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6章 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

  • 小说:怎样做最好的员工
  • 作者:邢晓凤
  • 字数:292468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3:19

少抱怨,多干事,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现代企业适应优胜劣汰法则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员工素质的高低就成了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作为员工,能否适应这样的环境也是其获得机会和成功的关键。

在一家外贸公司,数十位员工每天在同样的环境下上班,甚至有很多人每天都做着性质相同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待遇却有很大差别。老板眼里“最好的员工”月工资竟高出了老板眼里最普通的员工9倍。在巨大的差距面前,假如你也是其中一员,你会选择做最好的员工还是做普通的员工呢?

可能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做一个最好的员工。那么,怎样才能做最好的员工呢?是干的活比别人多,吃的饭比别人少吗?是干活时间最长、最细心吗?其实,最好的员工并不是指你在某一方面做得比别人优秀,而是指综合素质比别人突出。

最好的员工工作时从来都是全力以赴,并创造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奇迹。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到最好,这正是一名优秀的员工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麦伦教授是海曼的指导教师和老板。海曼的论文主要内容涉及市政的咨询项目,这也是海曼走向咨询行业的第一步。当时,麦伦教授不仅是一名教授,还是城市规划委员会的领导者。

麦伦教授生性豁达开朗,但有一天,麦伦教授严厉地斥责了海曼一番:“海曼,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市政厅的一些人经常向我反映说,你在那里似乎态度很消极,很容易发怒,喜欢批评别人,喜欢抱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授,你根本想不到,市政府的效率原来这么低下,发展目标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海曼愤怒地说道,“那里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发现太了不起了!”麦伦教授揶揄道,“你,海曼,居然发现了我们市政府原来是一个效率低下的政府,真不简单!只是,我要负责任地告诉你,北街角落里的那个杂货店老板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甚至比你发现的还要多,你还有别的烦恼的事情吗?”

显然,麦伦教授的讽刺并没有吓倒海曼。海曼继续愤慨地指出,市政府的许多举措都明显地偏袒那些曾经慷慨捐助过的富人。教授听后笑了起来:“第二个重大发现!你的评判能力非常高,眼光也很锐利,但我还是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那个杂货店老板也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以你目前的状况,我很难给你颁发博士文凭。”

麦伦教授注视着海曼,严肃地说道:“请你允许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说一下我的看法。我认为,你目前的言行,对将来有可能成为你的客户的人绝不会有丝毫帮助。现在,我可以给你两种选择:一是你继续愤慨和抱怨,如果你打算选择这一项,我会解除你在市政厅的工作,并且,你永远也别想从我这里拿到你的博士学位;第二,做一个能不断提出建设性、可行性意见和方法的咨询家,而不是批评家,让事情因为有你而变得越来越好。你打算选择哪一项呢?”

海曼毫不犹豫地回答:“教授,我知道我错在哪里了。”

海曼从教授那里学到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真正的人才,绝对不会是那种只懂得评判是非、指出对错的人,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知道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真正的人才,是能够让事情变得更好的人。

老板不喜欢较真的员工,这是一个秘密,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秘密。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企业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关系”。在面对各种“关系”时,老板尚且无可奈何,员工更不能较真。因此,一个好的员工需要学会“糊涂的艺术”。

在企业中老板需要的是“特种兵”。一个最好的员工就应像“特种兵”一样文武双全,样样精通。而且企业需要的是“特种兵”组合在一起的“军团作战”。因此,一个好的员工成为一个“特种兵”之后,还要学会与别人合作,要有极强的团队精神。这样老板才舍得出大价钱聘用你这个最好的员工,否则老板就可能发挥他特有的权力,把你“裁”掉。

好员工要有创造一切财富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思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创造能力是员工生存的不二法门,一个好的员工必须要具备这种素质。说到底,老板最喜欢的还是能替自己创造财富的员工。只要你能为老板创造财富,你就是一个好员工。做最好的员工,要能赚钱、会赚钱,这是重中之重。

工作平凡,境界不凡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但正是一个个普通人造就了伟大。工作平凡,境界不凡,普通人也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伟大,都不愿在平凡中度过一生,但我们要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当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时,我们的平凡就能给别人带来欢乐,给国家带来繁荣。因此,我们在平凡中不能灰心丧气,而应在平凡中努力,在平凡中奋斗,同其他平凡的人一起,共同完成伟大的事业,这样也就不再平凡。

拿破仑·希尔说:“如果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那么就以伟大的方式去做渺小的事情。不要空等伟大的机会,要抓住每天普通的机会,并等待它们变成伟大的机会。”

戴尔·卡内基说:“即使对于看似渺小的工作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每一次的征服都会使你变得更强大。如果你用心将渺小的工作做好,伟大的工作往往就会水到渠成。”

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个教师叫到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我们认为你们三个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和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三位老师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学校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三位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被刻意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学生。三位老师没有想到事情原来是这样,于是又暗暗得意于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一个真相:实际上,他们三人也不是特意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教师而已。

平凡中能够产生伟大。一滴水是平凡的,它势单力薄,随时可能蒸发,然而就是这一滴滴平凡的水,成千上万地汇聚在一起,变成小溪,涌入河流,最终汇成了大海,一滴滴平凡的水也就变成了浩瀚的海洋。

伟大中孕育着平凡。一座摩天高楼是伟大的,但它需要许许多多平凡的石块来支撑,如果没有这些平凡的石块,高耸入云的大楼就会坍塌;一条拦河大坝是伟大的,然而它是由一块块碎石组成的,如果没有这一块块碎石,大坝就会被冲垮。可见,伟大离不开平凡,没有平凡,伟大将不复存在。

平凡与伟大,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人们对美与丑的欣赏一样,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这实在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因为平凡显现伟大,因为伟大更显现平凡,平凡与伟大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持之以恒,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能成为伟大人物中的一员。从平凡到伟大,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高尔基是一个打杂工,最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齐白石是一个木工,最后成了国画艺术大师;华罗庚是一个小伙计,最后成了著名数学家;毕升,一个布衣发明了活字印刷;爱迪生,一个报童成了大发明家……他们无疑都有自信、有理想,通过艰苦奋斗,由平凡升华到伟大,这正是“有名皆从无名出,伟大都自平凡来”。

平凡中蕴藏着伟大,蕴藏着不朽,恰如我们脚下的土地、身边的空气,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极其平凡的元素,它们与世界同在而不朽!

一对以捡破烂维持生活的兄弟阿宝和阿贝,他俩盼星星盼月亮,就盼哪天能够发大财。上帝亦因他俩的每一个梦都与发财有关而大受感动。

一天,兄弟俩照旧从家里出发,沿街一人一边一路同向而去。可一条偌大的街道仿佛进行了一次大扫除,连平日里的纸屑都不见了踪影,唯一剩下的就是稀稀拉拉、东一个西一个冷冰冰地躺在地上的小铁钉。

两三个小铁钉能值几个钱?阿宝不屑一顾。阿贝不嫌弃,一一弯腰拾了起来。走到街尾,阿贝捡了满满一盆铁钉。此时阿宝若有所悟,欲回头去捡。可是,来时路上的小铁钉,一个都没有了。

忽然,兄弟俩几乎同时发现街尾新开了一家收购店,门口赫然挂出一牌:本店急收购旧铁钉,一元一枚。阿宝后悔得捶胸顿足。而阿贝将小铁钉换回了一大笔钱。

须发雪白的店主走近愣在街上的阿宝,问:“孩子,同一条道上,难道你就一个铁钉也没看到?”

阿宝很沮丧:“上帝啊,我当然看到了。可那小铁钉并不起眼,我更没想到它竟然这么值钱。待我知道它很有用时,这不,那可恶的家伙却全部消失了。”

“孩子,上帝时刻在你们身边。小小铁钉,看似一文不值,可关键时刻,它价值连城啊!不善积累的孩子,不是上帝不给你机会。”话刚说完,老者风一样地飘去了……

一个生命的诞生是伟大而神圣的,它肩负着延续物种的历史使命,所以它不平凡;从另一个角度看,生命又是平凡的,因为任何一个生命都是这个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微尘。

东汉时有一少年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一以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事,当打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立即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做事要从点滴做起,要脚踏实地,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没有平凡,也就没有伟大。英国人瓦特只是一个工人,但他正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明了蒸汽机;瑞典化学家杜勒13岁起便在一家药店当学徒,在长达8年的平凡的制药工作中,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验研究,第一个分离出了氧气,使人类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平凡中孕育伟大,伟大从平凡开始。

工作中没有小事富兰克林说:“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胜。”什么是耐心?耐心是一种勇气,对一个理想或目标全然地投入,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每个人都要对工作保持足够的耐心。做事和人的成长一样,都是从小到大、一步步开始的,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自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不干那种琐碎的小事,这种想法会阻碍一个人的进步。凡事需要一点一滴做起,如果缺少了这份积累和耕耘,一切都只能是空想。

清朝,有一个很穷苦的年轻人阿粲在扬州知府伊秉绶家里做厨子,最开始阿粲只是在厨房做着择菜、洗菜的简单工作,其他厨师戏谑说,这活儿连五岁的小孩都会做。时间一长,阿粲觉得这样下去没有出路,他找到大厨说想学习厨艺,却被大厨嘲笑了一番。

无计可施的阿粲只好继续做着择菜、洗碗的简单工作,他想既然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把这个不好的工作做好再说。

阿粲开始偷偷地观察大厨做饭,由于他殷勤而礼貌,渐渐地,大厨偶尔也让阿粲给自己打打下手。阿粲用心地记着大厨做菜的每一道工序以及调料的用量,心里琢磨着该怎样才能做出更好吃的饭菜来。

知府伊秉绶很喜欢吃面条,于是大厨投其所好,烹制出各种美味的面条供知府享用。有一次,大厨因为家里有事,临时不在厨房。知府伊秉绶从外面回家,饥肠辘辘,便吩咐厨房做饭,但当时不是饭点,厨房里只有小厨子阿粲一个人在那儿。阿粲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亲自下厨,将平日所学倾囊而出,居然调制出了非常美味的面条。知府大人吃了后赞不绝口,说这是他吃过的最美味的面条,并要求以后就照着这样的味道来做。

由于伊秉绶喜爱结交朋友,家里常年宾朋满座,每次宾客来,伊秉绶便指定阿粲亲自下厨为客人做面条,人们都对这道伊家秘制的面条赞不绝口,纷纷效而仿之。

伊秉绶经常和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秉烛夜谈,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有限,外出吃夜宵显然不太现实。于是阿粲根据扬州油炸面的制作工艺,用刀将面皮切成条状,晾干后,盘成一定形状,最后再放入温油中炸成金黄色。这样炸出来的面条不但可炒、可焖,也可以煮成汤面。而且到了要吃的时候,还可以快速加工。

这道味鲜色美的面条就这样在圈子里盛行开来,并冠名为“伊府面”,这也就是当今方便面的雏形。

职业发展没有捷径,对于想拥有个人事业、想要有所成的职场人来说,拥有耐心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工作中没有小事,不要看不起平凡的工作,其实平凡中孕育着伟大的种子。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从小事开始,逐渐增长才干,赢得认可,赢得干大事的机会,日后才能干大事。而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如果不改变“简单工作不值得去做”的心态,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那种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干的心理要不得。

大多数工作的过程,就是和自己的厌烦情绪做斗争的过程!很多人几乎每天都要和自己的厌烦情绪做斗争:工作琐碎,让人厌烦;客户刁难,让人厌烦;合作者提出的条件太苛刻,让人厌烦;方案修改了一遍又一遍还是通不过,让人厌烦……

有一个传教士和农夫的故事:农夫开始时对传教士很反感,不管传教士讲什么,农夫都不听,传教士和农夫打招呼,农夫也不理,但传教士还是一如既往地跟他打招呼。有一次,农夫的一箩筐西红柿被打翻了,传教士正好碰上,就去帮他拣起来,农夫从此就愿意听传教士讲话了,他们之间的交谈也越来越多。最后,农夫终于成了传教士的忠实信徒。

我们做工作,也要像那个传教士一样,要有耐心和恒心,最终我们一定会赢得对方的理解与支持。

干一行,钻一行,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做事的根本,尤其做“精”更是重要,也就是钻透与工作相关的点点滴滴。不要觉得“钻透”是很难的事情,只是你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而已。

每个工作岗位都有自己的岗位特点:如工作的性质、服务的对象、领导的要求、同事的性格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进行细致的研究,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将工作做精做细。

当目标、任务明确后,接下来就是细化的过程,如果能在每一个点上做到最好,那么自然就能把工作做“精”。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故障。专家们前来“会诊”,但一连数月都没有找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专家们一筹莫展。

于是,他们请来了移居美国的德国科学家斯坦敏茨。斯坦敏茨忙碌了两天两夜后,在电机旁用粉笔画了一道线,说:“打开电机,把这个地方的线圈减少16匝。”工程师们照办后,电机果然恢复正常运转。

斯坦敏茨向福特公司要1万美元的酬金。有人说:“画一条线值1万美金,这是敲竹杠!”

斯坦敏茨淡淡地说道:“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9999美元。”

画线很简单,人人都会画,但要“知道在哪里画线”,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你“敬业”但不“精业”,绝对不可能把“线”画在关键点上。

要干好一件事,必须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人们常说,手里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如何得到“金刚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勤学苦练,掌握本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功没有捷径,靠的是努力和付出。

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人一遇到问题,总是难字当头——这太难做了,接着便泄气。于是不仅问题没解决,自己的业务能力也难以提高。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都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是在投资公司里面做事,那你是不是融资高手,是不是并购专家,是不是投资理财的神奇人?如果是在传媒里做事,那你是不是那个最敏锐的发现者?你是不是那个想出点子能获得满堂彩的资深编辑和记者呢?

要想实现愿望并不是无条件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能力,有没有真本领。业务技能精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适应竞争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干一行精一业。

做一个不可顶替的人。技能好比是一座矿产,如果我们的个人矿产只比别人丰富一点点,那么我们能不能够使它更加丰富一些呢?如果我们不比别人更富有,反而更贫瘠的话,那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那个不可或缺的人呢?要想不被人代替,你得有一手绝活。

所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成为自己职业领域的专家。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胡琴“圣手”孙佐臣早年练功时,数九寒天,把两手插在雪堆里,等到手冻得僵硬麻木,才拿出胡琴来拉,不练到手指灵活、手心出汗不收琴。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舞台上眉目传情,顾盼生辉,他那一双传神的眼睛让人难忘。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亮起来,眼睛近视的梅兰芳每天早晨放飞鸽子,然后让眼光追随着鸽影上上下下,锻炼眼力。

一代乒乓球高手邓亚萍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曾用铁拍子练球。

关于敬业与精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有过这样的分析,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在任何时候、任何岗位,需要的都是认认真真、任劳任怨、老老实实、尽职尽责的敬业人。敬业精神,就像一幢大楼的基石一样。视工作为儿戏,懒懒散散、粗枝大叶、麻痹大意,是我们极力反对的。然而,敬业并不是一个人工作态度和能力的全部,我们提倡的,不仅是要敬业,还要专业、职业、精业。

敬业不易,精业更难。一个人如果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精通业务,即使工作态度再好,也是不称职的。我们曾经要求“又红又专”,这句话如果放在工作范围内来解释,“红”就是敬业精神,“专”就是精业本领。把握好“敬业”与“精业”之间的关系,在“敬业”的同时,不断增强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杀敌”本领,才能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是“尽力”,而是“尽全力”职场中,“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是对待工作的两种心态。“尽力而为”的被动显而易见,当工作达不到目标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对自己找借口说:“管它呢,我已经尽力而为了。”而事实上,人本来有很多潜能,仅是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对每件事、每个项目都必须全力以赴,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常常以尽力而为的心态去办事,不需要很长时间,便会在职场中落后于他人而惨遭淘汰。

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的温州人有一个著名的“三千理论”——“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这三个“千”,其实都是让人全力以赴去做事情,尤其最后一条“想尽千方百计”,更是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关键。

一年冬天,猎人带着自己的猎狗去打猎。猎人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逃跑,猎狗在后面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猎狗还是没追到兔子,兔子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猎狗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生气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上。”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解释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兔子带着伤回到家后,许多兔子很惊讶地问它是怎么在猎狗的追捕下逃生的,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可是全力以赴!它没追上我,回去顶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那就没命了!”

一只健康的猎狗没有追上一只受伤的兔子,并不是猎狗没有尽力追赶,而是那只兔子虽然受伤了,但它为了逃命而全力以赴地奔跑。这和“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的意思一样。如果一个人在某种紧急环境下能够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情,不为自己失败留下任何退路或找任何借口,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同一切困难与阻碍誓死相争,相信很多人都会激发出自己的潜力,而创造出令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奇迹。尽力而为也许可以使人发挥出80%的潜能,而全力以赴却可以激发出一个人120%的潜能。

身在职场,面对工作,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往往并不在于你有多么高的智商和能力,而关键在于你的态度——是否全力以赴,是否能够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因为即使一个人有再高的智商和能力,如果他将自己全部能力的30%用于工作,今天干干这个,明天打算去尝试另一个,那他在工作上也就不一定比别人出色了,而那些在职场成功的人大多都会有一种全力以赴去完成工作的强烈欲望。

有一位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曾经完成了历时111天、行程约7500千米的横越撒哈拉沙漠大挑战,创下了人类首次徒步横越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纪录。他能取得这么出色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源于高中时的一次经历。

在一次比赛前,教练问他是否准备好了,他说:“准备好了,我会尽力。”结果教练一听,立即在他头上打了一掌,严厉地说:“不是尽力,而是拼命。尽力是你跑完之后,还能坐下来和别人喝茶、聊天,而拼命是跑完之后,你直接被送到医院。”教练的话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而正是抱着这种精神,他创下了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纪录。是的,很多人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潜能,往往不是“拿出来”的,而是“逼出来”的。

假如你只是“尽力而为”,其实你就是为自己不愿意做出最大努力寻找借口。假如没有达到目标,你的潜台词就是:你看,我也没说自己一定能做到,只是说尽力,那现在完不成,也不怪我。而“全力以赴”,就是逼迫自己真正“拼命”,不找任何借口,使出全身所有的力气。这样一来,不仅你现有的力量会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能不断开发潜能,从而创造超凡的成绩。

用尽自己所有能量,积极主动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是任何一位优秀员工和杰出人士对待工作的态度。在通往职场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接受别人的喝彩、鲜花和掌声,也有可能受到批评,这些外在的因素对个人事业有一定的影响,但真正使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个人本身,来自于我们为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的精神和主动迎接挑战的乐观态度,一旦我们拥有了这种精神和态度,目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家人玩纸牌游戏,他连续几把抓的牌都不好,于是他就开始抱怨起来。这时,他妈妈把手中的牌放下来,对他说:“如果你要玩,你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继续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是好还是差。”

艾森豪威尔不禁一愣。妈妈又接着说:“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发给你的牌怎么样,你都必须拿着这副牌,你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你的全力去求得最好的结果。”

此后,艾森豪威尔谨记妈妈的话,对生活再也没有了任何抱怨,而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中的每一次挑战,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因此,他才能够从一个平民家庭走出来,一步一步地成长为将军、统帅,并最终成为美国总统。

因此,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主动迎接挑战,才会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