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七章 心理交际学:走出交际心理误区

  • 小说:每天读点交际学(经典珍藏版)
  • 作者:赵渊
  • 字数:477369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4:00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具备良好的交际心理,能够使语言技巧得以充分发挥,交际才能得以充分施展。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则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只有走出人际交往中的种种心理误区,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顺畅无阻。

走出自卑的阴影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最终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要知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心理素质是影响我们内在个性魅力的重要因素,而有利于人际交往成功的心态是自信、宽容、诚信、自尊等,其中自信是最重要的一种心理素质。反之,自卑、狭隘,这种心理会影响埋没人的魅力和能力。

自卑是一种轻视自己,觉得自己不如人的痛苦体验。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因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另外,人在不自信的时候,就会觉得所有的事物都对自己够成一种威胁。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封闭自己,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自卑心理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表现为孤僻。这种人往往躲避退缩,封闭自己。另一种则以极端自尊心的形式来表现。过度的自尊其实就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这种人比较敏感,防卫心理比较强。第三种类型则是自暴自弃。

还有一些人则专门体现在交际场合中的不自信。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根源仍旧是某一个心理角落的不自信。如果我们能克服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交际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自卑心理大多来源于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其实,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往往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最后达不到这种假定的标准之后,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人长期处于这种抑郁和自责的状态,就会在人前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最后形成交际上的障碍。

但是,陷入自卑深渊的人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摆正心态,一点点的自卑也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最终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要知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以下是人际关系学家提供给自卑者的自救方法,它能够让自卑者在交际场合中迅速摆脱自卑,提升自信。

1.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过来,通过改变行走的姿势与速度,就有助于心境的调整。因此,将走路速度加快,使步伐变得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就会心境明朗,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传递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荡心态。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3.突出自己,勇往直前

在各种形式的聚会中,在各类交际场合里,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人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这种后座心理其实就是自卑感的表现。敢为人先,敢上人前。其实坐在前排才能显示出你良好的自信心。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勇气,就是你战胜自卑的最佳良药。

4.当众发言,提升自我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颇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缺乏信心。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通过这种锻炼,有许多原本木讷或口吃的人,都变得自信起来的,如肖伯纳、田中角荣、德谟斯梯尼等。因此,当众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

克服社交恐惧症

平时要鼓励自己走出去,走到人际交往的公众场合去,适时锻炼自己适应群体生活。这样,藏在贝壳里的沙粒也会磨成美丽的珍珠。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每时每刻人们都需要面对崭新的面孔,交际也因此显得空前重要。然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听到“社交恐惧症”这样一个词汇,并且受到它不同程度的威胁。

恐惧症是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环境的一种无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一旦面对这种物体或环境时,恐惧症患者就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恐怖感,以至于千方百计地躲避这种环境,因为他害怕自己无法逃脱。而社交恐惧症就是对社会交际产生的一种恐惧感。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及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和难堪。甚至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社交恐惧症也俗称“见人恐惧症”,是各类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惧症病人的一半左右。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会导致无法承受的恐惧,严重的案例里,病患甚至会长时间的把自己关在家里孤立自己。因此,有些人误把自己在社交场合的不协调行为与惧怕行为等同为社交恐惧症,这是错误的观点。一般人在社交场合所表现的恐惧其实都源自于人们害怕失败、防于戒备的恐惧心理。

面对新面孔或公众场合,人们都会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这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然而也万不可盲目把自己列为社交恐惧症范畴。这种对社交的恐惧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消除的。

社交恐惧来源于内心的自卑感。要克服社会交际恐惧,首先要从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社会交往上不如别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这样,在心理上才能战胜消极,在待人接物中,变得主动、显得落落大方。

社会交往恐惧主要是由一种“怕”的心理引起,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这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因此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克服,逐步培养起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尽管起初会不太习惯,有时会出现失态的情景,会怕觉得难为情,可应该明白,任何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那种良好的社会交往心理和手段的。

恐惧不是与生俱来的。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位化学老师说要进行一种气味传播速度和嗅觉灵敏度的测试,他把瓶中的有色液体倒在讲台上,随后,捂着鼻子躲开了,很快,学生中很多人特别是前排的同学说闻到了恶臭味,实际上瓶中装的只是加了颜料的清水,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臭味的人都是接受了心理暗示。其实,每个人都有进行自我心理暗示的能力。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勇敢自信的种子,也许它还在冬眠,所以,可以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将它唤醒。比如,在镜子前或在心里默念:“我能行,我会越来越好的。”试试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恐惧的相对面是勇敢。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过分的保护起来,就会失掉与人交往的勇气。因此,平时要鼓励自己走出去,走到人际交往的公众场合去,适时锻炼自己适应群体生活。这样,藏在贝壳里的沙粒也会磨成美丽的珍珠。

走出猜忌的阴霾

猜忌成癖的人,常常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

猜忌,就是不信任,没有根据或者以选择性的根据,对他人进行恶意猜测。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爱情、友情乃至亲情之树的蚀虫。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具有多疑、猜忌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他们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常常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他们善于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猜忌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

猜忌型社交最主要的潜规则就是:“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以诚相待是最大的忌讳。试想,人们如果都用重重盔甲把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才进入各种交往,那么彼此间都会怀着一种猜忌的心态来和对方交往。这样的交际最终会因毫无意义,不欢而散。

况且,猜忌这种东西一旦有了就不会轻易消除。最糟糕的是猜忌本身滋生猜忌,猜忌具有纵向的递增层累性与横向的放大和衍生效应,并且对信任具有严重破坏力。猜忌者与信任者之间,无论哪种社会关系的交往,只要信任者缺乏强大的心灵力量和理性精神来改变猜忌者的思维惯性,那么最后的结果一般是无法建立任何信任关系。即使信任者最初的时候可以忍受猜忌者的猜忌,也不可能单方保持长期的忍耐,只要猜忌者不改变猜忌的习惯,那么信任就绝无可能建立。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猜忌者很难建立信任型交往,最多只能建立功利型交往。而这种交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脆弱,一遇风吹草动,它就会土崩瓦解。

猜忌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也是生活的破坏者,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一切社会领域的破坏者。任何一个对生活本身有着美好向往的人,都必须在这八卦炉里剔除猜忌,修炼成具有信任能力的人。猜忌源自人心,只要每个人将真诚、信任摆放于猜忌之上,就能获得彼此的信任。

猜忌是可以去除的。在猜忌的社会氛围中,人们可以凭借良好的端正的心理素质,奋力突围。也许你周遭身处猜忌的深渊,也许猜忌者的想象十分丰富,不管猜忌者的目的是出于自我保护还是恶意攻击,想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与真诚的人,都应该以信任的姿态面对它,接受它。这样当猜忌发生时,人们才有力量与信心去化解它,即使无法化解也可以远离它。深信这种面对猜忌依然从容不迫、我自岿然不动的心态,足以使你获得一份信任的人际关系。

信任至上并愿望取得他人信任的人,必须坚持一种信念:宁可天下人忌我,不可我忌天下人;宁可因天下人忌我而被误解,也不可因我忌天下人而冤枉人。我们可以不接受猜忌,但不必把自己也变得猜忌;可以先信任,再根据后续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信任;不可以先猜忌,再根据后续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猜忌;作为群居生活的人类中一员,对他人的美好假定,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

种植什么,收获什么。信任者收获信任,得不到猜忌者的信任,可以收获信任者的信任;猜忌者从信任者那里收获失望、沉默和终结,从猜忌者那里收获猜忌。给他人一份信任的机会,也是在给自己一份信任的机会。

逆反心理不要有

有些人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这就是一种不健全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言行、观点和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及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同时,这种逆反心理时常会出现在自己或对方的态度及言行中。它一般是基于维护自身尊严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不当的言行表达。比如,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有些人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这就是一种不健全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使人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只图自己爽快,常常对方产生反感和厌恶。

逆反心理常常表现于年轻人之间的交往上。因为年轻人正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年轻人不仅仅满足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他们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也正基于此,年轻人往往表现得偏执,为了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问题在于,年轻人的这种标新立异并不等同于创造性的个人素质,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它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种心理如若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会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逆反心理,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

由于逆反心理在表现形式上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青年也常对此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径寻求“科学”的根据。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他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并显得愚蠢,从而使其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

逆反心理不但让人变得愚昧不堪,还会让人陷入交际的困境。在对方多次尝到来自你那里的逆反心理之后,就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很可能怀恨在心,说不定有一天就会用相同的方式还以颜色。这种情况还算比较保守的,较为明智的人则会认为你愚蠢之极,甚至没有任何交往的价值,便会毅然选择远离你。长此以往,你在一边享受自己口头的优越感的同时,殊不知,大批的本来可以得到你信赖的人际关系已经从身边悄然离去。

有逆反心理的人需要认真反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克服逆反心理:

首先,高水平的文化素质、广闻博见的人生阅历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如果你还存在逆反心理,只能说明你的文化素质和认识水平还不够高明,一个高水平又广闻博见的人仅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避免这种思维的产生。另外广闻博见的阅历能使人避免固执和偏激,从而也就避免了逆反心理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

其次,锻炼多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克服逆反心理的另一途径。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当人们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摒弃排他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双方是对立的还是互补的,都不要有排他心理。刻意地排斥不但不会将对方孤立,最终反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排他性也称“独断性”或“专有性”。例如,就消费心理来说,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购买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意义,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一个特征。就社会交际而言,排他性也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中。具有排他心理的人,对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甚至于交际环境等怀有强烈的独占性和专有性,不愿意与人分享。这种人在交际场合中常常保守残缺、故步自封,他们拒绝拓展思维,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内兜圈子而不知道及时更新知识和经验,以至于很快便失去了活力。

排他心理很普遍地存在于任何交际场合中。比如,一人出门在外,常常会选择跟自己有同样乡音的人打交道,这就是语言及地域上的排他;在朋友聚会中,具有相同职业的人就比较容易聚集在一起;在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人们常常会选择生活在一个宿舍的同学结伴而行,而其他宿舍的人则很难融入进来。留心观察,你就不难发现,原来排他心理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排他心理也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将你的社交活动将了军。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高速公路时代里,人们的知识及经验也应该跟随时代快步发展,如果只有时代变了,而你仍然故步自封,就会被时代抛弃。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生存就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经验以及新的人际关系,这样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盲目地排他只会让人越来越与时代脱轨,最终寸步难行。以上我们所说的属于非刻意性的排他,还有一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刻意地排挤他人,结果反而被别人排挤了。

林肯在与道格拉斯共同竞选伊利诺州参议员时,道格拉斯便因为利益的排他心理,让自己栽了跟头。

二人约定从斯普林菲尔德出发,进行一场竞选辩论。在出发的前一天,他们共同到当地教堂去做礼拜。道格拉斯是当时美国一流的政治红人。牧师为了讨好道格拉斯,先请他上台布道。

道格拉斯一上台,就利用机会转弯抹角地把林肯挖苦一番,想借此优势先发制人,将林肯从民众中排挤出去。讲到最后,他戏剧性地说:“女士们,先生们,凡不愿去地狱的人,请你们站起来吧。”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只有林肯坐在最后一排不站起来。道格拉斯忙说:“林肯先生,那么你打算上那儿去呢?”

林肯仍然坐着,不慌不忙地说:“道格拉斯先生,我本来不准备发言的,但现在你一定要我回答,那么,我只能告诉你,我打算去国会。”

全场大笑。

道格拉斯处心积虑,想使林肯进退两难,而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面临当时的情况,林肯若站起来,则听从了自己的指挥;若不站起来,则要下地狱。然而他却出其不意地回答“我打算去国会”,使了“偷梁换柱”之招。国会是什么地方?绝不是地狱。这既解脱困境,又使对方落入自己设下的陷阱,无法将排斥行为进行下去。林肯的巧答更以其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以上小故事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双方是对立的还是互补的,都不要有排他心理。刻意地排斥不但不会将对方孤立,最终反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要知道,悦纳他人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份被悦纳的机会。

逢场作戏的心理不可取

想要建立起互相信任、坚固牢靠的人脉墙,就必须以诚相对,摒弃一切人际交往上的不正之风,如逢场作戏心理。

谙于世故的人常会对涉世未深的后辈这样说道:“逢场一定要会作戏,只有逢场会作戏的人,才能打开交际之门,才能在交际之中当好一个主要演员。”这句话乍一听起来似乎也在理,但是细细想来,原来这是把交际当做了演戏。那么,到底什么是作戏呢?

“逢场作戏”,以字面上而言,就是在某些场合为了满足他人的要求以及自己的需求所衍生的行为,这行为或许不是现实世界的身份该做或能做的,于是只好当做演戏一般做给大家看。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为了生活与工作的便利,需要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但在交往过程中又怕受到伤害,因此产生出心理保护机制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对待各种关系,避免过多的情感卷入,从而保护自己。但如果始终如此防御,总是将各种人际关系建立在逢场作戏上,到头来那你能收获到的也只有陪你一起作戏的戏子了。想要建立起互相信任、坚固牢靠的人脉墙,就必须以诚相对,摒弃一切人际交往上的不正之风,如逢场作戏心理。

其实,作戏也是很累的。如果长期活在种种身份的面具下,会更疲惫。比如说谎言,想要存活在面具之下来进行有效的逢场作戏,那么谎言就如同家常便饭一样了。撒了一个谎,就需要用更大的谎言去隐藏或遮掩。长此以往,就连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像是生活在谎言里。而靠谎言来维持的人际关系又能走多远呢?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感到很累了,说明他的支持系统是不良的,他应该检视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人的每个关系都带着功利的性质,而忽略了内在情感的需要,那么就应该探求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需要了。人活在世上,有不同层面的需求,如果说作戏能够满足功利性的需求,那么又该怎样填补情感的需要呢?

其实,交际本身并不带任何褒贬性质,就看对待它的人心了。无可厚非,交际可以是一种物质层面的活动,但更多的还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活动。无论官方活动还是民间活动,生意应酬还是朋友交往,必然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反映,喝茶、吃饭、唱歌、跳舞,都是一定形式的物质活动。透过这些表层的形式,必然有一定的内容。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二者缺一不可。官方活动想体现的内容是宴请领导,沟通关系;生意应酬则是商业宴请,洽谈业务;朋友聚会则是联络感情,加深友谊,都有一定的内容。我们又何必把这些活动当成是物质上的逢场作戏而不快乐,而不是把它当做是精神上的享受而自娱自乐呢?

另外,真诚的交际需要摒弃逢场作戏的心理。如果把一次聚会当成是逢场作戏,而对方也会把你当成逢场作戏的对象,那么你就失去了这次聚会的意义。如果你用真诚去交际,也会被对方所珍惜,那么本来没有意义的一次聚会就会变得意义非凡。

以下几种类型的人,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避免逢场作戏的危险。

第一种是近期内才出现的,表现为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放心,跟谁打交道都没有精力,需要刻意去装,可能是抑郁的表现。

第二种是长期以来都这样,比如说一个记者性格很内向,每次采访回来都有挫败感,这是明显的性格与职业不符,要考虑换工作。

第三种是有社交恐惧症,害怕与人交往,所以在不得已非要跟人交流时,就会逼迫自己逢场作戏。

第四种是总有一种内在的孤独感的人,他希望自己能百分百地被外界接纳,但又总觉得找不到知音,于是只好接受这种孤独感。其实,人的内心世界中总有一部分是无法被百分百地了解和洞察的,应该容许自己有这种感觉,这并不是错误的,只需要调整自己对这方面的认知即可。

杜绝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

大量的事实证明,酒肉之交、财权之交都是靠不住的,它难以形成良好、牢固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身心健康发展、事业有所成就的必要前提。然而,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中,滋生了很多不正常的人际交往心理。例如,一些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怀着贪图对方钱财的心理,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在满足他们金钱欲望之后,不再有利可图,便“过河拆桥”,丢之弃之。

受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所畏为势,所重为利。”……像这样的污言秽语竟广泛流传于年轻人之间,并被当代年轻人尊为“警示名言”。越来越多的人看似积极主动、热情真挚的人际交往常常不是出于对其交往对象人格、学术等积极形象的仰慕,也不是因为彼此间趣味相投,而是怀有十分明确的功利目的。比如,他是我的领导,以后要靠他提携;他是某个选修课的老师,我希望得个好成绩;他是某知名企业的富二代,我希望从他身上得到好处等等。年轻人交往之中的功利主义正在形成。

所谓“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通常是指把交往作为手段,把利益作为追逐目的的一种交往方式。它通常表现为对财力以及权力者的追逐。这种交往是以从对方身上牟取最大利益为前提的,一旦交往对象在财力或权力上破败,那么这个人际关系也就宣告结束了。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前的大千世界现在变成了“地球村”,更为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想同步传达,如此多元化的自由选择难免另新生代的年轻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有的人在这种迷茫中丧失了自我,甚至丢弃了人格、尊严、道义、友情、亲情、爱情,一切的交往都成了交易。

大量的事实证明,酒肉之交、财权之交都是靠不住的,它难以形成良好、牢固的人际关系。为避免交往中混入贪财或功利心理,请时刻牢记以下对策,予以警醒。

1.坚持以诚为本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是对公民基本道德的要求,也理应成为人际交往中的自律准则。文明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准则就是诚信。诚信,就是人与人之间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做到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2.培养奉献精神

奉献是摒除贪财心理不可或缺的要素。奉献精神也是建立良好和谐人际交往的重要支柱,也是处理人际间利害冲突、情感摩擦的准绳。要时刻牢记,在人际关系中不要考虑能够捞取什么,也不要从个人利益的角度讨论和思考什么。要自觉地把真挚深厚的感情、无私的奉献精神融入到人际关系中。

3.敞开博大胸怀

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双方的、互动的,而每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思想建树、人生经历等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需要在与各色人的交往中历练自己博大的胸襟。不但在冲突面前,学会宽容以待,在困难面前还要同舟共济,在荣誉面前谦虚谨慎。

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冷漠心理

具有冷漠心理的人,生活是平淡的、刻板的,缺乏创造性和感情,很难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更难于同人交际,因此孤独常常成为他们的伴侣。

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昂首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很多朋友。这些人常常把自己的真实思想统统掩盖起来,试图与世隔绝,冷漠心理严重者导致对任何人都采取不信任,怀有很深的戒备心,从而隔绝了人际交往。

冷漠是对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的一种心理体验。冷漠是缺乏群众意识、社会意识的表现,如对集体学习、劳动、社会活动不感兴趣,对同志同事同学冷淡无情。冷漠心理特别是冷漠症的形成,一般与他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这一时期,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这样就出现了冷漠症状。

导致冷漠心理产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当一个人失去了亲友、事业不顺或健康不佳时,往往会失去生活的动力和信心,这时冷漠心理便会乘机而入了。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于生命、事业、朋友、爱情都有很高的期许。俗话说,希望越高,失望越大,一旦目标不能实现,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观念的狭隘和过高的成就动机往往是冷漠形成的初因。其次,当人们受到生活的不断打击之后,很容易对别人的意见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无动于衷,过着自我孤独的寂寞生活。另外还有人自认清高,或是以己为中心、害怕承担社会义务,因此不愿与人交流造成冷漠心理。

具有冷漠心理的人,生活是平淡的、刻板的,缺乏创造性和感情,很难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更难于同人交际,因此孤独常常成为他们的伴侣。其实,从深层次分析,冷漠者的内心世界极其广阔,常常想入非非,只是缺乏相应的情感内容,他们习惯以冷漠无情去应付难点,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来应对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但这种与世无争的外表却不能压抑其内心的焦虑,长期下去便会产生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来。

克服冷漠心理,有以下几种途径:

1.树立理想,实现自我

这是针对于那些因受挫而产生冷漠心理的人而言的。这种类型的人,因为累受挫折而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要消除这种怀疑,除了正确地评价自己以外,还要学会适当地表露自己的才能。因此,要重拾理想,为理想而拼搏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增进其自信心,逐步克服其冷漠的心态。

2.多点宽容,虚怀若谷

受到生活挫折而形成冷漠心理的人,需要常常想一想大自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重山怀万水,大水会群流”,走近自然,感受一下自然的伟大与宽容,从而陶冶自己宽广的情操。

3.献出爱心,帮助他人

积极参加社区服务,为社会和需要帮助的人奉献出一颗爱心,这是最容易接受和承认的一种自我实现方式。“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常常帮助别人,就能打开自己冷漠孤寂的心扉,使自己活跃于广泛的人际交流之中。

取长补短,平衡自己的心态

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常常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他们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家庭地位、恋人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常常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他们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

西班牙作家赛万提斯指出:“嫉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嫉妒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时,便产生一种嫉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贬低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拉法格说:“嫉妒是所有权的一种变形的感情”,是因为别人有而自己欠缺,如果自己没有办法得到就让别人也不能成功的心理状态。大仲马著名小说《基督山伯爵》中的邓蒂斯由于技术超群,工作认真负责,待人诚恳,遂将被提升为埃及王号船长,并即将收获爱情。他的前程如日中天,然而也正因如此,邓蒂斯遭到竞争对手会计师邓格拉斯与情敌弗南的嫉妒,二人陷害他是政治犯,让他进了监狱。这种行为就是因工作成就与爱情进行告密的一种嫉妒行为。常人在一定的情况下多少都会有点嫉妒心,但是虚荣心太强、自尊心过强的人,往往嫉妒心更强,而且在心中长期潜在地发挥作用。嫉妒会影响人际关系,也会给自身带来烦恼、痛苦,有时还会给自己带来愚蠢的行为。如有人嫉妒别人取得的工作成绩成果,就写莫须有的匿名;有人嫉妒别人长相好,就编造风流韵事或损伤人家的容貌……结果触犯了法律。

嫉妒心理从来就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最恶劣的情感。嫉妒不但有他伤性,而且有自伤性。嫉妒伤害他人是明摆着的,但人们对嫉妒的自伤性却往往认识不够,这也许是为什么人们虽然口头上都反对嫉妒,而实际上还会允许这种不良心态的原因吧!嫉妒意在伤人,实则害己,因为嫉妒使人保守停滞,明知对方比自己强,却不愿意向人学习,视他人为眼中钉肉中刺,总想迫害他人。于是他们不是把聪明才智用在学习、工作上,而是终日煞费苦心地造谣、诽谤、中伤,同时又怀有很强的戒备心,小心翼翼地提防着他人。这种人不但白白耗费了自己的精力,而且也为自己平添了许多烦恼。

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嫉妒影响自身的发展,随着时光的流逝,自己会越来越落后。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因为嫉妒会吞噬人的理智和灵魂,影响正常思维,造成人格扭曲。有嫉妒心的人应多从提高自身修养方面上下工夫,多转移注意力,积极升华自己的劣势为优势,采取正当、合法和理智的手段来消除这一心理。

首先,要学会正确比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不要想着如何去消除别人的优点,而是要大胆承认对方的优点并鼓起勇气向对方学习他的长处。

其次,要客观地承认差距,重新寻找自己的优势。要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中发现自己,另辟蹊径。大胆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加以完善自己。

最后,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埋头工作的人常常不修边幅,但从不自觉形秽,原因是他们心里很充实,事业也给他们带来了无限乐趣。

不要带着自负心理与人交往

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时,往往会产生自负的个性。

带着自负心理的情感交往,由一种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优越的情感所支配。这种类型的人与他人交往时,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他们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往往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其实,自负产生的原因无非是长相胜于人、出身胜于人、经济胜于人、能力胜于人、职业胜于人、学历胜于人等。与自卑型情感相反,自负型情感在交往中带有主动性或进攻性,一方面乐于和他人交往,另一方面稍不留意便会得罪人,甚至脱离群众,影响群体的团结。怀有自负心理的人常常犯这样的毛病:

1.自视过高,自命不凡

他们常常自以为了不起,别人都不行。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顾及别人,不求于人时,对人没有丝毫的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个门庭冷落。

2.抬高自己,贬低他人

他们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这种人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他们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3.过分嫉妒,明显防卫

这种人经常防备他人,带有明显的嫉妒心。这种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别人取得一些成绩时,其嫉妒之心油然而生,极力去打击别人,排斥别人。当别人失败时,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同时,在别人成功时,这种人常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时,往往会产生自负的个性。这种人往往好大喜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时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过分的自恋和自我中心,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其实人在生活中,时常需要一点儿自负,尤其对青少年来说,在适当的范围内,自负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使他们能勇往直前。但是,自负又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人们成就事业,反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有自负心理的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走出自负心理的误区:

1.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

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

2.与人平等相处

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3.提高自我认识

要全面的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失之偏颇。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4.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所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这样能减少自负心理。

避免出现干涉心理

在各种交际场合中,要充分体察每个人的空间领域感,既不要任意侵犯别人的领土,干涉他人的私人空间,也不要肆意扩大自己的领土,和人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有意或无意地承担了“碎嘴婆”的角色。这些人好管闲事,对别人的一言一行进行监督、评论,甚至对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也进行干涉。有的人在婚后干涉配偶的生活,不能单独会见朋友,不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事一些业余活动,使配偶的生活一直围绕着自己转。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管教极其严格,严格限制孩子的人际活动范围,给孩子留下的私人空间狭小,导致孩子的腻烦和对抗。有的人则以打听、传播和干预别人的私事为乐趣,他们偷听别人的私下谈话,偷看他人日记,私拆他人信件,胡乱猜测人家不愿公开的隐私,从而引起了别人的反感。

以上行为就是交往中存在的干涉心理在作祟。在动物世界中,我们常常听说动物们有一种靠在自己领土范围留下排泄物以圈出自己势力范围的“圈界行为”,其实在人类的自然交往中,也存在这种“圈界”心理。这种“个人空间”感常常会使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他人过于干涉自己的范围,就是侵犯了自己的领域,从而导致产生反感和防御心理。这就严重阻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为避免干涉心理的障碍,我们需要把握好人际交往中的距离,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交往距离”。交往距离能够体现人的“个人空间”感。按照与人交往的亲密程度,可以将这种交往距离分为以下四种: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一般指关系十分亲密的人之间,在交往中所保持的“亲密无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多表现为父母子女之间、情侣夫妻之间、同学挚友之间。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使得双方的身体很容易碰触,因此也会使心理上产生一种亲密和舒适的感觉。但是,亲密距离是个十分敏感的交往领域。如果双方的交往关系未达到亲密程度,切不可采取亲密距离,否则就会形成令人反感的干涉。

2.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是指一般私人关系交往的距离,这比亲密距离要保持得稍远一点。比如同事、朋友、同学之间。在交往中,应保持在不易接触对方身体的距离。在私人交往中,不注意保持这种私人距离,随意与对方打打闹闹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3.社交距离

这是指在社交场合人与人之间保持的礼仪性的交往距离。这种距离随着不同的交往对象的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多是只有几面之缘的关系,往往可以隔几步点头致意即可;若是想表达你的亲近感,可以稍微缩短一些距离,礼貌性的说上几句话,表示友好即可。这种距离如果表现得过分亲密,就会遭人反感。

4.公共距离

一般指在公共场合下,集体交往的距离。这种距离是最常见最自然的距离。比如散步在公园中,偶感疲倦想休息一下的时候,而长廊上又坐了不少人,这时人们会选择一个与他人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坐下。当你坐下后,突然有个陌生人靠近你坐下,你就会感到很别扭,从而下意识地挪动一下身体,这就是公众距离。

以上四种距离都有它的人际关系范围。总而言之,在各种交际场合中,要充分体察每个人的空间领域感,既不要任意侵犯别人的领土,干涉他人的私人空间,也不要肆意扩大自己的领土,和人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在交往中也要随时注意每个人对距离变化的敏感度,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交往距离,以维持自己良好的交际关系。

消除人际交往中的仇视心理

怀有深刻仇视心理的人,会表现于对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宽容表示敌视,对比自己厉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敌视,对处境与己类似的人则用攻击、中伤的方式表示敌视。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避免出现敌视心理。有些人,尤其是一些涉世未深、受过挫败的年轻人往往靠自己挫败的经验,把人与人之间的关心视为尔虞我诈,从而无端仇视他人,甚至认为别人会寻机陷害他,从而逃避与他人之间的正常交往。这是交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人存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在遭受到这方面的挫败之后,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别人。

这种心理往往来根源于较弱的承受能力,以年轻人居多。人性都是有弱点的,这才是真实的人。可是,年轻人怀着一颗慈悲、怜悯、天真又毫无防备的心投身于社会之后,残酷的现实颠覆了他们全部的观点。在经受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及种种挫败感后,就产生了消极厌世乃至交往中对他人的敌视心理。

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仇视的大致有四类人。分别是:官员,富人,医生,教师。对于官员,事实上,多数人是在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可是人们只要一提到官员,就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定“有问题”;对于富人,不管他是不是靠自己的智慧致富,总之提到富人,就认为他们肯定非法敛财;对于医生,不分青红皂白就认为个个冷漠麻木,聚敛患者的红包;对于教师,全都认为他们想办法乱收费,敛财。

另外,在人际交往中,有仇视心理的人,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们认为想与自己交往的人都心怀不轨,他们把同事的关心当成是尔虞我诈,把朋友的招待当成是贪财功利,就连街边卖鸡蛋的大妈,他们都认为对方欺骗自己不会识斤认两和缺乏经验。总之,对任何人他们都怀有深刻的成见和敌视心理。

怀有深刻仇视心理的人,会表现于对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宽容表示敌视,对比自己厉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敌视,对处境与己类似的人则用攻击、中伤的方式表示敌视。使周围的人随时有遭受其伤害的危险,而不愿与之往来。其实,仇视心理是一种投射效应,如果先对别人持有一种不友好的态度,就会不自觉地把别人的所有举动都向不友好的方向去解释,从而感觉到别人对你不怀好意。所以,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不在于改变别人或环境,而恰恰在于改变自己。

首先,我们要信任他人,以此来建立安全感。

敌视心理又是由对人的不信任,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引起的。因此,必须从建立起对人的基本信任感和自身的安全感入手。对他人不信任与缺乏人际沟通有关,沟通不良会造成人与人心理上的疏离,还会造成自己对别人的误解及别人对自己的误解。因为,要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应从促进沟通开始。有了良好的沟通,就会更多更深地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真实态度,自己就会慢慢地变得安全起来。

其次,要消除敌对心理,还可以从“视觉转换疗法”入手。

所谓“视觉转换疗法”,即通过换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以达到改善情绪和观念的目的。怀有仇视心理而无法正常交际的人,目前更多地看到别人的缺点及别人行为中消极的一面,那么可以采取视觉转换,只关注别人行为当中的积极成分,不要关注消极的成分。因为,很多消极的情绪并不都是事实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决定的。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