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九章

  • 小说:待人用人恰到好处
  • 作者:杨波
  • 字数:528367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3:14

让老板觉得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展示自我,恰到好处

《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楚国有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被楚将子发待为上宾。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楚军三战三败。子发麾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却无计可施了。

这时,神偷来到子发面前,谈了自己的想法。他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来了。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子发再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

人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出色,但也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差劲,再逊色的人总有一方面较他人之长。你要在适当的时候展示自己,学会与老板相处,让老板觉得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

敢与老板“亲密接触”

不要见着老板(领导)就绕着弯走,多跟老板聊聊天,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会对你在公司(单位)的发展极有好处。

有些狭隘的人总有这种看法:向老板套近乎的人,没别的,就是会拍马屁,还不就是为了多得点好处,想升官、要待遇,其实也不见得有什么真才实学,总在老板眼前“晃悠”,“正经”人是不屑、不齿如此的。

不可否认在某些大锅饭单位确实存在着这种现象,所以也往往在这种单位才会流传“小人得志”这类成语,这种单位留不住人,如果你目前是在这样的单位供职,离领导远近还真无所谓,因为即便混上个一官半职的也没什么太大意思;但如果你是在效益好、能学到真本事而又人员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多与老板接触接触就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了。因为无论是从开阔思路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更实在的站稳脚跟的方面着想,“让在任的老板喜欢你”都是很重要、很“实惠”的事情。

一位叫素华的女员工,只是公司一位重要领导时常过来找她聊聊天,就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位领导虽不直接领导素华,但他是公司董事局的成员,他的意见可以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员工的去留。因此,素华一直稳稳当当、别人无法顶替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后来,那位老板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了公司,有些人便傻乎乎地认为素华这下没人“疼”了。而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管你背后说什么,新老板上任3个月,便对素华青睐有加,还经常在会议上表扬她。素华是个聪明人,自从受了第一次表扬后,她总是能在楼道里、饭厅里适时的与老板巧遇,看似有一句、无一句地说些工作上的想法什么的。

素华工作上的成绩确实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是不是就真的到了老板表扬的那么优美的程度不好说。反正素华不仅得到了公司年度的最高奖励,并且老板有意让她升为中层领导,素华没答应。结果一年后,这任领导又走了。第三任老板走马上任了,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素华就升了部门主任。因为前任老板的部属都给素华说好话。这第三任老板跟前两任一样,见了素华就很高兴。有些人背后说素华能得到政见不同的三任老板的共同“喜欢”是性格所致。因为素华有“女人味”。这话背后的意思也许不那么高尚,但是那些不服的人也不得不服,让所有的老板都喜欢,人家素华能,你能吗?这是“智慧”。谁都知道素华业务是不错,但不错的不止是她一个人,为什么老板偏偏信任她呢?因为她会审时度势,会制造机会巧妙地接近老板并让老板了解自己,进而信任自己。

即便是作为一个普通员工,在见到老板的时候,多说一说工作上的事情,告诉老板你想了些什么、想怎么做,一来是表明你对工作是很上心的,领导自然会认为你是个敬业的员工;二来他可能给你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也对你的工作很有好处。毕竟,在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单位里,他能做到老板的位置,就表明他有过人之处,值得学习。所以呢,无论怎么说,多跟老板接触接触,对你的职业生涯是件极有好处的事。

最要不得的就是见了老板便像见了“老虎”一样,扭头儿就走,要不就勉强打个招呼,一低头过去了。那样老板说不定以为你在工作上出了什么问题,或者部门主管跟你有矛盾,要不就是你自己出了什么差错,怕老板知道,保不准还会以为你在外面兼职呢。否则怎么见了老板就像耗子见了猫似的?这种员工要么是真的有什么事情不愿意老板知道,要么就是“清高”,再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成绩缺乏自信。第一种情况就不说了,第二种情况的利害前文也已经叙述清楚,第三种情况,实在大可不必。也许你是对自己要求太高,对自己总是不承认、不满意,也许老板并不像你自己认为的那样,也觉得你成绩不好;即使你真的是比别人差些,只要你工作努力了,老板也并不会看不起你,相反,把你的“痛苦”告诉他,他也许会给你一些好的建议,让你的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呢。

总之,老板不可怕,不要见了就绕着走。多跟老板沟通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尽最大努力做好一件事

天下的事情没有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让你获得的。凡事一定要经过苦心地追求,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奥秘而有所收获。

有个年轻人想向苏格拉底学知识。苏格拉底就把他带到一条小河边,年轻人觉得很奇怪,但更奇怪的事情还在后头,只见苏格拉底“扑通”一声跳进河里去了。这个年轻人不解:难道大师要教我游泳?这时,苏格拉底向年轻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下来。年轻人也糊里糊涂地跳下了水。

刚一下水,苏格拉底就把他的头摁到了水里,年轻人本能地挣扎出水面,苏格拉底又一次把他的头摁到了水里,这次用的力气更大,年轻人拼命挣扎,刚一露出水面,又被苏格拉底第三次死死地摁到了水里。这一次,年轻人可顾不了那么多了,拼命挣扎,到了水面后就没命地往岸上跑。跑上岸后,他打着哆嗦说:“大、大、大师,你要干什么?”

苏格拉底理也不理这位年轻人就上了岸。当他转身远去的时候,年轻人感觉好像有些事情还没有明白,于是,他就追上去对苏格拉底说:“大师,恕我愚昧,刚才您的做法我还是没有悟过来,能告诉我吗?”

苏格拉底说:“年轻人,如果你真的想跟我学知识,你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学一门知识或做一件事情,只满足于我想学好做好,是学不好也做不好的,要有溺水者求生一样的强烈欲望,你才能把自身潜力发挥到极致。

一位猎人带着他的猎狗外出打猎。猎人开了一枪,打中了一只野兔的腿。猎人放狗去追。过了很长时间,狗空着嘴回来了。猎人问:“兔子呢?”狗“汪汪汪”地叫了几声,主人听懂了,意思是“我已经尽心尽力了,可还是让狡猾的兔子逃脱了。”

那只野兔回到洞穴,家人问它:“你伤了一条腿,那条狗又尽心尽力地追,你是怎么跑回来的?”

野兔说:“狗是尽心尽力,而我是竭尽全力!”

“尽心尽力”和“竭尽全力”,其区别在于,让自己发挥能力和让自己的潜能充分燃烧,它们所散发出来的能量是大不一样的。我们无论任何事情,只是尽心尽力还远远不够,这样你最多比别人干得好一点,却无法从平庸的层次跳出来。只有竭尽全力,发挥出别人双倍的能量,你才会有优秀的表现。

要时时问问自己:我尽最大努力了吗?

1946年,年轻的吉米·卡特从海军学院毕业后,遇到了当时的海军上将里·科费将军。将军让他随便说几件自认为比较得意的事情。于是,踌躇满志的吉米·卡特得意洋洋地谈起了自己在海军学院毕业时的成绩:“在全校820名毕业生中,我名列第58名。”他满以为将军听了会夸奖他,孰料,里·科费将军不但没有夸奖他,反而问道:“你为什么不是第一名?你尽自己最大努力了吗?”这句话使吉米·卡特惊愕不已,很长时间答不上话来。

但他却牢牢地记住了将军这句话,并将它作为座右铭,时时激励和告诫自己要不断进取,永不自满和松懈,尽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最后,他以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永远进取的精神登上了权力顶峰,成为美国第39任总统!卸任后,吉米·卡特在撰写回忆录时,曾将这句话作为标题:《你尽最大努力了吗》。

俗话说得好:天不负人。你付出多少,便会得到多少回报。因此,不要埋怨生活,不要哀叹命运,你尽了最大的努力,生活就会给你最丰厚的回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惜结果却很令人失望。”说这话的人,是否真的尽了最大的努力呢?未必!他们把做得有点累视为尽了全力,其实还远远未能充分发挥潜力;或者一曝十寒,并未时时努力。

正如台湾大企业家王永庆所说:“有压力感,觉得还不够好,做出苦味来才会不断进步,一放松就不行了。”

事实正是如此,只是感到有一定压力,并不等于竭尽全力,“做出苦味来”,才说明你已努力到十分。

请看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他的合作伙伴保罗·艾伦是如何“做出苦味来”的:

1974年12月的一天,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听说微型仪器公司的老板罗伯特生产出了微型电脑,预感到电脑向家庭普及的时代已为期不远,那么,他们这种软件天才的前途将妙不可言。但当务之急是跟罗伯特携手合作,以便在软件市场上占得先机。

他俩当即跟罗伯特联系,表示愿意替他的微型电脑提供软件。罗伯特表示,至少有50个人提出要给他提供软件,而他只想看结果,谁先搞了成熟的软件,他就跟谁合作。

盖茨和艾伦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必须抢在别人的前面。一连8个星期,他俩在哈佛大学的电脑房里埋头苦干,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当感到非常疲倦的时候,就躺在工作台后打个盹。一醒过来,又接着干。最后,他们终于成功地设计出了一个能在微型电脑上运行的软件,并与罗伯特达成了合作。以此为契机,他俩成立了微软公司,并终于称霸软件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轻易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总是隐含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以汗水乃至鲜血为基本色调。你必须逼出自己的全部能量,然后才能心想事成。

懂得做个好下属

要想得到老板的器重,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认真地待他,聪明地利用他,就行了。

但是“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你首先得好好表现自己的才智与进取精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前完成上司交给你的工作,并进一步要求更多的工作。

开拓和维护好公司内外的人际关系网络,提升你的业务能力和在公司的影响力,让上司对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工作成绩感到折服。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你的工作完成得挺好,业绩也不错,但“可恶”的上司就是不喜欢你。想知道原因吗?

可能是因为你只知道做好工作,而不注意你的上司。你要懂得怎么当下属才行,怎么做上司才会喜欢你,器重你,提拔你。

一是主动报告工作进度。上司很希望从下属那里得知更多的情况。虽然上司知道下属都很忙,但他们想知道他的下属整天在忙些什么。所以你做下属的,一定要不时地向上司报告工作的进度,使得你的上司放心,不能等到工作做完了再做报告。上司都知道你的小错发展到最后是可能会变成一个特大特大的大错的。及早将工作报告给上司,工作中的一些小错误,上司可以看得出来,这样可以避免你犯大错并且能避免大的损失。

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会赢得上司的喜欢的。

另外,经常与上司沟通、坦言自己的工作想法,这有助于上司了解你的为人,从而将你视为“谈得来、叫得动”的人。

二是对上司的问话要作清晰回答。

做上司的经常会觉得下属回答问题的那个样子受不了:

“小李,昨天下午说过的那个报表,还记得吗?今天一定要交给我啊!”“知——道——了,老——总,你没看到我在写吗?”

如果你的下属这样回答,你会喜欢吗?不会,甚至可能感到痛苦。如果上司问你话,一定要有问必答,最好是问一句,答三句,让上司清楚;答的比问的多,上司就放心,答的比问的少,上司就忧虑。

另外,上司进来问话时,立即站起来作答,这是基本的礼貌。

三是了解上司的思维。做下属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上司习惯招用或提拔对工作问题与自己有相似看法的人。脑筋转得要快,要快到跟得上甚至超过上司的思维。你的脑筋会不会转得比你的上司还快呢?一般不会,那么,你需要努力地去学习!上司能有资格当你的上司,肯定有他的一套,有比你厉害的地方。如果你想去长江实业集团当副总,你的脑子可不可以比李嘉诚转得还快?我想你不能也不会这样讲。再好比柳传志能够领导联想集团,能够把联想发展成今天的规模,肯定有很多地方值得你去学习。

你要在努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之外,努力地向你的上司学习,这样才可能听懂上司的言语。上司说出一句话,你要能知道他的下一句是什么,也就是跟得上上司的思维。如果上司想到月亮上去了,你刚想到房顶上,你跟人家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他是没法欣赏和提拔你的。

想超越上司,精神是可贵的,应首先得学到他所有的,然后才能谈得上超越。

四是同类的错(同一个错当然更是包括在里面的)绝不犯第二次。上司会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但是不会“容忍”下属犯同样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聪明人的可贵之处不是他们不犯错误,而是能在犯了错误之后,接受教训,总结经验,不犯第二次。你要培养这种素质。你犯过一次错之后要敢于说:“这是我第一次犯这个错误,也是最后一次。”接下来的事就是你一定要将你的承诺兑现!

五是彰显自己的优势。如向上司阐述显示自己主动性的有效建议,尝试找出公司存在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会议上公开自己的想法,说话要有力度,有内容,能激起别人的兴趣等等。

不让领导起疑心

人在生活中,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虽然大家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可实际上常常一个人生活在另个人的阴影之中,甚至命运被对方掌握。例如,你对你的上司,如何选择取舍?古人虽提供了“择明君而事”的处世经验,如今也有“双向选择”的行为指南。可是当工作、职位比上司更重要时,该怎么办?与其放弃工作职位痛苦,不如与上司改善关系,努力相处好。如果你的上司是个喜欢猜忌多疑的上司,你与他处事时言行举止尤其要注意。

在猜忌多疑的上司面前说话得把握好分寸,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直话,很可能就会引起他的猜疑。某工厂新来一个大学生,被分配到车间,在与车间主任的一次谈话中说,他大学期间曾到一个单位实习,该单位技术力量极缺,只有几个没学历的人在那里聊以充数。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该车间主任就为自己学历低而忌讳别人谈学历。所以就疑心这个大学生是暗有所指,于是忌恨在心,在日后的分工种、定指标、提职晋升上设置了障碍。可他还一直蒙在鼓里。与猜忌多疑的上司说话不能太直,太直就会使对方产生疑心。但是,话说得太曲也不行,有时转弯抹角也会使上司对你产生一种油腔滑调、不诚实的感觉。由此看来,与这种上司相处,必须曲直相宜,该曲则曲,该直则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下功夫了解你的上司,特别对上司的经历、性格、兴趣、爱好、工作方法和情感特点等都要仔细了解,以免在说话时不小心触及上司某个痛处,酿成“祸从口出”的悲剧。

作为一个下级,在接受领导布置的任务时,如果拖拖拉拉,迟迟未果,领导就会怀疑你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特别是猜忌多疑的上司,不仅要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而且还会联想到其他方面去。假若在接受任务时感到困难很大,一般情况下应首先领导陈述不利因素,事先让领导了解工作难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但在猜忌多疑的上司面前是不能按常规办法去做的。那样,他会认为你有意抵触,不给他面子。假若你接受任务后没有立即行动,他会怀疑你是有意掂量他的轻重或故意同他“较劲儿”。因此,在接受猜忌多疑的上司给你布置的任务时,一定要记住:不要当面叫苦,更不能当面拒绝。无论你理由如何充分,都不能那样做。你要乐意接受任务,并立即投入工作。即使你深知困难很大,也要先把任务接受下来,待在实施过程中,一边尽力工作,一边陈述困难。这样,上司就会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为他分忧,即使是你的任务完成得不好,上司也不会为难你,因为他已经知道你尽力了。

守信是传统的做人原则之一。人与人相处最忌言而无信。在猜忌多疑的上司面前更应如此。大凡猜忌多疑的人都心胸狭窄,而且固执己见,一旦在这样的上司面前失信、违约,哪怕是无意中的一次,要想恢复也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与这样的上司交往时,许诺的事情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没有把握的事情宁可不说。切不可答应了上司的事情,转身又置于脑后。否则,上司就会怀疑你说话的可靠性,你从此将要置于上司不信任的目光之下。

猜忌多疑的领导忌恨部属看不起自己,害怕部属给自己出洋相。因此,在与这种领导相处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出格”,要尽量把表现的机会让给他,自己只做一些幕后的工作,宁愿做绿叶来陪衬他。比如,上司在会议上谈论工作打算时,你要尽量将材料收集整理好,把计划原本交给他,让计划从他口中说出,即使说得不完整或不全面,在没有他发出让你补充的“信息”时,你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去喧宾夺主,大发一通“高见”,这样一定会把他惹“翻”,日后你就无法再和他相处了。俗话说:“谦恭能博上级悦。”大多领导都喜欢谦恭之人,很少有领导喜欢恃才傲物、爱顶撞、不服管的下属。那些猜忌多疑的领导尤其忍受不了这样的下属。

不能在他人面前与老板过于亲热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经常被人说,但我认为总是淡也不好,朋友在一起冷冰冰的,没有什么意思,所以这句话得与另一句话联系起来理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朋友之间还是该淡时淡、该浓时浓最好。

处理好人与人的距离,莫不是处世的学问,而距离就在淡与浓之间,就看你如何去把握了。

你可以与你的老板交朋友,但是在工作中,你与老板的角色是不同的,不能以为自己是老板的朋友就可以在单位或公司里也称兄道弟起来。老板还怎么工作?他怎么去安排他人工作?他怎么处理好大家的关系?他又如何区分工作人事上的是与非?有一个人,上班时喜欢拿着茶杯到老板的身边,找他吹牛聊天。公司来人,他也不回避,仍旧坐在一旁,还不时地插几句,严重地干扰了老板与客人的交流。

像这个人,就是由于在与上司相处时没有做到该淡时谈,使朋友关系对工作的负面影响增大。

如果你的老板非常器重你,经常带你出席各种社交场合,那么,你千万不要得寸进尺。保持适度的距离对你是有好处的。

也许你发现你可能正在成为老板的朋友甚至是哥们,但是你应该把握好尺度。

任何一位领导在对待下级问题上,都希望和下级保持良好关系,希望下级对他尊重、服从、喜欢。所以,当他愿意和部下建立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的同时,在愿意进行情感沟通的同时,总是不希望用朋友关系超越或取代上下级关系。也就是说,他必须保持自己一定的尊严和威信。

和老板保持一定距离,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注意处理交往的时间、场合、地点。有时在私下可谈得多一些,但在公开场合,在工作关系中,就应有所避讳,有所收敛,否则老板做出对某个人的工作安排或者对某个人的处罚,就会让当事者感觉有你的“阴谋参与”,到时候你吃不了兜着走。

老板再民主也需要一定的威严。当众与老板称兄道弟只能降低老板的威信,并且其他的同事也开始对老板的命令不当一回事。

当老板发现他的工作越来越难做,而最终他发现是你破坏了他必要的威严,那么,等待你的将是被老板疏远。你更不要试图更多地参与老板的私人生活。隐私对一个人来说是必要和重要的。也许老板在某些时候,对你没有什么戒备,让你进入了他的私生活,但你不可从此就随便走进他的私生活。

当然,你能够同老板交上朋友,说明你与老板的距离很近。但是,这种朋友关系的最佳状态,是业务上的朋友和工作上的挚友。如果你能推动老板在公司中的地位,你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否则你就是个制造是非的人。

记住,老板欣赏你,绝不是为了与你交朋友,而是让你为他服务,争创效益。

同样,赞美虽是调和人际关系的好办法,但当着老板的面直接予以夸赞,就不恰当了,极容易发生尴尬又很容易招致周围同僚的反感、轻蔑,从而使自己树敌太多。所以,赞美老板最好是背地里进行,如,在公司的其他部门,老板不在场时,大力地赞美一番。这些赞美终有一天会传到老板耳中的。同样,如果你说的是一些批评中伤的话,迟早也会被传出去的。一个精明能干的老板,即使在他管不到部门内,必定会有一、二名心腹的。

下班后相邀去喝酒应酬的,不见得全是同一部门的同事,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个不经心的批评,也很容易被扩大渲染而传入老板的情报网。因此你不妨利用这些“网”,让赞美的言词流传出去。一个人若连这点“智慧”都没有,那他可就很难“升迁”了!

而且和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彼此没有警戒心,较容易得到一些“幕后消息”。这种情报,往往对老板是非常有价值的。经常收集这种情报给老板,也是一种博取老板欢心的好方法。

在顾客面前也是赞扬老板的好地方。到客户的公司,理所当然要向对方的高级主管或负责人称赞自己的老板。

和老板一起到顾客那里,若都是部属一个劲地抢风头,滔滔不绝,会令老板觉得难堪,难免在心里留下疙瘩。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是细节部分由属下做说明,结论部分由老板来概况。

另外,以“经理,您认为如何?”征求老板的许可、认同,看似降低自己身份,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实际上却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在归途中,要感谢老板给你的这个机会,并强调是因为老板的同行,才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日后如果同顾客达成了交易,要再次对老板表达谢意,感谢老板相助。

要顾及领导的面子

领导不能高高在上,下属也不能低声下气。这样,上级与下级就可以正确而恰到好处地对待彼此的错误了,不至于出现冲突对抗的局面。

人是人而不是神的意思是,任何人都会犯错误,包括你的领导,你的上司,也有说错话的时候。那么,当领导说错话的时候,你该怎么办?这当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处理模式。着眼点应该是处理起来恰到好处。

首先你得尊重对方,不能因为领导偶尔说错了话,干错了事,你就要与一帮人把他打倒或者拉下台。那不是民主的作为,而是流氓小混混的无情打击。

至于怎么应对领导的错话,要看领导的脾气秉性、说错话的场合,说的错话可能造成的影响等诸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你该采取的方法,当然,在考虑应对方法的时候,你在公司里的地位及与领导的关系也是你应该考虑的因素。

如果领导说错了话,不管在什么场合,这些错话并不影响你的利益以及你所负责的工作,你都可以采取装聋作哑的方法,即装作没听见或没听明白。这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办法,它可以让你避免反击而受伤,也避免让领导处于尴尬和困窘的地位。

当然,你也可以采取听见了,但感到一头雾水那样不明究竟的困顿,做出这样的表情与显示疑问来,要求领导作更清楚地说明与解释,这其实是在提醒领导通过你没弄明白的事进行说明解释,从而给自己说错的话做出纠正。这也可以说是给领导架一个下台阶的梯子。

当然,如果领导说错话是在只有“自家人”而没有“外人”的场合,你也可以揪住领导说错话的小辫子,然后把这错话突出出来,加以夸张放大,然后开一个玩笑,这样,也能幽领导一默。因为生活里是需要幽默的,幽默能调解紧张的氛围,幽默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然这么幽默的时候,要看准场合和领导的情绪,要避免踩上地雷和触上“霉头”,那时,可要自讨没趣了。

如果你正在和顾客谈一笔至关重要的生意,而你的领导在中间插了几句不该说的话,而这些话可能影响生意的成功,你该怎么应对呢?

这可能是你在工作中遇到的一道棘手的难题,一方面领导决定着你在公司的职位升降和收入高低,而生意的成功与否又真接影响着你的工作绩效和收益高低,所以你必须权衡重量,决定应对策略,但从另一方面看,领导说了错话,你处理得当,是为公司拾遗补缺,为公司挽回损失,同时也为你提供了表现自己的良机。

这时可以让你斟酌的选择有以下几种:

一是立刻插话说明,借解释进行必需的纠正。

二是提醒领导,让领导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话。

三是给领导写条子、使眼色、做手势,暗示领导纠正。

四是不打断领导的话,事后自己在解释中再做申明和补救。

五是事后提醒领导,当然让他决定怎么去处理。

最不应该做的事当然是当众让领导丢面子或事后对同事谈论领导的错误,用嘲弄的口吻让流言四散传播,并用贬损领导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聪明和睿智。这种传言总会反馈到领导那里,那将对你的声誉和前途造成危害。

当然,你的领导如果刚愎自用又没有自知之明和用人的雅量,你也没必要绞尽脑汁去为他掩饰,你该认真考虑的也许是跳槽,去找一个虚怀若谷、思想开明的好领导了。

让活儿干得更完美些

小虎和小彪是同班同学,毕业后一起到南方一座城市打工,流浪了很久,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个老乡知道了,说:“如果你俩不怕苦,不嫌累,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个差事。”两个人饭都没得吃了,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虽然是大学生,也只好到一家货运公司做包装员。

俩人的工作是将客户送来发运的货物,进行二次打包,然后发运到其他地方。公司生意很好,货源不断,俩人忙得不可开交。起初每个人干得热火朝天,对新工作充满好奇和热情。时间久了,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流程——装箱、封口、打井字绳、写运号,单调乏味的工作让人渐失兴趣。小彪心想自己好歹也是个大学生,居然沦落到这个地步,干着这些无须动脑筋的粗活,真是对自己的小瞧,是自轻自贱的行为啊。心里有了想法,情绪受到波动,也就不再追求包装质量,只要合格就行了,有一次甚至出了差错,幸亏发现及时,才没有造成损失。不过毕竟遭受过找工作的困境,小彪还是坚持做了下来,只是谈不上有多少兴趣。

小虎的想法不一样,他想自己刚刚参加工作,没有实践经验,每一份工作都是学习的好机会,应该好好珍惜,因此他工作起来干劲干足,总是把包装做得又快又好。每一个包件做完,他会把井字绳的四条边重新梳理一遍,比机器包扎得还漂亮。因为这个多出来的动作,小虎每打好一个包,要比别人多花五妙钟。包装工作是按件计酬,所以其他人都笑小虎有些傻气,又不是给自己包嫁妆,何必那么仔细呢?小虎笑笑,依然重复着自己的动作。

有一天,一个老主顾告诉公司老板,本来另外一家公司开出了更低的运输价格,但仍然决定把业务留在这家公司。老板不解,问为什么?老主顾说:“我曾经抽查了一批货,几个运输公司办理的都有,惟有你们公司的包装让人满意,特别是那个井字绳,方方正正,松紧适度,比机器做出来的都棒。”老板听到这话,若有所悟,他仔细观察每个包装员的工作,发现了小虎的额外动作,也就是这个动作,才给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板查看了小虎的个人简历,微微笑了。他叫来小虎,问他:“你喜欢这份工作吗?”小虎坦然回答:“我珍惜每一份工作机会,努力将它做得更好。”老板又问:“难道不感觉委屈,不感到屈才吗?”小虎说:“只有将现有工作做好了,才有机会从事其他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老板十分满意小虎的表现,赞扬道:“那么多包装员,只有你的活儿在追求完美。”

没多久,一道任命通知下来,小虎提升为主管,成为包装部的头儿。小彪怎么也想不明白,小虎工作闷声不响,是怎么被老板看上的呢?

态度决定一切,对工作要热爱。艺术家总是追求出色的作品,对工作也应像创作一样,永不满足,不懈追求,希望它完美些,再完美些。不要想着在给他人工作,多想想是给自己创造展示的机会。要相信,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改变整个命运。

把功劳归于领导

一些领导为了保持自己在群体中的权威地位,对“功高盖主”的下属会有一种敌意和警惕,这也是一种安全的本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防范着别人超越他。

所以,聪明的下属总是将成绩归功于领导。推功表明你目中有人,尊重领导,承认上司的权威地位;也显示了你对他的支持,并且可以避免因锋芒过露而使上司感到手中的权力受到威胁。你应明白,上司身边总需要一些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和支持者,一旦他把你当自己人看待,那就等于为你以后的发展打下了铺垫。

《道德经》上有一句话:“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聪明的人,平时却像个呆子,虽然能言善辩,却好像不会说话一样,言外之意就是说人要匿强显弱,大智若愚。

李泌在唐代中后期政坛上,是一位颇有点名气的人物。他侍奉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皇帝,在朝野上下很有影响。

唐德宗时,他担任宰相,西北的少数民族回纥族出于对他的信任,要求与唐朝讲和,结为婚姻,这可给李泌出了个难题。从安定国家的大局考虑,李泌是主张同回纥恢复友好关系的;可德宗皇帝因早年在回纥人那里受过羞辱,对回纥怀有深仇大恨,坚决拒绝。事情僵在那里,正巧在这时,驻守西北边防的将领向朝廷发来告急文书,要求给边防军补充军马,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空虚得没有这个力量了,唐德宗一筹莫展。

李泌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时机,便对德宗说:“陛下如果采用我的主张,几年之后,马的价钱会比现在低十倍!”

德宗忙问什么主张,他不直接回答,先卖了个关子,说:“只有陛下出以至公无私之心,为了江山社稷,屈己从人,我才敢说。”

德宗说:“你怎么对我还不放心!有什么主张就快快说吧!”

李泌这才说:“臣请陛下与回纥讲和。”

这果然遭到了德宗的拒绝:“你别的什么主张我都能接受,只有回纥这事,你再也不要提了,只要我活着,我决不会同他们讲和,我死了之后,子孙后代怎么处理,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李泌知道,好记仇的德宗皇帝是不会轻易被说服的,如果操之过急,言之过激,不只办不成事情,还会招致皇帝的反感,给自己带来祸殃。他便采取了逐渐渗透的办法,在前后一年多时间里,经过多达15次的陈述利害的谈话,才算将德宗皇帝说通。

李泌又出面向回纥族的首领做工作,使他们答应了唐朝的五条要求,并对唐朝皇帝称儿称臣。这样一来,唐德宗既摆脱了困境,又挽回了面子,十分高兴。唐朝与回纥的关系终于得到和解,这完全是由李泌历经艰苦,一手促成的。唐德宗不解地问李泌,“回纥人为什么这样听你的话?”

如果是一个浮薄之人,必然大夸自己如何声威卓著,令异族畏服,显示出自己比皇帝都高明,这样一来必然会遭到皇帝的猜疑和不满。李泌却是一个极富政治经验的人,他对自己一字不提,只是恭敬地说:“这全都仰仗陛下的威灵,我哪有这么大的力量!”

听了这样的话,德宗能不高兴,能不对李泌更加宠信吗?

将自己辛苦得到的成绩归于他人,是有点舍不得,心里难以平衡。可是你细想一想,你做出了成绩,谁来表彰你,谁来给你发奖金,不是你的领导吗?你把功劳给了他,他会亏待你吗?如果你非要从狼嘴里夺肉,大饱了口福之后又怎么办呢?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你说你苦心得到那块肉还有什么意义呢?

将过错留给自己

作为下属,不仅要善于推功,还要善于揽过,两者缺一不可。因为大多数领导愿做大事,不愿做小事;愿做“好人”,而不愿充当得罪别人的“坏人”;愿领赏,不愿受过。在评功论赏时,领导总是喜欢冲在前面;而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后,一些领导却想缩在后面。此时,就需要下属出面,代领导受过或承担责任。

田叔是西汉初年人,曾经在刘邦的女婿张敖手下为官。一次张敖涉嫌与一桩谋杀皇帝的案子有关,被逮捕进京。刘邦颁下诏书说:“有敢随张敖同行的,就要诛灭他的三族!”

可田叔不计个人安危,剃光了头发,打扮成一个奴仆模样,随张敖到长安服侍。后来案情查清,与张敖无关,田叔由此以忠爱其主而闻名。

汉武帝非常赏识田叔,便派他到鲁国去出任相国。鲁王是景帝的儿子,自恃皇子的特殊身份,骄纵不法,掠取百姓财物。田叔一到任,来告鲁王的多达百余人,田叔不问青红皂白,将带头告状的20多人各打50大板,其余的各打20大板,并怒斥告状的百姓道:“鲁王难道不是你们的主子吗?你们怎么敢告自己的主子?”

鲁王听了很是惭愧,便将王府的钱财拿出来一些交付田叔,让他去偿还给被抢掠的老百姓。田叔却不受,说道:“大王夺取的东西而让老臣去还,这岂不是使大王受恶名而我受美名吗?还是大王自己去偿还吧!”

鲁王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连连夸赞田叔聪明能干,办事周到。

像田叔这样,将功劳归于领导,将过错留给自己,哪一位领导会不喜欢他呢?

大凡领导,管辖范围的事情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件事情他都愿意干,都愿意出面,都愿意插手,这就需要下属在关键时刻能够出面,代领导摆平,甚至出面护驾,替领导分忧解难,这样必能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

小张是某县委办公室的科员,经常会遇到上访者要求见领导解决问题的事情。领导精力有限,如果事事都去惊动领导,势必影响领导集中精力做好全局工作。每当有来访者吵闹着要见领导时,小张总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勇敢地站出来,分清情况,解决纠纷,进行协调,必要时还使用强制手段把问题处理好。经常能够独自解决一些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事件,不怕得罪人。对一些重大问题也是先调查清楚,安抚好上访者之后,再向领导请示,从不让领导直接面对棘手的问题。无论大事小情他总能处理得有条不紊,众人心服,同样也获得了领导的赞扬。

像小张这样的下属,哪个领导能不需要呢?这就是领导所赞美的实干家,他比整天跟在领导后面只知道看领导脸色行事,遇到点大事就往领导后面跑的人要好得多。

一家饭店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公众的投诉。电视台记者在这家饭店采访时,最先碰到了该饭店经理的助理小王,小王最怕这种阵式,怕被别人逼问,就对记者推卸道:“这件事我不清楚,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你们有什么事直接去问他吧!”这下可好,记者闯进经理办公室,把经理“逮”个正着,经理想躲也躲不开了,又毫无心理准备,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采访。事后,经理得知小王不仅没有给自己挡驾,还把自己给推了出来,很是生气,把小王给炒了鱿鱼。

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比较艰难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领导也难以启齿对下属交代,只有靠一些心腹揣测领导的意思,然后硬着头皮去做。做好了,领导心里有数,但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表扬;做得不好,领导怪罪,承受着,到时候领导会“认账”的。可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不能挡驾反而出卖领导的人,领导就不会饶恕了。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