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三章 经常学习 人生原动力才不枯竭

  • 小说: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 作者:王峰
  • 字数:524120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3:32

不停地学习是提高能力、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不管是主动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习,都应该把学习当成大事。只有不断学习,人生的原动力才不枯竭。

1、勤于学习,全方位提升自己

学习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人生在世,所学到的知识在大千世界里如同九牛之一毛,只有勤于学习,才能全方位提高个人能力。

一个人如果停止学习,各方面的能力就会退步。从自我发展角度来说,一旦停止学习,发展道路也就到了尽头。通常情况下,人的潜能是很大的,成功没有止境,学习也没有止境。所以,要养成勤于学习的好习惯,并用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为自己充电。

成功需要以学习做基础,学习则需要形成一种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方法,终究难成大事。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每一个不甘沦为平庸的人都应该认识到,学习将是成功的基础。

其实,中国古代哲人荀子早就说过:“学不可以已。”人一旦放弃了学习,就等于把自己局限在旧知识的沼泽里,一旦时代发生了变化,人就会溺死在沼泽里,这么做无形中是在挤压自己的发展空间,把自己一步步逼上了绝路。

丰富的学识需要以勤于学习做基础,久而久之,新知识会越积越多,自然会化作提高个人能力的动力,帮助人们取得成功。

20世纪80年代,杭州中药二厂生产的“青春宝”畅销大江南北,厂长冯根生也成了响当当的名人。

冯根生在杭州中药二厂拥有崇高的个人威望,全厂职工不分男女老少一提起冯根生,从心里佩服。而冯根生所说的话,大家都认认真真地去执行。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这位厂长有这么高的权威呢?

经过调查发现,学识树立了冯根生的威望。作为杭州中药二厂的厂长,药品方面知识的多与寡直接影响着他的个人权威,而冯根生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呢?

冯根生1949年从杭州高银巷小学毕业后,进入胡庆余堂当学徒,当时他年仅14岁。胡庆余堂是晚清富豪胡雪岩创办的,它与北京同仁堂对峙南北,名闻天下。胡庆余堂选徒标准非常苛刻,每年选拔1人,代代单传。1949年后没有再招徒,冯根生就成了“末代学徒”。他做过3年学徒,站过两年柜台,搞过整理炮制,后来又制胶煎药。

长期在药厂工作,再加上冯根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他以虚心向上的好学精神,孜孜不倦地学习药品知识,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中药专家。就因为他内行,懂业务,说出来的话才有分量,人们才信任他,才愿意按他说的去做。也因为他的学识,人们才愿意聚集在他的周围,听他发号施令。

企业家都希望企业员工按自己的意图办事,都想职工对自己言听计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命令员工服从,有的则凭借自己的权威影响职工,使他们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为处事。冯根生属于后者。

在杭州中药二厂的鼎盛时期,曾经接待过新加坡的一个高级代表团,成员中有不少是华侨,对中药内行。在访谈过程中,一位老者突然问接待员:“你们用人尿做中药吗?”年轻的接待员顿时愕然了,隔了好长时间才回答道:“没有。”“直接的没有,间接的有没有?”来客步步紧逼。

接待员以为来访者不怀好意,故意挑衅。这时,他的窘迫和愤怒使来访者连连摇头。

见到这种情形,另一位接待员急中生智,给旁边的人使了个眼色:“快请冯厂长来。”冯根生来了一听,不紧不慢地说:“小便做药,民间还有,工厂有间接的。中药里有味‘人中黄’,清凉解毒,用干草打磨成粗粉放在淡竹里,砸实,在小孩儿尿桶里浸上一月,再在温水中漂两个月,到时把淡竹对劈,里面深褐色的实块,香味扑鼻,就是名药了。”

一番药经,娓娓道来,并且说得有板有眼。使那位老者高兴地站起来,一把拉住冯根生的手说:“服了,冯先生,这药我小时候跟父亲学做过,我是想考问一下中药学问在大陆有没有失传。看来没有,我真高兴。”这种场合,换了别人只有“晾台”,可是要想考冯根生,那是找错人了。别说一味中药,药号百眼橱里上千种仿草和饮片、整理炮制车间几千种中草药,它们的色、丝、须、表、里、味、产地、性能、禁忌、保管方法、洗、切、炒、煅、炮、煨、炙、烘……对于冯根生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连外国人送来的成药,放到舌尖一舔他就能把它所含的主要药科报得八九不离十。中国600多家中药厂厂长中像他这样“柜台科班”出身的屈指可数。

在厂里,熟悉制药业务的顶尖高手,非冯根生莫属。大家有了难题,总是去请教他,配置新药品,总是他提出的配料方案最合理,药品试制过程中出现问题,他总是能够提出最可行的解决办法。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中药丰富而广博的学识。

冯根生之所以能获得员工们的尊敬,是因为他具备广博的学识,众所周知,大海具有容纳百川的气魄,而且正是因为百万溪流汇入大海,才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象。人的学问也如此,没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怎么能形成广博的学问呢?没有广博的学问又怎么能让众人心服口服呢?倘若无才又无能,企业家就只能听命于别人,而自己的才学不足,常使企业家处于对别人偏听偏信的尴尬境地,使自己的决策失误;更为重要的是,不容易得到企业职工的尊重,不容易树立企业家的权威,那么创建魅力也就无从谈起。

权威的获得可能使企业领导才能更为突出。为了获得权威,企业家就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真正做到有权又有威,这将增强你的创业能力。

同时,知识可以丰富人的内涵。

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内涵,往往看他的言谈举止是否有水准,而水准则需依靠大量的知识去充实。曾国藩认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学习可以改变人。”当然,这是在不断学习新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的前提下,才能出现的效果。

休谟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述道:“认真留意于科学和文艺,如果能使心性变软和赋予人情,使情感欢乐,而真正的美德和尊严就在其中了。”

培根在《论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显然,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智商和情商,可以丰富人的内涵提高个人修养。

书将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根本改变的例子不胜枚举。生活的经验越丰富,欣赏和理解能力也就越深广,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谛。

只有读万卷书,才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成就别人无法企及的大业。有一句话说得好:能闲世人所闲人,方能忙世人所忙事。这里所谓的闲,就是读书。

其实,不断学习的过程就是追求新知的过程。有时候,一本书往往能给人带来莫大的收益。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期间掀起一种强大的舆论浪潮。甚至有人认为,要是没有《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就不可能在1861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一个人,对自由和幸福的理解深度,与对于人性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是成正比的。以此为出发点,就会塑造出更有精神境界的成功观。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平常的时光转换成了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使人的情感更细腻,举止更优雅,气质更深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非读书是不能达到的。读书为人生带来了最美妙的时光。一个人当他沉浸于文学世界中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非常爱读书,从书本上源源不断地流向他脑海里的新知识,使他看上去永远是那么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据记载,他总是在不停地看书,连吃饭时饭桌上也摊着一本书,他常会忘了喝茶吃烤面包,却不会忘记读书。他会让面前的烤羊腿、马铃薯冷掉,可对书本的热情却丝毫不会冷却。他外出散步时也总是手不释卷,要是独自出门,他便自言自语地吟诵;要是与友人同行,他就大声朗读,读到动情处,同行的朋友无不为之感动,由此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迸射出了最炫目的光芒,《西风颂》、《云》、《致云雀》等抒情诗堪称是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在英国,这样的“书虫”数不胜数。曾一度登上英格兰王位的简·格蕾女士,在年轻时,有一天坐在家中窗下沉迷地读着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美丽描述。她的父母亲都在花园里狩猎,猎狗的狂吠之声从开着的窗子里清晰地传进去。一位来访者十分惊异:简·格蕾女士竟然不参加他们的游戏。她却平静地说:“我认为,他们在花园里的快乐不过是我在柏拉图那里所获得的快乐影子罢了。”

生活中最暗淡的时候,从那充满魅力的书的世界里寻求慰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有位将军名叫吕蒙,自小为人家放牛,不通文字,因作战勇猛而受到提拔,却经常被同僚讥笑。后在孙权的劝说督促下,用心苦读,终于成为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清代咸丰年间的山东巡抚张曜,幼年失学,年轻时日夜在赌场中混生活,闲来无事练就一身好武艺,后因军功被僧格林沁保奏做了知县,授予五品顶带。张曜乃一介武夫,认字不多,所以一切公文全由夫人处理。他任河南布政使时,被监察御史刘楠弹劾“目不识丁”,难理一省民政财务,遂由文改武,调派为南阳镇总兵。那时,“文改武”是很丢面子的事。张曜愤忿之余,知耻后勇,拜夫人为师,像蒙童那样志于向学,发愤读书,并刻“目不识丁”四字印章一枚,随身佩带以自警。后来,当年奏劾他“目不识丁”的刘楠也被劾罢职,回河南老家了。此时的张曜不计前嫌,“贻以千金”,且年年如此。每次给刘楠的信上都要盖上“目不识丁”的印章,以感念刘楠的激励之恩。长期的手不释卷,使张曜由目不识丁的老粗变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后张曜任山东巡抚,办了不少好事,如治理黄河水害,整修河堤,兴办水利,修筑道路,开设机械厂局等,凡是有益于官民的事他都尽力去办,在山东留下了较好的口碑。由一个无赖赌徒到颇有政绩的封疆大吏,在这一转变中读书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人生道路上,由于偶然的机遇或出于必然的选择,人们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旅程。有时,一本书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戏剧家弗朗索瓦·萨冈,读了《反抗的人》,这本书对她的影响非常大。在她14岁时,萨冈亲眼目睹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女孩的夭亡,她无法原谅上帝竟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而不再信仰上帝,陷入可怕的精神危机之中。恰在这时,她读到了加缪的《反抗的人》,由此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尽管没有上帝了,但是还有“人”,你不用信仰上帝,却必须相信自己,相信人类的天性,相信人类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她热切地走进这个崭新的精神世界,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信仰。她由此意识到文学的神圣意义与崇高使命,并且坚定地选择了文学创作之路,决心以此帮助那些在人生之旅中迷惘、焦虑的人们,帮助他们飞越精神的荒原与樊篱。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简直是举不胜举。

当代社会是个不断追求新知的时代,聪明的人必须用新知识来丰富内涵,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

当代许多成功人士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常常将人生最真诚、最辉煌的瞬间与一本或几本好书联系在一起。一本好书能够丰富一个人的心性修养,能丰富人的内涵,在处理问题时,能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人或事。

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杰出人物往往以寻求真知为己任,常常沉迷于书海中乐而忘返。

孙中山先生一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不仅好读书,而且好问,遂有“通天晓”之名。

好书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能重新认识自己。文学的核心是人学,是对人和人性的悉心认知和真切体悟。自然的诸多奥秘与神奇,种种的疑惑与不解,常令人不间断地思想、探索,而书籍则有助于人类战胜命运,并在战胜命运的同时深刻地认识自身,所以有人把书形象地比喻为一把“万能钥匙”。

数千年前,希腊人把“认识你自己”作为神谕,镌刻在庄严、神秘的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墙上。古今中外文学家们的皇皇巨著,都可以视作对这一问题苦心孤诣的思索与描述。图腾文学(包括古代神话、传说等)、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派文学乃至后现代文学,都是随着人们文学观的渐进认识而渐次发生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认为,人是一个既有理智头脑又有本能欲念的思想探险家,人类从古到今没有停止过思考,最早的思考体现在木制或石制的小偶像里,后来又体现在方尖碑的象形文字里、黏土卷轴和纸莎草纸上。人总是在不间断地思想、探索,而书籍则会帮助人类战胜命运,同时使人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诚如人类对自身的探索永远没有穷尽,文学对于人性的思索与探求也就永远不可能终止。

其实,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好处很多,可以用数不胜数一词来形容。勤于学习知识,把知识逐渐积累起来,就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了。

当然,学习并非一味的追求新知识,而忽略了旧知识的重要性,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才是学习的正确方法。所以,告诉人们要养成勤于学习的好习惯,无论是新知识还是旧知识都要使其为己所用,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2、好学精神不能少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必须具备争分夺秒的好学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才能“修得正果”。否则,养成学习好习惯便成了一个口号,没有实在意义。

每个人都应培养自己的好学精神,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为好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精神,也是一种好学的好习惯。人人都说:“学无止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好学的习惯。

古人说,学习是在磨炼一个人的性格,是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一个过程。古人曾经形象地将学习比作“书耕”,把写作比作“笔耕”,其意思是想告诉人们:学习要有不怕辛苦的顽强精神。谁都知道农民种田的艰辛与劳苦,无论天气多么炎热,不管农活多么繁重,为了收获庄稼,他们不辞辛苦地在农田里忙碌。其实,学习与干农活有着很多相似点,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像朴实的农民一样,为了有所收获,坚定不移地付出努力。与此同时,古人还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警句来告诫自己,培养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战国时期的苏秦因学问尚浅,外出游学狼狈而归。为了激励他奋发学习,一家人没有一人理他,因而苏秦立志要刻苦学习,改变固有的学习态度,每日以头悬梁锥刺骨的方式来警戒自己,终于身挂六国相印,合纵以抗秦,他的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每个人效仿。

无独有偶,匡衡人穷志不穷,虽然家里生活十分拮据,可是读书精神仍然没有被贫寒的生活条件所束缚,为了学习,他不惜将自家墙壁打穿,借用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最终以《诗经》而跻身于朝,官至司徒。

苏秦、匡衡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是每个人的典范。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具有这一好学精神的何止他们二人,每一位有所成就者,都是在勤奋刻苦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理想的。在我国历史上,有无数位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等通过勤奋好学的精神,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又有许多成功人士,为了探询无人问津的领域而付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这种求知精神为自己赢得尊重的同时,也激励了后辈奋发图强。

学习本身是一件苦差事,需要具备顽强的刻苦精神。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直被世人尊封为圣人、贤哲。他之所以能受人尊敬是与他刻苦的学习精神分不开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评价孔子的:“孔子贫且贱。”而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之所以出现这种说法,是因为孔子年轻时的生活方式。他做过送葬的吹鼓手,也担任过几任小官,其他大部分时间都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即便如此,孔子却凭借着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成了一代名师,创出了大学问。孔子认为“君子”是可以靠个人努力而达到的。一个人的生死、富贵、命运可由天定,但道德修养、知识水平等还需靠个人努力。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告诉人们,只有好学且不断深思的人,才能成为一名有学识、有才德的正人君子。而学问和才能的取得,没有“学而不厌”的好学精神是不行的。

一次,孔子对子路说:“子路,听说过六种德行有六种缺点吗?”子路说:“没有。”孔子说:“诚实而不好学习者,会被人利用;勇敢而不好学者,会捣乱闯祸;直率而不好学者,说话尖酸刻薄;仁德而不好学者,是愚蠢的;聪明而不好学者,弊病就是放荡;刚强而不好学者,是胆大妄为的。”

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入太庙,每事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是自己不懂的问题,他便主动询问,不管对方的身份、地位有多高,学识、修养有多深,他都能以谦逊的态度向他人求教。他从不高看自己,也不会因自己的学识深广而贬低他人,或洋洋自得。他说:“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那么多的,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博学之士是因为勤于求学而至。”由此可见孔子对学习的态度。他认为学习的正确态度应是老老实实,不懂装懂是不可取的,必须有“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孔子正是靠这种精神才获得了丰富的学识,单单弟子就有三千名,有七十二位贤人跟他学习,其名声十分显赫。如果孔子没有积极向上的好学精神,没有勤奋求知的好习惯,恐怕也不会有今天这些美谈了。

圣人这顶高帽是不容易戴的,可孔子却戴得心安理得。因为他为中国古文化的整理与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些成果的由来与他的好学精神和非凡人格是分不开的。

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创造,它可以创造出美好的人生,创造出幸福的生活。可是,学习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人们付出辛勤的努力,和顽强的学习精神,这样才会发挥其创造作用。因此,人们要培养自己的好学精神,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3、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本身就是一个好习惯。在好习惯的帮助下,能形成一股“合力”,而这种合力也是一种统合效应,能推动人们由弱而强、由小而大,这是获取成功最为有效的途径。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也是最大的浪费就是,从事与个性不相符的工作。只有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利用他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不足的人,才会在今天的社会中取得成就。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任何一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如果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将这一行为当做习惯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不断地提升、完善自己,使自己强大起来。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年轻人精力旺盛,认为没有做不完的事。其实,精力再充沛,个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个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人所不能及的,也就是你的短处了。所以要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因为自己的能力倾向与其他人不同,所以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用他人之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就成了完善自身的有效方法。

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往往容易犯自我陶醉的毛病,自认为学历高、知识广就自命清高,在工作中不懂得向资深人士学习工作经验,结果吃了不少苦头,浪费了不少时间。

学历不等于能力,有了很高的学历不一定就高人一筹,因此也没有必要向别人炫耀些什么。如果只因为自己的学历比别人高,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没有不足之处,这样的人就危险了。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果还摆高学历的架子,那就等于是向失败敞开怀抱。

一个人的学历再高,在性格和能力上也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是长期养成的。不能说哪一种类型一定好,哪一种一定坏。正是这些不同,所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就有所区别了。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得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然后选定一个适合于自己类型的工作。在工作中,向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学习的同时,应注意分析别人的性格特点,尽可能找到一个能弥补自身不足的能人,换个说法就是说对方能弥补你的短处,你能补救对方的不足。

多少成功的范例证明:只有养成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的好习惯,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他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不足,才能在今天的社会中取得成就。

4、善于了解、精于观察

一个习惯了解、观察他人的人,会比其他人学到更多的社会经验,为自己的成功赢得更多机会。

人除了要在书本上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在他人身上及社会中学习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使自己更快地取得成功。

学习书本知识需要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而学习社会经验则需要养成善于了解、精于观察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在有效时间内学到更多东西。从另一方面讲,才能赢得他人好感。李嘉诚的事例足以说明养成善于了解、精于观察好习惯的好处。

人战胜自我,比战胜别人还要困难,这句话在李嘉诚身上得到了验证。在经历了父亲去世、辍学的凄惨现实后,李嘉诚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只有放下书包,走向社会去挣钱来养活家人。几经努力,李嘉诚终于凭着毅力、韧性和真诚在港岛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一份工作。

工作并不容易,他必须每天凌晨5时左右赶到茶楼,为客人准备茶水茶点,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

舅父送给他一只小闹钟。李嘉诚把闹钟调快10分钟,每天都是第一个赶到茶楼,最后一个离开。

这个习惯,他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李嘉诚的手表始终是快10分钟,成为商界交口赞誉、津津乐道的美谈。

但是,并没有人知道李嘉诚这一真诚敬业的习惯,为他赢得了多少人的敬佩和信服,而又因此给他带来了多少生意。

茶楼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三教九流,无所不容。

李嘉诚是个有心计的人,他绝不放过这个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的绝佳场所和机会。他在努力干好每一件事的同时,给自己定了两门必修功课。

其一是时时处处了解、观察、揣摩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然后找机会验证。

其二是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在高兴之余掏腰包。

李嘉诚对顾客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了如指掌。如谁爱吃虾饺、谁爱吃干蒸烧卖、谁吃肠粉加辣椒、谁爱喝红茶、谁爱喝绿茶、什么时候上什么茶点,李嘉诚心中都有一本账。

正是这一点,他赢得了顾客并让顾客乖乖掏钱,自然也获得老板的欢心。功夫没有白费,李嘉诚是春茗茶楼加薪最快的堂倌。

李嘉诚善于了解、精于观察的好习惯,使他很快学会了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本领,他在茶馆里所学到的经验,为他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也赢得了老板的赏识。

茶楼也是一个生意信息场所,李嘉诚从观察、了解客人的言谈举止中暗自学到了许多做生意的诀窍。

虽然说偷学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是这却说明了李嘉诚时时刻刻都不忘学习,在善于了解、精于观察这一好习惯的引导下,他的学习能力更强了,学到的知识、经验也越来越多了,这对他日后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推销员,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基础。李嘉诚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财富的巅峰。

需要说明的是,李嘉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被生活所迫经过学习才养成的。

学习是多方面的,李嘉诚通过善于了解、精于观察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包括察言观色、见机行事。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人们在学习社会经验时,千万不能小视了解与观察的作用,无论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学习社会经验都要养成善于了解、精于观察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学到知识,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使自己成长起来。

5、活到老,学到老

生活中,许多人都可以养成善于学习的好习惯,但是,却不能将这一习惯一直延续下去,认为只要是成功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学习的习惯就可以被放弃了。殊不知,这种想法有多么的无知,学习的习惯可以令人受用终生。

人活着应该有个目标,有个方向,否则就会迷茫。这个方向,也正是人们经常说的志向,而志向的建立,又需要与学识联系在一起。每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均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用这个习惯督促自己不断前进,从而实现目标。

汉代的王充,是通过敏而好学,刻苦努力而成功的。王充,东汉时会稽上虞人,出身于“庶门孤族”,没有什么家底储备,一家过着清贫的日子,在《论衡·自纪篇》中,王充这样叙述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童年时与其他儿童游戏,不随便打闹,“侪伦(指小伙伴)好掩雀、捕蝉、戏钱”,“充独不表”。他6岁开始识字,8岁进书馆学习。老师讲授《论语》、《尚书》,他一天能背1000多字。约15岁时王充到京师洛阳进太学深造,开阔了眼界。但太学里的学习并不能使王充感到满足。《后汉书·王充传》说他“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即学习时不拘于经典词句,而是广读群书。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他经常到洛阳的书肆中去看书。在热闹的街市里,他也能全神贯注,甚至暗暗背诵下特别好的词句。王充学成之后,回到家乡,一面授徒讲学,一面自己著述。曾希望能当官出仕的王充有过相当大的政治报负,一心能有所作为。但是当时门阀豪族控制仕途,英俊皆为下僚,王充出身寒庶,其思想见解又不为当时的统治者赏识,所以他只做过几次幕僚一类的小官,还常常因意见不合而被迫辞职。

和大多数文人一样,当王充感到自己在仕途上不会取得很大成就时就专心治学,著书立说。王充所处的时代,虽然表面上显得比较平静,但仍旧潜伏着社会危机,阶级矛盾也有所激化。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从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出发,把先秦儒家,阴阳五行思想糅合,改造为“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儒学,成了官方的正统思想。在这一基础上带有迷信色彩的谶纬之学在东汉时亦有所冒头。谶,就是伪造上天所谓的文书,其中有预言、启示之类;纬,就是用天人感应的神学理论去注解古籍。显然,这种谶纬学说是充满各种迷信的荒诞之说,其影响所及,使“众书皆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王充对此“疾之无已”,因而奋笔著书。针对当时思想界的问题,他写下了《大儒》、《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论衡》分30卷,85篇(现存84篇),约30万字,这是王充从34岁开始,前后用30多年时间,写出的一部充满战斗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巨著。

《后汉书·王充传》说他在写这部书时,闭门谢客,拒绝一切婚丧庆吊的应酬。在自己卧室的书架上,到处放着笔砚、刀和竹木简,一有什么想法就随时记下来。直到临终才完成此书。王充解释《论衡》这一书名时这样说:“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就是衡量言论得失和真伪之作。在这部巨著中,在对已成为官方思想的汉代唯心主义哲学和神学迷信进行系统的批判中,展现了王充的大无畏精神。同时对先秦以来的主要思想流派进行了评论,从思想的承继关系中,对汉代思想作出总结。

晚年生活困苦的王充在71岁时去世,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著作。到东汉末年,经过蔡邕、王朗等人的整理,这位伟大而杰出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著作才得以流传后世,成为伟大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如果没有王充当时的勤奋学习,珍惜分秒的精神,世界文化宝库中就没有这笔文化遗产。

王充一生从来没有中断过学习,他所取得的成就,验证了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意义。

知识能使人富有。一个人储蓄知识越多,人生才越充实。因此,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步,日积月累,都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一个人“优越”与“胜利”的征兆便是孜孜以求的进步精神。

大多数人的缺点,就是一心希望在顷刻之间获得渊博的学识。事情是慢慢成就的,因此人们应不断地努力读书自修,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渐渐地扩大知识范围。只有这样,知识才会越积越多,力量才会越来越大。

有一户人家,其父母子女相约每晚留出一部分时间用于读书或自修。晚餐过后,他们便一直休息和游戏,在一个小时之内,或谈笑戏谑,或制作各种玩意儿,极尽欢娱。但当一小时后,各自进行阅读、写作或自修,静得连细针坠地都可以听见。这是一种追求、一种志向,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表明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期。社会就是一所大学。人们所遇见的人,所接触的事物,所得到的经验,都是这所学校中的教师。只要人们开放耳目,生活或工作的每分钟,都可以摄取许多东西。如果你愿意,知识的无穷力量也会给予你无尽的快乐。

而且你要认识到成功并非终点,它只不过是你一段时间的小结而已。成功是下一个开始的起步,应该准备好,走好下一步,为了下一次的成功再接再厉。从古到今,凡是成功者都不是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准备的。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每天工作再多再累,也绝不埋怨,而且还能腾出时间来“进修”。这种人早已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作用,并深谙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

6、用知识指导实践

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事业不断发展,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学而无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知识指导实践,如果学无所用,就违背了学习的初衷。

学以致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能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力量。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发挥巨大作用,这正是获取成绩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需要具备学以致用的习惯,使知识为你所用。

清朝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古书时,可以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实际问题时,就显得很迂腐。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

正好赶上一群土匪聚众生事,于是他招集了乡兵,前去平乱。可是当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示意图行事之后,在初次交锋时,就被土匪击溃,自己还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对此书进行一番研究之后,自认为可以把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他设计的图纸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沟渠流进了村里,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部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大笑,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那些书呆子不能将书本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不知道把学与用结合起来,因此,关键时刻误了大事,还险些酿成大祸。希望所有人都能以此为鉴,将书读活,学以致用。

顾炎武在赞同这一观点的同时,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朱熹也提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只要你掌握这种读书方法,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更多的收获。

书本上的知识须变通,上面记载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不同事件或一些奥妙精深的理论,所以需要因时、因地、因势的不同,适当改变方式方法,千万不可照搬书本,不思变数,不然就会成为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那样势必会贻笑大方。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此理。

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爱读书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地读书。

如果你想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必须把知识与生活(工作)经验相结合,变成一种全面的认识。否则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片面的、无用的了。

为了让知识造福人类,必须学习和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以致用,那么拥有再丰富的知识也只能是个书呆子。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认为书上的东西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就应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学生们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往往只当做是一种知识形态,因此没有受益匪浅的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才使他们感受到知识的重要作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摸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在将来的事业中更好地利用和发挥。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