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能够造就富翁的欲望
“成为富翁的条件是什么?”
若有人这样问我,我会毫不考虑地回答:“贫穷。”
人若是曾被贫穷折磨,对财富的欲望和毅力会比别人强,构想才会不断涌出,并有超群的行动力。
侨居各地的中国人,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他们很会做生意!”
常听人这么说,可是一定有其理由。
以在日华侨的情况为例,因战争、相继而来的天灾、人口过剩等诸多原因,常受到生活的折磨,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他们纷纷离开祖国,到国外寻找新地点谋生,所受的只是和祖国不同的苦罢了!
先是举目无亲,其次是语言不通。因为是外国人,就职也不尽如意,还会受到迫害及歧视,等于处于四面楚歌的状态。他们所背负着的不利条件远非日本人所能比拟,但这样的逆境对他们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
他们知道“这个世界除了自己和钱之外,没有什么可以依靠”,于是不分昼夜,拚命地工作,拚命地绞尽脑汁,如此,他们获得了生涯的最好方法,就是所谓“华侨商法”。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商业高手是在国外因贫困、无法依靠的生涯引发的“危机感”造成的。
1936年,吴先生身无分文地来到日本。他在目黑区一家中华料理店当厨师,在那儿,练出一手好手艺。战争结束后,吴先生在新桥火灾后的废墟开了食堂,所谓的食堂只不过是改造的小木屋,十分简陋。这家食堂非常受欢迎,当时处于战后的环境,食物很少,他的生意愈来愈兴隆。
积下产业后,吴先生利用这笔资金,在新桥车站前的好地段开了“新桥亭”,获得了很大成功。
在陌生国度奋斗置产的吴先生,又着手扩充生意,经营小钢珠及音乐咖啡厅,最终在东京的市中心盖起了高楼大厦。
在日本的韩国人也和华侨一样走着相同的路。不可避免地,在陌生的国度里,他们也受到迫害和歧视,在贫困的折磨下,将痛苦的经验当成能源,大多数的韩侨,也获得了成功。
就像这样,逆境、危机感、一贫如洗等,会成为召来财富的最大引爆剂和原动力。
假使你现在很贫穷,不要悲叹自己的生涯,不只如此,还应抱持喜悦之心才对。
朝日新闻的记者问卡西欧计算机社长杜尾忠雄先生:
“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杜尾忠雄回答:
“当然是贫穷。”
他也如此述说:
“我切身体会到,贫穷是父母亲所留下来最大的财产。因为贫穷,使人想到要奋发图强,从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创立事业,最终目的就是要赶快自贫穷中脱离嘛!我以前最常想的就是,要过像样的生活,要吃像样的食物……”
卡西欧社长是基于贫困的原动力,才创设公司,使该公司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个上市的公司,是相当了不起的发展。
确实,贫穷是成为富翁的要因之一,可以说贫穷为富有之母。
贫穷没有美德可言。贫穷和其他的“心病”一样,也是一样疾病。
如果你生病了,你一定会认为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不对劲,然后立刻向别人求助,做某种适当的处置。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你的生活中,财富不能充分循环,那么一定是你的某些部分,发生问题。
你的生命原理,原则上是指向更富裕的生活,而贫穷违反了生命本来的欲求,你绝不是为了今天茅屋中,穿着褴楼的衣服,饿着肚子过日子,而出生在这个世界的。
你应该过着幸福及更富足、更成功的生活才对!
可是过去有许多宗教和哲学,都赞美贫穷是一种美德,事实上这种看法,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产生的。
说起来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现在的你,如果还受到违反生命原理的时代所建立的价值观影响,是极为不合理的事。
你别忘了,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富裕权利,这才是生命原理。而贫穷等于是生命原理的作用不足,是一种不该有的现象。
世间大部分的贫穷,都是一种病态;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
我们知道,贫穷是一种反常的状态,因为它是不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它与人类的最高幸福和愿望相背驰。
“富裕”、“充足”,天下众生都应有份。所以假使人们坚决地要求着,与不断地奋斗着去取得这富裕、充足,总有一天你会认识这条规则——人人都能成功!
假使普天下的贫困者,能够从他们颓丧的思想、不良的环境中转身过来,而朝着光明愉快的方向努力;能立志要脱离贫困与低微的生存,则在最短的时间内,这种决心,一定可以使社会飞速进步。
许多人总以为自己已尽其最大的努力同贫穷奋斗,实则他们并没有尽其一切的可能去努力。
就事实论,世间许多的贫穷,都是由“懒怠”所造成,都是由奢侈、浪费及不愿努力、不肯奋斗所造成。
除了奢侈浪费以外,“懒怠”之失败比任何东西都更甚;而奢侈浪费与懒怠,往往是无独有偶携手同进的。
人类有几种坚强的品格,是与“贫穷”、“困境”誓不两立,水火不相容的。
自恃与自立,是坚强品格之基石。我们常能发现,在那些虽则贫穷、虽则不幸,而仍然努力奋斗的人中间,这种品格非常发达。
但是一个因失掉了勇气,失掉了自信,或因懒得去努力奋斗而至于贫穷的人,却没有这种坚强的品格。
同那些在不断去取得富裕的努力中锻炼出大量的精神力、道德力的人相比较,这种人是一个弱者。
你立定意志,要在世界上显出你的真面目,要一往无前的朝“成功”、“富裕”之目标前进,而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可以推翻你的这种决心时;你会发现,从这自尊心理同自信心理中,你是可以获得无穷力量的。
最足以损害我们的能力,破坏我们前途的,无过于与目前的不幸环境相妥协;以不幸环境为固然,而不想去挣脱它。
因为自己不能像富裕的人一样地生活,不能享受富裕的人所得的享受;贫穷的人往往灰心短气、不想奋斗。
他们不想尽其可能的努力,走出困境,摆脱贫穷。
大部分贫穷者的毛病是他们没有建立可以脱离贫穷的自信。
他们已经同贫穷妥协,以贫穷为他们应有的命运。
到了一个人停止战斗、放下枪械、竖起白旗的时候,除了恢复他已经失去的自信心,和赶去他脑海中的宿命论的观念以外,实在别无办法!
上天决无意叫任何人甘于贫穷,滞留于痛苦不幸的环境中。
希尔认识一个青年,他是一个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他的体态很魁梧。
他说,他甚至连购买一顶草帽的钱都没有。
他说要不是他的父亲每星期供给他20元钱,他会挨饿。
这个青年人就是犯了没有自信心的毛病。他尝试过许多事情,但都宣告失败。
他说,他的教育是一个失败。
他说,他得到一种事业时,从不认为自己是可以成功。
所以他习此不成去习彼,习彼不成又习此,结果是百无一成。
就因为他怀了错误的精神态度,就因为他无法走上思想的正轨之途。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思想。认为自己命运贫穷,必须老死于贫穷的这种信念!
假使你觉得自己的前途无望,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黑暗惨淡,则你当立刻转过身来,朝向另一方面,朝向那希望与期待的阳光,而将黑暗的阴影遗弃掉吧。
斩除一切贫穷的思想、疑惧的思想。从你的心扉中,撕下一切不快的、黑暗的图画,挂上光明的、愉快的图画。
用坚毅的决心同贫穷奋斗。因为世间的种种幸福,是应该大家有份的;所以你也当在不妨碍、不剥夺别人的份儿的条件下,去取得你的幸福。
你是应该得到“富裕”的。那是你的天赋权利!心中不断地想要得到某一东西,同时孜孜不倦地奋斗着去求得某一东西,最终我们总能如愿以偿——世间有千万个百万富翁,就因为明白这层道理,而挣脱了贫穷的生活!
华侨商法的秘密及口号大致如下:
·贯彻实用主义,绝不虚张声势。
·不在乎衣着,只是努力获得财富。
·绝不浪费财富,要用在刀口上。
·要绝对“吝啬”,但该用时绝不小气。
·常思考,想出别人不做的事。
·必须被人信任,不轻易信任别人。
·收集确实的情报,用自己的眼睛确认。
强烈的“愿望”产生巨大的成功
要成功地自我创造财富,就必须有强烈的愿望。
身无分文尔后在日本成为百万富翁的华侨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日清食品的安藤百福先生。
他常以“商品和别人相同是不行的,要突发奇想才能成功”为口号。安藤先生本着这句话,在战后发明了速食“鸡面”,问世之后大获成功。像他们这类人是很会做生意的。
华侨着手的事业,几乎未失败过,这句话在日本早就广为流传了。某调查机关在东京市内挑选了最优秀的100家饮食店作调查,报告宣称有80%是华侨所经营,而且是绝对不会倒的店。
华侨商法确实令人惊叹,如前所述,他们的财富在于贫困及在他国不安全感造成的,而并非他们天生就是商业高手。为了证实这点,同样是中国人,待在自己国家和待在外国的中国人就不同。
某位华侨指出如下:
“住在中国本土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称不上是什么商业奇才,他们做生意也历经无数次的失败。虽然我本身现在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但当初在本土时,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在来到日本后,就不太尝到败绩了!我想,其间最大的差异,是当事人意识上不同所造成的。在本土有双亲,有兄弟姐妹,有朋友和亲戚,不需要这么拼命去做,日子还是可以过得下去。来到海外就不行了!事情和过去全然不同,除自己之外,不能依靠任何人,多半的时候都会考虑自己是否能在外国的土地上生存下去,会形成强烈的不安感,一定要想办法努力工作,拼命思考,结果就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强烈的愿望,当然就赚了不少钱,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那么何为愿望呢?愿望是指明确的志愿与无坚不摧的愿望所表达出的力量。
愿望中的“愿”即志愿,属于立场的范畴。对创造财富而言,我们所说的志愿,还应有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志向远大,而且要将目标具体化。
也就是说,你必须确定你所要求财富的数字,不能空泛而论。
如:
我这一生决心要赚多少钱——成为百万富翁……一定要明确的定义,不能只停留在“我想拥有许多许多的钱”,仅只有这样一点空泛的连小孩子都能做到的想法。
当然,远大的目标,从来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你还得建立相应的中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由近期目标逐步向中期目标推进,使人切切实实地看到财富的积累,从而增强成功创造财富的希望,和能最终达到创造财富的目的。
二是要使志愿保持在一个高尚的层面。
崇高的目标表现在:吸引巨大财富,不排拒财富。
但这种目标必须以不破坏社会的法律、社会公德以及不损害他人利益为标准。
否则,你的成功不会被人们承认且不说,还将遭到唾弃和正义的惩罚。
事实上,许多真正凭借强大愿望而获取巨大财富的信仰者,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是常常乐于与别人分享成功的愉悦,或者把精神财富如创造财富意识、理论、思想传授与人,或者把物质财富无私地回报于社会的。
他们称这叫“壮丽的着迷”,许多值得人们敬仰的百万富翁都是如此,足见创造财富之习又是多么纯良与崇高。
明确、高尚的创造财富志愿,同时需要有无坚不摧的愿望力量的催化。
“愿望”即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标的要求。没有坚不可摧的创造财富愿望或成功愿望,百万富翁远大的创造财富目标便永远不可能达到。
人的愿望愈强大,目标谋取意靠近,正如同弓拉得愈满,箭头就飞得愈远一样。
在成功的创造财富道路上,是没有困难和不幸能够阻挡创造财富的脚步的。
有了明确的高远的目标,又有火热的、坚不可摧的愿望力量,必然产生坚决有力的行动。一个人只有不畏困难,不轻言失败,信心百倍,朝着既定目标永不回头,才会在有生之年成功地创造出财富。
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
“世界上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
人们基于对环境的认识,进而产生了价值感和目标感,导致需要,而需要又引起动机。
但动机是否必定产生相应行为,则还取决于行为导致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对此,心理学家V·弗鲁姆提出下个著名的公式:M=VB该公式指出了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了激励过程是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其积极性才能高。激励水平决定于愿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即:
M——指个性从事某项活动积极性的大小,称为激励水平。
B——某一特别行为会导致一个预期结果的概率,称为愿望值。也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目标的一种主观可能性估计。
由于这种主观概率要受每个人的个性、情感、动机的影响,因而人们对这种可能性的估计也不一样,有人趋于保守,有人趋向冒险。
激励自己创造财富是对自己价值体系和自信偏偏心、抱负水平、自我能力评价、对环境把握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
V——指人们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为这奖酬的价值大小,为效价。
在创造财富活动中,要求百万富翁经常用目标来激励自己,不断想象自己成功和成功后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感。
所以,只有具有必胜的信念,强化成功的感受,才有强大的创造财富动力。说不能成为百万富翁,永远也不能成功。
古人说: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表达的同样是这个意思。
下面是六个自我激励的“黄金”步骤:
1.你要在心里,确定你希望拥有的财富数字——散漫地说:“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是没有用的;你必须确定你要求的财富具体数额。
2.确确实实地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多少代价去换你所需要的钱——世界上是没有不劳而获这回事的。
3.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日期之前把你要求的钱赚到手——没有时间表,你的船永远不会“泊岸”。
4.拟定一个实现你到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你要习惯“行动”,不能够再耽于“空想”。
5.将以上四点清楚地写下——不可以单靠记忆,一定要白纸黑字。
6.不妨每天两次,大声朗诵你写下的计划的内容。一次在晚上就寝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后——当你朗诵的时候,你必须看到、感觉到和深信你已经拥有这些钱!
积累财富需要冒险的精神
什么人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就,回答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人”。
这里所说的“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也就是指企图通过工作完成自我实现为目的的人。
想创造财富,却不敢冒风险,那是不可能的。
百万富翁清楚地知道风险在所难免,但他们仍充满自信地在风险中争取事业的成功。
什么是风险?
风险是由于形势不明朗,造成失败的因素。冒风险是知道有失败的可能,但坚持掌握一切有利因素,去赢取成功。
风险有程度大小的区别。
风险愈小,利益愈大,那是人人渴望的处境。
百万富翁会时刻留意这种有利的机会。
但他们宁愿相信,风险愈大,机会愈大。
百万富翁不会贸然去冒风险,他会衡量风险与利益的关系,确信利益大于风险,成功机会大于失败机会时才进行投资。
百万富翁虽甘愿冒险,但从不鲁莽行事。
风险的成因,是形势不明朗。
若成功与失败清楚地摆在面前,你只需选择其一,那不算风险。
但当前面的路途一片黑暗,你跨过去时,可能会掉进陷讲,深谷里,但也可能踏上一条康庄大道,很快把你带领到目标中去。
于是风险出现了,或停步,或前进,你要作出选择。
前进吗?
可能跌到粉身碎骨,也可能攀上高峰。
停步吗?
也许得保安全,但也许错过大好良机,令你懊悔不已。
为什么形势会不明朗?
原因有三个:
首先因为有些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的。
石油危机、海湾战争等,你能控制它不发生吗?
其次,你缺乏足够的资讯,无法做全面正确的形势判断。
此外,你有时需在紧迫的时刻,匆忙作出决定,形势发展,不容你有充实时间去详细考虑。
冒风险,就要预备付出失败的代价。
在哪些方面要作好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呢?
首先是客观环境,包括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科技的革新,政府政策的改变等,这些因素是你无法控制的。
在个人方面,百万富翁要面对财务、事业、家庭、社交、情绪等的风险。
在财务方面,百万富翁可能把一生储蓄拿出来投资,或者向银行、亲友借贷,一旦投资失败,可能血本无归,甚至欠债累累。
在事业方面,百万富翁往往辞去现有职务,全力投入成功工作。要放弃稳定的收入、升迁的机会。
如果失败,被逼做原来的工作,他就损失年终奖金,若转换工作多年累积的工作经验可能派不上用场。
在家庭方面,百万富翁辛勤工作,在成功初期,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天天如此,没有休息,难免会影响家庭生活,冷落了妻子或丈夫,疏忽了儿女,未婚的可能没有时间谈恋爱。
在社交方面,为了全神贯注工作,百万富翁得减少甚至没有时间和朋友相聚,渐渐和朋友疏远。
不过,在成功的过程中,会认识其他朋友,这点或可弥补社交上的损失。
在情绪方面,百万富翁需长期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可能失败的压力,长期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工作,许多业务困难,非要他亲自处理不可。
种种压力,造成情绪上,心理上巨大的负担,容易产生焦虑,造成神经衰弱。
百万富翁事前预计到种种可能招致的损失,对自己说:“情形最糟,也不过如此!”然后拼尽所能,去实现目标,即使失败了,也觉坦然,对自己、对别人无愧。
百万富翁从不会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推卸责任;他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看准时机,再行开创自己的事业。
是的,你必须立即行动,你很清楚地知道,你的成功,将带给多少人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热忱是积累财富的基础
金钱成功者尽管极度渴望金钱,但他们否认金钱有刺激感官的力量,宣称一切金钱活动都只是数字游戏而已。
有些大公司负责招聘的人曾经到美国几所大学和几百位学生面谈。令人惊讶的是,居然没有人问起待遇的问题。
这些严肃的青年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允许钱的问题成为选择职业的先决条件,即使他们要进金融界,情形也毫无差异。
几年前《财富》杂志发现,金钱已不再是努力工作的最大驱动力了。今天的商界头子,也就是总裁、副总裁、财务经理和各部门主管等高级职员,都纷纷发现了实验心理学和很多圣人早已知道的一点:
金钱不是一切。
《财富》杂志概括说:“他们真正需要的,一是成就的认可,二是职位的尊严,三是经营的自治权,四是酬劳假。”
在这份清单上,金钱根本不算什么。令人不解的是,这个人需要全心全地为公司和股东赚钱,才能换来那份职位上的尊严或休假。
在金钱成功者的心目中,获得财富是他们毕生的动力。但是,他们也认识到金钱污秽不堪的一面。他们犹如一个收洗礼钱的法国神父,钞票从左手换到右手,仿佛没事一般,只有财富的膨胀才让他们兴奋不已。
对很多人来说,公司是一个与自己分开的实体,即使实际上是他们构成了公司的全部,情形也不例外。公司是他们身外的某一样东西,因此公司也就成为一个有用的替身,能容纳个人所不喜欢的感觉。
在他们的心目中,公司是一间客房或化身。他不敢为自己能力要求过高的代价,然而借公司名义他就能说得出口。讨厌推托金钱问题的人可以说“公司永远不会付的”,这和“我永远不付”可谓大同小异了。
假如要付一大笔款项,这种人认为由公司付款就好受多了,事实上,有时候他们自己就是公司的主人。他们可以签出几十万元的公司支票,但是绝不掏自己的口袋付一张餐馆的账单。有些富人老板身上一文钱都不带,常常向公司员工借钱,要他们记在公司的账上。
餐厅老板阿尔·瓦罗说:“大家忍痛付出他的用餐费,然而却是签账单,叫人到公司收账,有时候其实是单人组成的公司,但是就算如此,公司付账也还是不一样,当然免税也有关系,不过不足以解释一切。”
无论是付钱还是收钱,其中的各种焦虑和担忧都可以藉公司来缓和,个人并没有完全卷进去。
公司变成私人所欢迎的模拟品。躲在公司后面,他觉得比较安全。和钱有关的危险、羞耻情绪都转给公司了。胜利是很危险的,因为怕失败者的报复。如果胜利归于公司,挫折和灾祸也归于公司了。就这样,金钱排除了个人的色彩。
个人的金钱动机可以完全掩藏在公司这个替代品之下。一位英国大工业家的话可以证明这一点。虽然他靠自己的努力组成了现在巨大的联合企业(接收的企业超过900万镑),而且对效率显出残忍的忠心,他公开表示:“我并不很想积聚个人的财产,我并没有打算这么做(虽然已经办到了)。我宁愿自己写出《圣马修的热情》,也不愿成为现在的自己,拥有我已获得的一切。基于性格,我宁可大家不知道我的名字。”
他是一个特殊的人物,感染到赚钱的某一种道德狂热。他的办公室是他控制20万人的组织基地,他整理得有条不紊,桌面很干净。他的态度从容不迫,只有一个中年的秘书随时听候他的差遣。绝对没有什么“气氛”,也根本看不见大的戏剧性表现。他说大部分都是例行公事,主要就是坐在办公桌前看报告,他必须大量吸收情报,才能做出决策。
谈到他自己和他的成就,往往谦虚到自贬身价的地步。在特殊机会出现的特殊情况下,人总不致于完全不利用其中的优势吧。只有谈到这个话题时,他才透露出一种金钱的热忱:
“事业是活的机体,它可以永远地继续下去。任何人都知道事业会比个人寿命更长,它有自己的生命,它必须被看成分离的东西。事业不应该被当做某人性格的延伸,更不是自我的延伸。”
“商业活动的目标是迎合大家的需要、匮乏和愿望。我的工作就是满足那些需要、匮乏和愿望,而且是以大于生产成本的价格供给顾客。从这一观点来看,利润正可以量度出我的活动有多少创造性。”
“创造财富就是以高于服务成本的价格去满足接受服务的人。”
从这些金钱成功者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工作的热忱。这是参与金钱游戏的基础。任何人缺少了工作的热忱,身体里就缺少了成功的活力。
不断为更美好的明天做准备
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亨利·布莱顿还忙碌的了。这个人虽然现在仅30初头,却已经是美国SERVO公司的总经理,当今美国少数弹道导弹专家之一。
虽然身居要职,布莱顿依然力学不辍,一天工作完后,晚上还上夜校继续进修。
今年他选择的科目是素描。
为什么他要学素描呢?
针对这点,他的回答非常使人感动:
“素描可有效地将创意说明给我底下的技术人员知道。”
虽然现在已功成名就,但他认为并非人生努力的终点。地球一直在转,时代不断地进步;想跟上时代,应该不断努力学习。
他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学习打字、雷达技术、西班牙语、管理学、演讲术等刊他的经营有帮助的他都学。
他能学以致用,并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每天工作再多再累,他也绝不埋怨,并且还能腾出时间继续进修。
为何他如此热衷于自我深造呢?
其实,像他这类百万富翁多半都了解下列事实——人生是短暂的,每天能让自己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
因此,凡是能供自由思考的时间,他们是一分一秒都不愿浪费,并且设法做最有效的利用,因为他们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工作上或专业范围内掌握绝对的成功。
的确,惟有努力才能使人成功,但一次成功并非终点,你必须为获得下一次成功而再接再厉。
从古到今,凡是百万富翁都是不肯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为更美好的明天做准备。
这么做并不困难,虽然辛苦,但是为了成功仍属值得。“今日的努力是美好明天的基础”,你片刻都不可放弃学习;若有浪费,即使片刻就可能替你带来终身遗憾。
你不妨利用多余的时间去学一些对工作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知识。
有效的利用目前可供自己自由思考的时间,可保证将来的成功。这是投资,也是保险。
你有无瞻望未来,为获得明天的红利而将多余的时间投资在今天?
不论你从事何种事业,工作时间全部加起来最多也只占一个星期里一半的时间(一般公司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一个星期上40小时的班,为一周总共时数1/3不到),请间剩下至少一半的时间你都在做些什么?
时间包括一天工作结束后的余暇时间及至少一到二天休假的时间,这么多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闲暇时间是有了,但问题是,你该如何去有效利用这些时间。
你不妨扪心自问是否珍惜这宝贵的时间。如特地挪出一些享乐的时间或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公车的时间阅读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书籍,将这些时间用来思考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并非在限制你该怎么想、怎么利用,最主要的是想让你了解不能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玩乐上。
你应审慎地去思考一些有意义的事,像如何利用时间创造将来等等。
亨利·布莱斯顿曾说:
“人类拥有头脑这如此神奇的东西,如用来浪费在一些无聊的事上,太可惜了!”
如果你想创造美好的明天,应将自己能自由使用的时间投注在增加今天的工作效率有实际价值的事上。
你可利用闲暇时间吸收一些新知,然后用来引发深藏在心灵深处,仅属于自己的原始创意。
将来有机会的话,这些创意皆将成为有利的工具。
知识这种东西,无论你学了多少,它都将在你的脑中累积,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再不会消失,别人也偷不走。
曾经有一位歌曲的作者,写了一支歌,但得不到发表。柯亨买了它,并给它加上一点东西。
这种“更多的东西”使柯亨获得了一笔财富。他仅仅加了三个很小的词:“HIP,HIP,HOORAY!”(嗨!嗨!万岁!)
托马斯·爱迪生做了一万多次的实验,在每次失败之后,他都能不断地去寻求更多的东西,直到找到了他要寻找的东西。
当他所不知的东西变成已知的东西时,炭丝经受住了燃烧,无数的灯炮就被制造出来了。
在莱特兄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非常接近发明飞机了。莱特兄弟除了用别人用过的同样的原理外,还加上了更多的东西。
他们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机体,在别人失败了的地方,他们却成功了。
那“更多的东西”是相当简单的:
他们把特别设计的可动的襟翼附加到机翼边缘,使得飞行员能控制机翼,保持飞机平衡。这些襟翼是现代飞机副翼的先驱。
你会注意到:这些成功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每个故事中,那隐秘的成分就是应用了先前未被应用的普遍规律。
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差别之所在。所以,如果你站在成功的门槛上而不能超过去,你就努力加上更多的东西。
“更多的东西”并非需要很多。“嗨!嗨!万岁!”这三个表示欢乐的词就是使得无人问津的歌曲成为最风行的歌曲的全部东西。
在别人失败后,就是使飞机得以起飞的东西。“更多的东西”的数量并不是重要的,而其“激励人的质量”却是起作用的。
在贝尔之前,就有许多人声称他们发明了电话。
在那些取得了优先专利权的人中,有格雷、爱迪生、多尔拜尔、麦克多那夫、万戴尔威和雷斯。
雷斯是惟一接近成功的人,造成巨大差别的微小差别是一个单独的螺钉。
雷斯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个螺钉转动1/4周,把间歇电流转换为等幅电流,那么他就早该成功了。
跟莱特兄弟的事例一样,贝尔所增加的“更多的东西”是比较简单的,他把间歇电流转换成等幅电流。
这是能够再生人类语言的惟一的电流形式,贝尔能保持电路畅通,而不像雷斯那样间歇地中断电流。
美国最高法院作出结论:
雷斯绝没有想到这一点,未能用电信的方式转换语言。贝尔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坚持认为雷斯所做的东西是贝尔发明的前奏。
支持雷斯就是失败,支持贝尔才是成功。这两者的仅仅是失败与成功的差别。如果雷斯坚持下去他就可能成功,但他停止而失败了。
贝尔从事工作,并把工作一直进行到取得成功的结果。
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加上最后的一点,就像把别人已搁置的99度的热水再加上一度一样。烧开了水的人是你,而不是别人。
储蓄是播种财富的种子
一个青年在整整5年或说10年中拿的薪水都很高,但是他没有任何积蓄,所以在突然失业后,便流离失所,没有了安身之地。可是他并不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埋怨自己太倒霉了。其实,这件事给他的教训十分深刻,他应该铭记一生。
如果这个青年能冷静下来反省一下自己,不再无端地抱怨运气不佳,那么他会听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冷静的、微小的声音在诉说着,他不应该没有缘由地浪费他辛苦赚来的每一美分。当然,我们不应该吝惜正当的、合情合理的娱乐费用,因为,这样的娱乐不会留下负面影响,而且可以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不会将其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
一个青年突然失去了工作,这令他很意外,因为他对此毫无准备。一直以来,他从不考虑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现在他意识到了储蓄的重要性,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我非常后悔,”他伤心地说,“如果我能够每天存上10美分,这些年来一直坚持下去,现在不算利息,也有500美元的积蓄了。何况,我不会只存这么一点儿钱。从前,我太傻了,现在我悔不当初。这真是自己摘的苦果自己尝!”
在现实生活中,不屑一顾的小事有时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点滴的积累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忽视它却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对于任何人来说,一美分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它却是财富得以生长的种子。如果我们把花籽、菜籽播种在肥沃的土壤里,然后施肥、浇水、精心地呵护,那么不久后我们就会收获娇艳的鲜花和鲜嫩的蔬菜。如果我们足够幸运,也许可以栽上一株含苞待放的花,否则只有播种,才能有所收获。
人人都希望拥有一棵财富之树,人人都渴望得到财富之树的种子,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每一枚硬币都是一棵财富之树的种子。如果你想在年老时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学会积累。
人们发现,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节俭度日、量入为出了,许多人甘愿辛苦地工作,也不愿过节俭的生活,如果一个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收入,开源节流,避免无谓的浪费,那么只要是一个四肢健全、头脑清醒的人就能够自给自足,但不幸的是,能够做到节俭度日的人却只占少数。许多人的收入很高,但他们从不拿出一小部分作为积蓄以备疾病或者失业等的不时之需,当突遇危机、资本家冻结资金不再投资、工厂倒闭的时候,他们便被这些突发事件弄得措手不及,陷入了困境,甚至走投无路。那些从不考虑将来、从不为将来做准备的人,日后一定会输得比乞丐更惨。
当有人问菲利普·阿莫,什么品质使他成功的时候,菲利普·阿莫说:“节俭和讲究经济,我认为这两点是最关键的原因,我从我母亲对我的教育中获得并继承了苏格兰先辈们的节俭、讲究经济原则的优秀传统,因此,一个人如果有一定的才华和头脑,并且不失为一个节俭、诚实和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那么他会拥有很多财富,根本不会走投无路。”
罗素·塞奇曾经说:“我要告诉每一个年轻人,养成节俭的习惯是积聚财富的最好办法。
在开始的时候,即使只节约几分钱也要强过不做任何储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储蓄并不困难,只要你持之以恒就会使银行的储蓄快速增长起来。有人总是花光所有的积蓄,因此他只能为没有富裕起来而悲叹。”
安德鲁·卡内基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存钱,在以后的日子里,才能养成逐渐节俭的好习惯。节俭不但是财富的创造者,是文明人的最低生活底线,而且还是修身养性、韬光养晦的好方法。
富翁需要优秀的助手
一所大学想知道大一新生对商业的理论和应用了解多少,做过一次调查,数百名大一新生,被问了下列问题:
“若你拥有一家大企业公司,你会要求你的助手具备何种最主要的特质?”
以下是挑出来的几个典型的例子:
“我要求助手衣着整洁,要有良好的品行。”
“他们应当知道如何取悦重要的顾客。”
“我只雇用有办法提高卖价而减低工人薪金的助手。”
保罗·盖蒂曾对这个问题谈过他的看法。
盖蒂说这些答案听来很幼稚,却不能责怪这些新生对商场观念的模糊,有许多年纪较大,精明的百万富翁,同样犯了这种无知的毛病。不少有经验的百万富翁,对助手特质的要求,就像那些大一新生一样不正确。
一个人在一次鸡尾酒会上碰见盖蒂,那人悲伤地抱怨,在一家著名的公司里失去了两次升迁的机会。
“我是为公司争权夺利的牺牲者”
他说,显然他相信是这样:
“我工作得很好,身为经理所该做的我都做了。”
“你做了些什么?”盖蒂好奇地等待他会提出什么古怪的理论。
“我把我那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逼得很紧!绝不许他们出一点纰漏,如果谁犯了错,马上开除他。”
他沾沾自喜地回答:
“我对上司交待的命令绝不怀疑,而且严格执行,不计后果。”
这时差蒂假装忽然看见一位难得一见的亲戚,很快地抽身离开他。
盖蒂已经听够了。
盖蒂了解,为什么这位“经理”不能够升迁。
盖蒂不清楚的是,这位“经理”怎么没有早点被炒鱿鱼。
这样的人,不会在盖蒂的手下留上五分钟,因为他具备在现代企业中,担任助手职务者最忌讳的两种特性:
“对属下的态度像是驱使奴隶,对上级的态度像是个完全没有常识的马屁精。”
盖蒂认为具有在鸡尾酒会碰见的那种经理特性的人,不能指导员工做任何活动。这种人,只会驱使压榨那些不幸落在他手下的员工。显然,这不是使员工发挥工作效率的方法。
那位经理失败的原因还不止如此。他从不怀疑上司的命令,要求下属“严格执行、不计后果”,这是盲目的谄媚行为!同时证明他也是个极其愚蠢,不了解怎样对上司及公司负责的笨蛋。
当然,一个助手需要忠诚地执行上司交代的任务。但不是说他要像没脑筋的机器人那样,盲目地去执行啊!反之,若他是个好助手,一定会仔细考虑“结果”的。
不论地位有多高,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哪怕董事长也可能会出错的。身为经理,发现上司交代的工作中有错误或遗漏之处时,不提醒上司注意,不能算是耿直或忠诚,而是冷眼旁观的迂腐人物。
第一流的百万富翁,情愿属下事先指出他的错误,而不愿意事后让公司受损失。
一次盖蒂要为他在美国的一家公司做一些重要的决定。那时他还在欧洲,接到公司经理部门寄来认为必须的信件记录及资料,但他并没有发现最后一份重要的重新修改过的统计资料在邮寄时丢了。
由于他没有收到修改过的资料,所以他不自觉地利用不完全的资料制定计划。
在盖蒂自认正确的决定作成之后,指示手下人把决定寄给美国公司办公室。
几天后盖蒂接到一个紧急越洋电话,是一位公司经理打来的。
公司经理有礼貌而坚决地指出盖蒂显然没有考虑到几项重要的事实,若按照盖蒂指示的计划实施的话,公司会遭受严重的损失。
在交谈了几分钟之后,双方都发现盖蒂是根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做成计划的。等遗失的副本很快寄来后,盖蒂才修正了计划,指示按照新决定办理。
盖蒂最后所作的计划结果很成功,就归功于这位经理的警觉。若公司所有的经理在执行任务时,不加以推敲、不上下沟通,只知一味地“不计后果,严格执行”的话,后果将会变得多么凄惨。
盖蒂像其他拥有自己企业的百万富翁一样,对助手的挑选深感兴趣。
他相信有一种标准,能衡量出一个商业助手的内在潜力。
盖蒂不认为,他的标准一定正确无误,但这些标准,是许多成功的百万富翁所使用的,而且多年来一直很有效。他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手下经理人员的忠诚和工作效率。
盖蒂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好助手,第一种鉴定方法是看他独立思考及活动的能力。好助手必须有才智及能力去产生构想、发展计划、制定方案、解决困难及适应情况,不必不断地向上司请示。做不到这点的人不是个好助手,只是个办公室里的跑腿者。
一次,盖蒂请教一个工业巨子怎样选择经理幕僚人才?
那位先生勾划出以下百万富翁的理想:
助手们应该是这样:
当我在一月份某一天上午九点把他们叫进办公室告诉他们:
“公司做了很多年香肠了,去年利润是100万。今年我决定不想做香肠了,开始改做螺丝钉和螺丝帽。”
助手们都微笑着离开了办公室,以后就不再看见他们,直到12月3正日下午五点,助手们回到办公室告诉他:
公司正在生产全世界最好的螺丝钉和螺丝帽,价格低于同行的50%,利润比上一年高三倍。
盖蒂认为这位工业巨子的话虽然只是一个美梦,但能帮助人们解释百万富翁处理事务的方法。
助手要能独立思考及独立行动识要最少的指示,就能去执行工作。助手的主要责任是,指导他手下员工的活动和工作。指导就是指示和领导,好的助手,要像领导者一样能统帅及思考。
不幸的是,很少有人是天生的领导者。几十年才会出现一个邱吉尔。
不管一个人会不会成为邱吉尔,有一些定律是很重要的,它将决定一个人领导能力的高低。
在这些定律中,有五点特别需要摘录下来:
1.亲身示范,是指导及激发员工的最佳方法。能够对属下员工讲解,兼加示范的助手,会备受爱戴。
2.会承担属下所有的责任。若上司因他的部门犯错而怪罪的话,他将一力承担,因为错误总是由于督导不够而产生的。
3.好的领导者,绝不要求部下做他不能或不愿做的事。
4.必须对属下公平而无私。关心员工的需要,而且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要以耐心、谅解及尊重来对待属下,全力支持他们。另一方面,他绝不能纵容他们,需要记住:过分亲昵,会使员工不听指挥。
5有一点乍看无关紧要,实际却是十分重要的原则,也是所有助手该记得的:称赞要当大伙的面,批评要在私下。工作成果好的员工,应该在同事面前受奖励,而做错事的员工则要在私下里责备。否则,他们的自尊会受损,而导致工作情绪低落。
盖蒂自己是多年前在油田中学习到统御领导能力的。他的助手熟悉每一个工人的工作。
他们从不要求工人做自己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只要有机会,他们就示范给工人看应当怎么做。
“最好的领导对我的工作比我自己还要熟悉,信任我,虽然他从不使我忘记他是领导。”
一个装配工人对盖蒂说:
“那是我愿意拼命替他工作的人……”
盖蒂相信,员工都有这种想法。如今,他的助手已经很少站在工地流着汗跟工人并肩工作了,但这条老定律还是有价值的。
盖蒂对助手要求的另一要点是:充分表达个人想法的能力。
在商场上,时间就是金钱,在要求或报告以及指示上,因语意不明而产生误会所付的代价极高。助手应能清晰而迅速地理解其意思,告诉员工该做些什么。
兴趣和热忱是助手应该具备的另外两个特质。
没有人对不感兴趣的工作得心应手的。助手的兴趣,应涉及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完全熟悉公司的政策及整体活动。
只有如此,他才能知道自己部门的地位及相关的工作,建立起他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整体关系。
单有兴趣还不够,还应该有高度的热忱。
助手应彻头彻尾地热爱他的工作。
他们应主动地寻求各种巧妙方法,使公司的效率、产量、销售量及利润增加。
优秀的助手的另一个重要特质是忠诚,这点只在事后才能判别出来。
助手的忠诚,不仅针对某一个上司,而是对所有的股东、雇员、上司及公司整体。
以上,是盖蒂认为做商业助手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
无疑,读者会诧异盖蒂遗漏了像个性、教育程度以及专门技术知识这几项。但仔细分析起来,你会发现,这些条件不像盖蒂刚才所说那样基本而重要。
盖蒂同意个性过分闭塞的人,跟其他人共同工作,是不可能成功的。
从另一方面而言,助手的作用是治理他的部门,不是参加一项最佳人缘竞赛。
至于教育程序,就要看各人对它的观念而定了。
许多的商业助手,学历都只停留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他们的知识完全是自己学来的。
完善的正式教育,对想做好助手的人有很大帮助,盖蒂却不认为这是不可缺的。
至于专门技术知识呢?
盖蒂承认在工商业技术十分复杂化的今天,每个助手都需要广泛的专门技术知识,但是知识的多少,大半依他所做的工作而定。
盖蒂把他的意见浓缩成这样一句话:
他宁愿把一个毫无技术知识的优秀助手,发展成优秀的技术员。
盖蒂猜想大多数的百万富翁,会把诚实、勤劳及富有想象力,列入必须的条件中。
盖蒂省略这一类的条件,是因为觉得它是太明显的事实,不值得一提。
一个精神健全的百万富翁,不会雇用一个他认为不诚实、懒惰或缺乏想象力的人作助手。
成为一个好助手,没有什么秘诀。任何人只要具备盖蒂列出的条件,真诚地追求自己的事业,愿意努力工作的话,都会成为优秀的助手人才。
具备了这样条件的人,适合绝大多数成功的百万富翁选择经理人才的对象,适合所有行业的公司,简单地说,这样的人在商场上也一定能成功。
债务是争取发展的动力
人们不知道当他们陷入债务中时,他们已为自己制造了多少麻烦。债务是如何产生的倒没有什么关系。债务像挂在人们脖子上的磨石,直到解脱为止。债务就像一个噩梦,妨碍家庭的幸福,破坏家庭的安宁。
即使那引进定期有着巨额收入的人,处在债务的噩梦之中,历经数载,也会感到吃不消,这一切使人忧心忡忡,那么一个人能做什么呢?如何为了妻子儿女的未来经济节俭地生活呢?一个陷于债务危机的人无力保证自己的生活,无力保全他的房屋与财产,不能在银行存钱,不能购买房屋或不动产。他的所有净收入必须用于清偿债务。
即使那些拥有巨额财产的人、有很多地产的大贵族面临巨额债务时也经常感到意志消沉、处境悲惨。他们或者是其先辈养成了挥金如土的恶习——好赌、赛马或生活奢华——以不动产作抵押借人金钱,挥霍无度,从此债务缠身。除非是法律严格限定之不动产——因为上层社会早已有所图谋,以使他们去世时债务可以一笔勾销,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花销民众财富的基础上满足自己挥金如土的奢侈——法律限定的继承人继承这些不动产时可以不承担债务。但是只有极少数人享有这种特权等级的地位。在大多数情况下,继承不动产也就是继承债务,而且债务经常要比不动产数额更大。
最伟大的人也曾债务缠身,曾有人断言伟大与债务有着必然的关系。伟大的人才有巨额债务;他们信用很高。伟大的国家也如是;她们受人尊敬,享有信誉。无名小卒没有债务,小国也是如此;没有人相信他们。
个人和国家一样,有债务就要支付利息。他们的姓名出现在很多书上,有一些是猜测他们是否已经清偿债务。没有债务的穿过世界无声无息,默默无闻;而姓名列在每个人的书本上的人引起所有眼睛的关注。他的健康状况常被询问;他一去外国,就有人焦急地期盼他的归来。
债权人总是被描绘成面目丑陋、苛刻吝啬的人;而债务人则是慷慨大方,随地愿意帮助和款待每一个人,他成为普遍同情的对象。
然而,无论债务获得了多少赞美,毫无疑问它都令人十分难堪。债务缠身的人为了生活被迫采用难堪的权宜之计。他受到催债人和治安官的不断纠缠。
债务人随着敲门声的响起,脸色就变得煞白。他的朋友变得冷漠,亲人也疏远他。走出国门他则感到羞愧,呆在国内则如坐针毡。他变得暴躁不安、心情忧郁、怒气冲冲、失去了生活中的开心欢乐。他想要获得通向欢乐与自尊的通行证——金钱;但他惟一拥有的是债务。这使他遭到猜疑、被人蔑视、受到冷落。他生活在绝望的沼泽之中。他感到在他人和自己的眼里他都低人一等。他必须服从无礼的要求,这些要求他只能以伪造的借口来推辞。他不再是自己的主人,已失去了作为人的自主性。他乞求人们的怜悯,恳求延缓时间。当一位严酷的律师指控他时,他突然之间就感觉已落入债务之魔的手掌。他乞求友人与亲人,但得到的只是蔑视或冷漠的拒绝。他又乞求债权人;但即使成功,他也只是从一个火炕跌到另一个火炕。很容易看出结局是什么——无耻地躲避或不断的采用权宜之计,或许还会在监狱和囚犯工厂度过他的余生。
一个人能够不负债吗?有没有可能避免因债务引起的道德堕落呢?在确保人的独立自尊的同时,就不能清偿债务吗?要做到这些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用之有度”。不幸的是,在现代这一点做得太少了。
我们举债时,总相信未来的偿债能力。我们无力抵制挥霍金钱的诱惑,有人想拥有高档的精美家俱,住在租金极高的公寓里;另一个人想品尝美酒,要包下歌剧院的单间;第三个人要举行宴会与音乐会——所有这些都很不错,但倘若无力支付就不要沉溺于此。宴会事实上是由屠夫、鸡贩子、酒商提供的,你从他们那里借钱无力清偿,那么举行宴会难道不是表现了穷摆阔气的寒酸相吗?
一个人不应该以入不敷出的方式来生活,也不应该为了今天的奢侈生活而花掉下周或下一年度的收入。整个债务本身就是一种错误,通过债务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债权人与债务人同样应受到谴责,前者提供贷款并鼓励客户贷款,后者获得贷款。
一个人如果避免借债就能把握自己的确切状况。他的支出以收入为限恰当地分配他的收入,并留有积蓄以备不时之需。他总是能做到平衡有余。如果他购置任何物品均以现金支付,那么家庭账户必能做到年年有余。但是一旦他的账单开始不断增加——一张是裁缝的,一张是服装商人的,另一张是屠夫的,还有一张是杂货商的,等等;他从不知道他如何承担。
他逐渐债务累累。而这个过程不知不觉,他仍然春风得意,进到这里的物品好象不用付钱,但是这一切都记在账上,年末要款的账单一到,他只能无奈地感到沮丧。他这才发现,蜂蜜之甜难敌受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