,她怒气冲冲地跑来,冲着销售者暴跳如雷。销售者任其发泄,最后对她说:“唉呀,小姐,这是廉价品嘛,难免有些缺点;何况里边的污点又看不到,这有什么关系?是廉价品才这样,否则我们可要卖得贵一倍了。”

当别人处在气头上的时候,你更要以没脾气来“接招”,让对方发泄一下。而这不仅能缓解紧张的气氛,还能使得你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优势地位,何乐而不为呢?

7.大智若愚,用晦如明

周先生是一名白领,平时待人处世十分得体。但他却有一个习惯,当他遇到问题时,或是别人找他了解一些事情时,他的态度却是“一问三不知”。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却不明白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周先生的装傻是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推崇“老实人”,认为这样的人可靠、不会对自己耍心眼,于是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周先生装傻,也是通过表现得老实来赢得别人的信任,使别人对自己不设防,从而有利于工作和生活顺利发展。

装傻的人总是非常会利用别人的资源,比如,周先生在别人问他时一问三不知,却很可能会反问对方:“那你是怎么看的?”这样,就反过来发掘了别人的资源,也使别人有一种被尊重、被关注的感受。然后周先生可能还会对别人的答案大加赞美,像这样的装傻,其实是非常聪明和含而不露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想表现得聪明一些,装傻似乎是很难的。装傻需要有傻的胸怀和风度,既能够愚,又愚得起。《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意思是讲,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这其实是它们猎物前的准备,是一种手段。所以一个真正有才德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露才华,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大将韩信是汉朝的第一功臣,在汉中献计出兵陈仓,平定三秦,率军破魏,俘获魏王豹;破赵,斩成安君,捉住赵王歇;收降燕,扫荡齐,力挫楚军;直至最后垓下消灭项羽,也主要靠他率军前来合围。

司马迁说,汉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但是韩信功高震主,又不能谦逊自处,加上他犯了大忌,看到曾经是他部下的曹参、灌婴(灌婴:西汉开国功臣)、张苍、傅宽都分土列侯,与自己平起平坐,心中难免矜功不平。

樊哙是一员猛将,又是刘邦的连襟,每次韩信访问他,他都是“拜迎送”。但韩信一出门,总要说:“我今天倒与这样的人为伍!”韩信自傲到如此地步,全然没有当年甘受胯下之辱的心胸,就这样,最终他一步步走上了绝路。后人评价说,如果韩信不矜功自傲,不与刘邦讨价还价,而是自隐其功,谦逊退避,刘邦再毒大概也不会对他下手吧。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年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这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达到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1805年,拿破仑乘胜追击俄军到了关键的决战时刻。此时,沙皇亚历山大见自己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到来,便不想撤退而与法军决战。库图佐夫劝他继续撤退,等待普鲁士军队参加反法战争。此时拿破仑知道了俄军内部的意见分歧,害怕库图佐夫一旦说服沙皇,就会失去战机,于是装出一见俄军增援到来就害怕的样子,停止追击,派人求和,愿意接受一部分屈辱条件。这更加刺激了沙皇,以为拿破仑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这样傲慢的人决不会主动求和,因此断定现在正是回师大败拿破仑的时机。于是他不听库图佐夫的意见,向法军展开进攻,结果落入了法军的圈套,被法军打得狼狈不堪。

所以,聪明不露相,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这就是所谓“装傻示愚,用晦如明”。人们不管本身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的人,这并不以人的性情为转移。因此,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机巧权变是不行的。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中要学会收藏锋芒,懂得藏巧,不为人所识破,也就是“大智若愚”。

8.内心清楚,表面糊涂

如果一个人内心本来很清楚,却要他在表面上装糊涂,这确实是件很困难的事,非有大智慧者不容易办到。做到了这一点,在管理中绝对是有妙用的,这就是所谓的“清楚之糊涂”,跟老子所赞赏的“大智若愚”几乎如出一辙。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国民党政府当时还在重庆。有一天,蒋介石带着军统头子戴笠去看望陈立夫,一位漂亮大方的少女殷勤地为他们献茶。经陈立夫介绍,才知道这是他的侄女陈颖,刚从美国留学回来。蒋对陈颖很感兴趣,询问学业,表示关怀。戴笠最善投机逢迎,过后不久,他就向蒋推荐陈颖来蒋的官邸作英文秘书。陈颖上任不久,就和蒋介石打得火热,她名义上是英文秘书,实际是蒋的情人。

过了一段时间,这事被宋美龄发现了,她一度曾想亲自捉奸,大闹一场,但考虑到身份、地位和家族利害等等,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两全之策。

一天深夜,宋美龄突然来到陈颖房中,陈惊慌失措,以为大祸将至,但宋美龄却显得若无其事,坐下来温和地对她说。“孩子,你还小啊!才20多岁;风华正茂。记得《诗经》里的几句话吗?‘吁嗟鸠兮,无食桑其;吁嗟女兮,无与士耽。’我常常叹惜我们女人命苦,所以我们更应珍惜自己。孩子,不要只顾眼前,要想想漫长的一生啊!”陈颖深为感动,一边抽泣,一边说:“我错了,夫人,给我指一条路吧。”宋美龄从包中抽出一张支票,递给陈颖,说道:“这里不是你安身之所。你去美国吧!这50万美金送给你,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你的护照和机票我已代你办好,明天一早就走吧!”

陈颖突然离去,蒋介石一肚子不愉快,虽不能明说,但难免流露。宋美龄乘机讽喻:“你以为能瞒天过海,能瞒得了我吗?我这样做,你难道不明?一定要我捅到大庭广众中去,丢你这个元首和领袖的丑吗?”蒋介石只得假装糊涂,不了了之。

充分运用“清楚之糊涂”的技巧,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不失为一种保全自己的手段。细数古今中外,无论是政治、军事、外交、管理,其实都用得着“清楚之糊涂”的招数。

20世纪80年代,日本爆发了一场臭名昭著的洛克希德丑闻案,连前首相田中角荣也卷入其中,顿时他的声望在日本一落千丈。正当日本人都鄙视田中角荣的时候,中国友人则相继前往慰问,还不断提及他为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所做的贡献。对不明就里的人来说,也许中国人的这种做法相当不合时宜,但细细品味,这也未尝不是高明的政治智慧。中国人一向很鄙夷“落井下石”,同时也总是大力宣扬“饮水思源”,总是把“雪中送炭”作为美德,在这件事中,三者正好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田中角荣接受贿赂,是不正当的行为,这一点中国人心中当然是清楚的;但由于他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不可能不表示关切,于是就“含含糊糊”地表示一下高度的关切。这样一来,也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功过、是非、恩怨分明的态度,实在是一举多得。中国人所常常强调的“内方外圆”,大抵就是如此表现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有原则的应变”。

在与人谈判中,运用这一套虚与委蛇(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的功夫,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我方的原则和底线是不能含糊的,必须“清清楚楚”地加以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含含糊糊”地东拉西扯,使对方弄不明白我方的真正用意,能把对方侃晕了最好。这样一来,往往容易达成目标。对管理者来说,这便是一种常见的战术。

内心本来是“清清楚楚”的,却为了实际的需要,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含含糊糊”的姿态,也许更加有助于达到“圆通”的境界,这也是“厚灰学”常用的处世智慧。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