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哈佛信条4 疯狂与热爱: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疯狂的投入

  • 小说:哈佛凌晨四点半
  • 作者:方向东
  • 字数:397636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2:12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将给你一把打开人生秘密的钥匙。

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 亚里士多德

对于我们来说,金钱、兴趣、幸福、荣誉、成功,哪一个最重要?或许很多人会犹豫不决,但是哈佛大学却坚定地告诉你:兴趣最重要。

哈佛大学的选课上就充分体现了从兴趣出发这一点。一位哈佛大学的学生说道:“在哈佛最难的事,不是考试,而是选课。”在哈佛大学,选课就是一门艺术,要求学生在树立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

哈佛新生刚进校园是不分科系的,注册之后,便开始7大类“核心教程”的学习,主要包括: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道德伦理、数理伦理、社会分析和科学。

大一修完了这些“核心课程”,到大二的时候,学生就要在40多种不同的课程分类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主攻方向”。为什么哈佛学生都觉得选课难呢?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所以往往在选课时彷徨不定。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幸福、成功、兴趣、荣誉5个标签。但是比尔·盖茨每次只会带一把钥匙进办公室,而把其他的4把锁在抽屉里,请问:比尔·盖茨选择的是哪一把或者哪几把钥匙?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大陆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惊慌失措,因为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到底是语文题目还是数学题目?考试结束后,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这道题目并不是你平时学习的书本知识,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大陆学生没有答一个字,但却在这道9分的题上得了5分。因为老师觉得,他是一个诚实的学生,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1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这道题通过E-mail被发回国内。这位学生在邮件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知道盖茨带的只有一把钥匙,凡是能够正确回答的都得到了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赞赏,你们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说不定从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

同学们到底给出了多少种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据说有一位聪明的同学登上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该网页上发现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比尔·盖茨告诉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那把钥匙是兴趣,因为在我们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我们人生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兴趣是打开财富、幸福、荣誉和成功的钥匙。

人生成功的诀窍,就是干自己感兴趣的事,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哈佛大学就经营电脑公司去了,他是及早发现自己兴趣,并决定发挥自己就长处的人。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的梦想、你的所爱,在追求、实现它的这条道路上,它便是你的精神使命,同时,这条路上就藏着你生命中的所有宝藏,痛苦或欢乐,磨练或勇气。

秘密是你早先不知道的,你最感兴趣的事,也许就是秘密的门,深刻挖掘后,你可以发现你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的理想、自己的缺点、擅长的方面等。人生就是不断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通过最强的欲望,可以帮助你了解并看清自己的人生。

让我们听到内心的召唤,去追求自己的天命,从最感兴趣的事情下手,你将会看到你所有的人生秘密。

找准兴趣,你的人生才不会走弯路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英国文学家 威廉·莎士比亚

哈佛大学在录取新生时,除了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和处事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他是否是一个有着旺盛的求知心和好奇心的人,他有没有矢志不渝的兴趣爱好,他是不是一个能够充分挖掘潜力,多才多艺的学生。

“学问必须要合乎自己的兴趣,这样你才能不走弯路,并且发挥最大潜能。”哈佛教授经常这样对学生说。

“可是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那要怎么做学问呢?”一些学生就自身问题提出了质疑。“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爱好,那就去找。一个人不能没有爱好,你必须对某种东西倾注你的热情。”哈佛教授这样教育学生。

其实,我们何尝又不是呢?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在选择学习、专业、职业、理想的道路上就像是一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结果永远都飞不出一个屋子,因为走的都是弯路。

同样,这样的经历也曾发生在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毕晓普的身上,他在做学问之初,由于不能明确自己的兴趣而遭受了很多挫折。

毕晓普没有上过科学课,他在一所只有两间教室的学校上到了初中毕业,就读的高中规模也很小,只有60多个学生,考上大学的更是屈指可数,但是唯独他成为了科学家。

毕晓普是在教室里的钢琴声陪伴中长大的,他从小就想当一名音乐家,可是在忙碌的学业中放弃了这个梦想。毕晓普在大学就立志当一名历史学家,不久后,他又想当一名哲学家,后来又觉得当数学家或者小说家也不错,偶尔他又想当医生,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科学家,他甚至还不知道科学家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高中时期,毕晓普和班主任说:“我想从事学术研究。”老师说:“那你就上哈佛吧。”但是毕晓普当时并不知道哈佛大学的情况,更不了解各个学科的具体事项。

就这样,毕晓普听了老师的意见,找到了哈佛的地址并申请上哈佛医学院。

毕晓普被哈佛大学录取了,但是就在被录取后,毕晓普又开始犹豫不决:哈佛大学和宾州大学,到底要选哪一所学校啊?为此,他还写了一封信给哈佛表明自己的选择状况艰难。后来,毕晓普的这封信被张贴在哈佛医学院院长办公室的门上供大家取乐。

因为害怕被笑话,毕晓普最终来到了哈佛大学,但当时他并不想当医生。

第一年,毕晓普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被逼迫去学习,一点都不开心。

第二年,他到麻省总医院病理学实验室实习,这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通过学习和思考,分子生物学研究让毕晓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也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在其核心的领域从事研究,而只能在外围寻找突破。

第三年,毕晓普上了一门选修课,并跟随授课老师做实验。到了第四年,毕晓普被允许只修一门课(其他学生必须修八门)。

哈佛毕业后,毕晓普先在麻省总医院当住院医师,后来他获得了一笔奖学金,为他正式转行成为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毕晓普的导师对他充满信心,让他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复制。从此,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涯。

1989年,他与瓦尔莫斯一起因阐明癌症起源的机理、发现癌基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最开始的时候,毕晓普没有明确的目标、稳定的志向,在学问的选择上犹豫不决,致使他走了不少弯路。后来,他找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之注入心血,最终获得了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巨大成果。

可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它能使你少走弯路,缩短获得成功的路程,并且让你发挥出空前的潜能。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是奥巴马的能源部长,也是哈佛校友,他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曾经这样说:“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是超级的一根筋,我的目标就是非成为物理学家不可。”他就是找准了兴趣爱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成功源于兴趣,兴趣造就成功。所以,聪明的你,请问问自己:我的兴趣究竟是什么?要充分开阔视野,多做尝试,找准自己的兴趣,然后树立目标并为之付出心血。

痴迷于兴趣,是一种合法的“毒瘾”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日本著名教育家 木村久一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兴趣,将引导你走向成功;兴趣,将使你的生命更有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哈佛教学的理念也是要发觉兴趣,坚持兴趣。它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在某事上做出成就,就必须对它保持持续的兴趣,将精神集中到一点,痴迷于兴趣,投入全部的热情和力量。

1905年夏末的一天,一份哈佛大学的入学申请书引起了哈佛的注意:

“父亲:哈佛大学医学院医生。母亲:哈佛大学宿舍牛奶的送货员。志愿:进入医学院就学,但是付不起学费。公立学校毕业时,成绩并不优秀。但如准读医学,则学业必佳……”填写这份申请书的年轻人就是乔治·理查德·米诺特。

1885年12月2日,米诺特在美国出生了,但是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米诺特读到中学就没有继续读了。可是,他有一个强烈的兴趣,那就是大自然。他喜欢研究蝴蝶和飞蛾,喜欢栽种花草,喜欢研究蜘蛛织网,他热爱着大自然的一切。大自然的感染让他对医学和科学充满了兴趣,于是他立志要做个医学科学工作者。

可是没有金钱,没有学历,他怎么能进入大学深造呢?于是,就有了故事开头的那份哈佛大学的入学申请书。

哈佛大学一直都在寻找的是有兴趣和毅力的学生,米诺特正是这一点打动了哈佛大学,最终被破格试读,并且兼当图书馆管理员。

这一份通知承载着米诺特沉甸甸的梦想,他发誓,一定要发愤图强,攀登医学科学的高峰。

图书馆管理员的职务让他获得了开阔眼界、充实自己的大好机会。他惜时如金,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很快就被学校肯定并把他转为哈佛正式生。

1908年,米诺特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1912年,他又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在校期间,米诺特专门研究各种实验,花费了大笔研究费用,而后来学校因为经费不足,他只好暂停研究去了一所公立医院。但是,这所医院却给他提供了有利条件,医生少,病人也少,周围也很安静,还有一间完备的医药实验室。

米诺特潜心研究了好几年,一次次的小成果让他欣喜若狂,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十分快乐。

1920年,在美国医药学会年会上,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的教授惠普尔报告了“关于吃食肝脏是治疗贫血疾患最有效的方法”的初步研究结果,可是这份报告并没有什么轰动效应,只有米诺特将其视为珍宝,他终于找到了同道中人。

米诺特指出:“在恶性贫血病人中,几乎常常发现胃中缺乏盐酸。”

他还提出:“在肝中含有一种叫做红血球成熟因子的活性物质,在胃液中同样有这种物质。所以吃食肝脏能增强红血球的形成,改善贫血症状。”米诺特决心通过进一步实验来证明这一新的理论。

1926年,米诺特在哈佛医学院结识了墨菲博士。他们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于是便集中研究肝的药理,尝试把牛肝当成药物给贫血患者吃,每天试验45个病例。

许多病人在服药后,一周内病情明显减轻,两个月内红细胞数目也增加到了正常水平,苍白的脸色变得红润,恶心、腹胀、腹泻等症状也随之消失。得到了这个结果,他们欣喜若狂。但考虑到,如果每个病人每天需要服用大量的生肝,是一件不方便的事。于是,他们又进一步研测肝中的有效成分,从肝中提取这些成分。

他们先制成了口服液,后又制成针剂,肝精注射液便是在此基础上制造出来的。

多年的努力,米诺特终于找到了治疗恶性贫血的有效新药,为解除贫血患者的痛苦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此,1930年,米诺特与墨菲博士一起获得了爱丁堡大学实践治疗学“卡梅尼奖”和“美国人类科学月刊金质奖章”,1934年,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但是他把全部奖金都捐给了哈佛医学院,并说道:

“宇宙之间有着多少未知的事物,医药科学上也有着相等未知的事物。当这些未知变成新知,又由新知变成常识的时候,另一些未知事物又接踵而至。人类文明是这样进步着,医学也是如此进步着,所以学识是无止境的。而我对兴趣的投入和热爱也是无止境的。”

米诺特疯狂地痴迷于兴趣,无论多少年都相伴相随,最终,他实现了梦想并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个在中学平淡无奇的学生为何会有如此伟大的成就?因为他知道,学识是永无止境的,知识的岛屿越大,好奇的海洋线便会越长。符合兴趣的学问能够推动一个人在研究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努力探索下去。

为什么周星驰能够从不知名的星仔成为影响华语电影甚至国际影坛的星爷?很简单,因为他对电影事业的兴趣和坚持。痴迷于兴趣,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与众不同;痴迷于兴趣,可以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就像哈佛人所说的“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

如何找到真正的兴趣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没有经过太多挫折,却麻木地生活着。像父母和老师的提线木偶一样,他们要求什么,你就做什么。久而久之,目标却越来越模糊,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不知道自己活着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生活和学习都没有乐趣,也不会有创造。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呢?

1.尝试不同的事,总有一种你喜欢的找到那些你愿意干且比其他都关注的事情,比如弹钢琴、学习奥数、练习写作等各种不同的事情,如果你能情不自禁地坚持两周并且快乐地享受其中,那么这些方面可能就是你的兴趣所在。然后再确定这个是不是你的兴趣,这就需要你继续发展和坚持。如果毫无怨言,越学越快乐,遇到挫折也感到幸福,那么这就是你的兴趣。如果觉得可有可无,那么它就是你生活中的小插曲。

2.有时候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靠培养有时候,你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而是你自己没有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你如果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远大的理想,你就会选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认认真真地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兴趣自然就有了!你只要肯花精力,天天学习,用心钻研就一定能做好,一旦做好,你就会喜欢上它,你就会越来越愿意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其实人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是需要学习的。

3.仔细思考或者询问亲朋好友,探寻自己的关注点如果你还不能找到真正的兴趣,那么就采用这种方法吧,以下是一些你是否能确定兴趣的界定。

(1)兴趣就是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过往,除了娱乐、学习、游戏以外,能让你坚持一两个小时仍然不能自拔,没有丝毫厌倦、忘记时间的事情。

(2)兴趣就是一件事情,在你多年不碰之后再接触到,你还是有一样的激情和热情。

(3)你可以不为名利,不计成败,只是这件事本身让你充满乐趣,并愿意花费时间去做的事就是兴趣。

(4)看你对某事关注时间的长短,关注得越久就说明你越感兴趣。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